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TZ黨

趙三才目光深深地在林遠方那看起來有點麵熟臉上掃了一眼,然後又若無其事的舉步向前,腦海裏卻在思索:這個年輕人,自己以前是不是見過呢?

孫長河亦步亦趨地跟在趙三才身後,繼續用平穩地語氣向省委書記匯報著工作。可是誰又知道,在孫長河平靜的麵孔下麵是如何翻江倒海呢?

當初見到省委書記趙三才在新華社內參上為林遠方做出的“人才難得”四個字批示時,孫長河就感到極為不尋常。作為天陽市長,孫長河在揣摩省委書記趙三才的領導風格上可謂頗有心得。他知道,趙三才可不是那種喜歡到處作指示、到處批字的領導。尤其是在針對個人方麵,趙三才更是那種惜字如金的領導。他輕易不會去針對某一個具體的人做什麽表態或者批示。但是趙三才一旦這樣做了,就表明他開始注意某人,或者開始培養某人,否則他絕對不會浪費這個筆墨。

因此當孫長河見到趙三才在新華社內參上為林遠方做得批示時,就覺得大為驚訝,認為其中肯定有某些他不了解的內幕。所以孫長河才會注意到林遠方,這次天陽石窟文物保護和申請世界文化遺產規劃征求意見會,才特意點名讓林遠方過來。剛才有看到了趙三才在林遠方麵前微微停住了腳步,並且深深地望了林遠方一眼時,孫長河心中更是為自己今天上午的英明決斷感到高興!果然讓他猜中了,林遠方真的和趙三才書記有著非同一般的關係呢!還有什麽能比趙三才剛才的舉動更明顯的暗示麽?趙三才書記做事一向是含而不露,剛才的暗示已經是相當露骨了。如果林遠方不是和趙書記有著很密切的聯係,趙書記會這樣做麽?

嘿嘿!撿到寶了!這次真的撿到寶了!這個關係可是一定要緊緊抓住啊!

孫長河內心狂喜,偏偏還要裝作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仿佛剛才並不曾看到趙書記有什麽非比尋常的舉動。他強壓著內心的狂喜,語調不高不低,語速不急不緩地向趙三才繼續匯報著工作。

趙三才已經走出去很遠了,林遠方還依舊沉浸在激動之中。他沒有想到,自己會在現實中親眼見到省委書記趙三才,而且還幾乎是麵對麵的相見。中原省九千萬人口當中,究竟能有幾個人能夠有這樣的運氣,和一省最高主官麵對麵的接觸?而且不知道什麽原因,趙書記竟然還在他麵前停了下來,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那一瞬間,林遠方幾乎感覺到,省委書記會開口向他問話,他內心也無比地期待著,能夠和省委書記說上兩句話。當初正是省委書記趙三才這個伯樂慧眼識珠,在新華社內參上批示了“人才難得”四個字,才改變了林遠方的命運,讓林遠方一步一步走到現在。此時親眼見到了改變自己命運的伯樂,林遠方已經做好了打算,如果趙書記開口和他說話,他一定要對趙書記說一聲謝謝。可是趙書記終究是沒有開口,在看了他一眼之後,趙書記就把目光移開,依舊是邁著平穩有力地步伐,向前方去了。但是林遠方並不覺得遺憾,因為趙書記這一個鼓勵的眼神已經足夠,已經給了林遠方無限的期望。

世界上的事情就是這麽神奇,很多其實是很平常的事情,一旦糾葛在一起,就會產生很奇妙的誤會。

就林遠方來說,趙三才批示“人才難得”四個大字時,他誤會是趙三才是伯樂,發現了他這匹千裏馬,所以賞識他。而市長孫長河卻以為趙三才和林遠方有著某種關係,做出“人才難得”四個大字是為將來提拔重用林遠方造勢。

可是誰又能想到,事實的真相卻是當時省委書記趙三才被南方一份大報上一篇關於中原省是民工大省的新聞所激怒,要強調中原省是文化大省,是人才大省,要樹立一個標杆,正好新華社內參刊登了林遠方在紐約世界建築節上獲得規劃設計類唯一金獎的消息,趙三才以一個政治家的眼光把這件事情和文化大省、人才大省聯係了起來,在新華社內參上做了批示呢?

對趙三才來說,他在意的並不是林遠方有沒有獲得什麽國際金獎,而是外界如何對中原省的定位和評價。

再比如剛才趙三才在林遠方麵前停下腳步,望向林遠方,那是因為當初新華社內參上刊登了林遠方的照片,趙三才當時印象很深刻。此時又在路邊見到了林遠方,就覺得似曾相識,偏偏又想不起來在什麽地方見過了,就稍微怔了一下。

可是在目光在林遠方看來,就是一個賞識他這匹千裏馬的伯樂對他的鼓勵——正是因為有省委書記的賞識和鼓勵,林遠方才會選擇拒絕香港翔飛建築事務所老板吳翔飛的邀請,而選擇留在政界,做出一番事業來。

對天陽市長孫長河來說,對趙三才剛才的目光解讀又是不同,他認為這是省委書記趙三才發出的一個很明確的暗示,是用這個舉動告訴別人,林遠方和他有著某種微妙的聯係。

曹增強站在林遠方身旁,當然也注意到這一點了,他心中也是無比震驚。怪不得孫市長對林遠方如此尊敬,開口先生閉口先生的,原來原因竟然在這裏啊。如果不是他今天陪林遠方過來親眼看到這一幕,他是絕對想不到林遠方身後竟然蘊藏著這麽強大的背景。難怪林遠方今天麵對著孫市長和童市長時都是用那種不卑不亢的語氣在說話,原來他的身後是省委一把手趙三才書記替他撐腰呢!

想到這裏,曹增強望向林遠方的目光又增添了三分尊敬。他心中甚至已經對林遠方的身份下了判斷:TZ黨,絕對是TZ黨!林遠方如果不是趙三才的子侄,趙書記如何會對他如此另眼相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