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四三章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四更,三更到)

這個就是前蘇聯的國家領導人乘坐的專車?公司研發部的一眾人圍著眼前的這輛抵得上普通小轎車一輛半還長的轎車轉來轉去,不停的嘖嘖稱讚著。

雖然還沒有乘坐,但單就外型和空間、質感這幾點而言,吉爾—41047確實是一輛非常棒的車子,四平八穩的美式高級轎車造型很符合這個時代的人們對高級豪華轎車的審美觀,尤其巨大的內部空間更是生動了詮釋了一點:豪華!

有膽子大的小年輕竟然還敢打趣林鴻飛,“林總,白俄羅斯怎麽會想到送您這麽一輛車的?這算起來豈不是把您當國家領導人來看了?”

林鴻飛也不著惱,設計研發人員不像是車間的技術工人,思維的發散性很重要,對於紀律的要求卻並不高,隻要他們能夠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規定的任務,林鴻飛對他們極少有限製,哪怕和自己開開玩笑也沒多大關係,笑道,“你們以為這車子是這麽好拿的?等白俄羅斯那邊搞定了莫斯科哈利喬夫汽車廠,咱們就得和白俄羅斯人合夥生產這款車,給你們說,以後這車可是咱們公司的當家車型,少給我打馬虎眼,都給我弄明白了。”

“這車其實就是大,其他有什麽呀,看發動機發動機不行,7.7升的排氣量才隻有315匹馬力的功率;看變速箱變速箱不行,怎麽著也是國家一號領導人用的車子,竟然還是用的老掉牙的機械液壓式三速自動變速箱。磕磣不磕磣?連咱們的富康轎車這種高級轎車都用上了四速自動變速箱了。”

這位對前蘇聯的汽車工業有些不屑一顧,當然,他也有不屑一顧的理由,自己的老板搞出來的那個5.7升排量的V8發動機的機械增壓版本就有358馬力,最大扭矩更是達到了驚人的590牛.米,比蘇聯的這台7.7升的V8發動機強得多了。

林鴻飛卻看的清楚,事情不止是說的這麽簡單,“那是他們沒辦法,蘇聯人搞不出來能夠承受這麽大的扭矩的衝擊的四速變速箱,隻能用更簡單但卻能夠承受更大扭矩衝擊的三速自動變速箱。就算是德國人,別看他們的奔馳W140係列的旗艦車型S600的最大功率已經超過了400馬力,但你們要知道,他們上一代的車型W126的最大功率隻有270馬力,這個動力匹配四速自動變速箱已經有些勉強,吉爾—41047的最大功率達到了315馬力,當時世界上可沒有能夠匹配這個功率的變速箱。”

剛才還對吉爾41047這台低技術含量的豪華轎車不屑一顧的家夥倒抽了一口氣,雖然林總沒有說“今後看任何一樣東西都不要帶有自己的主觀情緒……”之類的話,但這家夥卻覺得自己的臉上火辣辣的。簡直比被人扇了一記耳光還難受。

拜這些年來國內一直對蘇聯的惡意宣傳所賜,一說到蘇聯的東西。大家總是先入為主的認為這東西就是落後的、落伍的,應該被掃進曆史的垃圾堆的,卻沒有想到這其中合理的和不合理的地方,現在林總把吉爾—41047不得不采用三速自動變速箱的理由說了個明白,這家夥才明白,不是蘇聯人不想用更好的變速箱,而是根本就沒有更好的變速箱給他們用,這種情況下,哪怕強大如老毛子。他們也不得不退而求其次,使用“落後的”三速自動變速箱,他端端正正的向林鴻飛鞠了一躬,“林總,謝謝您的提醒,我記住了。”

“記住了就好,”林鴻飛點點頭。他十分注重對公司裏的這些設計師們的培養,能夠達到教育的目的就已經足夠,既然對方已經明白了,自己自然就沒有說重話的必要。道,“去好好研究一下吧,畢竟是蘇聯傾國之力為他們的領導人搞出來的最頂級的車子,不管怎麽說也代表著蘇聯汽車工業的最高成就,對我們很有借鑒和學習意義……哪怕是那台7.7升的V8發動機。”

在林鴻飛看來,那台耗油的7.7升V8發動機確實有些可取之處,以一台7.7升的發動機來帶動一台3.6噸重的車子,百公裏油耗竟然隻有25升左右,耐用性更是出類拔萃,單單以這兩個數據而言,這其實是設計的相當出色的發動機了……一台使用3.8升發動機的車子,怎麽著也做不到百公裏油耗12升的水平吧?

————————————————————————

“林總,這是我們根據明斯克汽車重工聯合體以及明斯克拖拉機重工聯合體給出的說明文件,作出的工廠建設所需要的各種生產設備的總體說明書,您看一下。”一重和二重的兩位業務部副部長再次來到了林鴻飛的辦公室,不過同上次見林鴻飛的時候相比,這兩位的態度再次客氣了很多……沒辦法,他們要從林鴻飛的兜裏掏走更多的錢。

林鴻飛接過說明書,卻沒有看其中需要的各種生產機械,而是直接翻到了最後,不出意外的話,總體的價格應該在這裏。

果然,價格確實是在這裏,看到這個價格的時候,林鴻飛愣了一下,他終於明白為什麽程敏和巫剛兩人對自己這麽客氣了:尼瑪!單單設備的價格就要超過10個億!

“這個價格……似乎和兩位之前給我的報價有些出入?”林鴻飛拍拍這份報價表,看著程敏和巫剛兩個人,那意思很明顯,你們兩個家夥,看著我很像是人傻錢多嗎?

“宰客”這個名聲可不是那麽好背的,哪怕是一重二重這種級別的超大型國企單位也是如此,若是真的被人戴上了一頂“宰客”的帽子,對於現在正在虧損的泥潭裏苦苦掙紮的一重和二重來說,估計以後的日子就要更加的難過了。

一重和二重還指望著能夠靠從古齊省工業製造有限公司接到的這筆大單緩解一下自己單位的財政狀況呢。

“林總,對不住,是我們之前低估了這類特種車輛的生產難度,”巫剛連連向林鴻飛拱手道歉,“有些生產設備的技術和生產難度很高,所以……”

“巫部長,對於任何一家企業而言,10個億都是一筆巨大的開支,除非是必須的,否則作為企業,我們會想盡一切辦法來節省開支……現在的俄羅斯以及前蘇聯的各個加盟共和國顯然是個淘寶的好地方,”不等巫剛把話說完,林鴻飛就不客氣的打斷了他的話,道,“雖然我沒有看這裏麵到底需要多少生產設備,但我想,這其中大概有一半是我們公司可以從前蘇聯的各個加盟共和國那裏以差不多等同於廢鐵的價格買的到的,巫部長,程部長,有這麽一個辦法,你們告訴我,我為什麽一定要花高價從你們這裏訂購?”

巫剛和程敏兩人頓時張口結舌,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因為林鴻飛說的確實是事實,國內已經以廢鐵價從前蘇聯的各個加盟共和國進口了無數的各種生產機械:車床、銑床、大型衝壓機、大型模鍛機、超大型切割機……同樣的生產設備,從國內購買最少要花幾百萬,可在前蘇聯的各個加盟共和國之需要幾萬就夠了,哪怕算上運費也不過才需要幾十萬,既然隻需要幾十萬就能夠搞定的事,為什麽要花幾百萬?

說一重二重的產品的耐用性和可靠性方麵比蘇聯生產的設備要好?這話就誇張了,國內在二三十年代從蘇聯進口的各種機床到現在還在很多工廠服役,並且運行狀況良好,這當然有國內企業用心保養的功勞,但蘇係機械產品的可靠性和耐用性也可見一斑……最起碼日係產品是你怎麽保養也不可能做到如此程度的。

程敏和巫剛兩人瞠目結舌了良久,才總算知道了一個理由:“林總,話是這麽說,我們也不否認您可以從前蘇聯的各個加盟共和國淘到一些好東西,可這些設備今後總歸是要維護保養的,在這方麵一重和二重有自己的優勢。”

這倒是真的,最起碼一重和二重是“本土作戰”,從他們那裏訂購的生產設備的維護倒是方便了不少,對於這一點林鴻飛也認同,他沉思了片刻,拍了拍眼前的這份厚厚的說明書,問道,“程部長,巫部長,你們告訴我,在這些設備當中,你們做的轉口的產品有多大的比例?在這筆資金當中,又占據了多大的比例?”

所謂的轉口產品,就是一重和二重自己不能生產的、隻能從國外進口的產品,他們從國外進口了之後再加價賣給古齊省工業製造有限公司,以此來賺取差價。以一重和二重在重型工行生產設備方麵的水平,這幾乎是必然的。

“大約有不到兩成吧,”程敏和巫剛對視了一眼,心裏已經想到了林鴻飛想要做什麽,卻又不得不老老實實的回答林鴻飛的這個問題,“約占總資金的三成半左右。”

“嘖……”林鴻飛聽的一咧嘴:這個時代的共和國,果然是僅次於前蘇聯的超級大肥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