驟然接觸到蕭令宜的視線,商景嚇了一跳,慌亂地便要收回手。
“母後您醒了……”
蕭令宜卻微微一笑,伸手將他的手摁回小腹。
她入睡時不會束腹,單薄的絲綢寢衣也起不到絲毫掩蓋作用,小腹的凸起便明顯起來。
雖然商景主動求和,便代表已經同意蕭令宜生下這個孩子,但他內心還是十分別扭,手被蕭令宜壓著,便扭開臉不去看。
正當他強忍著想抽回手的衝動時,掌心下卻突然傳來奇異的動靜。
像是有什麽東西頂了他的掌心一下。
商景一下子愣住,不敢再動,“這這……”
蕭令宜也有些詫異,這也是她第二次感覺到胎動。
她正要說話,那動靜便再次出現。
這次的胎動比剛剛更加清晰,像是有人在裏麵拿小錘子輕敲了下她的小腹。
商景瞪大雙眼,烏黑的眸子盡數顯現,慌亂地道,“母後,你的肚子會動……”
蕭令宜短暫的恍然會回神,她輕笑道,“景兒,它在與你打招呼呢。”
感受一個新生命的誕生是很神奇的一件事。
即使見過諸多生死的大人都會忍不住動容,更何況尚未成人的商景。
那兩次的不大的動靜,是他短暫一生中絕無僅有的體驗。
商景不知該如何形容那種感受,然後他下意識地抽回手落荒而逃了。
蕭令宜盯著他驚慌失措的背影,終於露出這段時日來第一個真心的開懷笑容。
她又躺了一刻鍾,便見商景去而複返。
他已梳好了發髻換上朝服,脊背筆直,麵色嚴肅,儼然一副少年帝王的模樣。
他已從烏蘇那裏知道了蕭令宜的身體狀況,因此連忙摁住要起身的蕭令宜。
“母後,您身子不適便安心歇息吧,朝堂上沒什麽大事,兒臣應付得過來。”
蕭令宜的確是力不從心,聽他如此說也就沒強求。
商景又替她將薄被拉高,然後才轉身離去。
……
自從上次雨夜過後,商景變得格外粘人,每日下了朝都要到坤寧宮來一趟。
雖然他不說,但蕭令宜也看得出他對她腹中孩子的好奇,每每都要假裝不耐煩地摸上一會兒。
四個月的胎動還不太頻繁,但許是有緣,十次裏有七次都是在商景撫摸的時候出現。
似乎這孩子也知道要討好這個別扭的哥哥。
至於商景,他與蕭令宜關係緩和,心中有了底氣,朝堂上也更遊刃有餘。
蕭令宜便安心借著養病的由頭在坤寧宮養身體。
入秋一場大雨,讓今歲的收成頗豐,風調雨順之下,上京也一片安寧。
但聰明的人都能看出,平靜表象下的,是正在醞釀之中的驚人風暴。
如今,不過是黎明暴風雨前最後的寧靜罷了。
蕭令宜有孕五個月時,商朝出了件大事。
位於商朝腹地的豐饒之都江州突然爆發了時疫。
這時疫來得又急又凶,三日之間便蔓延了全城,在此之前並無任何征兆。
蕭令宜正在後宮休養,便被眾朝臣一致請回了朝堂。
蕭令宜實則對時疫一事也並無了解,但幸好商朝有舊例可循。
她依照舊例,第一時間派了擅長疑難雜症的太醫趕往江都,並下令封鎖了江都,除了藥物與糧食以外任何人不得進出。
這本是應對時疫的常規法子,情形也暫時得到了控製。
但就在這時,江州的漁民卻突然從河裏打撈起了一塊大石頭。
這大石頭很是不凡,石體是白色,卻透著瑩潤的玉質,上麵還有深深淺淺的痕跡,像是什麽字一般。
漁民不識字,便將這塊石頭拿去書生那裏詢問。
誰知書生仔細研究半日後,大驚失色地找來了江洲官府。
官府很是重視,第一時間將石頭帶走封閉。
但石上刻字的消息卻還是不脛而走,連什麽字都流傳了出來。
據說是:天命不佑,妖鳳當道,故天譴之,以而肅商。
若在太平盛世,這種事隻會被當成裝神弄鬼唾棄。
可偏偏,此事發生在突發時疫的江州。
百姓將此奉為神跡,試圖從短短一行字中找到神諭。
於是有許多秀才舉人對‘神諭’做了注解。
天命,多用於皇族,鳳,則是多指身份尊貴的女子。
於是大家便都知道了,因為這個身份尊貴的皇族女子德行不堪,因此遭了天譴。
這個身份尊貴的皇族女子是誰,許多人心裏都有了影子。
本就民心惶惶的江州百姓因此更加陷入恐慌,加之派去的太醫遲遲沒有研製出對症的時疫藥方,導致傷亡漸漸增多。
終致動亂。
起先是江州的百姓上街抗議,要求官府給一個說法。
被官府彈壓下來,短暫的沉寂過後,再次爆發。
一時間有傳言朝廷根本就不打算救他們,把他們關在江州,隻不過是想讓他們在這裏等死。
有許多百姓聚集在江州城門口,要出城逃命去,因此與江州城守衛爆發衝突。
而另一邊,則有人收拾家當以各種方法悄悄離開了江州。
待江州官府發現時,時疫已經蔓延到了周邊兩座城池。
消息傳到上京朝堂上時,已是兩日後。
宣文殿內,蕭令宜冷眼看著上奏的大臣,冷聲喝道,“一派胡言!”
太後震怒,眾臣連忙下跪高喊息怒。
蕭令宜斜睨了跪在最前方的肅王一眼。
他躲了多日,出了這事才終於肯露麵,卻依舊沉默寡言一副不願理政的模樣。
蕭令宜卻偏偏不讓他如意,她朗聲問,“肅王,此事你怎麽看?”
肅王伏低的身子一頓,而後慢慢直起脊背道,“依臣弟看,太後大可問罪江州知府,命他速速平息此事。”
“哦?肅王的想法倒出乎哀家的預料。”蕭令宜盯著肅王,神情難測。
肅王不卑不亢,“此言論荒謬可笑,江州的百姓實在愚昧。”
蕭令宜冷笑一聲,“他們是愚昧,所以才會被人利用。”
肅王:“……”
誰知蕭令宜緊接著話鋒一轉,“江州知府若有用,事態便不會到如此地步,事到如今,依你看該怎樣轉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