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〇六節 女孩

是聖索菲亞大教堂集各種建築風格於一身的寫照。+,尖塔這是入口大廳及拱頂的天花板裝飾。入口大廳伊斯坦布爾聖索菲亞大教堂入口大廳拱頂伊斯坦布爾聖索菲亞大教堂從入口大廳進入正大廳的皇帝門。

最引人注目的是門上方的《耶穌賜予和平》的馬賽克鑲嵌拚貼畫。聖索菲亞大教堂的鑲嵌畫被覆蓋400多年,直到1935年改為博物館後才得以重見天日。在這幅畫中,基督坐在寶座上,右手手勢是祝福之意,左手拿著福音書。

上麵用希臘文寫著:賜予汝和平,雲落是世界之光。基督兩邊圓圖內側則是聖母及大天使,匍匐在地的是拜占庭皇帝利奧六世,這件9世紀的作品意在顯示拜占庭帝國的統治者是基督在俗世的代理人。

皇帝門鑲嵌馬賽克畫伊斯坦布爾聖索菲亞大教堂進入大教堂,它的雄偉和莊嚴一覽無餘,攝人心魄。中央大廳有一個巨大的穹蕯,直徑33米、頂部離地55米,但看起來竟然沒有任何支柱支撐,其實它下麵是由40根巨大的柱子支撐的。

這些柱子都巧妙地隱藏在內牆裏麵。雲落有幸曾經在中央9台看了一個紀錄片,專門介紹了這些柱子利用力學原理的支撐作用,體現了當年主持修建工作的物理學家米利都的伊西多爾和數學家特拉勒斯的安提莫斯的非凡創造力。

站在巨大的穹頂下,給人茫茫蒼穹籠罩人間的感覺,據說,設計者是希望人們仰望天界的神聖與美好。可惜的是那些維修的腳手架,影響了大廳的美觀,也影響了遊人的攝影。很煞風景。開始以為雲落和納蘭澀琪運氣不好,正遇見維修。

後來才知道,這個腳手架已經存在20多年。1985年,聖索菲亞大教堂所在的伊斯坦布爾文化區被評為聯合國評為“世界文化遺產”。199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考察團指出,聖索菲亞大教堂的維護工作不到位。

同年。博物館在其穹頂之下搭建起了整修用的腳手架,這一“臨時”建築一直在博物館內存在著。1996年至1998年,阿亞索菲亞博物館還被世界文化遺產基金會選為其百大瀕危遺產。如今的阿亞索菲亞博物館大約每年接待二百五十萬外國遊客。

隨著伊斯坦布爾當選為2010年的歐洲文化之都,對聖索菲亞大教堂的修複工作被重新提上議程。拆除重達160噸的腳手架似乎已經指日可待。但願後麵的朋友去時,這個腳手架已經拆除,讓這恢弘的大廳有一個潔淨清爽的環境。

中央大廳雲落這張照片的攝影角度是攝影者常常挑選的角度,它剛好避開腳手架,又可以清楚地觀賞到精致的牆麵設計。教堂牆麵裝飾有金底的彩色玻璃鑲嵌畫,裝飾地板、牆壁、廊柱均是五顏六色的大理石。柱頭、拱門、飛簷等處均以雕花裝飾。

圓頂的邊緣有40具吊燈,教壇上鑲有象牙、銀和玉石。中央大廳伊斯坦布爾聖索菲亞大教堂半圓頂上的馬賽克鑲嵌畫《聖母子》,色彩豔麗,是一件偉大的藝術品,基督教建築風格在教堂中庭顯露無疑。

《聖母子》鑲嵌畫伊斯坦布爾聖索菲亞大教堂這座金雕小高台是專門屬於蘇丹的祈禱空間。在過去,蘇丹站在高台上,可以看到整個聖索菲亞大教堂的內景。不過,這個高台隻能遠看。遊客不能進入。

蘇丹特別座伊斯坦布爾聖索菲亞大教堂這是明巴講道壇,由穆拉特三世於16世紀所設。基座為大理石,是典型的奧斯曼風格建築。明道講道壇中央大廳兩邊有側廳,現在用於陳列展品。聖索菲亞大教堂是長方形的廊柱式建築。

其長度為73.5米,寬度為69.5米,就尺寸而言,位於塞維利亞的聖皮耶大教堂和米蘭大教堂之後。在世界排列第三位,是世界十大教堂之一。一樓側廳伊斯坦布爾聖索菲亞大教堂這是馬哈茂得一世圖書館,位於一樓的右側。

是奧斯曼時期的後期增加的設施。其鐵花格門,雕花精美,裏麵曾經收藏了5000部奧斯曼手稿。這些手稿如今保存在托普卡帕皇宮裏。馬哈茂德一世圖書館伊斯坦布爾聖索菲亞大教堂從教堂內一側昏暗、狹窄的碎石鋪就的斜坡道蜿蜒而上。

雲落和納蘭澀琪來到二樓回廊,回廊環繞教堂內三麵,呈u形。二樓回廊伊斯坦布爾聖索菲亞二樓回廊伊斯坦布爾聖索菲亞大教堂從二樓回廊俯瞰大廳,可以清楚看到寫著阿拉伯金文的黑底金字大圓盤。

周喜肯告訴雲落和納蘭澀琪,其中一個寫的是“穆罕默德”,還有安拉和先知,雲落忘記誰是誰了。據說,這是19世紀伊斯蘭世界的大書法家所寫。這些圓盤為這座宏偉的建築又打上了深深的伊斯蘭風格的烙印。

中央大廳懸掛的阿拉伯金文大圓盤伊斯坦布爾聖索菲亞大教堂從二樓回廊仰視中央大廳的大圓頂,可以清楚地看到穹隆底部密排著一圈40個窗洞。其上繁複的花飾,色彩紋路變化的玻璃窗,也顯示了基督教建築風格。

這個穹窿頂曆經多次大地震而不垮塌,與來自愛琴海羅得島的工匠燒出來的超輕磚瓦密切相關。中央大廳穹隆頂伊斯坦布爾聖索菲亞大教堂這幅牆上的壁畫,中間是旋轉舞的圖案,因為在卡帕多奇亞觀看過實景舞蹈,故而知其含義。

壁畫中的旋轉舞伊斯坦布爾聖索菲亞大教堂二樓回廊有許多細膩精致的馬賽克鑲嵌畫,它們是拜占庭時代最重要的藝術品之一。這一幅《祈禱圖》是東正教聖像畫的代表作品之一。耶穌居中,打著祝福的手勢。

聖母居左,雖然隻有殘圖,但臉上悲憫的神情仍清晰可見;約翰居右,神色戚然。下圖是現代的複原圖。周喜肯說,這種聖像畫是用黃金鑲嵌的。拜占庭時期聖像畫1伊斯坦布爾聖索菲亞大教堂聖像畫1複原圖。

伊斯坦布爾聖索菲亞大教堂這幅馬賽克鑲嵌畫名為《約翰二世?科穆寧皇帝夫婦與聖母子》。中間身著深藍衣袍的聖母被認為是聖母最好的聖像畫。另外,約翰二世?科穆寧皇帝和皇後伊琳娜頭戴皇冠,身穿綴滿寶石的衣服,異常精美。

皇帝手上捧著一袋黃金,而皇後手拿書卷,一臉虔誠的模樣。拜占庭時期聖像2伊斯坦布爾聖索菲亞大教堂這幅聖像畫名為《基督與佐薇女皇帝夫婦》。基督坐在中間的寶座上,女皇帝佐薇居右,他的第三任丈夫君士坦丁九世居左。

佐薇一生結過三次婚,據說這幅馬賽克鑲嵌畫中的丈夫的頭像也換過三次。財富(一袋黃金)及皇帝代基督在俗世治國的權利(紙卷),則是馬賽克鑲嵌畫中最有代表性的奉獻物。拜占庭時期聖像畫3伊斯坦布爾聖索菲亞大教堂實際上。

聖索菲亞博物館的展品主要就是建築物自身以及其中的鑲嵌畫藝術品,不得不說,拜占庭時期的馬賽克鑲嵌畫確實精美。這是從一樓通往二樓回廊的斜道,保留了原來的古樸。通向上層回廊的斜道伊斯坦布爾聖索菲亞大教堂這是教堂出口大門上方的馬賽克鑲嵌畫。

據說,它被認為是聖索菲亞大教堂成為東正教總教堂的證明。這幅畫名為《向聖母獻上聖索菲亞》。聖母是君士坦丁堡的守護神。畫中,查士丁尼皇帝手捧聖索菲亞大教堂,君士坦丁大帝手捧君士坦丁城,顯示他們完成了對教會及國家的職責。

雖然這幅畫是由馬賽克鑲嵌拚貼而成,但聖母穿著的絲袍和兩位皇帝身上穿的紫袍,仍然有垂墜的感覺,展現了10世紀末藝術家精湛的手法。出口處聖像畫伊斯坦布爾聖索菲亞大教堂出口處看見兩個小朋友擁抱的畫麵,那女孩有點被動哦。

惹人愛的小朋友伊斯坦布爾聖索菲亞大教堂聖索菲亞大教堂前麵的花園中。有許多遊人在休息,姐妹們很喜歡這個女孩的裝束。她的服裝在當地算是鮮豔的,那燈籠褲也是當地的特色。可愛的土耳其少女伊斯坦布爾3。

迷上藍色清真寺的色彩從聖索菲亞大教堂到藍色清真寺相距不到200米,都位於艾哈邁德廣場上,這兩座建築物的尖塔加起來共有10座,構成了伊斯坦布爾最美麗的天空。蘇丹艾哈邁德廣場伊斯坦布爾蘇丹艾哈邁德廣場。

伊斯坦布爾藍色清真寺是由奧斯曼帝國最優秀的建築師錫南的學派傳人穆罕默德阿加設計修建,藍色清真寺的寺名源自伊茲尼克藍瓷磚在陽光下散發出來的迷人色彩。它也是伊斯坦布爾最著名的標誌性建築之一。

藍色清真寺真正的名稱是蘇丹艾哈邁德一世清真寺。蘇丹艾哈邁德一世(1603--1617年在位)決心修建一座堪與聖索菲亞大教堂媲美的清真寺,該寺於1609年動工,1616年建成。艾哈邁德一世在該清真寺建成一年以後就去世了,當時他28歲。

可謂英年早逝。整座建築由大石頭疊建,沒有使用一根鐵釘。建築結構嚴謹,外觀造型獨特,400年間曆經數次大地震安然無恙。清真寺周圍有六座尖塔,塔高43米,直入蒼穹,給人視覺帶來極大的衝擊。

據說,修建六根尖塔的建議是艾哈邁德一世親自提出的,目的是使藍色清真寺在建築規格的各個方麵都超過聖索菲亞大教堂。但是此建議遭到了眾多伊斯蘭學者的反對,因為當時有六座尖塔的清真寺隻有麥加的禁寺。

其他地方的清真寺是不能與麥加相比的。於是,艾哈邁德一世決定為麥加禁寺建起了第7座尖塔,因此,藍色清真寺成為了舉世無雙的有六座宣禮尖塔的清真寺。藍色清真寺伊斯坦布爾藍色清真寺寺頂上是層次分明。

大小不一的許多圓頂,中間是大圓頂,四周環繞4個較小的圓頂,另外還有30個更小的圓頂。在藍天白雲下,造型典雅,排列在寺頂的大圓小圓煞是好看。藍色清真寺圓頂伊斯坦布爾雲落和納蘭澀琪先進入一個長方形的庭院。

裏麵大理石石柱之間以拱門相連接。拱頂著30個小圓頂,用於洗禮的噴水池占據了內庭的中心。此處,女士必須戴頭巾,然後脫鞋,方可進入大殿。藍色清真寺庭院內景伊斯坦布爾藍色清真寺庭院內景伊斯坦布爾大殿長72米。

寬64米,可容納3500人同時做禮拜。殿內4座巨大的大理石圓柱支撐著直徑為22米的中央大圓穹頂。大穹頂四麵各有一個直徑為5.5米的半圓穹頂。半圓穹頂外又有3個更小的半穹頂進一步將力傳遞到大殿外牆的柱墩上。

使它的結構體係合理。可以這樣說,藍色清真寺是奧斯曼帝國清真寺中最巍峨壯觀的建築。它被列為世界十大奇景之一。藍色清真寺有四個看點:第一個看點是光線。藍色清真寺最原始的特征在於它那透光性能極強的260扇窗戶。

穿過牆上那些小窗的光線,溶入昏黃、呈圓形排列的玻璃燈光中,幻光明舞,像是一個虛擬的空間。看點一:幻光明舞伊斯坦布爾藍色清真寺祈禱場內隻準許男人進入。在這4600平方公尺的殿堂中,除了圓盤大吊燈。

其餘空無所有,隻有穆斯林們在此禱告,昏黃的燈光加上牆上隱隱的藍光,氣氛莊嚴肅穆。祈禱場內的男人伊斯坦布爾藍色清真寺藍色清真寺的鑲嵌玻璃窗色彩繽紛。也是清真寺少見的。色彩繽紛伊斯坦布爾藍色清真寺色彩繽紛。

伊斯坦布爾藍色清真寺第二個看點是伊茲尼克瓷磚。整座藍色清真寺的牆壁,自其高度的1/3以上都裝飾有土耳其瓷器名鎮伊茲尼克燒製的藍色瓷磚,共有21,043片。這些瓷片是白底的藍色彩釉,上麵刻著豐富的花紋和圖案。

在光線的映射下,藍瓷片使得整個清真寺內藍光熠熠,十分迷人,所以人們親切地謂之為藍色清真寺。其他景點雲落和納蘭澀琪都馬不停蹄地在參觀,唯獨在藍色清真寺。雲落和納蘭澀琪坐在地上,抬頭欣賞這迷人的色彩。

大家久久不願離去。看點二:藍瓷磚的迷人色彩伊斯坦布爾藍色清真寺第三個看點是地毯。殿內鋪滿了精美的土耳其紫紅色地毯。給人感覺又軟又實,據說,是伊索匹斯的朝貢品。看點三:精美的紅地毯第四個看點是阿拉伯書法藝術。

支撐大圓穹頂的4根大理石柱直徑有5米,槽紋明顯。柱頭的藍底金字阿拉伯文和畫在柱身上的黑底金字的阿拉伯文,非常精美,遠看宛如藝術花紋。場外的女人伊斯坦布爾藍色清真寺按規定。女人不能進入祈禱場。

祈禱場外有許多婦女在禱告。這個白衣姑娘一直低頭虔誠的禱告,十分引人注目。場外祈禱的女人伊斯坦布爾藍色清真寺這些女學生,在教師帶領下前來參觀,那些淺藍色的頭巾是在門口借的。

場外的女人伊斯坦布爾藍色清真寺這是中庭的宣禮塔,在暮色中無聲的向遊人訴說著藍色清真寺那些久遠的故事。暮色中的宣禮塔雲落和納蘭澀琪從中庭麵向古賽馬場的門出來。前往古賽馬場。內部門廊門伊斯坦布爾藍色清真寺4古賽馬場的傳奇故事其實。

古賽馬場就在藍色清真寺旁邊,雲落和納蘭澀琪行程的第一稿有這個景點,但是第二稿就將這個景點取消了,經過雲落和納蘭澀琪爭取才又加上。古賽場是古代皇帝與民同樂的場所。據記載,昔日的古賽場長500米。

寬117米,呈u形,可容納10萬名觀眾。除了通常舉行賽馬競技活動之外,這裏也會舉行人獸鬥的“娛樂”活動。如今,古賽馬場是一處旅遊勝地,廣場上的噴泉亭、三座紀念碑以其曆史底蘊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遊客一探究竟。

豎立在廣場中軸線上的這三座紀念碑,可以說是拜占庭帝國興盛時期的標誌。下圖為狄奧多西方尖碑。大約公元前1500年,這個由巨石建造的紀念碑豎立在古埃及希雷格裏斯城的一座神廟前,是為紀念法老圖特摩斯三世而建造的。

為了城市的發展和美化,君士坦丁大帝(337--361)寫了一封信給亞曆山大城,請求他們把紀念碑送到君士坦丁堡。但是,方尖碑運到後被長期擱置在海灘,直到狄奧多西一世大帝統治時期,才被運到伊斯坦布爾。

拜占庭的工匠們在港口和賽馬場之間修建了一條通道,花了三天時間把方尖碑運到賽馬場,又用了32天時間才把方尖碑豎立在賽馬場的這個位置。方尖碑上四麵的文字,以詩歌的形式記述了埃及第18代法老圖特摩斯三世的雄心壯誌及豐功偉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