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後宮的爭鬥便是異常激烈。可以說,中國古代帝王後宮的女人相互爭鬥,有很多原因,但其主要目的還是為了生存。後宮中的女人,隻要能夠得到皇帝的寵愛,那麽多數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整個家族的人都跟著沾光——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相反,倘若是被皇帝所厭棄,那麽等待你的就是永無休止的淒苦日子——淚濕羅巾夢不成,夜深前殿按歌聲。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薰籠坐到明。而這,還算是好的結局,倘若一不留神惹得皇帝龍顏大怒,那麽極有可能便要香消玉殞了,甚至還會波及家族,曆史上死於非命的皇後、嬪妃可謂不計其數。

於是,那些後宮女人們想方設法在皇帝麵前爭寵,其中有一種手段便是在子嗣上下功夫。正所謂母憑子貴,一旦自己的兒子當上太子,他日能夠繼承大統,自己這一生的權利富貴自然就不在話下了。漢武帝劉徹的母親王娡算得上是這方麵的高手,可以說劉徹能夠當上皇帝,他的母親絕對是功不可沒。

【史事風雲】

當年景帝即位時立薄夫人為皇後,但是薄皇後沒有兒子,因此被廢。漢景帝的長子劉榮被立為太子,劉榮的生母栗姬因此成為皇後的不二人選,同時栗姬深受景帝的寵愛,因此她有恃無恐。

景帝的姐姐長公主劉嫖見栗姬得勢,便想把女兒阿嬌嫁給太子劉榮,以此增加自己的勢力。這本來是栗姬的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如果她接受這門親事,那她做皇後及太子以後的地位就會得到強大的支持和鞏固,畢竟長公主在景帝和皇太後麵前都很有發言權的。可是栗姬卻一口回絕了。

原來有幾個受景帝寵愛的妃子、美人都是長公主劉嫖推薦入宮的,這讓善妒的栗姬嫉恨不已,對長公主更是恨得咬牙切齒。所以栗姬根本不想和長公主搞好關係,直接回絕掃了長公主的麵子,泄了心頭之火。

栗姬的回絕刺傷了長公主的自尊心,她下定決心要報這一箭之仇,說什麽也不能讓栗姬當上皇後。於是長公主開始四處活動,造謠中傷栗姬,而這個機會被王娡抓住了,本來王娡並不受景帝的寵愛,但是她也有一個兒子,就是劉徹。王娡借故親近長公主,還主動要求長公主把阿嬌許配給劉徹,以取得長公主的支持。

長公主劉嫖先是在景帝麵前中傷栗姬,說:“栗姬與諸貴夫人幸姬會,常使侍者祝唾其背,挾邪媚道。”意思是說栗姬是用邪媚之術來迷惑景帝的。當時的皇家很迷信這些,對於邪術更是十分戒備——劉徹登基後就曾因為小人誣陷他的太子在宮中行邪術,而廢了太子,還殺了不少人。景帝因此開始疏遠栗姬。

長公主又在景帝麵前說王娡的好處,但是景帝還是沒有下決心廢除太子劉榮。王娡便安排景帝與劉徹享受天倫之樂,這一精心的安排贏得了景帝對劉徹的好感。

有一次,景帝感到身體不適,覺得自己去日無多,便對栗姬說:“希望你以後要好好對待我在各地為王的兒子。”但是善妒的栗姬不但沒有答應,反而出言不遜,這令景帝大為心寒,促使他下定了另立太子的決心。

不久之後,景帝就廢除了太子劉榮,並降為九江王。在王娡和長公主的策劃下,劉榮自殺,栗姬也被打入冷宮憂鬱而死。

而劉徹則順理成章地成為了太子,王娡也因此一步登天。

【人物探究】

其實王娡入宮之前嫁過人,而且還有一個女兒,論資色她是比不過青春正盛的栗姬的,但是她處世圓滑,能夠主動出擊,把對自己不利的因素轉化成有利的,結果不通世故的栗姬落得個淒慘的下場,而圓滑的王娡卻享盡榮華富貴。

王娡的手腕不可謂不高,她這樣做的好處在於:

1.將自己隱藏起來。王娡這一招說白了就是借刀殺人。借刀殺人者,不露聲色,無需親自提刀跨馬,所以根本不會落下“殺人”的嫌疑,同時又可完整保存自己的實力,這可謂是“老謀深算”。

2.將自己與兒子保護起來。王娡借劉嫖之口除掉栗姬,漢景帝斷不會猜到是她有意策劃,不會對她產生厭惡感,如此一來她的兒子劉徹繼承大統的幾率更是大增。進一步說,即便劉嫖扳不倒栗姬,那麽自己也不過是個“事外人”,栗姬自然不會報複到自己頭上,自己與兒子尚可安枕無憂,這一招進可攻、退可守,著實高明。

3.麻痹對手,殺人於無形。想必,栗姬當時定然將更多精力放在能夠與之爭寵的妃嬪身上,斷然不會想到皇姐劉嫖會處心積慮地欲置自己於死地——曆來都是嬪妃之間相互傾軋,劉嫖這舉動不和遊戲規則啊!也是栗姬太張狂,得罪了長公主劉嫖,給了王娡可乘之機,於是,她就這樣不知不覺地被扳倒,鬱鬱而終。

這個例子很殘酷,並不是說王娡的所作所為就可取,但是對於做人處世來說,能有王娡這樣圓滑的手段還是有作用的。隻要我們能在處世圓滑的同時記住一個原則:內心中正,誠信為本。那麽我們就能夠處世靈活而心態成熟,在做人處世時能保持適度的彈性,把握好說話的分寸,學會婉轉和含糊,以保持平衡的人際關係。

【談古論今】

“借刀殺人”這一計多在封建官僚的爾虞我詐中出現,看上去不夠光明磊落,似有小人之嫌。但你要知道,在慘烈的生存競爭中,你不“殺人”,就很有可能被別人“殺掉”。當對方咄咄逼人,當對方把我們逼得走投無路之時,不露聲色地做一把“小人”又有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