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諸將混戰
?關羽徐晃兩人戰場碰麵,敘舊之後卻是說不到一起。當記兩人一舞大刀,一舞大斧鬥了起來。刀斧相交之後,兩馬錯開。關羽單手持刀傲然立於馬上,身形沒有一絲晃動。而徐晃卻微微晃動了幾下,且長長的呼了幾口濁氣。就憑這一招,兩人之間高下立判。徐晃抬起頭來打量著關羽,說道:“雲長果然厲害如今溫侯已經去了塞外。在這中土之地,雲長可謂天下第一了。我徐晃不自量力,今日倒要向你多討教幾招。如果我學藝不精死在你手裏,那也不算墮了我的名頭。”
說罷不待關羽答話,再次揮舞著大斧殺上去。關羽黴頭一鄒,也是駕馬向著徐晃衝過來。這一世由於陶應的出現,呂布的命運有了改變。沒有在白門樓殞命,反而是去了塞外。所以自然而然地,赤兔馬也沒有落在關羽手裏。而關羽後來虎踞荊襄,也得到了現在他座下的良駒。此馬雖說比不得赤兔馬,但至少上了戰場也不會影響我們的關二爺發揮了。而徐晃手裏的大斧雖然舞的虎虎生風,卻絲毫近不得關羽之身。關羽的一招一式看似輕描淡寫,實則卻是厲害非常的殺招。
兩人鬥了約有五十回合,徐庶雙臂逐漸脫力,幾乎已經沒有了還手之力。而對麵的關羽依然神威依舊,眼看就要把徐晃劈於馬下。此時正在後方觀陣的龐德突然飛馬而出,擋住了關羽適才勢在必得的一刀。徐晃額頭上汗水一滴一滴的滴落下來,好似在慶幸剛才的死裏逃生。待得塵埃落定,徐晃輕輕一甩手中的戰斧,拱手對著關羽說道:“雲長果然厲害,看來我這一輩子也不是你的對手了。”關羽傲然言道:“公明不必過謙,以斧法而言,你足可當得天下第一四字了。”
徐晃聞言一笑,剛要開口說話,身旁的龐德說道:“公明且先下去休息,看我來會會天下無雙的關雲長。”徐晃聞言點點頭,駕馬轉身回到了軍陣中。龐德回過頭對關羽說道:“關將軍安好,在下南安龐德,特來領教將軍虎威”關羽聞言哈哈大笑,道:“天下英雄聞吾名無不喪膽,南安龐德,你這份膽量還不錯。”龐德聞言也是笑了,道:“別人雖說你神威人,不過在我看來,也不過是一匹夫而。”關羽聞言怒極反笑,笑罷言道:“狂徒,且讓關某看看你有何本事。”
說罷青龍刀犀利明亮,帶著明亮的刀鋒向著龐德殺來。龐德深吸了一口氣,也是駕馬而上。
兩刀相交,龐德隻覺得手臂微微一麻,心下接著一驚。他倒不是驚心關羽有這麽大的力道,而是驚心於關羽和徐晃大戰一場之後,還能有這般的威勢。而對麵的關羽心裏也是不輕鬆,這龐德在以前籍籍無名,這份武藝倒是不可小覷。陶應小兒麾下果真是良將無數,其人實乃吾兄之大敵啊。一想到這裏,關羽更堅定了要斬殺麵前的龐德的決心,當記不發一言,舞刀再次向龐德衝殺過去。
兩人都是用刀的高手,打起來急切之間倒是誰也奈何不得誰。關羽勝在力大勢猛,一套春秋刀法使得爐火純青。龐德勝在變招靈活,西涼禦馬之術高超之極。兩人鬥了二十回合,也都發現線了對方不是易與之輩,暫且放下了心裏的浮躁心緒,耐心尋找對方刀法中的破綻。兩人剛才打起來,全憑一股血氣,打的那叫一個慘烈。而現在兩人都冷靜下來了,雖然沒有剛才那番悍勇之氣,打鬥也變得清晰了很多。而眾人麵色卻是一點也不平靜,但凡有一點武學常識的人都知道,現在這種情況比起剛才來說更是困難了數倍。
兩人心平靜氣的鬥了一百餘合,居然視誰都奈何不得對方,心裏都是暗歎對方了得。而相比起來,龐德心裏的驚訝更甚。本以為關羽和徐晃鬥了五十回合,力氣已然消耗了不少。本以為在這方麵,龐德可以占得一點便宜。沒想到關羽天生神力,又和他鬥了一百回合,也沒有絲毫氣力不加。龐德心下的驚訝,也激起了他的鬥誌。他決心今日一定要和不可一世的關二爺,在戰場上分個勝負。強自揮舞手裏的大刀,和關羽大戰在一起。兩人又是鬥了五十回合,依然還是不分勝負。
就在兩人都在苦苦支撐的時候,龐德後寨突然傳來一陣鳴金聲。龐德一刀逼退關羽,駕馬往後退去。而關於傲然立於馬上,也沒有絲毫要追趕他的意思。龐德一退回到營寨,便問道:“為何鳴金?”徐晃還沒來得及答話,後麵一人言道:“打不打得贏關羽不重要,關鍵是我們沒必要和他在這裏浪費時間。”龐德聞言一驚,言道:“主公?”陶應點點頭,笑道:“令明,今天和關羽一戰感覺怎麽樣?”龐德略一思索,言道:“關羽和公明大戰五十回合有餘,再來和末將交戰數百合,末將卻始終奈何不得他。其人刀法嫻熟,實可稱之為天下第一。”
陶應微微一笑,“真有這麽厲害?比我嶽父還厲害?”龐德自知失言,立馬言道:“末將未曾領略過溫侯神技,故此失言。
”陶應笑著擺了擺手,道:“我沒有怪你的意思,隻是想告訴你。我嶽父當年比起今天的關羽還要厲害,終究也還是隻有去塞外的份上。我們征戰天下,最切記就是不要長了敵人誌氣。”龐德聞言點頭道:“主公今日教誨,末將終生不敢相望。”陶應笑著點點頭,道:“這就好了,今日對敵,你覺得南郡容易取下來嗎?”
龐德卻堅定的搖了搖頭,道:“荊州在劉表之時便開始積蓄實力,現在到了關羽手裏,實力實是非同小可。如果選擇和關羽正麵相抗,我軍戰士必將付出極大代價,方能奪下荊州。而且依照關羽性格,必會和我軍戰至最後一兵一卒。”陶應笑道:“沒錯,硬碰硬確實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那你的建議呢?”龐德聞言一笑,道:“末將一魯莽匹夫,怎麽會有破敵良策。不過末將在想,關羽既然把兵力集中在南郡,其他地方防守必定薄弱。我軍不用把眼光拘泥一處,換個別的地方看看。”
陶應聞言眼前一亮,身後傳來一道聲音,“令明將軍此言有理,得窺上乘兵法。”兩人扭頭一看,說話之人乃是司馬懿。陶應問道:“你也這樣認為?”司馬懿點頭道:“不錯,我軍一來把目光放在南郡,是怕東吳來撿便宜。而在來路上在下一直在想,我軍要是同時對抗孫劉兩家必然非常吃力,最好的辦法,莫過於各個擊破。”陶應聞言若有所悟,問道:“你的意思是,把這荊南大部地區讓給東吳,好最大程度的挑撥孫劉兩家的關係?”
司馬懿點頭道:“沒錯,隻要讓孫劉兩家起了間隙,我軍就可乘虛而入了。就算他們不打起來,隻要我們收拾其中一方,另一方不來援手,對我軍來說也是天大的好事了。”陶應笑道:“你說的容易,哪有這麽簡單啊。”司馬懿笑道:“事情都是一步一步的來的,就如同文和他們收攏情報,很多看似沒用的消息,到了後來就會有巨大的作用。”陶應點頭道:“你說的也有道理,那照你說我軍該把目標放在哪裏?”“樊城,先把關羽的目光吸引過去,隻要把荊州的兵力全都移到了荊北,荊南空虛的情況下,我就不信孫權會不動心。”
陶應點點頭,道:“也好,就聽你的好了。再說樊城乃是我中原咽喉要地,拿下來也好。
”陶應說罷又想了想,道:“就算到了樊城,你有把握擊敗關羽嗎?”司馬懿牙關一咬,淡淡的言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陶應笑道:“其實我覺得我們要是派遣一軍偷襲樊城,會不會急切之間拿下來樊城。”司馬懿笑道:“依照我軍的戰力,當然還是有可能的。不過嘛,在下卻不建議這麽做。”陶應不解的問道:“為何?”司馬懿笑道:“我們總要給我軍的暗釘,一個表現的機會吧。”
關羽陶應兩大陣營在南郡城外對峙了三天,雙方都沒有任何的動靜。關羽心下奇怪,召集眾謀士商議下一步的行動。蒯越第一個當先發言道:“關將軍,陶應在這邊和我軍按兵不動。會不會卻另選了得力將領,偷襲我軍其他緊要處?要知道我軍主力盡皆集中在南郡,而哨探卻基本集中在夏口方向防備東吳。其他地方難免空虛,要防備陶應這次人詭計多端啊。”關羽聞言心下大驚,不過麵上還是不動聲色地摸著他的大胡子道:“異度先生此言有理。既如此,就派人多多查探荊北樊城等地。有我關羽在這,陶應休想輕而易舉就奪下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