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曆史人物的評價,曆來有好有壞,但關於諸葛亮,則是正麵居多。

陳壽在《三國誌》中這樣評價諸葛亮——“諸葛亮之為相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製,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遊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練,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鹹畏而愛之;行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是故,西蜀的老百姓在諸葛亮逝世以後,追思不已——“因時節私祭之於道陌上”。

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名垂青史,他能做出那樣的驚人事業,和兩任領導對他的信任密不可分。他正是因為把“領導絕對不會有錯”理論,使用得出神入化,才贏得兩任領導的心。

【史事風雲】

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在隆中三分天下,其中第一步就是奪取荊州,“荊州北據漢、沔,曆經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是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可見荊州是立大業根本。

劉表相讓荊州,劉備推卻。而後,在館驛中諸葛亮詢問為何不乘勢而取,劉備回答:“景升(劉表)待我,恩禮交至,安忍乘其危而奪之?”諸葛亮雖然心中可惜,口中卻說:“真仁慈之主也!”

不久劉表病危,諸葛亮又勸劉備新野地小,不能久居,可取荊州,劉備再次拒絕,諸葛亮說:“且再做商議。”

劉備不聽諸葛亮幾次建議,諸葛亮隻得設法安排抵禦曹兵的其他方法。新野縣火燒曹兵,也隻是稍擋曹兵而已,此時想不出更好的辦法。後來一路逃跑,一直跑到江夏,總算保命。諸葛亮又馬上去東吳聯合孫權做幫手,赤壁之戰後才得到荊州。諸葛亮費了很大的勁,才實現第一步戰略目標,但他對劉備未有一句抱怨之言。

劉備白帝城托孤,對諸葛亮說:如果這小子可以輔助,就好好扶助他;如果他不是當君主的材料,你就自立為君算了。

諸葛亮頓時冒了虛汗,手足無措,哭著跪拜於地說:“臣怎麽能不竭盡全力,盡忠貞之節,一直到死而不鬆懈呢?”說完,叩頭流血。為避免有奪權之嫌,從此,諸葛亮一方麵行事謹慎,鞠躬盡瘁,一方麵則常年征戰在外,以防授人“挾製”的把柄。而且他鋒芒大有收斂,故意顯示自己老而無用,以免禍及自身。

劉備雄才大略,兒子劉禪卻是白癡一個,但諸葛亮對劉禪從不怠慢,依然全心侍奉。諸葛亮在討伐中原即將大功告成之際,接到劉禪旨意讓他班師回朝。他明知有人獻諂言,明知此時大好時機喪失,於大業不利,還是聽從調遣回朝,弄清緣由後,他並沒有過分責備劉禪,而是安頓好國事後,繼續率兵伐魏。

【人物探究】

當領導非常誠懇地請員工提建議指不足時,如果員工大受感動,想暢所欲言的話,說明這個人修煉還未到家。想,諸葛亮與領導意見分歧時是怎樣做的?

我們試著分析一下兩個階段的諸葛亮。

1.劉備在世時。如果說寄身劉表處時諸葛亮與劉備相識很短,認為還未完全獲得信任,不便直言其過的話,到了幫助劉備成就帝業之後,劉備因關羽被害,要討伐東吳時,也不見他反對出兵。

陳壽在《三國誌》一書中用群臣多諫這四個字表示反對者多;那麽為什麽那麽多人勸阻,在此事業成敗的緊要關頭,諸葛亮卻不據理力爭呢?他知道此時劉備人在氣頭上,恨在胸口燒,惹不起,勸不動,就算自己強諫,也沒有效果。雖然在劉備失利後他歎息說:如果法正還在,一定能製止主上東征,即使東征,(如果法正還在)一定不會覆敗。但他心裏清楚,其時法正真在,也勸不住。

2.劉備去世後。大家讀過《三國演義》以後,也許已經注意到,自劉備死後,諸葛亮似乎便沒有什麽大的作為了,不像劉備在世時那樣運籌帷幄,滿腹經綸。其原因何在?因為在劉備這樣的明君手下,諸葛亮是不用擔心受到猜忌的,並且劉備也確實離不開自己,是故他可以盡情發揮自己的才能,輔助劉備,對抗魏、吳,三分天下。而劉禪昏庸,自己權位頗高,易受猜忌,所以他不得不將鋒芒收斂,以求善始善終。這是韜晦之計,也是諸葛亮的大聰明。

【談古論今】

我們身在職場中,理應多學學諸葛亮,如果領導對一份明顯有漏洞的銷售方案非常欣賞,征求部下的意見,該怎樣回答呢?對,應該像諸葛亮那樣委婉建議:“這個方案可能不是最好的,不過,也有它的可行之處,最後還是由您來決定吧。”

這麽一說既顧及了領導的尊嚴,又有禮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