第116章 雙皇(大結局)

胤禟在離開之前還是去見了胤禩一次,卻並未說什麽,兩人似乎心照不宣,胤禟雖然覺得前世今生很是荒謬,奈何此事是弘曆告知的,覺得弘曆拿這事開玩笑實在不應該,況且弘曆似乎也知道他和老十的事情,他認為胤禩跟老十絕對沒有無聊到告訴弘曆這種事情的地步,所以隻能半信半疑,他自然不會找胤禩詢問事情的真假,畢竟沒有什麽意義。

胤禩覺得胤禟走的時候沒什麽特別,又特別叮囑老十看好胤禟,才慢慢放下心來,好在胤禟喜歡那些東西,事情做得倒也是風生水起,稅銀源源不斷地往京城運,國庫日漸充盈,西北的仗也是節節勝利,年羹堯不必為糧草的事情發愁,沒了後顧之憂,仗打得很好,同時,錢貪得也很好,每天過著逍遙的日子,沒有仗打的時候,晚上睡覺都要翻牌子,平時用膳比皇上吃得還講究,再加上總是打勝仗,漸漸變得狂傲自大起來。

人一旦狂傲過度,得罪的人就多,彈劾的折子也就源源不斷地送到胤禛那裏,如若不是還用得著年羹堯,定然立即下令拿人,如今還用得著年羹堯,自然放任他繼續蹦躂幾天,直到西北戰事結束,胤禛也培養出了一支新的隊伍,培養了一批新的將領。在年羹堯殺了一個胤禛派去的清流派人士之後,胤禛狠狠地把年羹堯摔下來,摔得粉碎,再也沒有喘息的機會。

胤禛做事一向如此,不留一點緩衝餘地,把你的錯誤一點點地記在心裏,直到覺得時機成熟,一舉把人狠狠地摔在地上,所以這種人很適合做皇帝,能夠狠得下心。

至於胤禩,雖然閑賦在家,卻經常出入皇宮,讓人奇怪的是皇上的態度,似乎很在乎廉親王,隔三差五地請廉親王議事,卻偏偏不恢複廉親王的差,不過隻是皇宮中經常會出現一些新的玩意兒,據說是廉親王閑來無事造出來的。

鳥銃漸漸地被步槍取代,又漸漸地出現威力更大的手槍。後來百姓家開始使用油燈,過了幾年,皇宮出現了不用油、不用蠟也能亮的東西,而且比蠟燭油燈更亮。聽說也是廉親王發明的,叫電燈,大清開始建立發電廠,百姓的生活也開始漸漸好了起來,所有人都在歌頌廉親王。

就在很多人以為皇上要對功高蓋主的廉親王下手的時候,廉親王的差事恢複了,並且並封為攝政王,幾乎所有的人都以為胤禩即將成為第二個年羹堯了,卻沒想到風頭正盛的四阿哥弘曆頗為喜歡廉親王的發明,竟然提出拜廉親王為師,皇上更是大方,拜師免了,直接拜為“幹阿瑪”吧,沒想到眾人矚目的皇太子人選還真的認了廉親王為幹阿瑪。

這下所有人都不淡定了,想要阻止事情的發生已經來不及了,一向看好的四阿哥就這樣失去了儲位,風向開始飄忽不定,很多人的目光都轉向活躍的弘時,弘時以為自己的時代來了,最有競爭力的對手拜廉親王為阿瑪,雖然依舊是皇阿哥,但是成為太子的可能性幾乎沒有了,所以弘時鼓動很多人上折子,要求立皇太子。

胤禛看到那成堆的折子冷笑,這個弘時還真不安分!

好在還有些人覺得能夠得到廉親王支持的弘曆更有能力,所以對於胤禛壓下那些折子覺得還有希望。

那些八爺黨更是活躍,廉親王差事恢複了,還封了攝政王,皇上在朝堂上很多事情都開始問“廉親王覺得如何”,那些八爺黨開始覺得自己的時代又來了。

胤禩也勸過胤禛,如此以來,肯定引起朝堂動**,胤禛把這潭水攪得太渾了,除了知情的幾人之外,幾乎所有的人都迷惘了,不知道皇上究竟是什麽意思,如果早早立下太子,他們或許也心安了。

這日弘曆剛從胤禩府中出來,迎麵遇到了弘時,弘時如今有些書卷氣息,很是儒雅的感覺,像極了胤祉,偏偏還有點胤禩溫文爾雅的影子,如今不過十幾歲的孩子,心思倒是不小,漸漸地開始籠絡大臣,手腕也算得上靈活。

弘曆禮貌地叫了聲“三哥”,弘時點點頭,卻並未讓弘曆過去,而是在弘曆擦肩而過之時抓住弘曆的胳膊:“四弟如今跟八叔倒是親密。”

弘曆淡然而笑:“那是我阿瑪。”

弘時嗤笑:“你別以為攀上了八叔就有多麽了不起,連阿瑪都叫得那麽親熱,皇阿瑪可不見得有那麽大度!”

弘曆依舊笑,笑得很是無害:“阿瑪是皇阿瑪讓我認下的,難不成三哥讓我違抗聖旨嗎?”看著弘時變了臉色,繼續無害道:“我並未攀阿瑪的高枝,不過一切全是聽從皇阿瑪安排,不像三哥,可以輕易成為三伯父的心腹。”

弘時咬牙切齒道:“你——”

他本以為自己做得很隱秘,沒想到連弘曆都能看得出來他在依附胤祉,更何況胤禛,弘時有些怕了,不過又想到弘曆光明正大地到胤禩府中,頓時覺得他到胤祉府上也沒什麽不妥。

弘曆看著弘時變換的表情,也懶得搭理,舉步往前,弘時聽到一句輕飄飄的話:“我得到的是皇阿瑪的青睞,確實不必如三哥這般跑來跑去!”

弘時自然咽不下那口氣,他的出身比弘曆好,年齡又比弘曆大,為何事實都是弘曆出頭,明明那個位置他更合適,所以弘時再次鼓動群臣建議立太子,所有人沒想到的是,此次胤禛輕易答應,就在弘時的人開始上躥下跳之時,旨意下來,立弘曆為皇太子,同時因為弘曆叫廉親王阿瑪,所以封廉親王為帝,胤禛自己為皇,這便是震驚一時的“雍皇廉帝”,兩帝並立,雙皇共同執政。

旨意一出,不禁大臣,就是胤禩和弘曆都吃驚,胤禛究竟發了什麽瘋?怎可把大清的基業當成兒戲,曆史上哪裏有雙皇並立的情況,以後究竟誰才是大清的最高統治者啊!

胤禩首先站出來反對,緊跟著是胤祥,雖然知道胤禩真心幫著皇上,但是雙皇並立算是怎麽回事?就算再怎麽信任胤禩,也不能做出這種荒唐的決定啊!

無奈胤禛堅持,如今的胤禛已經不是初登基時的胤禛了,現在國富民強,很多決定都能頂住壓力實施,加上胤禩的幫忙,李衛等人的忠心,事情辦得很漂亮,對百姓有利,大清漸漸富裕起來,這次做出的決定雖然算不上利國利民,卻也與民無害,大臣們多數還是站在胤禩這邊,至於極力反對的另外個別大臣,胤禛直接忽略。

胤禩皺眉,他知道胤禛要給他一個“名分”,先是弘曆認他為父,再來這麽一出,胤禩絕對不懷疑胤禛的真心,可是這也未免太過荒唐了一些,偏偏他如今不能阻止,說實話,心中還有些暗喜。

八爺黨自然高興,卻沒想到成為廉帝的八爺沒有讓他們高興多久,就開始建議皇上出一些新的政策,都是損害那些王公大臣的利益的,卻偏偏有利於百姓。

胤禛的手腕狠絕,再加上地位牢固,沒人敢反抗,原本指望八爺力挽狂瀾的人一次次失望,直到絕望,人們開始認識到皇上跟廉親王根本就不是不合,而是合得很,兩人聯合起來整人,沒有不成功的,八爺黨在八爺的努力下土崩瓦解,犯的事多大的,直接抄家,小的降級,以觀後效。

“雍皇廉帝”的時代,大清飛速發展,邊境再無戰亂,後來民間流傳這麽一個傳說:傳說當今皇上與帝王乃是上天之人,隻因二人情深似海,不容於天界,為了懲罰,才到了人間。據說如果他們能夠經曆三生三世,便能相守到永遠。

“可是他們都是男子啊?”

“真笨啊!就因這樣,才被罰下界!”

“不過,他們真的能夠相守嗎?”

“屁話,雙皇都能並立了,還有什麽不可能!”

“卻不知他們誰上誰下啊?”

眾人鄙視地看著提問的人,一臉“你是白癡”的表情打量著他,裝作不認識。

“皇帝皇帝,自然是皇上帝下了!”

在茶館裏,一三十多歲的男子,一身儒生打扮,修長的手指摩挲著茶碗,拇指上的扳指緩緩轉動,另一隻手托著下巴,似乎專心聽著世間的留言八卦,眼睛微微眯著笑了起來,似笑非笑地看著對麵的人。

對麵的人掩飾性的喝了口茶,上翹的嘴角確是怎麽也掩飾不住。

胤禩恨道:“嘴都開到耳後根了!”

胤禛連忙續茶,討好道:“小八喝茶,這裏的茶甚好,嗯,甚好!”

胤禩白了胤禛一眼,不是茶好,是話好吧!

作者有話要說:是不是有種爛尾的感覺,其實我就想寫寫這個“雙皇”的時代,讓他們都圓滿了,但是又覺得好多事情要交代一下,所以寫得就像是流水賬了,如果再細細地寫下去,估計又要幾萬字了,但是又覺得沒什麽必要了,個人深深地覺得,兩人在一起就圓滿了。

本來還想著九爺再挑點事,八爺左右為難一下,小小的虐上一番,才算圓滿,可是吧,我認為自己真心的是親媽,不能這麽對待我家四爺和八爺。

我看小說或者電視劇看到比較虐的,就想按照自己的思路想一個好的結果,結果總是不滿意,所以有時候就心血**想寫一寫,最後又懶得動筆。

打算寫個大二的番外,年羹堯狂傲的一麵其實也想寫寫,曾經構思過,現在又覺得不一定能夠寫出來。

這篇文章算是完結了,在馬年即將來臨之際,祝大家“馬上有錢,馬上有對象,馬上有offer,馬上有……”隻要是你們想要的,我都祝福你們能夠馬上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