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六百七十七章 楊一清垮台

“微臣楊一清,叩見吾皇,吾皇萬歲!”

楊一清來到大高玄殿的路上,幾乎是弱不禁風,仿佛一陣風就能將他吹倒,他渾渾噩噩的來到這裏,拜倒在地,聲音嘶啞,再沒有從前那般盛氣淩人。

嘉靖微微張開眼裏,看了他一眼之後,又將眼睛閉上,道:“賜坐!”

這裏沒有座椅,和從前一樣,還是蒲團。

楊一清從前就是跪坐在蒲團上,和嘉靖奏對,他這種出格的行為,自然是對嘉靖某種無聲的抗議,可是今天,他已經沒有心思抗議了,甚至於他懷疑自己跪坐著,都不能支撐自己的身軀,因此,他盤膝坐下。

嘉靖淡淡道:“朕聽說你要覲見,倒是覺得頗為好奇,以往朕請你來,你還不樂意,朕當然清楚你的心思,你是看不慣,可是朕不怪罪你,你有你的心思嘛。”

他突然說出這句話,別有深意,又仿佛是說,我不和你計較,那是因為你見識不夠,所謂夏蟲不可以語冰,朕修仙的事,你怎麽能領會呢?

楊一清連連點頭道:“是,是……”

若是以前,隻怕早就跳起來反駁了,不過今天,這位內閣大臣似乎一點計較的心思都沒有,甚至於楊一清想起了徐謙曾經作的一首詞,當時看了,隻是覺得徐謙這個家夥矯揉造作,可是現在想起,竟是無比的貼切:滾滾長江東逝水……

自己現在隻怕已成了昨日黃花,成了那已滾滾東去的水了,現在。還能計較什麽?

嘉靖微微一笑:“那些奏疏,還有外間的流言。朕亦所聞,你來這尋朕。為的就是此事吧?”

楊一清老臉一紅,連忙點頭:“不敢隱瞞陛下,為的確實是這件事,可是微臣實屬無辜,還請陛下明察。”

嘉靖似笑非笑,道:“直說了吧,所為何事?”

楊一清如鯁在喉,好不容易才道:“微臣德疏才淺,不能擔負陛下所托。如今年事已高,雖幸賴陛下不棄,隻是已不能視事,更不能再為陛下分憂,還請陛下恩準,準臣告老還鄉。”

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楊一清已經知道,自己不能回頭了,這種事。絕無可能回頭,理由很簡單,就算陛下不準,你必須得懇請第二次、第三次。而陛下對自己並沒有多少厚愛。三次都不答應,唯一的可能就是不肯放人,不肯放人就意味著治罪。

嘉靖淡淡看了楊一清一眼。道:“朝中的事務本就繁雜,內閣多乏人手。若是楊卿請辭,內閣如何運轉?楊卿要三思。”

楊一清毫不猶豫道:“老臣愚鈍。老眼昏花,還請陛下另擇賢明。”

嘉靖麵帶諷刺,外頭的消息他當然知道,那些彈劾奏疏還沒遞上來,他也知道,隻是想不到,不可一世的閣臣,最後居然倒在了無數瑣碎的所謂縱犬傷人之類的小事上。

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本來連個知府都未必能參倒,而現在,卻仿佛是威力十足。

嘉靖沉吟道:“你既然心意已決,朕亦是無話可說,好吧,朕這就照準了,明日朕會放旨意出來。”

嘉靖直接批準,沒有給楊一清再三請辭的機會,可是這足夠讓楊一清鬆一口氣,因為假若陛下不準,那麽極有可能,就是要借機治罪,在準許致仕和治罪罷官之間,楊一清自然選擇前者,前者算是體麵的給了他一個台階。

他不由感激的磕頭:“陛下大恩大德,微臣無以為報。”

嘉靖揮揮手,對這個已經致仕的楊一清,態度漸漸冷淡,至少他明白,他再不必和這個人打什麽交道,當然,按理來說,內閣大臣致仕,往往都會有待遇,比如要先透露一下,是否加封一個太子太師,甚至是死後,免不了上一個文直、文忠、文毅之類的諡號,可是現在,這些待遇那是別想再提了,放你一馬,你還想要待遇?

楊一清告辭而去。

楊一清的時代,徹底落下了帷幕,當然,這個時代並不屬於他,可是從弘治到正德,再從正德到嘉靖,幾乎所有的軍政事務,都活躍著他的身影,他有過不少善政,做過不少好事,但是,他也絕對不是善類,楊家的財富積累的不清不楚,對自己的政敵,他也絕不會心慈手軟,現在,這一切都已經化為了泡影,迎接他的,是夕陽西下,維持著最後一點體麵,他從此淡出這裏,再不可能回來。

他的垮台,使得朝中又出現了極大的權力真空,不過……這一次和從前很不一樣,某種意義來說,許多真空早已被新黨們填補,大量的官員開始改換門庭,用不了多久,一次政治清洗也將隨之而來,那些靠著楊一清關係的大臣,就算不會受到輿論抨擊,和楊一清劃清了界限,也必定要靠邊站,接下來,這些空缺將會被新黨蠶食和填補。

隻是此時的嘉靖,心情說不上好壞,對楊一清,他沒有任何感情,甚至覺得這個家夥有些礙事,可是對他來說,就算楊一清被另一個頂替,那也沒有任何意義,因為……閣臣都是他的敵人,每一個閣臣的最終理想都是治國平天下,而偏偏,天子並不喜歡你治國平天下,至少嘉靖眼裏,他需要的不是官,而是吏,他不需要有人來做決策,他希望的是自己來拿主意,別人來提供意見參考,或者幹脆執行就好了。

這其實就是整個大明朝的政治生態,閣臣無論換做是誰,都希望自己能拿主意,能代天下而令諸侯,而天子顯然不這麽看,江山是我家的,社稷也是我家的,要權沒有,要你命還差不多。

目送楊一清離開,嘉靖籲了口氣,淡淡道:“出來吧。”

側殿裏閃出一個人,正是徐謙。

嘉靖淡淡道:“你既然非要整垮楊一清,可是為何,又非要請朕同意他致仕呢,痛打落水狗,豈不是更好?”

就在方才,徐謙已經入了宮,懇請嘉靖同意楊一清致仕,否則以嘉靖的性子,怎麽可能會如此的善罷甘休,他最喜歡做的就是惡趣味的整人,楊一清不是什麽很東西,確實也惡心過嘉靖,那麽,反正現在楊一清也沒有了用處,那麽索性往死裏整一整,倒是深諳嘉靖的心理。

嘉靖如此聰明之人,若是不曉得在這背後,不是徐謙搞鬼,那就真是無藥可救了,所以這一句話中,帶著幾分叱問,顯然對徐謙的擅作主張,有些不悅。

徐謙苦笑道:“陛下恕罪,其實並非是微臣要整楊一清,而是陛下非要整他不可。”

嘉靖愕然……臥槽,這是什麽道理,明明是你機關算盡,反倒把賬算到朕頭上,這還有沒有天理?

嘉靖道:“這話是什麽意思?”

徐謙道:“陛下可還記得,內庫前兩月的月入不及從前三成?”

嘉靖點頭:“是。”

徐謙歎道:“這都是楊一清的緣故,他圖謀反對新政,授意王道中橫生枝節,因此,這才使得新政幾乎崩潰,如意坊,海路安撫使司,盈利幾乎暴跌,雖說微臣去了直浙,總算挽回了局勢,可要是楊一清不倒,將來就會有第二個,第三個楊一清站出來。微臣為了新政,為了陛下,寧可被千夫所指,也要做一次壞人,隻是微臣確是擅作主張,還請陛下恕罪。”

嘉靖的臉色才緩和了一些,前幾個月,確實是很艱難,想想看,從前月入紋銀將近兩百萬,嘉靖也習慣了花錢大手大腳,給兩宮太後還有宮中貴人的內帑也都大大提高,又是選秀,又是新建新宮,還有搜羅各種奇珍,這些銀子就像是流水一般的花了出去,當一個人花錢大手大腳的時候,一旦收入劇降,會如何?

事實上,在直浙那邊誕生了具有大明特色經濟危機的時候,宮裏也開始了一輪經濟危機,這個危機涉及很廣,不但兩宮的太後,還有後宮的貴人,甚至是皇子公主,便是嘉靖自己,也受到了極大的打擊,那些原本要修葺的禦花園不得不停工,打算籌建的新宮也不得不戛然而止,還有原本許諾出去給宗室們的厚重賞賜,也不知是該發還是不該發,便是嘉靖的修仙大計,也受到了波及和影響,在這種情況之下,嘉靖的日子能好過嗎?

尋常人家,有飯是吃,沒了飯就吃粥,將就也就將就了,隻要餓不死就成,可是皇帝乃是天子,天子沒有勒緊褲腰帶的習慣。

徐謙一番話,很有道理,楊一清擋了大家的財路,所以他必須要完蛋,他不完蛋,大家的日子都難過,商賈要跳樓,皇帝老子也得熬日子。

嘉靖哭笑不得,搖搖頭:“你這是強詞奪理。”雖是如此說,不過確實是有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