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五章 權臣
內閣的氣氛十分緊張,毫無疑問,內閣此時已經徹底的失控。
兩京十三布政使司,其他一京十一布政使司或許還能掌控,可是南京和福建、浙江,對兩個內閣大臣來說卻有一種說不出的無力感。
在此之前,無論是楊廷和還是楊一清,這兩個都曾主政一方的人物,又怎麽可能想到,直浙會如此的陌生,陌生到連他們都已經束手無策。
此時在楊廷和的值房裏,楊廷和端坐不動,淡淡道:“外間的清議如何?”
楊一清隻有苦笑,道:“有叫罵的,有默不作聲的,也有幸災樂禍的,短短幾年,人心變成了這個樣子,看來往後支持徐謙的不再是一些偽學的官員,現在,許多見風使舵的人也開始給他們抬轎子了。”
道理很簡單,並不是所有人對學爭有興趣,對有的人來說,無論是王學也好還是理學也好,和他們的關係都不大,這些人本身就沒有立場,哪裏前景好,他們的立場就在哪裏。
這些人雖然無恥,卻也是朝中相當強勁的一股力量,當他們覺得內閣強勢時,自然會毫不猶豫站在內閣一邊,對新政極盡抨擊,而如今,形勢大不相同,許多人已經悄然改變了立場,又成為了新政的鼓吹手,此消彼長之下,新政的力量又增強了幾分。
從前支持新政的大臣在廟堂上連二成都不到,而如今,竟是有三四成之多。從前大肆宣講新政好處是官場上的一個忌諱,可是如今,似乎也成了常態。
這個局麵。足以讓內閣產生重視,因為這個一個不好的苗頭,極有可能,會產生雪崩似得危險。
楊廷和眉頭皺的更深,歎口氣,道:“想不到啊想不到,從前總是覺得,新政這倉促而行。羽翼未豐,可是直到今日,老夫才知道,這徐謙的根基有多深厚。從前我等不屑於知道新政是什麽,不能做到知己知彼,才做出如此誤判。大意,大意了。”
楊一清猶豫片刻,道:“徐謙此時。定然要趁機反擊,他此次前去直浙,肯定要借此大肆報複,楊公以為如何?”
楊廷和眯著眼,淡淡道:“順其自然,王道中能否擋住,這是他的造化了。”
“要不要修一封書信?”楊一清遲疑了一下,露出不忍之色。
楊廷和搖頭:“不要授人以柄,他們的事,讓他們自己解決。王道中不是這麽容易示弱的人,真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狗急了還要跳牆,更何況是堂堂直浙總督。”說罷,楊廷和撫案,猶豫片刻,道:“就讓徐謙在直浙再撲騰幾下吧,我們在京師。做好自己的事。”
此時的楊廷和似乎下了某種決心,他冷冷一笑,道:“走到這個地步,老夫已經無路可走,當今天子,表麵聖明,實則卻是連正德都不如,老夫至今還懷念,弘治先皇在的時候,那時候的朝廷,又怎麽會有這樣的烏煙瘴氣,隻是可惜,老夫時運不濟,沒有劉健那樣的運氣。”
劉健乃是弘治朝的內閣首輔,因為輔佐弘治皇帝,成為一代名臣。
楊廷和此時感歎,頗有對鏡自憐的心態,他自認自己並不比劉健差,可是劉健主導的內閣,一直為後世稱頌,隻是因為劉健遇到的乃是明君,弘治皇帝對劉健幾乎言聽計從。可是楊廷和呢,楊廷和入閣乃是正德時期,正德是什麽皇帝,自然不必說,無論這個人是好是壞,可是在楊廷和眼裏,卻是極不滿意的,現在這個嘉靖,在楊廷和心裏印象更低,楊廷和同樣也不是劉健,劉健遇到了劉瑾,就乖乖致仕,而比起劉健來,楊廷和顯然更加百折不撓。
這番話,若是傳出去,就必定是大逆不道,可是今日,楊廷和似乎在心中早已積蓄的不滿,他繼續冷笑,道:“既然做不了劉公,那麽就不妨,做一個霍光吧。”
楊一清身軀一震,不可思議的看向楊廷和,道:“楊公……要慎言!”
楊廷和目光一瞥,看向了楊一清,臉色卻是極為平靜,道:“霍光沒什麽不好,他曆經漢武、漢昭、漢宣三帝,廢黜過昌邑王,在外人眼裏,或許是個奸臣,可是若不是他,大漢的國乍,又如何能曆經二十四帝,可見霍光實乃大大的忠臣。”
楊一清目光閃爍不定,壓低聲音道:“可是不要忘了,霍光死後第二年,霍家就因謀反被族誅。楊公這是想要禍及子孫嗎?”
這句話,很是嚴厲,楊一清可不是傻子,這不是開玩笑的事,霍光雖然生前很是榮耀光鮮,甚至廢黜昌邑王迎立了漢宣帝,可是霍光死後,漢宣帝並沒有記住霍光的恩情,很快就下旨意,誅了霍光的九族。
這並不是說,漢宣帝冷酷無情,這裏頭的內情其實很是簡單,霍光是個壞榜樣,他雖然對漢宣帝有恩,可是漢宣帝非常清晰的認識到,大漢朝,不需要在有第二個霍光,他也絕不希望自己的子孫後代,遇到第二個霍光,漢宣帝固然是靠霍光起家的,可是這並不意味著,漢宣帝是個傻子,霍光對於天子來說,絕對是個隱患,而為了保證後世之人不會效仿,他不會有任何猶豫,殺光霍光全家,滅掉他的滿門。
楊一清提起這件事,就是想告訴楊廷和,你想做霍光,可是你的子孫,你的族人未必希望你做霍光。就算你成功了,對你來說,也是一個悲劇。
楊廷和卻是微微一笑,道:“這件事,老夫自有主張。”他鬆了一口氣,神情似乎變得輕鬆起來,看向楊一清笑了笑,道:“其實,老夫不過是幾句妄語罷了。”
楊一清卻是並不覺得輕鬆,而是依舊緊張的看向楊廷和,他太了解楊廷和了,楊廷和絕不是一個隨便口出妄語之人,他到底想做什麽?
隻是現在,楊一清卻是無可奈何,無論楊廷和想要做什麽,他和楊廷和都在一條船上,不可能脫身離開,生是楊黨,死了依舊還是楊黨。
楊一清苦笑,沒有吭聲。
當值之後,楊廷和出了宮,回到楊府,門子低聲來報,道:“宮裏的人來了。”
“是嗎?”楊廷和露出輕鬆的表情,道:“說了什麽?”
“隻留了一封書信,是了,除此之外,錦衣衛那邊,也來了消息。”
“唔……”楊廷和沉吟了一下,道:“知道了,書信在書房?”
“是。”
楊廷和如閑庭散步一般到了書房,屏退左右,書桌上,兩封書信赫然擺在案頭,他拿出裁紙,取出書信,看了片刻,隨即目光變得更加凝重起來,食指微微曲起來,有意無意的敲擊著書桌。
書房中的燭火有些昏暗,映射在楊廷和略顯陰沉的臉上,良久,他才拿定了主意,道:“來人!”
楊府裏的規矩,老爺回來,府中的幾個心腹主事就要書房外頭候著,以備老爺隨時備詢府裏府外的消息。
立即有個主事躡手躡腳進來,道:“老爺有什麽吩咐。”
“聯絡幾個禦使,好好的彈劾一些尚膳監的太監王浩,說他不曉好歹,仗著宮中的勢,在京師裏頭胡作非為,要狠狠的彈劾,語氣嚴厲一些,最好……”楊廷和沉吟一下:“請宮中賜死。”
主事遲疑了一下,道:“這……”
楊廷和已經將書信卷起來,放在了火燭上,將書信燒為了灰燼,隨手丟到了書桌旁的銅盆裏,淡淡的道:“就按老夫說的去做。”
“是。”
主事走了。
楊廷和卻是眯著眼,不禁喃喃道:“邃庵還是太謹慎了,看來,他還是不死心,這可如何是好。”
表麵上,他在內閣裏對楊一清的話隻是一番牢騷,可是隻有楊廷和自己自知,他這是在試探,隻是可惜,這一次試探並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楊廷和顯然還有許多顧慮,甚至,有些畏懼。
想到這裏,楊廷和沉吟片刻,又呼喚一聲:“來人。”
另一個主事躡手躡腳進來,躬身道:“老爺有什麽吩咐。”
楊廷和道:“楊一清府上,有什麽消息?”
“近來沒什麽消息,隻聽說過他的次子楊重近來身體不是很好,他很是擔心。”
楊廷和籲了口氣,露出慈愛之色,道:“送一些藥去,他是哪裏出了毛病,按著他的病情,抓一些藥去吧,就以大公子的名義送去。”
主事愕然,道:“老爺,可是楊大人那裏,並沒有透露出病情,我們現在送藥過去,這不是擺明著告訴人家,他的府裏頭,有咱們的人嗎?”
楊廷和微微一笑,道:“老夫說了,送過去!”
“是。”主事不再猶豫,連忙點頭。
隻是他心裏,依舊還是滿腹的疑惑,人家的病不願意張揚出去,肯定是有人家的顧慮,人家沒有張揚,你就去送藥,豈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