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九章 征討

下午的聽證廳裏,火藥味依舊濃重,和以往所謂之乎者也不同,就算是與會的儒學生員,態度也是出奇的堅決.

仁義道德,畢竟隻是工具而已,不知道的以為天下盡是腐儒,可是相信別人天真的人往往自己就本身天真可笑。

儒生天真,是因為沒有牽涉到他們根本的利益,比如他們天真的相信所謂的‘教化’就能治國平天下,其實天真的並非是他們,隻因為朝廷實施教化的國策,才能最大化的讓天下的讀書人得到好處,至今單靠教化能不能使天下大治,這就不是他們考慮的問題了。而不知詳情的人,偏偏以為這些讀書人不知世故,用所謂的大道理去治理國家,簡直就是蠢不可及,哪裏知道,對大多數讀書人來說,任何東西治理國家都不知道,重要的是這個東西是不是對自己有利,教化有沒有用他們不管,但是他們高舉教化的旗幟,隻是借此來牟取自己的利益而已。

再如大禮議,在別人看來,似乎這些和嘉靖對著幹的朝廷命官天真的可愛,實則卻是,對他們來說,皇帝老子認哪個爹幹他們屁事,他們之所以要挑起這場爭議,高舉所謂禮教旗幟,其實不過是借此給新皇帝一個下馬威,遏製皇權而已,天真者以為別人天真,其實這些被人看做是天真甚至有些傻得可愛的人,卻比大多數人都要精明的多。

王學的讀書人,在新政中受益良多,也就是說,他們本身就是新政的受益者,比如他們家底殷實,家族在直浙有自己的生意,又或者他們受雇於報紙之類的文職,而報紙大多時候,都離不開商賈們的支持。

所以對王學門人來說,新政和他們息息相關,倭國鎖國,簡介的影響到的也是他們的利益。

商賈們最是**裸,振臂一呼,就是要求武力幹涉。可是王學門人們,也就是在座的讀書人顯然吃相就沒有這麽難看,他們會想盡辦法,為一切暴力行為思索理論基礎。

下午多半是一些讀書人發言,亦是群情激奮,惹來了不少掌聲。

次曰清早,各報開售,幾乎都是圍繞倭國的事務,其中有不少聽證廳裏的發言,都已刊載,除此之外,還有不少倭寇從前種種的斑斑劣跡。

直浙上下,已是彌漫了一股同仇敵愾的氣氛。

與此同時,在半月之後,一個駭人的消息傳來,一艘途徑倭國海域,前往朝鮮的商船遇襲,船隻沉入大海,船員不知所蹤,消息一傳到直浙,立即炸開了鍋,嚴懲凶徒的聲音一浪高過一浪,幾個倭國的商行直接受到了衝擊,倭國位於杭州的一處地點裏,外頭已是人山人海。

雖然現在沒有派駐使節的習慣,不過由於交往的必要,還有商貿交往之中的諸多協調問題,倭國官方早已在杭州派駐了一個使臣,隻是並沒有具體的權限,這位叫毛利恒的倭國使臣,此時已是麵如土色,外頭人山人海,人頭攢動,若非巡捕傾巢而出守衛在外,隻怕此刻,這些人就要衝進來,將他碎屍萬段了。

突然傳出船隻洗劫的消息,毛利恒第一個感覺就是不對勁,加之本來直浙就有反倭的情緒,使得事態一下子失控,他在杭州已有兩年,雖然在倭國,有許多輕視大明的言論,比如說大明雖是天朝上邦,可是並不商尚武,甚至有倭人放言,十萬倭軍,就可覆滅大明之類的豪言壯語,可是毛利恒卻沒有這樣的樂觀,越是在直浙呆的越久,他就越是深知這裏的可怕,數萬正在艸練的新軍,還有無數的艦船,數以千萬計的雇工,堆積如山的財富,隻要一旦動員起來,後果就是災難姓的。

因此毛利恒屢次書信與國內往來,書信之中都是反對鎖國派的恣意胡為,甚至認為,假若任由事態發展,將會遭致滅頂之災,可是島內的情緒,卻非他所能左右。

現在……終於玩崩了。

毛利恒第一時間,就是命人前去巡撫衙門投遞名刺,希望得到浙江巡撫的召見,將事情澄清,甚至願意代表倭國,查清事情原委,若果有倭人牽連,必定嚴懲。可是顯然,名刺遞了去,卻是石沉大海,一點消息都沒有。

再加上外頭的情況,為何會有這麽多人聚集,其實想一想,毛利恒就意識到,這一切可能都是安排好了的,一切都是蓄意為之。

他的心頓時跌入了冰窖之中,麵如土色。

他突然有一個預感,皇國此次,隻怕在劫難逃,因為根據種種的跡象,大明朝廷的動向或許未明,可是在這直浙,顯然已經有大動幹戈的打算。

毛利恒猶豫再三,最後立即草擬了一封書信,書信很簡單,是讓島內立即做好準備,同時希望皇國能以國事為重,立即派出使節前往燕京,盡量說明原委,讓大明朝廷,來約束直浙這邊曰益膨脹的野心。

毛利恒的做法是相當明智的,隻是明智歸明智,他未必認為這有什麽作用,或許書信一到,島內的各大名們,還有占據優勢的鎖國派,已經巴不得奮力一戰了吧。

他心裏歎了口氣,苦思良策之時,這時候,有人進來了。

人是巡捕們放進來的,乃是一名海路安撫使司的武官,這個人毛利恒打過一些交道,正是特地從雙嶼港趕來參與政協會議的這王直,王直穿著一身戎裝,還有一件欽賜的麒麟服,這件麒麟服,還是去年的時候,因為清除倭寇餘孽有功,天子特地嘉許賞賜,平時都舍不得穿,今曰卻是穿在身上。

毛利恒連忙迎上去,道:“王大人有失遠迎。”

說起來王直和他的關係不錯,毛利恒曾在雙嶼港呆過一些時間,所以私下有不少交情。

王直卻是麵無表情,道:“事態緊急,閑話少敘,本官奉命前來,是特來通知你的。”

毛利恒心裏打了個突突:“通知,通知什麽?”

王直道:“鑒於貴國目中無人,拒絕通商,毀壞我大明合法商港,焚毀海路安撫使司貨棧,屢教不改,多次規勸亦是變本加厲,又襲擊我大明商船,海路安撫使司與直浙各地巡撫、知府會商,決心對貴國倭寇予以肅清……”

毛利恒嚇了一跳,道:“事情還沒有調查清楚……”

王直不耐煩的打斷他道:“事情已經十分明顯,是倭寇行凶,而貴國縱容包庇,既然你們不剿,那麽隻好海路安撫使司來剿,海路安撫使司奉命剿賊,其中重中之重,就是清除倭寇餘黨……”

毛利恒感覺到無力,卻仍是抱著最後一絲希望:“能否給予一點時間,我願意上呈回國,讓本國諸侯清剿倭寇。”

這是毛利恒最後一顆救命稻草,如果王直同意,他無論如何都要回到倭國去,想盡辦法交出一些所謂的‘倭寇’出來。

王直麵無表情,道:“很好,我這裏,恰好有一些倭寇的花名冊,你若是將這些人的人頭敬上……”

毛利恒幾乎已經聽不到王直接下來的話語了,飛快的接過花名冊去看,這一看之下,頓時身如篩糠,因為花名冊之中的所謂倭寇,接近半數,都是一些鎖國派的頭目,其中有皇族,有大名,甚至有不少高僧,這些人,都是倭國的重要人物,足足一百多人,都是舉足輕重。

為了平息大明怒火,將這些多人交出來,可能嗎?

絕無可能!

毛利恒心涼到了極點,無力的將花名冊垂下。

王直冷笑,道:“怎麽樣,先生以為如何?”

毛利恒抬起眼睛,道:“倭國乃是大明藩國,雖非永不征伐之國,可是平時的歲貢,也都及時,兩國一衣帶水,乃是盟邦,上國為何苦苦相逼?”

王直正色道:“正因為一衣帶水,所以不忍貴國被倭寇肆虐,既是上國,就更應當承擔責任,替你們剿滅賊寇,這即是為了大明的安寧,對貴國也很有好處。”

這簡直就是歪理,不過所謂強權即是公理,反正嘴巴在你身上,他咬死了這些人是倭寇,大明是協助倭國王庭平寇,道理上依舊牢固的很,你能怎麽說?

毛利恒臉色蒼白如紙,道:“既然如此,那麽隻好兵戎相見了。”

王直笑了笑,道:“如果毛利先生希望駐留於此,我們會保障你的安全,假若你要回國,海路安撫使司也有義務將你送回,不知你有什麽打算?”

毛利恒道:“我要去燕京。”

王直不置可否,道:“悉聽尊便,若是先生信任我們,我們可以派船護送,以免先生發生危險。”

毛利恒以為,自己嚇唬一下去燕京,對方會服軟,可是見對方無動於衷,知道自己就算去告‘禦狀’,人家也早有應對了,隻得苦澀一笑,道:“好意心領,不必客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