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協助陳永華解決麗春的事,一段日子以來,林海毅也花費了不少心思在這上麵。直到幫助麗春娘仨租到了自己的住房,置辦了一台縫紉機,接下了製衣廠的活幹,每個月也有了固定的收入,麗春的情緒才逐漸穩定了下來。至此,林海毅也鬆了一口氣。事情基本上得到解決,陳永華每次見到林海毅時,總是一再表示感謝。林海毅對他說:“真正的好朋友之間,朋友的事就是自己的事,有能力幫朋友做點事,我也高興。好朋友如親兄弟,以後就不要再說這些生分的話了。”

一天傍晚,林海毅約了陳永華在一家餐館吃飯。見麵後,林海毅叫了一瓶紅酒,菜還沒有上桌,他們就碰杯喝了起來。因為林海毅每天主要的工作就是開著那輛小貨車,到製衣廠取來裁剪好的半成品,挨門挨戶送到各家;再將那些縫製好的成衣收回來,交回到製衣廠。他一天之中,半數時間是駕著車在路上度過的。所以,白天工作期間,應美妮是絕對不準林海毅喝酒的。隻有在晚上收工後,不用開車了,林海毅約朋友到餐館或咖啡館喝上幾杯,才能解解饞,也舒解一下白天積下來的勞累。

兩杯紅酒下肚,林海毅就開門見山地問陳永華:“你在雷諾廠做得怎麽樣?還舒心嗎?”陳永華見他突然問起這個問題,覺得有點奇怪,就說:“雷諾廠你也是做過的,就是那麽回事,按時上班,按時下班,掙的是固定的工資,餓不死人,也發不了什麽大財。一天天混混日子罷了。”林海毅聽了陳永華一番近似發牢騷的話,又舉起了酒杯與他碰了碰,自顧自的喝了一大口,說:“我知道現在你內心的苦惱。原先你與麗芬和蓉蓉生活,相對來說簡單得多。現在不一樣了,麗春帶著世英和世豪到巴黎後,事情就複雜了。目前你們又不能住到一起,麗春帶著兩個孩子單獨生活,我想你也不會不管,每月多少也要補貼一點,你在雷諾廠掙的那點工資兩邊一分,就很緊張的了。你有沒有想想別的辦法?”陳永華一臉愁苦,回答道:“你說的這些,真是說到我的心坎上了。但是,我又有什麽辦法?除了在雷諾廠打這份工之外,我又沒有其他特別技能,也沒有特別門路,真的不知道做什麽可以掙得到更多的錢!”林海毅聽了,微笑著說:“你雖然有一身中國功夫,但就是頭腦有點木,不會轉彎子。今天叫你來,就是想和你商量商量,怎樣能掙得到更多的錢。”

陳永華一聽林海毅有能掙到更多錢的辦法,一下子就來了精神。他急忙問道:“你說,你有什麽好主意趕快說出來,隻要能多掙錢,除了販毒和殺人,什麽工作我都願意去做。”林海毅說:“今天找你來,就是與你商量,我有一個新的計劃需要找人一起來做,首先就想到了你。我覺得你人品正,又有一身武術功夫,必要時能派上用場,與你合作我放心。”於是,林海毅就將他的新計劃說了出來:“兩年來我在製衣這一行做下來,就目前情況來看,我覺得它的前景還是很不錯的。現在法國市場上,猶太人開的製衣廠新增了不少,且生意都很不錯。猶太人老板做生意十分精明,他們算過一筆賬,請工人到工廠裏來縫衣衫,除了付給工人工資外,還有許多其他費用,成本比較高。如果將布料裁剪好,交出去給外邊人縫製,隻需要付其手工費就好了,省了場地費,也省了請工人到廠裏來的各種費用,相對來說成本可降下來許多。所以猶太老板都采取了外包的辦法。而這幾年來,從東南亞過來的難民大量增加,其中絕大多數婦女都爭著搶這份製衣廠的外包工作,而從中國大陸出來的一部分人也不斷加入到了這個行業。所以,從事製衣廠老板與在家裏縫衣衫的人這中間的包工頭的需求量也大增。我過去隻拿兩家製衣廠的貨,現在不少製衣廠也在向我招手。我一個人、一輛小貨車早已忙不過來,所以,我想叫你從雷諾廠出來,與我一起做。我們再增添一輛小貨車,多開拓一些客戶,生意就會越做越大。我們有這個條件,因為從東南亞那邊過來的人,我們大多都認識,找客戶是一點問題都沒有。反正做我們這一行的,多勞多得,多辛苦多掙錢,等錢積到一定數目後,我們就可以自己做老板了。到時候想開中國餐館或開亞洲食品店,就有了資本,你看怎麽樣?”

陳永華一邊認真地聽著,一邊腦海裏翻騰開來了。他被林海毅的這番講話深深的吸引住了,他覺得林海毅的分析很有道理,如果按這樣的路子走下去,加上他們兩人齊心協力,用不了幾年功夫,積累一些資金,肯定可以自己創業做老板。想到這裏,他立刻對林海毅說:“你說得很對,我聽你的。我隨時可以辭掉雷諾廠的那份工,過來跟你一起幹。跟著你大哥做事我完全有信心。”見陳永華回答得那麽幹脆,林海毅喜上眉梢。他故意問道:“你這麽快就下決心了?不先回去問問麗春和麗芬?”陳永華聽不出來林海毅是在調侃他,一本正經地說:“不用的,她們相信海毅大哥勝過我,她們知道是你出的主意,而且也是在提攜我呢,一定都會同意、支持的!”

陳永華很快就辦妥了雷諾廠的辭職手續。

接著,林海毅與陳永華一起注冊了一家公司,並由林海毅先出資買了一輛二手的小貨車,供陳永華取貨、送貨用。這樣,林海毅和陳永華每人都有了一輛小貨車,他們經過周密的策劃,確定了四家猶太人辦的製衣廠,作為固定合作廠商,與他們簽訂了合同,定期向他們取貨、交貨,保證了貨源的穩定。與此同時,他們又聯係自己的親戚和朋友,介紹一些願意在家裏縫製衣衫的華裔婦女給他們認識,談好條件,由他們向她們供貨,她們縫製好後,再由他們取回交到製衣廠。經過幾個月的奔波,打通了各個關節,理順了上家與下家的關係,工作逐漸也就走上了正道。

除了星期天,每天林海毅與陳永華一人開著一輛小貨車,白天基本上都奔跑在巴黎的大街小巷,上貨、卸貨,難得有休息的時間。最麻煩的事是,在巴黎的街上,很難找得到現成的停車位,有時隻能閃著臨時停車燈,急急忙忙進樓取貨,又急急忙忙的出來,運氣不好,剛好碰到警察巡邏經過,就會給你的車上貼一張罰單,又得破財。這樣的事經常會發生,讓你防不勝防。

好在生意發展順利,每個月的收入也很不錯。林海毅和陳永華的見麵一般都安排在晚上,待白天的工作告一段落後,他們會相約在常去的一家可以就餐的咖啡館,一人叫一碟牛排或燒雞,外配一些炸土豆和生菜,就算是晚餐了。他們一邊進餐,一邊將一天裏的工作相互溝通一下,順便也結算一下賬。兩人從合作開始到現在,他們已與上家四家製衣廠建立了固定的業務聯係,而他們的下家也達一百多個。雖然每人每天要跑幾十家去送貨、收貨,再交回到製衣廠,真是馬不停蹄地東奔西跑,疲勞不堪。但是,這麽長時間下來,不僅還清了所有債務,而且看著他們銀行戶頭裏儲存的數字也不斷增加,再累再苦心裏也是甜的。他們在一起舉杯慶祝時,常常在數著指頭,計劃再這樣奮鬥幾年,就可以有足夠的資本自立門戶,開創自己的事業,實現做老板的美夢了!

歲月荏苒,日子就這樣一天天的過去,林海毅與陳永華聯手,不知不覺已在製衣這個行當打滾了五年。

一天傍晚,林海毅剛踏進家門,就接到陳永華打來的電話。陳永華在電話裏說:“今天我將收回來的成衣交回到製衣廠,並通過了檢查,產品都符合質量要求。按照原先的規定,今天是這個星期的結算收款日。當我拿著收據到製衣廠的財務部門取款時,財務部門的負責人卻對我說,老板交待了,最近廠裏資金有點緊張,無法付現,要等下個月才能付款。我去找老板,他的秘書說老板今天外出辦事去了,不在廠裏。我一直等到快下班了也不見老板回來,隻得先回家了。這樣的事情還是第一次發生,你說怎麽辦?”林海毅一聽,心裏馬上慌了,連忙說:“那怎麽行?這是一筆不少的款項啊。這個月拿不到這筆款項,我們拿什麽錢去付給我們縫製衣衫的下家啊?那麽多下家白天黑夜的在家裏趕著縫製這些衣衫,準時交還給我們,都是眼巴巴地等著這些辛苦錢來養家糊口的。如果我們不能準時付錢給他們,如何向他們解說?又怎麽能對得起他們呀?”說完,林海毅呆立在那裏,一時腦子裏一片空白。

電話那頭,孫永華見林海毅好久沒有出聲,心裏更沒有底了,他急切地在電話裏喊道:“我現在馬上過來,我們當麵商量商量看怎麽辦,好不好?”說完,他也不等林海毅回答,就掛了電話,拿了一件外套就向門口走去。麗芬手裏抱著蓉蓉,從客廳裏追了出來,問道:“剛回來,現在又要出去啊?那你吃不吃飯,我都準備好了的啊。”陳永華連頭也沒有回,扔下一句話:“那有心思吃什麽飯,你不用等我了,你和蓉蓉先吃吧,我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才回來。”麗芬抱著蓉蓉,表情若有所失,目光注視著陳永華已走遠的背影。

麗芬這些天來一直沉默寡言,很少在陳永華麵前說話。陳永華不在家時,她常常手裏抱著蓉蓉暗自落淚。自從麗春和世英、世豪來到巴黎後,麗芬心裏一直十分糾結,充滿矛盾。她知道現在這種狀況,是自己對不起親姐姐和她的兩個孩子,等於強硬地霸占了姐姐的丈夫和孩子們的父親。當初若是知道姐姐和兩個孩子在金邊逃難後都還活在世上,並且有朝一日還會來到法國巴黎與永華相聚,那她在香港時,怎麽也不會與陳永華走到一起、還生下蓉蓉的。這幾年與陳永華生活在一起,她已深深地愛上了他,更深愛他們的女兒蓉蓉,這一輩子她已不能與永華和女兒分開了。但是,每當眼前晃過姐姐麗春和她的兩個孩子悲戚的麵容,心裏又充滿了內疚和自責。她也不知道以後的日子如何過下去,是麗春退出,還是她自己主動退出?但是她知道陳永華每天在外麵工作很累,也會時不時地去看望麗春和世英、世豪,回來從不跟她說什麽。不過她已經知道麗春講過狠話,在沒有徹底解決陳永華和她及麗芬三者關係之前,絕不允許陳永華去碰她。所以,麗芬從不主動去問他有沒有去過麗春的住所,有沒有給過她錢。就是知道他去過了,也不會去跟他追問和吵鬧,隻是將一切煩惱和苦悶都封閉在自己的內心深處……

陳永華從製衣廠回家後,連晚飯都顧不上吃,就急匆匆地趕往林海毅家。林海毅一家剛吃好飯,大龍和舒婷正幫著應美妮在收拾碗筷。美妮見陳永華頭上冒汗地敲門進來,忙問:“永華你來了,吃過飯了嗎?”“剛回家,還沒來得及吃飯呢。有點急事要找海毅哥商量。”陳永華一邊回答,一邊與海毅打了個招呼。林海毅見陳永華進屋,連忙站了起來,說:“我們剛吃過飯,飯菜剛好吃了個精光。走,我陪你到對麵的咖啡館去吃點東西吧,你吃飯,我喝咖啡。”美妮忙說:“永華你坐一會,我就去給你煮個方便麵吃好不好,很快的。”陳永華正彎腰與大龍和舒婷、舒雲忙著親貼臉吻,見美妮這樣說,連忙直起腰回答說:“不用麻煩嫂子了,我們去咖啡館找點東西吃好了,順便還商量點事情。”說著,就跟著林海毅開門往外走。

在咖啡館找到位置坐下後,陳永華就將今天去製衣廠財務部門結賬取錢,而財務部門的負責人卻說目前廠裏資金有點緊張,先掛帳,要過些日子再付款的過程與林海毅說了一遍。林海毅聽後,沉默了一陣沒有出聲。過了一會兒,林海毅才開口說:“前些天我也聽一位我們的同行朋友說了,他聯係的那個製衣廠也是說付不出加工費,先欠著,等過些時候才能支付。看來不光是我們遇到這個問題,不少同行也都有碰到製衣廠猶太人老板拖欠著加工費采用掛帳的情況。我覺得有點奇怪了,最近一個時期,製衣廠的生意一直都很好,聽說訂單都來不及接。怎麽可能是沒有錢支付加工費呢?”陳永華也說:“是啊,現在我們聯係的幾家製衣廠,發放出來的服裝半成品比前幾個月都多,我們也都按他們規定的時間及時交貨,這些製衣廠怎麽反而沒有錢支付加工費呢?我們下家這些客戶都是盼望著收到加工費來支付各項家用的。我們怎麽能夠拖欠他們的辛苦錢呢?”

林海毅想了想說:“我們下家的這些客戶,都是我們華人同胞,都是一些阿嬸、大媽,她們白天黑夜的在家裏縫製趕貨,掙的是辛苦錢,我們絕不能拖欠她們的加工費,失去自己的信用。這樣吧,我們隻能將存在銀行的一些錢先取出來支付下家的加工費,明天我們一起去找找製衣廠的老板,與他們說說,希望他們盡快將那些欠款清還給我們。”陳永華同意林海毅的安排,講好了明天上午先去製衣廠與老板商談,看能否追回那筆欠款,如果不行,那怕先支付一部分也好。如果近幾天實在收不到這些款項,那隻好到銀行取出一部分這些年儲存下來、準備以後做生意用的款項,先付清下家客戶的加工費,因為這些家庭都是等著這些錢來買米下鍋的,自己再困難也不能拖欠他們應得的勞務費。

第二天一早,林海毅和陳永華一起來到了那家製衣廠。在董事長辦公室外麵的候客室足足等了快一小時,董事長的秘書才出來叫他們進去。

這位猶太人董事長,名叫米歇爾,六十歲上下年紀,留著一臉的落腮胡子。他頗有威嚴地坐在一張大寫字台後邊,見林海毅和陳永華進來,並沒有站起身來,隻是向他們點了點頭,算是打了個招呼。董事長辦公桌前麵放有兩張給客人坐的椅子,林海毅和陳永華就坐了下來。董事長放下手上的一疊文件,問道:“你們找我有什麽事嗎?”林海毅答道:“我們今天找您,主要是請您過問一下財務部門,能及時清付我們的加工費。現在財務部門前後已經有兩筆加工費拖欠著沒有付給我們。那些為我們加工的下家又一直催著我們結清加工費,我們實在沒有辦法。請董事長關心一下,能否幫我們解決這個問題?”董事長聽後,皮笑肉不笑地搖晃著腦袋說:“噢,這件事我知道。我們公司最近資金運轉確實有點困難,你們的加工費需要遲一些時間支付。你們不用緊張,等我們協調好後,就會及時結清給你們的。”林海毅的口氣近似哀求:“董事長先生應該知道,我們都是賣苦力的,大家都是盼著拿到加工費來支付日常開支的。如果你們遲付的話,有些家庭就無法維持日常生活了。你們大公司財大氣粗,總是會有辦法的,還是請董事長體諒我們這些小手工者的難處。”董事長以狡詐的目光掃了一下林海毅和陳永華,雙手一攤,說:“我說了,我們公司目前實在大有大的難處,資金周轉確實有點緊張。你們是我們的老客戶了,如果你們找得到比我們更好的製衣廠,你們也可以去找他們。我們目前隻能是這樣的了,等我們解決了資金鏈的問題,我們自然會盡快付清你們的加工費的。”

林海毅還想再求求董事長,希望他能發點善心,體諒他們這些打工仔的難處,吩咐手下早點處理好付款問題。而這時的董事長卻顯得有點不耐煩了,又拿起了桌麵上的一疊文件,看也不看林海毅一眼,說:“就這樣吧,我還有其他事情要處理。我很忙,以後有什麽問題,你們不用來找我,直接去找財務部門商量就好了。”

陳永華看著董事長這麽一副傲慢的樣子,一肚子的烈火就要衝上腦門,準備要與這個不講理的猶太佬幹仗。林海毅一看這個場麵,再講下去也沒有什麽好結果,如果陳永華控製不住情緒,一旦鬧將起來,說不定這口飯碗也會丟了。他連忙站起身來,碰一下陳永華的手,與董事長說了聲“再見”,就走出了董事長辦公室。

林海毅早些時候,就在做製衣這一行的華人朋友圈中聽到一些風聲,隨著來到法國的東南亞三國的亞裔人士越來越多,加上中國大陸也有不少移民來到法國,從事製衣行業的人也驟增,幾呈飽和狀態。早些年是製衣廠老板四處找做工的人,現在是想做服裝加工的人天天排隊去找製衣廠老板。所以,製衣廠猶太人老板就使出了各種招數來玩求職者於股掌之中。這幾年來,法國的物價年年往上漲,而製衣廠的加工費卻反而年年往下降。即使這樣,要求做工的人數還是在不斷的增加。現在,有些製衣廠又使出了新招,以資金周轉困難為由,故意拖欠服裝加工費。林海毅沒有意料到,這樣的倒黴事今天也落到了他們的頭上。

走出董事長辦公室後,陳永華一路上還是憤憤不平,罵老板狡詐沒有一點人情味。林海毅與他分析,人們都說猶太人老板精明、會做生意,會打小算盤,這是他們發財之道的一個竅門。他們看到亞裔人士做服裝加工營生的人越來越多,就生出了鬼主意,一方麵盡量壓低加工費,另一方麵又以各種理由拖欠加工費。剛來法國不久的亞裔人士一沒有資金,二沒有其他技能,隻能先從做製衣加工業開始。明知吃猶太人老板的虧,也得硬著頭皮做下去。現在林海毅和陳永華他們倆的狀況也是這樣,這幾年艱難奮鬥下來,雖然也積下了一些錢,但離自己獨立做生意還差得遠。在這種情況下,不能貿貿然跟製衣廠猶太人老板說“拜拜”,暫時還得先硬著頭皮熬下去,心裏希望所欠的服裝加工費老板遲早會還回來。

陳永華信服林海毅的分析和判斷。他們商量的結果,隻能從銀行裏拿出部分存款,先付請下家的製衣加工費;同時,製衣廠的活還得要接,繼續做下去。

兩個月後,製衣廠才將第一批的欠款付給了林海毅和陳永華,而第二筆欠款卻還拖延著。這樣,製衣廠循環著總是先付前期拖欠他們的那筆加工費,又拖欠下後來的兩筆加工費。無形中,林海毅他們總是有兩筆該得的加工費被製衣廠老板扣在手裏,成為揮之不去的心病。這種狀況對林海毅來說,心裏雖然焦急、氣憤,卻也無可奈何。明知道製衣廠老板故意刁難人,也沒有更好的應對辦法。你不接活,就等於放棄了這份工作,老板所欠的款項也難以要回來。況且,目前短時間內也沒有更好的工作可以馬上接手。繼續做下去,總還存有幾分希望。希望著過一段時間,老板能良心發現,及時結清這些欠款。在這種情況下,林海毅與陳永華商量的結果,製衣廠的這份工還得做下去。

時間久了,巴黎華僑華人中從事製衣行業的“二道販子”慢慢也有了他們自己的圈子。他們常常固定在一個咖啡館裏聚會,互通訊息,交換製衣行業的最新動態;聊聊各自與製衣廠老板打交道的過程與經驗。這些聚會沒有固定的時間,也沒有劃一的話題。誰有空誰來,少時二、三人,多時七、八人。因為大家聯係的製衣廠各不相同,所以,常常到這裏聚聚,這一行業各家的行情和消息就都能了解得到了。所謂“二道販子”,是從事這個行業的人們對自己的一種“戲稱”。因為他們是從製衣廠那裏領來大批由廠裏裁剪好的衣衫半成品,再交給那些在家裏縫紉的人,她們一般多數是華裔婦女。到時再從她們手中收回製成品,集中交到製衣廠,同時領回加工費,在扣除了他們自己的勞務費後,再付給那些縫紉工的手工費。這些人是製衣廠和在家裏縫紉者的中間聯絡人,所以就被戲稱為“二道販子”。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這段時期,幹這種“二道販子”活的,都以從東南亞三國來的華僑華人中的青年男子為主。因為幹這種活,貨品要搬進搬出,搬上搬下,沒有強壯的體力是幹不了的。到了八十年代後期,不少從中國大陸來的移民,尤其是浙江溫州一帶過來的中青年男子,也加入到這個行列。他們一般不太計較價錢,給多給少都願意幹。他們初到一個陌生的地方,隻要有活幹,有點收入就謝天謝地了。開始的時候,他們還沒有錢買貨車,就用肩膀扛,用雙手提,靠這種土方法取貨、送貨。即使深更半夜,隻要有人招呼,他們都會不顧辛苦立即動身照辦。所以,相對來說,他們的成本低,且服務周到。這樣,慢慢地就不斷占領了這個領域的市場,從原東南亞華僑華人的手中奪走了一部分生意。

一次在咖啡館的聚會上,一名溫州年青華僑一走進來,還沒有坐下,就大聲地喊開了:“他媽的,這幫猶太人老板也太狡滑了!下次如果在路上碰到的話,非狠狠地揍他一頓不可!”大家一下子都愣了,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目光都對準了他。

這位名叫任加溫的年青人怒氣衝衝地說開了:“我已經跟這位猶太人製衣廠老板做了幾年,每次都是按時交貨,質量也從來沒有問題。開始的時候,他還能準時發還給我服裝加工費,所以,我也能及時給我的下家阿姨、大姐們分發她們應得的勞務費。但是從今年以來,差不多已經快三個月了,老板總是說近來廠裏資金周轉有困難,服裝加工費總是欠著不及時發給我們。但是我們的下家阿姨、大姐們的工資是不能欠的呀。第一個月和第二個月,我隻好拿出自己的私房錢和老底,還向親戚、朋友借了一些,勉強應付了過去。第三個月,製衣廠的老板在我們一再強烈要求下,才付給我們欠款的三分之一,還欠著三分之二。誰都知道,這些猶太人製衣廠的老板們,生意一直很好,不可能資金出現困難的。他們就是看準我們這些華人需要這份工作,覺得好欺負,就是不及時付給你應得的加工費,你也是要做這份工的。請人做工不及時付工錢,他們能對法國人這樣做嗎?”任加溫的這番話,引起了在場華人同行們的共嗚,因為不少同行們程度不同的都遇到過類似的問題。

更氣人的事還在後頭。任加溫接著說:“今天早上,我們像往常一樣到製衣廠去交縫製好的衣衫、領取半成品衣料。但是到了製衣廠門口,隻見門口圍著一群人在高聲說話,而工廠的大門卻緊閉著。走近一問,有人告訴說,廠方宣布,公司因財務出現問題,已向政府有關部門申請破產,即日起關門。一切問題都要等待法院宣判後才能去辦理上訴事宜。這樣一來,廠方欠我們的這些血汗錢等於泡了湯,可能一分錢也要不回來了!而我還欠著下家阿姨、大姐們不少的加工費呢。我這下是死定了!”說完,任加溫用雙手重重地敲打著自己的腦袋。在座的同行聽了,一些人的臉馬上變了色,均顯得緊張起來。他們可能馬上聯想到自己與製衣廠之間存在的同樣糾紛。

林海毅與陳永華當時剛好也在座。他們聽了任加溫的一番話後,相互交換了一下眼色,決定再聽一聽大家的見解。想不到事情一說開,不少與製衣廠打交道的同行,都存在老板欠錢的事情。這種狀況,過去是從來沒有發生過的,隻是近幾年來華僑華人做這一行的人多了,猶太人老板也摸清了華僑華人從事這一行業的底細,就采取了一是欠錢不還,二是突然宣布工廠破產倒閉。這樣一來,不少華僑華人從業者可說是血本無歸,訴說無門。你要是想通過打官司來討回公道,一個官司就要等三、五年。想要回這筆錢,真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

到了二十一世紀初,大多數華僑華人都不再給猶太人製衣廠老板打工了。但是他們談起當年初到法國時,為了謀生與猶太人製衣廠老板打交道的那段往事,都深切了解這些猶太人老板在生意場上的狡詐與精明。

走出咖啡館,林海毅與陳永華一邊在街邊散步,一邊商談起他們的未來生計。看來,製衣廠的活是越來越難做了。因為需要做這份工的人越來越多,製衣廠老板就將縫紉衣衫的價錢壓得越來越低,還故意拖延結算加工費,往往能拖多久就拖多久。搞不好,當欠賬越來越多時,他會突然宣布公司破產倒閉,將廠房大門一關,你會拿不到一分加工費,就是急得想跳樓也沒有用。據說,這樣的事件已經發生了好幾起了。而這些猶太人老板剛宣布這家廠倒閉,回過頭來換個法人名字再去注冊另一家公司,沒有多久,一家新的製衣廠又開張了。

林海毅曾經答應過陳永華,將來就是打工也好,做生意也好,哥倆一定要共進退,有難同當,有福共享。麵對目前這種形勢,必須要想得遠一點,作好各種打算,到時才不至於被弄得手足無措。林海毅對陳永華說,他回家後,聽聽應美妮的意見,看看她有什麽想法和建議。應美妮雖然平時足不出戶,隻是從早到晚在家縫衣服,但是她平日關心政治,留意法國和世界各地發生的重大事件,分析後能講出自己的見解。林海毅與她結婚後,家裏的一些重大決定,大多數是她最後拿主意的,並且往往判斷正確。

當年不少華人家庭從金邊逃難到了泰國後,就想辦法在當地立足、謀生。而應美妮就極力主張向國際紅十字會報名申請,堅決要求到法國來。她分析,東南亞一些國家,包括泰國,由於曆史的原因,局勢都很難保持長期穩定,說不定哪一天又會出現社會動**。而法國是一個老牌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雖然政黨會輪流執政,但是並不影響正常的社會生活,人民崇尚平等與民主。而且法國還是一個包容性很大的國家,能接納不同民族的文化。孩子將來能在這樣的國度裏學習與成長,大人也放心,不用整天生活在提心吊膽之中。正是應美妮這番話打動了林海毅,堅定了他申請來法國的信心,由於這份堅持,他們最後如願以償,一家人才來到了法國。事後證明,應美妮的分析是正確的,來到了法國,孩子們才有了一個安寧的學習、成長環境。

果不然,林海毅回家後將目前製衣廠的情況與應美妮一說,應美妮的第一個反映就是:我看法國的製衣行業已經差不多到了飽和的程度了。加上這幾年,中國大陸的各類服裝大量地湧入法國市場,它們花式多、價格低,法國本地生產的服裝根本無法與它們競爭。除了一些高檔的名牌服飾,本地一般的製衣廠再也無法生存,關門是遲早的事。聽美妮這麽一分析,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林海毅覺得她說得很有道理。如果等到自己聯係的三家製衣廠都宣布倒閉了再去追討欠款,那損失就太大了。

一想到這裏,林海毅頓時頭冒大汗。現在聯係的三家製衣廠,除了一家還好,沒有多少欠款未付。其他兩家,都有二期或三期的加工費欠著沒有付清。

第二天一早,林海毅就和陳永華約好碰麵的地點,商定如何盡快向製衣廠討回所欠的製衣加工費,能要回多少是多少,結束與他們的合作,考慮今後新的創業之路。他們商量的結果,意見是一致的,看現在法國製衣業的現狀,一些製作高檔產品的製衣廠還能繼續生存下去,而製作中低檔一般產品的製衣廠,遲早會走向沒落。基於這樣的考慮,林海毅和陳永華決定,從當天開始,不再向製衣廠領貨了,隻是將眾多下家客戶手上縫製好的成品逐步收回來,交還給製衣廠。然後硬求軟磨,先將一部分加工費收回來再說,到了這個地步,也隻能收多少算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