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兵進中亞(二)

曆經近五年的戰爭,反而讓中國變得十分強大起來。

在德奧兩國的技術和物資支持下,北洋政府在戰爭逐漸建立起完善的軍事工業體係,並開始革新軍隊,仿照德奧兩國的編製,重新組建和訓練、裝備起了大約350個所謂的“奧械師”和12個裝甲師。

中國國防軍的裝甲師屬於德奧輕裝甲師的編製,下轄一個坦克團和兩個機械化步兵團,共裝備有76輛利用奧匈技術仿製的pt39中型坦克和118輛pt35中型坦克。在國內抗日戰場上,國防軍已經深刻體會到了坦克和裝甲力量對於現代戰爭的影響,但受限於國內工業能力,國內的坦克和裝甲車輛的生產遠遠還不能滿足戰爭的需要。

中國與德奧兩國相比,鋼產量明顯不足,而且為了戰勝日本,還有一部分鋼鐵產量需要分配給海軍,所以組建裝甲部隊的速度也極為緩慢。在緬甸戰役之後,中國又打通了與軸心國之間的海上聯係通道,隨著大量國內急需的德奧機床設備和發動機等關鍵部件的輸入,國內的坦克和裝甲車輛生產這才逐漸提高,目前已經能達到月產150輛20輛pt35g中型坦克的水平,雖然比德奧和蘇俄每月超過1500輛坦克的產量還有很大的差距,但已經遠遠超過了意大利和日本這樣的二流工業國家。

為了準備與蘇軍的作戰,徐樹錚和蔣作賓把目前國內12個裝甲師中的8個都調到了西北和北方戰區,同時在這個冬天又加緊重新組建了4個裝甲師和3個獨立坦克旅。相對而言,中國擁有5億多人口,兵員數量和來源遠超德奧甚至蘇俄,在德奧兩國的物資和技術援助下。隨著工業能力的迅速增長,現在逐漸成為了一部令人恐懼的巨大戰爭機器。

由於擁有巨大的資源和人力優勢,中國的重工業每年以百分之二、三十的驚人速度在快速發展著,展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預計鋼鐵產量在1942年或1943年就能達到與奧匈帝國相同的1600萬噸的年產量,躋身於世界第四大工業強國的行列。隨著工業能力和軍隊裝備水平的提高,中方有足夠的信心能夠獨自戰勝日本。這也是徐樹錚能夠說服一些持有異議的將領們,暫時放棄對日作戰計劃,而全力進攻蘇俄的主要原因。

從許施尼格訪華的言談中,已經明顯表達出奧匈皇帝希望在1942年或1943年迫使蘇俄退出戰爭,並與之達成和平協議的願望,屆時,中國就會失去一次絕好的收複失地的時機。除非中國有能力與蘇俄進行一場全麵戰爭,然後打垮對手。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至少未來的十年之內。中國還無法做到這一點。

如果蘇俄與德奧達成和約,那麽中國將徹底失去這次機會。

目前蘇俄在遠東的總兵力大約為一百一十萬人左右,主要分布在西伯利亞和蒙古境內,另外在中亞大約有二十萬人,其中裝備有大約1200多輛坦克,3000門火炮和1000架作戰飛機。

與之相比較,中方為了準備對蘇作戰,共調動了12個裝甲師和4個獨立坦克旅。近3000輛坦克和6000門火炮,陸軍總兵力260萬人。其中新疆省大約45萬人,科布多省75萬人,另外130多萬大軍將從蒙古和東北沿西伯利亞鐵路進軍,這包括9個陸軍航空兵師,共2600多架作戰飛機。

從雙方實力對比上來說,國防軍占有絕對優勢。但不能排除蘇軍抽調歐洲戰場的兵力增援東方的可能性。為此,在製訂作戰計劃時,副總參謀長蔣方震提出抽調西南戰區三個集團軍共45萬人擔任戰略預備隊的要求。

可這個要求讓徐樹錚感到很為難,西南戰區由於派出遠征軍進入東南亞與軸心國聯合作戰,兵力本就不足。如果再次調出兵力,整個戰區就會被抽調一空。

最終,根據協調,陸軍部和大本營決定從華北、華中和西南各抽調一個集團軍,一個進入新疆,一個進入科布多,一個進入庫倫,來作為整個戰役的戰略預備隊,這樣,中方用於對蘇作戰的總兵力就超過了三百萬人。

新編277師從駐防的紮哈沁旗坐火車到達新疆的古城,然後穿越準噶爾戈壁,沿著新疆和科布多省邊界的烏倫古河向布倫托海進軍。新277師屬於國防軍步兵編製,全師隻有200多輛運輸汽車,還有200多輛馬拉的大車,汽車後麵拖著大炮,全師主要徒步默默地向中蘇邊境方向前進。

在離開古城的第三天,新277師剛剛抵達烏倫古河畔的恰爾圖兵站,國防軍精銳的第7裝甲師和110機械化步兵師就從後麵趕了上來。陸軍總長徐樹錚看起了對此戰下了很大的決心,把皖係嫡係中最精銳的第7集團軍和第34集團軍都拿了出來。

第7裝甲師不愧是國防軍中的精銳,全師300多輛坦克和裝甲車,加上1000多輛汽車、近百門各型火炮,在戈壁公路上擺了一溜長蛇陣,綿延三十多公裏,看起來足夠威風。

“真他娘的闊氣!”樊輝羨慕地說。

淩源仔細地看著一輛一輛閃著金屬光澤的車輛,感慨地說道:“如果國防軍能夠配備這樣的50個師,能夠嚇死小日本。可是難啊,國內差不多一個月才能裝備起這麽一個裝甲師出來,想整出那麽裝甲師出來,怎麽也需要過上十年八年的。”

“可好歹也得給我們配夠汽車,這樣也太不公平了。”樊輝有些憤憤不平地說道。

“好了,我們隻是剛組建的二線部隊,此次主要負責維持後勤補給線的安全,以防止蘇俄遊擊隊的破壞。”淩源說道,“如果能夠逮到機會,打出一場漂亮仗,立馬就能升格為機械化步兵師,那樣至少會配備一些坦克和裝甲車,全師的運輸汽車編製才會達到800輛。”

到了4月9號,戰鬥首先在色楞格河一線打響了。

4月9日淩晨,從東起上烏金斯克西至伊犁河長達數千公裏的漫長戰線,上百萬中國邊防軍在2600多架作戰飛機和2000多輛坦克的支援下,向蘇俄遠東部隊發起了全線反攻。蘇俄最高統帥部對可能來自中國的進攻出現了嚴重的判斷錯誤,由於在基輔戰役和庫班戰役中失敗,蘇軍損失兵力高達百萬,急需兵力填補戰線的空缺,一直以來並沒有發生大戰的遠東部隊自然成為抽調的重點。

從去年11月中旬開始,遠東部隊的數量從一百一十萬急速下降為五十萬,而不是中國方麵所估計的九十萬人。

可是誰也不會想到,中國人竟然置侵華日軍不顧,反而對蘇俄首先發動了反攻。

兵力薄弱的蘇俄遠東軍防線迅速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