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戰告捷,極大提升了眾王爺的士氣,經過精密的策劃之後,他們又開始出招了。

這一次出手的方向是軍方,楊明雖然已經被殺,但是他的軍方的影響還沒有完全消除。現在大涪軍方各支部隊,都還有對楊明的遭遇十分不滿的人。

楊獻當皇帝之後,也努力對各支軍隊進行清理,想盡可能消除楊明的影子。可是楊明在大涪軍方這麽多年,有著眾多的支持者,要想消除他在軍中的影響,那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楊明已經死了,許多對楊明忠心耿耿的人,現在把支持的對象,悄悄的轉移到他的兒子,朝廷新封的福王楊順身上。

所以這一次眾王爺從軍方對楊獻下手,楊順背後的軍方勢力起了極大作用。

這一次他們針對的對象,就是目前朝中的紅人,新皇楊獻的親舅舅,朝廷新封的護國公、司空李悅。

要說在朝中的大臣中,這些王爺們最痛恨的一個人,當然非這李悅莫屬了。

這一次李悅奉新皇楊獻之命,帶兵對抗於鮮率領的楚軍,造成了大涪許多人對他極度的不滿。

首先,李悅率領四十萬大涪精兵,再加上一直駐紮在雲州的龍武軍,還有雲州本地的邊關將士,士兵人數遠遠超過了楚兵。

在這種情況下,在大涪本土作戰,將天時地利人和各方麵優勢全部占盡的李悅,卻在和於鮮對抗的過程中節節敗退,折損了近十萬大涪士兵。

這樣的戰績,比起當年的勝王楊明,那是差了十萬八千裏,在許多軍方將士心目中,這是大涪軍人的一種恥辱,而這恥辱的創造者李悅,則成了大涪軍方許多將士背後痛罵的對象。

而對於這些王爺們而言,更是對李悅恨之入骨。

這個李悅打仗沒有多少本事,搞陰謀詭計,進行窩裏鬥他卻十分在行。在這次和於鮮的對抗中,吳王楊雲明明已經拖住於鮮的精銳部隊,使得他在主戰場上的兵力三倍於敵人。

在這種情況下,李悅為了消耗楊雲的兵力,實現削減封王王爺實力的目的,居然甘願放棄擊敗楚國人的大好戰機。

而在退兵的過程中,這李悅居然還以一個莫須有的罪名,偷襲了寧王楊延的封地,殺死了楊延封地上許多士兵,還抓走了楊延封地好些官員。

在唇寒齒亡的想法下,這些封王王爺對於李悅這一個楊獻代言人十分痛恨,現在聽說要對付他。大家都來了興趣,紛紛出謀劃策,要好好的給李悅找一點麻煩。

讓楊雲沒有想到的是,眾封王王爺對付李悅的第一件事,就跟自己有關係。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在皇宮宴會結束之後,楊雲繼續了低調的作風。大多數時間待在自己的府裏,不到萬不得已盡量不和朝中的貴族和官員接觸。

不知什麽時候開始,朝中的百姓開始瘋傳楊雲封地守衛戰的真相,甚至有誇大其詞的現象。

大家瘋傳的主要內容就是,吳王楊雲率領三萬多封地士兵,居然將楚國兵馬大元帥於鮮,親自率領的十多萬楚國精兵,逼得沒有脾氣。

而手握重兵的李悅, 卻在兵力占優的情況下,瞻前顧後,多次貽誤戰機,這樣的人不配為大涪統兵將領。

楊雲在封雲對抗於鮮這事情,大涪的老百姓們知道的並不多,但現在在有心人的不斷傳播和誇張下。楊雲高大的形象,和李悅的愚蠢與無知成了鮮明的對比。

在這些有心人不斷的推波助瀾之下,楊雲的形象變得十分高大。當百姓們聽說,李悅為了獲得戰功,居然刻意陷害楊雲,並且向朝廷瞞報楊雲的功勞的時候。

西京城中的百姓,下至販夫走卒,上至達官貴人,都義憤填膺,開始了對這李悅的漫天責罵。

呆在吳王府中的楊雲,聽到這一消息後不由暗暗叫苦,自己在西京城中盡量避免麻煩,沒想到麻煩還是主動找上了自己。

首先,發生這樣的事情,李悅和他身後的楊獻,一定會以為是楊雲在老百姓中傳播這一消息,憑空招致了,他們對自己的忌憚。

可以想象,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裏,無論是這位司空李悅,還是李悅身後的新皇楊獻,甚至是忠於楊獻的一些官員,都很可能有一些針對自己的行動。

其實楊雲也不難猜出,在背後推波助瀾的這些人,就是京城中已經結盟的各位王爺。

他們這一舉動真可謂是一舉多得,既可以將自己拖下水,還能讓司空李悅聲譽掃地。

“看來這些王爺背後,是有高手指點的,這一下,我們成了黃泥巴落進褲襠裏,不是屎也是屎了。”在楊雲的吳王府中,姚俠聽到這一消息有些無奈的說道。

“少主,看來您得向陛下解釋一下,這一切都並非我們所為,同時您也沒有想得軍功的意思。” 這一次說話的是鍾文睿。

“嗬嗬,我這個二哥,向來對什麽人都不怎麽相信,我估計給他解釋一下也沒有什麽作用,就算沒有這樣的事情,他也會想辦法針對我們的。”

楊雲說這話的時候顯得十分無奈,他一直盡最大努力,避免使大涪處於混亂之中,可是局勢依然朝著他擔心的方向發展著。

“殿下,依我看現在這事情可能隻有這樣,我們暫時當做不知道這件事情,反正有沒有這事陛下也可能針對我們。然後聯係一下朝中一些大臣,關鍵時候幫我們說幾句話。”一旁的邱澤想了想說道。

“邱軍師說的對,陛下身邊能人眾多,他應該能夠查出到底是誰在傳播這件事情。當然,我們也得做好準備,應對各方勢力,針對我們的下一步行動。”

戚威是眾人中資格最老的一個,遇事也比較冷靜,他所說的也是目前這種情況下,最好的辦法。

楊雲對這件事情采取漠不關心的態度,讓眾王爺十分失望,他們隻得按照原計劃,推動下一步行動。

這件事情在大涪朝中鬧得沸沸揚揚,眾王爺手下的官員立即行動起來,彈劾司空李悅的折子。像雪片一樣堆到了新皇楊獻的案頭上。

看到這堆積如山的折子,楊獻憤怒異常,這哪裏是在彈劾李悅,明明是在表達對自己的不滿。

怒火使得楊獻下定決心,不管你們怎麽彈劾,自己都采取不理不睬的態度。

與此同時,他還暗暗將這些呈上折子的官員記在心裏,心裏想著日後找機會讓他們沒有好日子過。

朝中眾官員等了好幾日,都沒有見朝廷責罰李悅,立即明白,這李悅在楊獻心中的份量實在太重,他決心保護自己這個舅舅。

對於這樣的結果,眾王爺早有心理準備,實際上他們的目的也達到了。讓朝中許多官員看到,這位高高在上的皇帝,為了保護自己人,連基本原則都不要了。

楊獻的這種做法,的確傷了朝中許多官員的心,但是被怒火影響了判斷力的他,根本沒有顧及到這些。

楊獻沒有想到的是,眾王爺的手段還沒就此結束,他們連環拳的第二下,很快揮了出來。

在幾天後的早朝中,朝中幾名武將聯合呈上了一份折子,這份折子的內容又是針對李悅的。

這次彈劾李悅的內容是私吞軍糧,以及克扣士兵的錢物中飽私囊。與這份奏折一起交給新皇楊獻的,是此事的相關證據。

在鐵一般的事實麵前,李悅的任何辯解都顯得蒼白無力,楊獻本來還想繼續包庇李悅。但這事已經沒有那麽簡單了,如果處理不好這件事情,很可能引起士兵嘩變。

在這種情況下,楊獻隻得做出讓步。幾天後,朝廷頒布旨意,李悅貪腐一事基本屬實,撤除他新封的護國公一職,退還所有貪沒物資,並罰俸一年。

這一處罰,對李悅而言確實很輕,在朝中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大涪上下許多人對楊獻都處置甚為不滿。

這處罰雖然對李悅而言不痛不癢,但是讓以齊王楊勇為首的眾王爺十分高興,他們的反擊終於見到成效,也使得他們更有信心,聯合起來,讓楊獻焦頭爛額。

按照眾王爺的想法,他們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讓楊獻知道王爺們對他有意見,但又沒有確鑿證據,證明是這些王爺在後麵推動此事。

這些策略初見成效之後,眾王爺沒有停止出招,又弄出許多事情,讓楊獻十分頭疼。

按照王爺們的想法,楊獻被他們弄得焦頭爛額,說不一定就會抱著眼不見心不煩的態度,將他們趕回封地去。

但是眾王爺低估了楊獻的承受能力,他們弄出許多事情,雖然讓楊獻煩不勝煩,但是楊獻依然沒有放他們回各自封地。

不僅如此,楊獻還找到一些由頭,將一些支持眾王爺的官員要麽問罪,要麽調到不重要的職位上去。

眾位王爺當然不甘心,所以聯合起來不停的給新皇找一些麻煩。這種情況一直持續了近半年時間,在這半年時間裏,朝中的麻煩不斷,雙方將許多經曆放在角力上。

這樣的情況,對朝廷是十分不利的,這半年時間裏,朝中許多事情無法按部就班的進行,弄得大涪上下許多事情亂成一團。

許多官員無法將精力放在自己事務上,導致大涪上下這半年內出了許多事情。首先是好多地方出現了災情,但朝廷又沒有及時進行處理,使得情況變得十分嚴重。

在這種情況下,由於朝廷監管不力,朝中的官員拉幫結派,欺負老百姓,貪贓枉法的現象越來越嚴重。

這樣的局麵,最受傷的就是老百姓,所以這半年內,老百姓到各級衙門喊冤鬧事的現象明顯增多。

還有一些老百姓,要麽被官員欺負的太慘,要麽家中的災情沒有得到朝廷及時的救助,幹脆鋌而走險,做了許多作奸犯科的事情。

再後來,越來越多的人對朝廷開始不滿起來,幹脆到山裏當了土匪。

而朝廷剿匪的不得力,又給了土匪們的生存空間,這樣一來,更多人看到機會,也加入到土匪的行列中,使得大涪的匪患越來越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