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盛陳威儀

英國使館內,文翰似乎對阿禮國的回答很不滿意,眼中閃著一絲貴族的驕矜,保持風度的說道:“我想聽一聽密迪樂()先生的意見。”阿禮國給站在一旁的印度侍者打了一個手勢,侍者出去了,不一會兒把密迪樂帶了進來。

密迪樂是上海領事館一等秘書兼通事(即翻譯),今年三十六歲,高眉骨寬額頭金發灰眸,臉上胡須刮得淨盡,他穿著一件雪白的襯衫,喉結處打著一隻黑緞蝴蝶結,看上去十分精幹。他十七歲就到廣州怡和洋行工作,在中國待了十九年,漢語講得非常流利。三年前他受雇於上海領事館,負責收集反政府組織和幫會的消息和情報。此人職位雖低,卻能為英國政府提供專家式建議,文翰勳爵非常賞識他,有心讓他接替阿禮國出任上海領事,但必須等阿禮國任期屆滿。..

文翰見密迪樂走進來,起身與他握手,口中說道:“我拜讀過你撰寫的中國形勢分析報告,很欣賞你的眼光和才華。請坐,密迪樂先生。”

密迪樂落落大方坐了下來,文翰溫文爾雅的微笑道:“叛軍占領了江寧、鎮江,鎮江與上海僅二百英裏之遙。你是中國通,我想聽聽你對叛軍的評估。”

“謝謝您的誇獎,”密迪樂道:“公使閣下,據我所知,太平天國不但攻占江寧、鎮江等地,沿江的武昌、九江、安慶等重鎮也在他們手中,可以說三分之一的長江水域已經落入叛軍的控製範圍。我們麵臨著一個新問題,大皇帝的滿清政府能否存在下去?存在多久?大皇帝的滿清政府是以滿洲貴族為核心的政府,是一個腐敗的政府,不得人心的政府。二百多年來,漢族和其它民族的反滿鬥爭此起彼伏,從來沒有停止過,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一場席卷全國的叛亂即將到來。但太平軍無疑會是當中最大的反政府武裝,他們紀律嚴明,從者如雲,很有可能取得最後的控製權。據內地傳教士報告,除了太平軍外,淮河與黃河流域的撚軍,四川貴州的哥老會,福建浙江的小刀會、紅錢會,湖廣的三合會,也在與政府軍打仗,比如今年年初,雲南有一個叫杜文秀的,組織了一場很有規模的叛亂。這些幫會和反政府武裝對滿洲皇帝心懷切齒大恨。太平軍已經占領了南中國的三分之一,據說有百萬之眾。根據我收集的情報,隻要叛軍得到各地幫會的支持,就可能建立一個割據數省的新政權,與大皇帝形成南北對峙格局。我認為,雖然叛軍在短期內顛覆滿洲政權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大皇帝在南中國的統治將一去不複返。”密迪樂把“一去不複返”說得極重,“如果大英帝國此時介入中國內戰,幫助大皇帝的政府,隻會無限期延長戰爭,對我國的商業毫無裨益。我國介入中國內戰能否阻止太平天國的勝利?如果得不出肯定的回答,最佳策略就是保持中立,袖手旁觀。”密迪樂非常相信自己的分析。..

阿禮國斜睨著這位下屬,他不同意密迪樂的意見,馬上反駁道:“公使閣下,我以為密迪樂先生高估了叛軍。不錯,叛軍正在對大皇帝的政府實施重大打擊。但此時正是我國介入中國的好時機,如果遠東艦隊滿足吳道台協防長江的要求,我國就可以趁機向大皇帝提出更多條件,開放長江沿岸各大城鎮,呃,這個前提是我們幫助大皇帝收複這些地區。我國不僅會獲得更多商業利益,還可借機要求在北京建立公使館。如果叛軍勢力過於強大,我們可以考慮由遠東艦隊與法國在華戰艦共同承擔協防上海的任務。”

何伯上校馬上附和道:“我的艦隊隻有三條船,但中國的造船技術和軍械技術比我國落後二百年。皇帝的內河師船都是不堪一擊的玩具,想必叛軍的水師也不會強到哪裏。我們不必求助法國,我的三艘戰艦足以協防從上海到江寧的長江水域。”英國遠東艦隊的“哈爾米士”號在上海,“撒拉曼特”號(Sylamander)在廈門,“響尾蛇”號(Rattr)號在寧波。

密迪樂則堅決反對英國介入中國內戰,他激動的說道:“我們不能在事實不清的情況下盲目介入中國內戰,如果最終的勝利者是太平天國而不是大皇帝,我國的在華地位就會非常難堪。甚至會被其他國家趁機拿走本該屬於英國的大把利益!”他是一個很有說服力的人,文翰勳爵也傾向於保持中立,他點了點頭:“密迪樂先生,你的意見很有參考價值,請你馬上整理出一份報告,我要盡快把報告送往倫敦外交部。”

阿禮國卻有保留的說道:“叛軍肯定會進攻上海,如果他們拒不承認大英帝國與大皇帝簽訂的《江寧條約》,我們該怎麽辦?”

“嗯,這是一個問題,”文翰深思了片刻:“我們必須密切注意太平天國的政治意圖、軍事動向和外交意向,不論出現什麽情況,決不允許他們進入上海租界。何伯上校,請你把三艘戰艦全都調至吳淞口,一旦叛軍進攻上海,要堅決保衛租界。阿禮國先生,請你與美國領事、法國領事和吳道台共同商議一下,在上海和租界成立一個聯防委員會,組建一支義勇隊,以便應對隨時可能發生的戰亂。至於吳道台要遠東艦隊協防上海事宜,我們必須報告倫敦,由首相和內閣裁決。”

當文翰勳爵的報告發往倫敦的時候,太平軍在東線發動了一場攻勢,清軍向榮部在句容、溧水等地和太平軍打了一場大仗,結果曆時二十多天的戰鬥結束後,太平軍突破了清軍的防線,分割包圍了句容、溧水兩處要地,向榮隻得退守金壇、丹陽、溧陽一線,但在太平軍淩厲的攻勢下,上述三地也沒有守多久。十餘天後,欽差大臣向榮的防線再次向後退縮,分守常州和湖州兩地。

麵對叛軍異常迅猛的發展態勢,文翰勳爵發現自己的報告甚至還在途中就已經不夠準確了,因為叛軍的勢力已經快要發展到上海了。

焦急的等候了一個多月後,文翰勳爵終於接到了英國外交大臣克拉蘭登“保持中立”的批複,克拉蘭登要他盡快前往天京,摸清太平天國的情況。文翰雖然有些失望,但他還是決定馬上乘“哈爾米士”號親赴南京,拜見太平天國那位賞格最高的首領,弄清這個新政權的政治意向。

蘇鬆太道吳健彰不願英國人與太平天國直接打交道,卻無法阻攔,麵對洋人的威脅,吳道台隻好簽發了通行勘合,谘請長江兩岸清軍水師、陸營和炮台勿加攔阻。

按照《中英江寧條約》,英國商船和兵輪隻能在上海、廣州、寧波、福州、廈門五個口岸自由通行,“哈爾米士”號難得有機會駛入長江。它逆水而行,走得非常緩慢,艦上的軍官水手用各種儀器測量水道,繪製航圖,記錄兩岸地形地貌。文翰勳爵相信,過不了幾年,大皇帝就會在堅船利炮的威脅下開放內地,大英帝國的皇家海軍遲早會像進出五個口岸一樣在長江上自由逡巡。

為了讓沿江行駛的中國民船讓開水道,“哈爾米士”號上的水手不時敲打艦艏的銅鍾,悠長響亮的鍾聲吸引了沿江百姓和水勇的注意力,民船上的赤腳船夫,岸上犁田耕種的農民,沿江巡察的清軍水勇全都注視著這艘艨艟洋艦,目光中混雜著困惑、驚異、仇視與好奇。洋水手們嘰哩呱啦地叫著,炫技似地調整三角帆和縱帆,以傲慢的姿態俯視著中國師船和小舟。

在鎮江附近,“哈爾米士”號遇到了一點兒小麻煩。這裏是京杭大運河與長江的交匯點,承平年月,北上的舟船自丹徒駛入長江,南下的舟船自六圩駛入長江。但眼下清軍與太平軍隔江對峙,江北大營的馬步軍在長江北岸設防,瓜州、丹徒則被太平軍占據,雙方犬牙交錯的封鎖了江麵,至使南北交通中斷,丹徒以北和六圩以南的運河就像兩條狹隘的水胡同,擁塞了成百上千隻大小木船,進不得也退不得。文翰站在船舷舉起千裏眼向南了望,充滿傳奇色彩的叛軍像蟻群似地忙忙碌碌,修炮台築堡壘,搬運軍械,北岸的瓜州江防炮台也如同南岸一般繁忙,隻有清軍的陣地上卻什麽動靜都沒有。

南岸的叛軍炮台朝“哈爾米士”號開了一炮,炮子落在戰艦前方二百米處,掀起一股巨大的水柱。這是太平軍發出的警告,要英艦停止前進接受查詢。文翰和密迪樂知道,太平軍的岸炮是一種老式鐵炮,一米多長,固定在炮台上,使用球形實心炮子,用火繩點火發炮,炸力弱射程短,隻有當敵船駛入射程後才起攔阻作用,那種鐵炮與“哈爾米士”號上的後膛炮不可同日而語。

文翰不想製造麻煩,命令“哈爾米士”號就地下錨,密迪樂在六名水兵的護衛下乘舢舨朝南岸劃去。他第一次看到傳說中的太平軍,他們穿著的紅色短衫,外麵穿著號衣,上麵寫著中國大字,頭戴紅巾,足踏草鞋,手持長矛大刀,紅巾下露出長發,這支軍隊與清廷統製下的百姓裝束迥然不同,因為不剃發,被官軍稱為“發匪”或“長毛”。

密迪樂告訴丹徒炮台的叛軍將領,英國戰艦不是幫助清軍打仗的,而是友好使者,大英帝國全權大臣就在艦上,此行的目的是拜訪他們的首領,有要事相商。

炮台將領對英夷的到訪心存好奇,沒有為難他們,反而說太平軍與洋人信奉的是同一個上帝,並把密迪樂稱為“洋兄弟”。“哈爾米士”號在江麵耽擱了整整一天,炮台將領經過請示後,允許它繼續西行。

經過四天逆水航行後,“哈爾米士”號抵達南京下關碼頭,英國哈爾米士號巡洋艦停靠在了岸邊。十一年前,英國康華麗號也曾經停靠在這裏,盛陳威儀,英國的璞鼎查勳爵與清廷秉權大臣耆英在艦上簽訂了《中英江寧條約》。哈爾米士號的甲板上,英國公使文翰勳爵筆直的站在那裏,他已經四十多歲了,長著一顆典型的撒克遜長顱,金發高鼻深目,下巴上蓄著濃密的胡須,冷峻的眼神中帶有幾分憂鬱。他望著遠處的天京城牆,回想著他的前任璞鼎查勳爵在這裏創造的豐功偉績,心中激**不已,他很想在自己的任期內,也能創造前任一樣的功績出來,為大英帝國謀取更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