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七章 紅十字會

上海徐家匯天主教堂,這座耗時兩年新建成的大教堂占地兩千多平方米,建築是典型的哥特式風格,1856年在耶穌會南格祿會長的主持下,各國商人集資修建而成,其中太平天國西王以個人名義投資了十萬太平天國新銀幣。

這座教堂建成之後,成為了遠東地區最大的天主教堂,也是天主教中國教區的座堂所在。整幢建築高五層,磚木結構,法國中世紀樣式,大堂頂部兩側是尖頂哥德式鍾樓,高50米。大堂內聖母抱小耶穌像立祭台之巔,俯視全堂,為整座教堂之中心。由這座教堂為代表的西式建築開始風靡上海,一度這座教堂成為了上海的標誌性建築。

教堂左側開辦有南格祿創辦的徐匯中學,這座中學初名聖依納爵公學,後來因為太平天國禮部教育司的資金投入後,改名為徐匯中學。而教堂另一側則開辦有上海第一所女子學校,馬禮遜紀念女子學堂,屬於傳統的教會學校,因為這個時候女子地位問題,所以太平天國教育司並沒有直接注資或進行政府承認。而校名是為了紀念一位最早來到中國開辦教會學校的外國人——馬禮遜。

這座女子學校裏如今招收的大多都是一些富家女子,當然還有一些戰爭中失去家人的孤女,而大多數女子還是沒有機會走出家門進入學堂。

學校隻有幾座一層房屋。比起左側的徐匯中學來顯得寒酸很多。一間明亮的課室內,一名中國女子正在教屋內的女學生朗誦英文詩。

這女子身著西式服裝,容顏秀麗。正是羅斯柴爾德家族在遠東最小一位繼承人克利福德的妻子——李璿璣,隻見她貝齒輕啟,優雅的英文從她口中朗朗念來,卻是無比的柔和。

但就在此時,屋外一陣喧鬧,幾名荷槍實彈的英軍士兵衝了進來,為首的士官朝著李璿璣微微頷首後用不容置疑的語氣道:“夫人。請您馬上跟我們走,我們和太平天國的戰爭爆發了!這裏將會很不安全!”

李璿璣原本還在為幾名粗魯士兵闖入課堂感到不悅。但聽完這位中士的話後,她手中的英文書本飄然而落,她擔心的事終於發生了,太平天國還是不可避免的和英國爆發了戰爭。在這之前,她就一直擔心著。

在英國和克利福德完婚之後,她一直鬱鬱寡歡,時常在公開場合維護太平天國,這讓克利福德心底裏惱怒不已。這次回到中國,克利福德的舉動越來越乖張,他開始仇視太平天國,這個變化是李璿璣始料未及的,不論她如何勸說。克利福德都不予理睬,李璿璣越勸,克利福德就越反感太平天國的一切。

從克利福德的言行來看。他都在遠東挑動著一些事來給太平天國製造麻煩,他口口聲聲說是為了保障羅斯柴爾德家族在遠東的利益,但李璿璣知道,她的丈夫這是出於嫉妒,他一直耿耿於懷李璿璣心裏還有另一個人,那位高高在上的太平天國西王!

英法遠征軍的到來更讓李璿璣不安。克利福德帶她出席的各種場合裏,英法的一些軍官都在談論著戰爭。雖然表麵上他們是來和滿清軍隊作戰的,但聯軍軍官們還是忍不住說起他們的最終假想敵——遠東第一大軍事勢力太平天國,他們甚至私下裏叫囂要讓太平軍嚐嚐他們的厲害,而克利福德從中扮演了不光彩的挑撥者的角色。

在此之前,李璿璣還幻想著戰爭不會這麽快降臨,至少在遠征軍擊敗滿清返回上海之前不會,她甚至一直在遊說一些英法傳教士為和平奔走,或許等遠征軍和滿清戰事結束之後,太平天國能和英法通過談判達成和平。

可沒想到戰爭來得這麽快、這麽突然,李璿璣深感自責,要麵對世界上的兩個強國,太平天國該何去何從?李璿璣這個時候認為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自己就是個不祥之人,她令克利福德妒忌得失去了本性而導致了這場戰爭的爆發,一切都是她的罪孽。

可憐的李璿璣並不知道國與國的戰爭從來不會因為個人而改變它原本該有的軌跡,特洛伊戰爭是因為一個美麗的女人海倫,那是美麗的希臘神話故事,吳三桂為了陳圓圓衝冠一怒,那是一個漢奸為了自己的投降找一件光鮮外衣。而現在太平天國和英法開戰,也並不是因為李璿璣的緣故,太平天國要在遠東強勢崛起,就必須麵對日益加強的英法遠東霸權主義,因此戰爭是不可避免的。

扶住桌角,李璿璣努力讓自己平複下來,隨後昂起頭淡淡的說道:“這裏是教會學校,教堂和學校是受到保護的,你們回去吧,我哪裏也不會去的。”

那名英軍中士很是為難的說道:“可是克利福德先生讓我們來接您回租界去。”

李璿璣搖搖頭苦笑道:“我不會回去的了,你幫我帶一封信回去。”說完李璿璣回到課桌前提筆寫了一封信,然後交給那名中士。

那英軍中士見李璿璣不願意離開,克利福德也沒有下令可以強行帶走她,於是隻得接過信件轉身離開去號召其他還留在這裏的英國人離開。

跟隨英軍離開的人很少,大多數英國籍的傳教士、教員、翻譯和仆從都選擇了留下來,包括教堂不遠處的教會醫院裏的英國人和法國人,他們都選擇留下來,沒有回到租界裏去,這包括了英國人眼中的提燈女神南丁格爾。

而英軍也沒有用強,太平軍在他們眼中還是信守一些戰爭規則的軍隊,他們和滿清軍隊不同,他們大多都是信仰基督教的人,會把生命放在第一位,軍事以外的教堂、學校、醫院等目標相信他們不會以武力手段迫害這裏。

果然,英軍撤回租界的第二天,太平軍的部隊開始出現在教堂外麵,他們從這裏路過朝租界而去,並沒有進入教堂。而教堂、學校和醫院則一日往常的開放著,並沒有軍人前來羅唕。

可到了第三天之後,由於太平天國報紙的戰爭宣傳,一些激進的中國人開始了自發的遊行和集會,他們來到教堂和女子學校外,氣勢洶洶的要讓裏麵的洋人都滾出中國的土地去,場麵一度極其可怕和混亂。

還好教堂和女子學校內的男性們阻擋住了大門,支持到維持秩序的太平軍鄉兵和地方警察趕來,他們將示威人群攔在了外麵,但這些激進人群的舉動嚇壞了一些人,當晚一些英國和法國籍的傳教士、醫生和護士還是回到了租界內。

後麵幾天之內,人群都來示威,李璿璣隔著院牆透過牆上的窗欞似乎看明白了一些事,這都是中西文化衝突的必然結果,人們的不滿在心裏壓印得太久,西方文化在改變著他們,令他們迷茫而痛苦,這一次隻是一個宣泄的機會而已。

每天都有軍隊和警察來維持秩序,但並沒有驅散人群的意思,隻要人群不做出傷害他人或損害公物的舉動,他們就按兵不動。李璿璣也明白過來,他們這是在讓民意朝著戰勝敵人的方向努力,激進派向來都是戰爭催化劑,沒有他們太平軍也很難有底氣去和敵人作戰。

幾天之後的一個早晨,傳來了驚人的消息,聯軍的海軍艦隊在租界外麵的黃浦江上被太平軍打得大敗,教堂裏的人都聚集在一起祈禱著,他們希望自己的同胞能夠多幸存一些,也祈禱自己的親朋好友在這場戰爭中能夠活下來。

當天的禱告結束之後,李璿璣看到了南丁格爾,兩人走在一起,南丁格爾告訴李璿璣,今天她看到很多昨天因為聯軍海軍炮擊而造成的傷患,還有租界裏的平民,很多人缺醫少藥,她決定成立一個公益性組織,幫助這些在戰爭中遭到傷害的人。

李璿璣當即就表示很感興趣,她會全力支持,兩人商量了很多該組織的原則,首先它救助的目標不分國籍,隻要是在戰爭受害的人,都是她們救助的目標,其次就是獨立,這個組織不屬於任何國家或政府,最後就是這個組織的終極目的就是人道。

於是兩名女性開始為了這個組織而奔走,參與的人都是誌願者,她們還專門設計了該組織的旗幟,白色的旗幟,內裏有橄欖綠葉環繞的一個紅色十字。

她們的舉動得到了教會的支持,但她們並不知道,她們成立的這個組織後來會演變成一個國際性組織,也就是日後在瑞士日內瓦正式成立的國際紅十字會組織。

戰爭爆發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也促進了一些事物的發展,吳淞口戰敗則讓英法海軍受到了一個教訓,要想征服一個龐大的國家,二十多年前在這個國家門口開來幾條軍艦、放上幾炮就能使之屈服的日子結束了,太平天國動員民間力量的本事是滿清的幾百倍,這個時候額爾金等人才明白過來,他們現在真正是在和一個國家作戰,而非從前與一個單獨的朝廷作戰。

戰敗的法國戰艦搭載著拿皮耳將軍等人回到長江口聯軍船隊停泊的地方之後,一場激烈的辯論會就此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