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民間的訴求
在華夏古國的曆朝曆代,人們近乎於無信仰,就算是信佛或者是信道,那也算不上是虔誠的信徒,各代的朝廷也是盡量打壓民眾的信仰,以愚弄百姓獲得百姓的絕對支持。
朝廷為百姓所宣傳的永遠是“忠君愛國”,以此來作為最高信仰,任何有悖於此的都會遭受到社會的抨擊,會遭受到輿論的譴責,甚至鼓勵人們為了“忠君愛國”去犧牲自己的生命,以此作為最高榮譽,這本身就是違背人的本性的一種方式。
人們應該所信仰的,不是一個高高在上的神明,而是這神明所帶給他的人性以及生活的改變,人們可以通過自己的信仰來獲得內心的清靜和自然,內心的開脫和對美好未來的向往,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什麽所謂的最高榮譽。
即便在順朝,傳教士的下場一般是有政治目的的,而一些隻是為了追求救贖的沒有其他心思的傳教士,還從未出現在華夏的領土之上。誰會料到,新的宗教會在多事之秋的長安城,驟然間出現,隨著災民的積累而一發不可收拾。
開始時京兆府的官員並沒察覺到這“天國”到底有什麽含義,但在一層一層上報之後,在宮廷之內,一些禮部大臣商議過之後,認為此事的嚴重性超出了想象,馬上找人去調查,這才知道近來在長安城內外已經有不少人在宣傳這種教義,到底是什麽宗教暫時還調查不清楚,但人們對其的信仰程度相當之高還是令人驚歎。人們在這教義的指引下互幫互助,災民中形成了一股有序的力量在無聲地抵抗朝廷,而朝廷之前的征兵遇阻,也跟這宗教在民間的發展有關。
這宗教還有一個中心思想,就是天下一家,無戰與和平。要和平就沒有戰爭。就不應該去參軍,於是即便連活不下去的災民。也沒有去人去響應朝廷的號召為國去效命。
禮部在調查清楚後緊忙將事情奏報了皇帝。蘇彥對這些根本就不關心,百姓因為信了什麽神他自己覺得沒關係。
“他們想信什麽就信什麽好了。”蘇彥聽完後一臉無所謂道,“師傅曾經說過,不能去左右別人的思想,就好像你自己也不希望別人擺布一樣。”
大臣們聽的一頭霧水。這皇帝居然鼓勵民眾去信仰君主至上以外的宗教?蘇碧感覺到事態的嚴重,她倒不是擔心宗教的發展,而是她覺得低估了劉愈對蘇彥的洗腦影響,劉愈已經用他的一套開明的待人處事的風格感染了蘇彥,讓蘇彥在潛移默化中也接受了劉愈那一套。
劉愈的那一套文明程度很高,但在封建國家中顯然是接受不得的,尤其還是在皇帝那顆腦袋裏。這種思想更要不得。
“皇上,此事必須要徹查,不能讓長安城中一些不法之徒借什麽教義蠱惑民心,對一些人必須嚴加懲治!”
蘇彥皺眉看了緊張的蘇碧一眼。有些不耐煩擺擺手,意思是讓蘇碧自己做主了。
蘇碧在領命的同時,卻不知道她已經令蘇彥很心煩。
本來蘇彥借助蘇碧的力量。那是因為劉愈現在撒手不管了,他本身也想脫離劉愈的掌控自己單飛,天空裏翱翔當一個自己做主的好皇帝。之後倚重於袁博朗那是因為袁博朗代表著文臣集團,他作為皇帝要跟文臣們打好關係。在袁博朗死後,劉愈隻能倚重於蘇碧,因為蘇碧是他的姐姐,是一家人。而且蘇碧的政治手腕很強,能幫他處理很多他自己解決不了的事情。
但也就是這強硬的手腕,讓蘇彥感覺到自己好像被自己囚禁起來,不那麽自在了。現在蘇碧事事都自作主張,眼睛裏也好像沒有了他這個皇帝的存在,說是在幫他,綁大順朝穩定朝政,但蘇碧的強硬太對讓蘇彥感覺到這蘇碧還不如被人罵為權臣的師傅劉文嚴。
不管怎麽說,現在蘇彥還不到跟蘇碧發作的地步,因為他也能感覺到,蘇碧現在也的確在誠心實意的幫他。
朝廷馬上開會研究了對災民信仰問題的解決,在製定方案時候遇到阻礙。首先是,災民們無法得到安置,就無法讓他們分離開,也就無法阻斷宗教在民間的傳播。現在這宗教的教義已經不是一個人或者是一個團夥在傳播,而是受到影響的災民們,人人都成為傳播者,他們在幫著那些受災百姓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將自己的思想傳達給他們,讓他們知道神是希望他們的子民得到互幫互助。災民在即將活不下去時得到了幫助,他們對宗教和神的感覺是無法言語的,他們會虔誠地信仰,並將這種信仰傳達給更多的人。
宗教傳播的最重要因素,它利用了人的善良和無知,以及悲天憫人的情懷。
朝廷沒有錢糧來賑災,也就無法阻斷新宗教的傳播源,他們隻能杯水車薪地去將災民劃分場所,試著去逮捕一些災民中的“領袖”,而這些領袖,不過是朝廷自己培養出來的地方保長和鄉紳,在他們也加入了災民的行列後,他們自然擔負起幫助鄉民的責任,誰知道這也成了罪過,讓很多人因此而陷入牢籠。
朝廷的舉動直接令長安城民間對災民的資助減少,加劇了災民的苦難,卻變相幫助新宗教在民間的傳播。
到臘月二十五,朝廷在整肅災民信仰問題後的第三天,災民已經數次到朝廷的衙門門口去請願,而在臘月二十五這一天,災民開始自發組織到街上“遊行”。這也是朝廷第一次感覺到民間對朝廷的壓力,因為在此之前,普通老百姓永遠是屁民,他們有什麽冤屈隻能去衙門訴說,如果是衙門虧待他們,他們隻能打落了牙往肚子裏吞。現在他們竟然會組織起來跟朝廷對抗,而且不是用武力,讓朝廷分外感覺到這新宗教的可怕。
“捉拿亂民!”
朝廷的下一步舉動徹底激化了災民與朝廷的矛盾,雖然這些災民沒有武器,他們也沒有心與朝廷反抗,但朝廷將他們抓到牢房之後也衍生出其他的問題。
牢房太小,食物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