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能否以寬容的心對待周圍的一切,是一種素質和修養的體現。大多數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寬容和諒解,可是自己卻做不到這一點,因為總是把別人的缺點和錯誤放大成煩惱和怨恨。寬容是一種美,當你做到了,你就是美的化身。

天空可以收容每一片雲彩,無論其是美是醜,所以天空遼闊無邊;泰山能容納每一塊石礫,不論其大小,所以泰山一覽眾山小,滄海不擇細流,故而能就其深;人若能容他人所不能容,則必是人中之佛。

大明開國皇後馬秀英,原本隻是一位頗具叛逆精神的普通女子。她生於亂世,有膽有識,在金戈鐵馬中,全力輔助朱元璋開創大業,五次救朱元璋於危難之際。她成為皇後以後,雖令天下百姓膜拜,富貴至極,但仍不驕奢,始終將百姓疾苦放在心上;她秉持勤儉本色,擁有一顆平常心,多次用自己的言行規勸、影響朱元璋。她對待奸佞之徒亳不手軟,輔社稷鞠躬盡瘁,護忠臣睿智靈活;她寬容大度,厚德載物。明太祖朱元璋稱讚她:“家有賢妻,猶國之良相。”她對於後世產生了極大影響,從明至今,很多婦女都將其視為楷模。她是史學家公認的中國封建社會第一賢後。

【史事風雲】

明開國皇帝朱元璋發妻馬秀英,自幼亡母,被郭子興夫婦收為義女。後戰火起,馬秀英先後追隨義父、丈夫馳騁沙場,無暇顧及裹足之時,遂成了中國古代罕有的一位天足皇後。

元末,郭子興率紅巾軍占領濠州,朱元璋投到郭子興麾下當親兵,因蹺勇善戰,屢立戰功,深得郭子興的賞識,並將養女許配給他。當時朱元璋25歲,馬秀英21歲,年齡、身世都很般配。

這一天,郭子興召帳下大將商議下一步的軍事行動,眾將對郭帥的策略連連稱是,唯獨朱元璋持有不同意見,他毫無顧忌地侃侃而談,讓郭子興大為光火,最後翁婿二人竟因意見不合爭執起來。郭子興感覺被掃了顏麵,盛怒之下將朱元璋幽禁。原本,郭子興此舉隻是為了泄一時憤,沒有想過要置朱元璋於死地。但是,郭子興手下那些妒忌朱元璋的人可不這樣想,他們瞞著郭子興,暗中斷絕了朱元璋的飲食供給,想將他活活餓死。

馬秀英知道以後焦急萬分,可當時的糧食供給非常緊張,紅巾軍中每人每天隻有定量的食品,就連元帥的女兒亦沒有特權。於是,馬秀英每天都裝作身體有恙,在臥室中就餐。其實,她每次隻吃幾口,卻將大部分省下來,趁著夜色將省下來的食物偷偷送給朱元璋,這才保住了朱元璋不死。不過,就這點食物,畢竟不夠朱元璋的能量消耗。為了讓丈夫吃飽,端莊高雅的馬秀英隻得去廚房行竊。這天,她看準了廚房中的燒餅剛熟,廚子又不在,便悄悄溜進去,抓起幾個熱氣騰騰的燒餅連忙揣進懷裏。不料剛一跑出廚房,就與養母張氏撞了個滿懷,張氏見她神色慌張,不免大起疑心,問道:“女兒為何如此慌張?”馬秀英忍不住滿腔委屈,伏地大哭,將事情一五一十地稟明了養母。張氏聽了大感震驚,等解開衣襟時發現,馬秀英的胸脯已經被燙傷。於是在張氏的幹預下,朱元璋終於逃過了一劫。

馬秀英在成為皇後以後,並沒有像有些人那樣暴露出“暴發戶”本性,而是以身作者,竭力輔佐夫君治理天下。對待自己及子女,她要求甚嚴,而對待下屬臣民則仁慈有加,能容則容。

馬秀英雖貴為皇後,但每天仍親自操辦朱元璋的膳食,連皇子皇孫的飯食穿戴,她也會親自過問,可謂無微不至。嬪妃多勸她保重身體,別太勞累,馬皇後對嬪妃說:“事夫親自饋食,從古到今,禮所宜然。且主人性厲,偶一失飪,何人敢當?不如我去當中,還可禁受。”一次進羹微寒,太祖因服膳不滿而發怒,舉起碗向馬皇後擲去,馬皇後急忙躲閃,耳畔已被擦著,受了微傷,更被潑了一身羹汙。馬皇後熱羹重進,從容易服,神色自若。嬪妃才深信馬皇後所言,並深深為馬皇後的道德人品折服。宮人或被幸得孕,馬皇後倍加體恤,嬪妃或忤上意,馬皇後則設法從中調停。

皇子朱植性格**不羈,長大後被封到開封做周王。馬皇後對他極不放心,周王臨行時,便派江貴妃隨往監督,還把自己身上的紕衣脫下來交給江貴妃,並賜木杖一杆囑咐:“周王有過錯,就令他紕衣杖責。如敢違抗,馳報朝廷。”從此一見著慈母的紕衣,周王便生出敬畏之情,不敢胡作非為。以嚴為愛是馬氏對待子女的原則。對寧國公主、安慶公主等人,馬氏要求她們勤勞儉樸,不能無功受祿。對待朱元璋的義子宋文正、李文忠等,她細心照顧視為己出。每逢歲災輒率宮中之人節衣淡食。太祖謂已發倉賑恤,不必懷憂,後謂賑恤不如預備,朱元璋甚以為然。?

有人報告參軍郭景祥之子不孝,“嚐持槊犯景祥”,差點兒將景祥打死。太祖聽後大怒,欲將其正法。馬皇後得知後勸朱元璋說:“妾聞景祥隻有一子,獨子易驕,但未必盡如人言,須查明屬實,方可加刑。否則殺了一人,遽絕人後,反而有傷仁惠了。”於是朱元璋派人調查,果然冤枉。朱元璋歎道:“若非後言,險些斷絕了郭家的宗祀呢。”

朱元璋的義子李文忠守嚴州時,楊憲上書誣劾,朱元璋想召回給予處罰,馬皇後認為:“嚴州是與敵交界的重地,將帥不宜輕易調動,而且李文忠一向忠實可靠,楊憲的話,怎能輕易相信呢?”太祖向來敬重信賴馬皇後,就派人去嚴州調查,果然不實,文忠於是得以免罪。

某元宵燈節,朱元璋與劉伯溫偶來興致,下訪京城燈會。行至一商鋪門前,朱、劉二人見眾人在猜燈謎,好不熱鬧,便湊上前去。其中一副有趣的圖畫謎麵,引起了朱元璋的注意。畫中是一婦人,懷抱西瓜,一雙大腳頗為醒目。朱元璋不解其意,便問劉伯溫:“此迷何解?”劉伯溫略作沉吟,答道:“此乃淮西大腳女人。”朱元璋仍不解,追問:“淮西大腳女人是誰?”劉伯溫不敢直言,於是說道:“陛下回宮後問皇後娘娘便知。”

回宮後,朱元璋迫不及待地向馬皇後提及此事,馬皇後訕然一笑:“臣妾祖籍淮西,又是大腳,此謎底想必就是臣妾。”朱元璋聞言大怒:“鄉野草民竟敢調侃一國之母!”遂下旨將掛此燈謎的那條街居住的百姓全部抄殺。馬皇後見狀急忙勸解:“元宵佳節,萬民同樂,臣妾本是大腳,說說又有何妨?區區小事,何足動怒?以免惹得天下人恥笑。”

朱元璋聽後,深以為是,此事遂得以作罷。

一次,朱元璋視察太學(國子監)回來,馬皇後問他太學有多少學生,朱元璋答道有數千人。馬皇後說:“數千太學生,可謂人才濟濟。可是太學生雖有生活補貼,他們的妻子兒女靠什麽生活呢?”針對這種情況,馬皇後征得朱元璋同意,征集了一筆錢糧,設置了20多個紅倉,專門儲糧供養太學生的妻子兒女,生徒頌德不已。這說明在用人方麵,馬皇後非常愛惜人才。?

此類事情還有很多,也正因如此,馬秀英深受滿朝上下以及黎民百姓的愛戴,天下無不尊敬,後世更是將其稱為“千古第一賢後”。

【人物探究】

中國曆史上,能稱得上“賢後”不乏其人,但能做到馬秀英這種地步的還真是屈指可數。在古代,後宮爭鬥何其激烈,更何況,朱元璋的性情又是如此暴躁,馬秀英能一直穩居六宮之首,深得皇帝、後宮嬪妃、滿朝文武乃至黎民百姓的愛戴,這與她的厚德載物、寬容大度是絕對分不開的。

1.為妻。她侍夫至上,受苦難無數,卻始終以夫君為先,屢救朱元璋於危難,無怨無悔的付出,盡心竭力的輔佐,是古今賢妻的典範。

2.為母。她教子有方,身體力行,寬嚴相濟,是古今良母的楷模。

3.為後。她治理後宮仁慈寬愛;對待群臣公正公平,寬容大度,懲惡揚善;她能體恤百姓的疾苦,敢在朱元璋麵前為百姓說話,是為後者的表率。

一代賢後馬秀英,平時柔順無爭,當風雲變幻時卻能迸發出許多男人所不能企及的智慧與勇氣,她富貴而不忘本,將自己的善良、寬容以及克己為人的品德,從微賤時一直保持到母儀天下之後,且一生不曾改變。

古人雲:“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瞻也;以德服人者,心悅誠服也。”基於權力、財富、武力之外的人格感染力,是能讓人們真正熱愛、信服的一種感召力。德,是我們生存於世所必須具備的素養,是我們受用終身的寶貴財富。為人者,應加強自身人格修養,增強人格感染力,厚物載德,以德服人。事實上,對於很多事情來說,內心善良的厚道之德總能讓你事半功倍,因為至少它會讓你遠離錯誤。這,正是一代賢後馬秀英交給我們的處世哲學。

【談古論今】

一個人能否得到眾人的喜愛,讓別人從心底佩服你、尊敬你,並不在於你有多麽光鮮的外表,多少耀眼的財富、權利,或是多麽強橫的武力,而是在於你是否具有寬廣的胸懷、高尚的德馨。一如古語所雲:“遇欺詐之人,以誠心感動之;遇暴戾之人,以和氣熏蒸之;遇傾邪私曲之人,以名義氣節激礪之;天下無不入我陶冶矣。”即,遇奸猾狡詐之徒,要用赤誠之心來感動他;遇乖張暴戾之徒,要用溫和態度來感化他;遇私心過重、行為不端之徒,要用大義來激礪他。若能如此,那天下人都將為我的美德所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