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一章 逼宮

因為武則天的大力支持,軍情院的工作很快走上正軌,一大批精心培養出來的情報人員通過了嚴格的考核,得以結業成。在結業考核結束後,根據這些人的各自特點,他們最終被派往全國各地,還有一些大唐周邊未完全納入大唐治下的小國、部落,執行他們所要負的特殊使命。隨著軍情院的正式成立,設立在全國各地,包括各邊疆都護府、都督府的分析機構也成立,還有多個駐外機構。

這些分機構隻對上一級負責,無論是都護府、都督府及各級州府都無權過問,不過各分支機構的所需及支出卻是要朝廷通過地方政府負擔的,具體辦法差不多是這樣:軍情院各分級機構的支出從各州府、都護府、都督府準備上交的賦稅中按比例扣除。這筆開支不會很小,在剛開始時候,各級地方官對朝廷這樣的命令不太好理解,有不少質疑的折子送到長安去,但朝廷給予的回複是:這隻是暫行之策,等過段時間,會有進一步完善的政策製定出來,但現在必須要遵照現政策實行,不能有誤。

當然這肯定是暫行之策,依陳易的建議,待一切都走上正軌後,軍情院每年的支出都需要朝廷另外的拔額,並應該在開始時候算入軍費開支中去,在軍費開支中以單獨的立項來撥付。在這一點上,武則天原本並不是很情願依陳易的想法而為的,但在陳易一而再,再而三的請求、說明後,最終還是同意了,不過也令相關各部,好生計劃,早點製定成章。

各分級機構及駐外機構的設立,至少在陳易眼中,是一件很重大的事。必定極大的方便各種情報的刺探,在征戰時候能發揮非常大的作用。服務於軍事,這是陳易向武則天提議設立情報偵查機構的初衷,從他提議的命名上也可以看出這一點。不過武則天似乎對外圍的各種包括軍事、經濟在內的情報偵查沒太大興趣,她對陳易的要求是,將主要精力放在對內的偵查上,特別是對一些她認為需要監視他們行蹤的朝中高官。武則天的命令。陳易也隻能服從,令一些能力一般的人員,負責對內的偵查。

對內的偵查其實也是一件幾方得利的事,他也能從其中收獲自己所需要的情報,為已所用。

所有偵查到的情報,隻要事關比較重大的。都會交到陳易手中,經他過目簽名後再做處置,是進一步上報,還是采取處斷措施,那些不是很重大的事雖然副手們有權力處斷,但也要報告給陳易,並在軍情院檔案室備案。可以說。所有軍情院打探到的情報,陳易都能知道,若是他自己想打探更多,可以要求手下人員將所有送呈的情況都交給他過目。不過那是工作量非常大的事,想清閑點的陳易可沒這份雅興,他隻是吩咐幾位得他信任的手下,張虔勖、杜孝升、劉敬同等各分工負責,不要遺漏任何有價值的情報線索。有用的情報除了他們自己掌握外,也要酌情告訴他。

在收到一些有價值的情報後,武則天也進一步認可了軍情院的價值和作用,想將軍情院進一步控製在自己手中。她了知道現在軍情院的事是陳易一人說了算,她不希望出現這種情況,因此在正式任命陳易為軍情院的最高主官“院正”外,另遣左金吾衛將軍丘神勣為副院正。職位隻在陳易之下。

丘神勣是誰陳易當然知道,這位在原來曆史上“臭名昭著”的酷吏在某一個特定時期是武則天非常倚重的親信人物,為武則天做了數不勝數的壞事,連李賢被賜死都是此人所為。

丘神勣是標準的官二代。其父是貞觀時候的名將丘行恭,著名的“昭際六駿”中唯一的人物就是丘行恭。那是在剿滅王世充戰鬥中,丘行恭跟隨李世民突入敵陣,戰鬥的結果是李世民坐騎中箭,護衛在李世民身側的丘行恭下馬拔箭,並以己之騎與世民,步行馬前,執長刀護衛,並大呼突圍。因此戰護衛有功,丘行恭深得李世民的信任,一直得以重用。丘神勣是丘行恭的次子,因其父的尊榮,早早得朝廷重用,位居左金吾衛將軍多年,掌領宮中禁軍也使的他的地位非一般人可比。

隻不過陳易與此人接觸不多,在丘神勣被武則天派到軍情院來後,他才派人詳細調查了此人的情況,知道這個人一向以心狠手辣著稱,不太講情麵,但能力一般,也馬上有了如何應付此人之策。

武則天的這一安排陳易當然知道她的目的是什麽,這個女人當然想將這個必不可免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裏,想通過幾個人的協同和相互監看,避免專權的事發生,這是不可避免的事,對武則天這樣的決定也沒有什麽抗拒的表示。隻不過軍情院的建設全是他一手操辦,各部門所有的人員都是他親自或者通過幾名得力的手下尋訪所得,忠誠度都有過考驗,丘神勣的到來,短時間內不可能撼動他在軍情院的地位,可以說丘神勣即使奉武則天的令來到這裏,協助陳易負責事務,他也並沒多少實際的權力,甚至他連張虔勖等人也指揮不動,更不要說插手其他事務了,差不多等於獲了個閑職。

對於初來軍情院受到這樣的待遇,丘神勣是沒有料到的,他曾去找武則天反應過這情況,希望能掌管實際的事,但武則天告訴他不要著急,一切都需要慢慢來。丘神勣也是知道陳易得武則天信任的程度,即使給他一百個膽,在處理事情上也不敢和陳易相爭,更不敢當麵與陳易起爭執。

陳易也清楚這情況,知道在得武則天寵信程度上丘神勣完全不能和他比,隻不過丘神勣表現的比他更忠心、更聽話而已,相信武則天也知道,丘神勣比他更容易完全掌握。他也不以為意,隻是表麵上尊重丘神勣,也不讓他插手任何機密之類的事,隻讓他負責軍情院的那些雜事。

丘神勣最終無奈地接受了這樣的安排,很委屈地去做那些雜事了,並對陳易故意的刁難很是耿耿於懷。很想采取一些手段報複一下,但在軍情院他孤掌難鳴,在正經事上沒有理會他的命令,具體的事上他也不懂,最終也隻能罷休。

成功地孤立丘神勣,並且沒惹惱武則天,陳易還是挺得意的。他也準備想辦法將丘神勣趕走,或者尋個機會將此人治了罪,讓他不再去禍害什麽人。

大唐皇家軍事學院的建設正在如荼如火地進行中,而兵部的官員也正在四處選拔合格的教授人員,一待校舍等基礎設施建設完畢,大唐皇家軍事學院馬上就會開學。各軍中也有命令傳達下來。要求各級主官挑選一些表現不錯的中下級軍官出來,準備一挨皇家軍事學院建設好,就作為第一批學員入校學習。對於大唐皇家軍事學院的建設,陳易隻是出謀劃策,並且以兵部侍郎的身份加以負責,他也知道,一挨學院建成後。就沒他太多的事了。他不太懂軍事,又沒領軍打過仗,更不知道如何教學,因此建成後的皇家軍事學院也不會讓他去負責。

這一點他在武則天麵前表示過,武則天也沒強迫他去做什麽,隻是問詢他以何人去主管這個全新設立起來的大唐最高軍事學府為好,陳易向武則天推薦了裴行儉。他覺得無論以戰功、資勵論,裴行儉都是不二的人選。作為蘇定方的弟子,衛公兵法的嫡係傳人,在安西立下了赫赫戰功的著名將領,還有誰比他更合適呢?還有蘇定方的兒子蘇慶節,陳易也覺得這個名將之後可以讓他也參與進去。

隻不過武則天並沒在這件事上表態。她不懂軍事,也不是完全清楚設立軍事學院對於軍隊建設的重要性,他隻是因為陳易許多蠱惑性的講解勸說才動了建軍事學院的念頭。至於效果會如何,她沒有一點概念。不過這樣一個規模不小的機構,其主事的人肯定不能隨便挑一個人擔當的,必須甚之有甚。陳易的觀點她不會輕視。但她還要權衡考慮,經過一番掂量後才可以做出決定。

反正現在大唐皇家軍事學院還正在建設之中,建設的事又有陳易和其他相關官員負責著,待差不多建成了再考慮也不遲。不過武則天也傾向於讓裴行儉來出任大唐皇家軍事學院第一任祭酒,因此在軍事學院的建設過程中,也讓裴行儉積極參與到建設的事務當中去。

天氣轉暖後,對倭的戰事繼續進行,高侃率五萬餘已經休整好的大唐精銳,迎戰十萬餘一心想將他們趕下海的倭軍。如果說在去年的登陸作戰中還有人認為大唐軍隊的取勝是依靠出其不意,在倭人防備空虛的近江附近登陸,一擊成功,攻占了近江城,並將倭王中大兄及一大幫倭國重臣俘虜,並不是直接作戰實際戰力的表現的話,那在與倭國的正麵作戰中,非常好地將自身的軍力展示。

年後的這次交鋒,中古名仁所領的倭軍在人數上占了絕對地優勢,以差不多十一萬的兵力對陣五萬唐軍,但數量上的優勢絲毫不構成其戰鬥力上的任何優勢。在近江以北約一百裏距離的一個平原中,兩軍展開了正麵的交鋒,這次戰役中遠道而來的倭國與以逸待勞的唐軍戰力的高低馬上得到了研判。在遭遇了大唐軍隊一陣遠程火力包括火炮,拋石機所扔的炸藥包和手雷,及床弩等武器的攻擊後,衝鋒的倭軍那所謂最精銳的騎兵沒有占有任何的優勢,反而遭受了大量的損失,還沒衝到大唐軍隊陣前,已經折扣了數千人馬,一時大亂。就在倭軍陣前大亂之際,黑齒常之這位百濟降將所領的一支精銳大唐騎兵從左側殺了出來,瞬間就將中古名仁所領的倭國軍衝的潰不成軍,而高侃親自率領主力人馬掩殺過去,麵對我大軍數重打擊,倭軍立即潰不成軍。

在我主力大軍趁勢衝殺的過程中,並沒有遇到原本預料中的激烈戰鬥,倭國的戰力奇低,在大唐將士們的眼中,他們就是一群烏合之眾,一個回合就潰敗了,而我追擊衝殺的大軍,仿佛是一群趕鴨的人一樣,追趕著一群沒有抵抗能力的人。火器已經不需要再使用,對付倭人這樣低等戰鬥力的人,唐軍將領覺得再對他們使用這種新式厲害的武器是對自己的汙辱,光憑著大隊人馬的衝殺,就可以輕鬆擊潰,甚至殲滅倭軍主力。事實也是這樣,戰事是一麵倒的,原本以為是一場艱苦的戰役變成了一麵倒的屠殺,倭人血流成河。

此戰大海人王子這位被擁立的新“倭王”也率領手下的一眾大臣來觀戰,他們都被大唐軍隊那超級強悍的戰力嚇壞了。這哪是一場戰爭,分明就是一場屠殺,無數的倭人在大唐軍隊的鐵騎下頃刻間就失了性命,許多觀戰的倭人被那血腥的場麵嚇壞了,以致數天不會言語。

捷報傳到長安的時候,恰好中大兄及中臣鐮足等倭國重要大臣被押解到京,在聽聞此消息後,中臣鐮足吐血數升而亡,中大見也終於低下了他那自以為高貴的頭,臣服在武則天及大唐朝臣們的足下。

倭國的戰事已經不需要任何的擔心,接下來要做的就是依據陳易的提議,放任其不管一段時間,讓各大勢力自相殘殺,不會很快班師的東夷道大軍將會在必要時候再出來收拾殘局的。許多人以為,朝堂上接下來會平靜一段時間,沒有戰事,沒有風波,許多人可以安心過日子了。

不過曆史總不會太過於平靜的,或者說一些人不甘於平靜的,就在倭境內大捷的消息傳來,中大兄等人抵達長安後不久,有大臣上表奏議,要求立太子李顯為帝!

這一提議讓所有人都驚呆了,在聽到此消息後,陳易相信,朝堂上的一場暴風驟雨將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