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初入草原——到幽州
幽州,治所在薊縣,案《禹貢》冀州之域,舜置十二牧,則其一也。《春秋元命包》雲:“箕星散為幽州,分為燕國。”北方太陰,故以幽冥為號。
幽州的範圍大致包括今河北北部及遼寧一帶。隋時為涿郡,唐時複幽州的稱謂,軍事地位十分突出,東邊是高麗、渤海,北方是突厥、羯人。煬帝在涿郡築臨朔宮,大業七年三征高麗,都以涿郡為基地,集結兵馬、軍器、糧儲。
幽州還是河北平原北端陸路交通的樞紐。隋大業四年,開永濟渠,引沁水南通黃河,北達涿郡;七年,煬帝乘龍舟自江都經黃河入永濟渠,至涿郡,繁忙的時候,有“舳艫相次千餘裏”的景象。幽州是運河的終點,於是又成為北方水陸交通的中心。
據房山雲居寺石經題記,安史之亂前幽州城內有白米行、屠行、油行、五熟行、果子行、炭行、生鐵行、磨行、絲帛行等,五花八門,可見當時幽州商業和手工業之盛。
有了徐清的鎮路,一行人沒收到半點阻撓和剝削,出奇順利的就到達了幽州:
遠處的黝黑的土地果露著,秸稈堆一個兩個,路邊一顆顆老樹散落,有小孩和花狗一起追逐,徐清的車隊在這條官道上走過,發出吱呀吱呀的車輪聲。
“詩梅,瞧,那裏就是幽州!”徐清站在小山坡上,馬鞭一指,豪氣衝天。
“才十一天就到了呢,徐大哥……”黃詩梅穿了一身女鎧,也是英姿颯爽。
“還要一天才到蘄縣。”徐清微笑道,黃詩梅點點頭,與徐清並騎而走。
“駐守蘄縣的,似乎是衛國公、李靖大將軍,徐大哥知道嗎?”黃詩梅提醒到。
“李靖啊,這個人我認得,熟人……”徐清微微一想,他與李靖不過一麵之緣罷了。
黃詩梅倒是十分佩服徐清,認得那麽多大人物:“徐大哥,你認得他?他可是好厲害的人物呢……”
徐清隻是點點頭,笑而不語,輕輕一夾馬腹,馬匹立即小跑起來,黃詩梅也就跟上了。再有兩天,徐清一行也就到了蘄縣。
幽州治所雖在蘄縣,軍營卻還要向北走不少路。徐清把文書,魚符給了留守官員一看,問了詳細地址,又走了一天,才到交付鹽的地方,也就是李靖鎮守的軍營。
首先劉讚出來接見,一見押運官是徐清,先是一喜,後是一憂,問徐清道:
“難道是劉墨那貨擠兌你來的?”
徐清就把前前後後、想明白的想不明白的事情,都給說了一遍。劉讚聽了,心中了然,冷冷地道:
“那劉墨,是個貪名之人,你搶了他的風頭,自然是要懟你的了。”
不過得罪了也就得罪了,還真沒人當回事。劉讚繼續請徐清道:“先去見一下李靖將軍吧,你以前見過的。對了,這一次,你要小心應付……”
“為何?”徐清問道,劉讚卻不言語了,隻深深地看了一眼徐清。
中帳,兩邊文吏武將站立,李靖麵沉如水端坐在上首。如果問李靖麵色為何如此不好,那有人就要說了,十天之內,已經殺了三批押運官了!今天這一批,不知運氣如何了……
為何殺押運官?所運的物資,數量有缺,日期太晚,成色太次,都殺……押運官的死亡率,竟要比前線士兵還要高。因為運物資的開始,就要被扣去一成到三成,還要摻沙子,和泥巴。層層削掉一點,運到前線,就隻剩下該要的物資三成不到了。
唐初還好,政治清明,不過即便是這樣,也經不住一路上的損耗,押運官自己又沒錢補上這一層差額,故而少的少,次的次,碰上李靖這等治軍極嚴的將領,就難逃一死了。
徐清不解劉讚話裏的意思,忐忑的進了中帳,先是行了一個軍禮,然後大聲道:
“下官滄州刺史徐清,奉命押解萬斤食鹽來此,現交付軍令。”
在場之人一陣騷亂,刺史親自押解?那可不得了……看這人年輕如此,莫非是被人當猴耍了?
李靖眉頭一皺,也想到了這個,加上徐清他認得,不由得問到:“你一介刺史,應該鎮守州縣,何以來當這押送官?”
“軍資事關重大,我恐沿途有亂賊汙吏,故而親自帶兵押送。”
眾人一聽,點頭稱讚這小子心赤。李靖卻不動,問道:“也就是說,你這一批鹽保質保量了?”
“保質保量……”徐清回答得斬釘截鐵。
“主簿,看一下這一次要交付多少鹽?”李靖偏頭一邊說道。
“五千斤,黃鹽以上!”主簿沉吟一下道。
“徐清,你聽清楚了?”李靖再一次看向徐清。
“這……”徐清懵逼了,不是說一萬斤嗎,怎麽隻剩下五千斤了?難怪劉墨那小子不願意讓我來押送……
李靖見此,心裏一沉,可徐清畢竟在朝中有些影響力,他也有些投鼠忌器。治軍嚴肅,不代表就不懂人情世故。李靖溫聲道:“怎麽?不足還是太次?”
徐清搖搖頭:“都不是……下官,下官帶來了一萬斤鹽,都是白鹽!”
在場之人聽了,無不大睜其眼,李靖更是驚道:“你,你可知軍中無戲言?”
“斷無戲言!”
十息時間,徐清領著李靖一帳人匆匆趕往車隊停下的地方。這些物資沒有李靖的驗收,誰也不能私自送進去。
“來,打開一袋看看……”李靖隔三丈遠,就朝送鹽的民夫喊到。那些民夫看看徐清,徐清點點頭,他們才去拉了一包出來。用小刀一劃,嘩啦啦的白鹽順勢流到了地上,看得人眼睛都直了。
李靖卻一皺眉頭發了怒,急道:“敗家玩意兒,就不知道拿手接著啊!”
“白鹽啊,不是黃鹽啊,這可是大戶人家都要精打細算吃的白鹽啊!”李靖激動不已,用手指蘸一蘸,直接送到嘴裏,品了一品,道:“好鹽!”
眾人也跟上去嚐了嚐,各自稱讚了一番。李靖拍拍手,將地上的鹽拈起來,這才站起來,對徐清說道:“你小子做了件大好事啊!”
“過譽了,不過是些許鹽罷了……”徐清連忙搖頭。
“隻不過是鹽?你還真是說得輕易……”李靖眼中放出一陣光芒:“有了這等好鹽,可以讓將士們吃好些還隻是小事……”李靖話說一半,卻止住了聲。
又是話說一半,劉讚剛才就話說一半,李靖又是,怎麽這群武將一個個的都學了文人那一套彎彎繞?
“咦?你這群民夫哪裏找來的,不簡單啊。”李靖突然掃了一眼那些原本毫不起眼的民夫,憑他的虎眼,隻一眼就看出來了這些民夫眼神的不一樣。
他們看著軍營,完全沒有絲毫畏懼感……
要知道,別的百姓看見了軍營,可是恨不得繞路走呢!
“他們都是退下來的傷兵,老兵……”
“你就這麽白養著他們?”李靖眼神中一絲憐憫閃過,馬上又不見。
“我找了塊荒地劃給他們,他們也能做做簡單的農活兒,總算不會餓肚子,秋收之後,無事可做,帶他們來送這一趟……”徐清淡淡地道。
“不錯,你小子有情有義,徐老弟沒說錯……”李靖麵露一絲喜色,是那種看自己人的喜色。眾人也都是稱讚徐清人不錯。
“徐世績大哥?”徐清問到。
“哼,不說這個了……”李靖道:“你小子來,恐怕不是為了送這些鹽吧?”
“哈哈哈,小弟還想在這看看塞外風光呢!”徐清撓撓頭,不動聲色攀上了交情。
得了李靖的允許,徐清便放護送的一千餘人和那些民夫回去了,隻留下了三十騎兵,放開手在幽州玩了。
李靖得知徐清帶了女人來之後,好好奚落了一下徐清,笑罵他因私廢公。不過最後,還特意給徐清劃了一塊靜謐的地方過小日子。
有人比較了唐宋二朝的戰爭勝率,發現宋朝的勝率遠遠高於唐朝,由此得出來唐不如宋的結論。本來,曆史是進步的,拿兩個朝代相比,好比拿三歲小兒與青年壯年比一般。從軍事上來講,終唐一代,沒有修建過抵禦外族的長城。為什麽不用修?因為沒必要……如此,就可見唐朝軍事之強了。
現在李靖駐守在此,一半是依著以前留下來的城牆,一半靠自己紮營守衛。房間有限,徐清這等閑雜人等隻能搭帳篷。好在帳篷本是軍用物資,揀一揀,還有一些不錯的。
徐清黃詩梅在李靖劃的那塊地方簡單住了下來,中間紮的是徐清黃詩梅的大帳,旁邊紮著的是那三十騎兵的。
每日夥食,一人米一斤,鹹菜二兩,都有軍中的人送過來。吃這些,徐清肯定是吃不慣的不過主要目的是旅遊的徐清,怎麽會虧待自己呢?帶來的一車風幹肉,熏魚,應有盡有,每天大開野餐。
一晃三日過去了,周圍的景象也看了個盡,徐清又有了無聊感。想起了那一萬斤鹽,本隻要一半的,李靖也就還留給了徐清一千斤。這一千斤鹽,就在徐清手裏隻能再運回去,與其運回去……
對了,不如出塞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