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講到異時空的崇禎帝給明朝遼東守軍送來過冬給養和千名美女,詔令兩年內平遼,後攻打蒙古。

“哈哈,諸位稍安勿!”袁崇煥端坐帥帳主位,環顧左右道:“本院說一不二,先來分配工作,這關係著在座諸位能否於年後立功。滿桂、趙率教、祖大壽、何可剛聽令,各率本部人馬作為先鋒隨時進攻後金。”

“屬下遵命!”這四人乃袁崇煥手下最善於野戰的猛將,因在明朝駐守遼東的軍隊中,以“關寧鐵騎”為主的最精銳的三萬騎兵就掌握在這幾名將領手中。剩餘的所謂“騎兵”隻不過是騎著騾子的步兵,不能野戰。

所謂“不能野戰”,並不是說這些騎著騾子或關內老弱瘦馬的士兵不能在野外與後金的八旗軍正麵較勁,而是一旦發生正麵的騎兵對戰,基本上就是送人頭,因為明朝內地農戶們喂養的“戰馬”品質太差了!

因此,這些“騎馬的步兵”們若在野外遇到遊牧騎兵,通常會下馬結陣而戰,先用火器遠射,再用弓箭近射,最後用長刀、大斧、長矛、盾牌組陣硬撼敵騎衝鋒,偶爾還能給敵人造成重大傷亡並迫使其撤退。

好在朝廷這次送來的軍需物資中有數千匹上好戰馬,想必是花了不少錢才從西域番邦或西北蒙古部落中處買來的救急物品。當然了,袁崇煥也猜到了皇帝老子可能打算年後派遣“新軍”來遼東戰場展現實力。

而朝廷此次所訓練的“新軍”,卻是以“神機營”為藍本,並參照西洋各國陸軍中的近代步兵之後打造而成。也就是說,以“銃炮”為主要殺傷性武器,同時由弓箭手、長矛手、刀盾手和火銃手組成“巷戰四人組”。

如果是在野外與遊牧民族騎兵對打,則采用線膛炮遠射、迫擊炮近轟、火銃手三段重複射擊為主要戰術手段殺傷敵人,同時還讓弓箭手、長矛手、刀盾手立在軍陣左右與後方,防止敵人騎兵突然繞道偷襲。

當然了,此時的火銃手不僅使用六尺長槍,而且火槍前端還安裝了開有血槽的“三菱刺”,也是為了預防萬一發生“白刃戰”時,可以當作“短矛”使用,與弓箭手、長矛手、刀盾手組成“巷戰四人組”之最小軍陣。

不過,火銃兵與火炮兵的彈藥供給充足,通常情況下是不用擔心彈藥不夠用的,除非在大草原上打野戰,比如將來征伐北方草原上時,與蒙古騎兵交戰則必須依賴充足彈藥才行,否則便難逃“送人頭”厄運。

然而,崇禎帝並非信不過邊軍,而是因為“新軍”都是“步兵”,即便平時行軍打仗以普通馬匹代步,在機動性能上也遠不及邊軍中的精銳騎兵。因此,騎兵依舊是明朝能否徹底掃**遼東的重要支柱,需得加強。

眾所周知,在東方古國曆史上有許多著名的軍團,但若說到明朝,則“關寧騎兵”、“天雄兵”以及“秦兵”都被稱為是明朝末年戰鬥力最強大的三支精銳部隊,並且各支部隊的領導者也都是當時赫赫有名的大將。

比如,“關寧騎兵”就是由明末著名愛國將領袁崇煥在原來邊軍“散騎”的基礎上,抽調人馬所編製成的一支王牌騎兵部隊,直到袁崇煥被誤殺處死後才走向解體,因為這支部隊一旦失去了主心骨就會戰力大減!

“關寧騎兵”也就是俗稱的“關寧鐵騎”,是明朝末年到清朝初期著名的三大精銳部隊之一,主要是由遼東本地人所組成的一支擁有強悍戰鬥力的“重騎兵”。由於士兵們大多都是和後金以及滿清八旗有血海深仇之人。因此,每到出戰之時,將士們都是戰死不退的狀態,戰力極強,故成為了明朝後期不可多得的精兵。

“關寧騎兵”人數不到三萬,但都配備了火銃、重甲以及雙馬,因此,在機動性和衝擊力方麵都非常強大。並且,關寧騎兵師承遼東鐵騎軍,對於火器和冷兵器方麵也具有很大的優勢,衝鋒陷陣時如虎添翼。

“關寧騎兵”在疆場幾十年間,不僅斬殺過蒙古名王、打敗過“八旗軍”,而且還刺殺過多爾袞和李自成,戰績赫赫。然後,“關寧騎兵”畢竟是由明朝著名將領袁崇煥從各支邊軍隊伍中抽調出來所重新編製成的。

袁崇煥是明朝時期著名的愛國將領,多次參與抗擊後金入侵的戰爭,比如著名的“寧遠大捷”和“寧錦大捷”,因此袁崇煥可以說是戰績赫赫。並且其在經營遼東的時候,發現遼東人生性強悍又善於騎馬射箭。

於是,“袁督師”便在遼東挑選身體強壯的人來組成部隊,後來由“寧遠大捷”的勝利使得明軍的士氣得到回升。故為了明軍能和金軍騎兵作對抗,袁崇煥精心訓練了這支戰鬥力強大的騎兵部隊,即“關寧騎兵”。

“關寧騎兵”最大的優勢便是在“戰術”上,無論攻守都有合適的方法,並且袁崇煥對歐洲火器也有一定研究,再加上高宗成祖皇帝當年創建“神機營”時所使用過的對付蒙古騎兵的方法,故對防禦方麵更有優勢。

雖然關寧騎兵的戰績赫赫,但在曆史的記卻載不多,直到後來被列入中國史上十大軍團才被更多人熟知。明朝天啟年間,麵對後金對關外明軍的進攻,袁崇煥決定組建一支凶猛彪悍的騎兵部隊來製衡敵人。

祖大壽、吳三桂為了報答袁崇煥的知遇之恩,不但盡心盡力地訓練部隊,而且,還向袁崇煥建議,重新啟用當年鎮守遼東時,明朝“遼東總兵”李成梁部隊所用過的“三眼銃”。如此一來,“關寧鐵騎”戰力更強!

若說起李成梁,後人不禁要把他與戚繼光相提並論,因為二者是同一時期的明朝將領,隻不過當時他們兩人一個在南方負責清剿倭寇,而另一個則是在遼東地區守衛邊疆,並且各自也都取得了傲人的功績。

李成梁在遼東地區二十多年,不僅保證了遼東安寧,使得百姓生活富足,而且還使得當時女真各部都比較溫順,一直都臣服於他。當初,李成梁受命來到遼東後,便重新招募軍隊並進行了全新訓練,而每個士兵配備了三匹戰馬和一把“三眼神銃”。因此,明朝的遼東軍隊戰鬥力十分強悍,能輕易擊敗遊牧騎兵。

當初,蒙古各部多次來犯,李成梁都親自帶領人馬出擊,並且收獲還不小。到了萬曆元年(西元1573年),李成梁修建了寬旬六堡,並作為邊疆馬市,既解決了軍隊費用問題,又起到監視各女真部落作用。

在這期間,李成梁還派兵攻打了不服從指揮的建州女真王杲,且同時俘虜了努爾哈赤。因此,在李成梁活著時,努爾哈赤一直都像家奴般對自己恭順,並再沒有讓建州女真與明朝為敵,因為是離擺在那裏。

在李成梁來到遼東以前,明朝遼東地區的軍隊戰鬥力急劇下降,而且將領們貪汙之風盛行。為了改變這一局麵,李成梁一切從頭開始,重新招募了一支軍隊加以訓練,並且還破例配給每個人三匹馬和一把“三眼銃”。這等於是將騎兵戰鬥力與明軍火器進行了有效結合,將兩個軍種各自的優點發揮出來,很有創意。

李成梁新招募軍隊剛剛訓練完成沒多久,蒙古部落就來進犯。於是,李成梁親自帶領出擊,斬首了兩名頭領並殺死六百多名蒙古騎兵。到了萬曆元年,女真建州部首領王杲領兵進犯,企圖占領邊疆馬市,並殺死了明朝的馬市官員。於是,李成梁惱怒之下立刻出兵,一舉端掉了王杲老窩古勒寨,樹立朝廷威嚴。

王杲乃是“漢名”(西元1528年~西元1575年),乃建州女真之“喜塔臘氏”,老姓為“阿突罕”(即“阿古”家族),為建州女真貴族之一,與“愛新覺羅氏”聯姻。王杲乃建州右衛都督同知凡察後裔,也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外祖父。王杲聰明機智,精於占卜,而且奸詐反複,多次率領女真部落騎兵侵擾撫順,屢撫屢叛。

到了明朝嘉靖三十六年(西元1557年)十月,王杲偷襲撫順,殺死守備彭文洙,並大肆進行劫掠明朝的遼地。嘉靖四十一年(西元1562年)五月,遼東副總兵黑春統軍清剿王杲,卻被王杲設伏生擒後磔死。

於是,王杲犯遼陽,劫孤山,略撫順、湯站,前後殺死了朝廷的“指揮使”王國柱、陳其孚、戴冕、王重爵、楊五美,還殺死了明軍的“把總”溫欒、於欒、王守廉、田耕、劉一鳴等數十人。

而在當時,女真哈達部貝勒王台也逐漸強大起來,並與王杲亦多有摩擦,後二者盟於撫順關下而罷。因不服明朝對女真人的欺淩,王杲率部反抗明朝。但覺昌安效忠明朝,故把王杲俘獲後,交給明朝處置。

到了萬曆三年(西元1575年),王杲因謀反被淩遲處死,而王杲所率部眾有1000多人也被明朝屠殺。

王杲之子阿台後來也與明朝發生了衝突。在衝突中,覺昌安和塔克世欲帶著阿台去投降明朝,打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是,明朝將士們對女真各部很有成見,這導致覺昌安和塔克世卻反而被明軍誤殺。於是,此事成了努爾哈赤反抗明朝的“七大恨”之一,因為“覺昌安”與“塔克世”乃努爾哈赤的祖父和父親。

對於努爾哈赤的外祖父王杲,《清朝前紀》中有載:“王杲既肆掠於北,王兀堂、阿住古、準嗒等部,肆掠於東。嘉靖四十四年十一月,由十岔口侵入,陷灑馬吉堡。四十五年二月,由十岔口進搶陽堡等。

隆慶四年八月,由大柞口搶入沿江等地。此外如草河等堡,搶掠人民牲畜等事,尤難悉數。故與撫順開市,長官先坐撫夷廳,酋長以次進至堂上,貢土產,長官乃驗馬。

女真人之貢馬多羸弱,恒給善價以示羈縻。杲尤傲慢,至撫夷廳,輒奪酒飲。飲醉箕踞詬詈,無敢嗬者。有新長官抑彼等下階,又驗馬之肥壯,杲鞅鞅引去,旋率眾鹵掠。朝廷為之罷免長官。杲益驁。”

當初,在李成梁打敗王杲之時,順帶也將努爾哈赤與其弟弟一並俘虜。但為了拉攏女真各部及安撫建州女真,他並沒有將努爾哈赤殺死,而是留在自己家中做奴仆。

而努爾哈赤在李成梁活著時,也始終表示永遠不背叛大明,永遠都忠於李成梁,因為對方實力太強大。不過,在另一時空的曆史重來後,明朝邊軍與建州女真之間仍避免不了發生衝突,並造成遼東動**。

…………………………………………

哈哈,多謝各位書友關注,收藏,推薦,訂閱和評論本書!身為作者,我很高興也很榮幸能為各位讀者提供一部符合大眾口的“都市異能”兼“修真玄幻”小說。常言道“人生苦短,筆尖修長。”是故,修真路漫漫,何處覓長生?煩惱無去處,且看書中人!願《天地任我行之“係列”》小說能給大家帶來快樂與感悟!

本故事純屬虛構,若有雷同實屬巧合!道友們,打工辛苦,時間緊迫,創作不易,點讚收藏,順便轉發,欲知情節?下回分解!(“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顏如玉”?歡迎閱讀我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