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倭國遣唐使團
ps:感謝大王茶、愛江山更愛美人書友的月票!
下個月是起點主推的曆史軍事月,唐醉這本書這個月月票雖然很慘淡,但唐遠還是想去爭取一下十月份的分類月票榜,十月一日開始,本書的更新會改為每天保底一萬字,偶爾的暴發!
月初時候月票是雙倍的,月中時候本書有大推薦,到時會有不小規模的暴發!期望書友們將種種月票都向本書狠狠砸過來,
很快天氣又轉寒,一年將盡。
在雪花紛飛,年關將至之即,因為一些官員身體的情況,及武則天喜好的考慮,朝中官員又有了較大的變化,政事堂的宰相也有好幾個名額的撤換。
以劉仁軌為尚書左仆射,戴至德為尚書右仆射,張文瓘為侍中,李敬玄為守侍中,郝處俊為中書令,薑恪為檢校中書令兼領兵部尚書,裴行儉為檢校吏部尚書,黃門侍郎來恒、高智周、中書侍郎薛元超、李義琰,並同中書門下三品,郝處俊和高智周並為太子左庶子,裴行儉和薛元超為太子右庶子
裴行儉除領檢校吏部尚書及太子右庶子外,還同領右衛大將軍,權力進一步得到提升,這也算是他名至所歸吧。
因為陳易的一係列提議,包括建議恢複和完善三省六部製度,提升尚書省的影響力,減少皇帝拍腦袋任命官員等建議,武則天采取了提升尚書省官員職級的措施。也就是差不多恢複到貞觀時候那種三省各司其職,尚書省的左右仆射居百官之首。朝廷不越級提拔官員,不胡亂任命官吏的做法。如此之道後,尚書省左右仆射也是當然的宰相了,不需要再冠以“同中書、門下三品”的銜,並且影響力還在侍中、中書令之上,尚書左仆射逐漸成為百官之首了。
裴行儉所提的官員任命選拔之道最終被武則天采納,並準備在來一年實施,陳易相信。這份官員任命製度實施後,官員的選拔、任命、升遷會進一步正規,隻要後續的繼位者不將其廢止,或者明存實廢,那定能選拔出更優秀的官員來。除了完善官員的選拔、任命、升遷製度外,與之相配套的科舉製度也在進一步完善。除了完善文舉製度外,陳易還強烈建議武則天設立武舉製。
原來的曆史上。武舉製度就是在武則天手上設立的,隻不過是在此後一些年才設立,以陳易的記憶,好像是在與吐蕃人的青海戰役兵敗後,他的建議讓武舉製提前出現而已。
陳易的提議得到了武則天的采納,武舉製度也在構思中。這主要由兵部負責,還是由陳易牽頭製定,聯合裴行儉一道製定製度,等時機成熟時候再推出來。“大唐崇文尚武,要用兩條腿走路。而不能成為跛足的巨人!”這是陳易說服武則天的一句最關鍵性的話。
除了政事堂的宰相有了一定幅度的撤換外,尚書省屬下六部官員也有一些變動。除了兵部尚書由薑恪兼任,吏部尚書由裴行儉兼任外,其他各部官員都換了人選,貞觀時候任過邢部尚書的劉德威之子劉審禮任工部尚書兼領左衛大將軍,邢部尚書由盧承慶擔任,崔知悌為戶部尚書,陽思敬為禮部尚書。陳易依然擔任兵部侍郎兼領將作在監,武則天雖然覺得陳易可以擔任再高級別的職,也符合新政中規定的官員升遷條件,但卻是沒提拔他的官職,就是怕遭人詬病。到底陳易太年輕了,經驗、閱曆什麽的都不足。
不過陳易的官職雖然沒有升遷,但武則天卻授權他去做另外一件事了,那就是組建具有各種偵查能力地情報機構。上一次陳易的提議讓武則天動心了,並在考慮了一段時間後答應了陳易所請,開始籌建這處具有對內、對外偵查能力的神秘機構,所有一切都讓始作俑者陳易負責。
因為剛剛開始組建,這個機構還沒被冠名,也沒有組織分工,更沒有固定組成人員,後世時候陳易又沒幹過這些,所有一切都在摸索當中。不過這個時代鑽研情報、偵查工作的人員還是不少的,軍中那些細作、斥候什麽的人員數量不少,許多都是專業級的人員,招募、派遣人批人員過來,一個底子就可以湊起來了。這些人員級別是不可能高的,與陳易這樣的朝廷三品大員根本不能比,他也不可能直接去管理及訓練這些人員。這個不對外公開的機構除了陳易這個最高主官外,也臨時拚湊了一些其他的官員,這些人都是軍中的各級軍官,他們才是直接管理、訓練的官員。
有幾名人員對陳易主要負責,一個名叫張虔勖的中郎將,還有一個叫杜孝升的中郎將,另外還有一我叫劉敬同的中郎將。這三個中郎將是他的主要助手,三名中郎將之下還有六名郎將,再就是幾百名以各種方式招募過來劃過來的初級情報人員,這些人將在三名中郎將和六名郎將,還有一些專業級的“教官”教授下,學習情報刺探、偵查與反偵查等專業技能,爭取培養出一係列合格的間諜出來。
陳易雖然不是專業級的人員,但一些理念上的要求還是可以提的,後世時候007的係列的電影看的多,一些手段還是可以參考的,特種作戰的影視作品也看的不少,一些技巧也是可以拿來用的。他也在和張虔勖、杜孝升、劉敬同等人的幾番商討後,製定了一係列訓練的規程。
準間諜們的訓練已經開展了三個月,訓練的情況陳易並不直接參加,他隻聽取張虔勖等的人匯報,不過所有的訓練工作他都有數,因為那些待訓練的人員裏麵有一些是他指配進去的人,目的就是監督並掌控這個新成立機構的所有情況。
陳易也知道。接下來他要做的就是將張虔勖、杜孝升、劉敬同等人**好,讓他們唯他令是從。這些人掌握好了。那整個機構就控製住了。無論正式成立後機構會被命名為什麽,陳易覺得隻要他做的好了,這個神秘的機構都會在他的掌控之下,即使有一天他離職了,也對其有影響力的。
人員訓練開始了幾個月,陳易也想檢驗一下訓練成果。而這個時候,一件剛好發生的事讓他有了一試手下這些人員能力的想法。
倭國遣唐使抵達了長安。一向對小日本有非常大仇恨的陳易,馬上想到了派手下兒郎去監視遣唐使團。將所有人都監控起來,並給他們使一些絆子,讓倭國使團這次遣使來空手而歸,不讓他們得到任何他們所需要的。
倭人派使團到大唐來的目的,陳易這個穿越人比這個時代的任何人都明白,他們當然是想學習大唐先進的東西。因為後世時候對日本人的仇恨,陳易不想讓倭人得到任何他們想要的東西。甚至還想鼓動武則天,讓朝廷組織大軍討伐一下倭國,狠狠地揍他們一下,以報後世之仇,甚至將他們滅國了。
小日本就不應該存在於這個世界上。
倭人從大唐學去了太多的東西,這是讓他們慢慢強大的一個重要原因。倭人遣唐使團的到來,讓沉迷於溫柔鄉中的陳易清醒過來,覺得他這隻小蝴蝶應該再表現一下,將倭國遣唐使團的命運終結掉,甚至在接下來的幾年內。將倭人的曆史也終結掉,就當為後世的中國人做一件好事吧。
自貞觀四年時候倭人第一次派遣唐使來大唐至現在。已經是遣唐使團的第六次來華了。這些年倭人來唐的頻率還不低,上一次即第五次來大唐時候間為麟德二年十二月,回倭國時間為乾封二年十一月,當時的大使守大石,副使是阪合部石積。
這次遣唐使的意義是與以往完全不同的。
龍朔三年,蘇定方率軍征討百濟的時候,與倭人在熊津江的白江口進行了一場大規模的戰役,此役兵力占優勢的倭軍與百濟聯軍慘敗,最終沒能力再在遼東立足,全部撤回了軍隊,並且深恐唐軍乘勝進攻本土,在靠近百濟與新羅方向構築了數道防線。此戰成就了劉仁軌的名望,但相對於其他方向的戰役,此戰的對手是從來沒入大唐將領眼的倭人,其重要程度及輝煌程度完全不能與對高麗、突厥、吐蕃相比,大唐的史料上對此也沒太多記載,不過卻讓倭人嚇破了膽。
因為大唐對倭國沒有領土的渴望,唐軍並沒向倭國進軍,次年大唐的使者郭務悰、劉德高出使倭國,向倭人宣示了大唐皇帝的旨意。第五次遣唐是為了送劉德高而派遣的。第六次倭人遣唐使大使為河內鯨,據陳易及其他一些人的猜測,與第一次遣唐使一樣,倭人的第六次遣唐使也是為了修補白江口之戰造成的唐倭關係裂痕而派出的,雖然他們是打著賀“賀平高麗及青海的目的而來”。
有一點陳易不知道的是,這些年倭國政局並不穩定,從前些年的齊明女皇病逝到中大兄皇子即位,倭國內動**程度不低,可以說這幾年倭人是‘群龍無首’,中大兄皇子以皇太子‘稱製’的方式處理朝政後,局勢才慢慢穩定下來。這些年倭國內局勢不穩,倭人最怕大唐趁此出兵滅了他們,因此就頻繁派出使團來大唐,期望他們的低姿態及討好,還有示弱能讓大唐放棄對他們的關注。
大唐這些年的軍事力量表現的太讓人害怕了,倭人如何不害怕?他們知道憑倭國的力量,是完全不能與大唐相抗衡的。倭人的第五、六次遣唐使團都負有這種使命。河內鯨除了負有修好與大唐的關係外,還負有向大唐討教更多先進技術的使命,這次使團來的總人數有六百多人,各方麵的人才都有。
雖然與其他大唐朝臣一樣陳易並不知道倭國內情況的變化,但他因為後世的仇恨,就是想在長安狠狠地教訓一下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