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講到此時空帖木兒不僅沒死,還成功入侵明朝,消滅了明朝的西北邊防軍,引發南京朝野震動。

“哈密之戰”慘敗導致了明朝的西北邊防軍主力盡失,消息傳到江蘇後,頓時引發了南京“應天府”震動。

而“明太宗”朱棣此時正準備將“大明帝國”的都城從“應天府”的“南京城”遷都到“順天府”的“北平”(北京市),起初還主觀認為“帖木兒”大軍入侵隻是普通邊患,可沒想到敵人竟然如此來勢洶洶,讓本朝的西北主力軍一戰而空,就連老將宋晟也以身殉國,讓朱棣感覺事態不妙,畢竟此刻,明朝的西北屏障已失了!

然而,明朝至今還不清楚“帖木兒”軍規模大小和戰略規劃,讓心急如焚的朱棣接連下令給錦衣衛,全力負責徹查此事。但此時,“帖木兒大軍”已經完全進入了明朝西域境內,光是精銳騎兵就超過了16萬人!

“帖木兒大軍”正在西北地區四處攻城掠地,所到之處,所向披靡。不久後,朱棣終於弄清了“帖木兒”大軍的戰略意圖,那便是攻占北京,複辟元朝,恢複蒙古對全天下的統治,故第一攻擊目標就是“元大都”。

“哈密之戰”後,原本被明朝打殘甚至打廢的“韃靼”、“瓦拉”兩個最大的蒙古部落也蠢蠢欲動,一邊趕緊派人去西域跟“帖木兒”取得聯係,表示對其馬首是瞻,一邊加緊進攻明朝的長城沿線,尤其是“九邊重鎮”。

此刻,百戰餘生的朱棣立刻意識到,若不立刻坐鎮北京,將很可能會導致北方局勢進一步惡化,甚至會發展到完全不可收拾的地步!於是,朱棣決定立刻遷都北京,而著名的“三大營”也隨著朱棣移師北上。

與此同時,朱棣派大將丘福總領山西、河南等地的明軍,得33衛14所共計25萬大軍。其中,配備“中原戰馬”的“機動兵”有17萬人,剩下8萬皆為步兵,奉命立刻開赴西北,以全力阻擋“帖木兒”大軍繼續東進。

丘福是“靖難之役”中居首功的大將,曾受過朱棣親封為“淇國公”,為“太子太傅”。丘福出生行伍,因“靖難之役”後的天下暫無重大戰事,導致這位曾經的“領軍大將”賦閑在家,無所事事,感覺無聊,正鬱悶。

如今,恰逢西域戎狄之化外蠻夷“帖木兒”大軍入境,西北邊疆乃至中原戰事又起,正是自己建功立業的好時機,若能受命克敵,必將留名青史。於是,丘福很是期待地領兵出征,並信誓旦旦要為君主分憂。

“淇國公”丘福受命後,調動了山西、河南以及“三大營”中部分明軍主力,共得“中原騎兵”19萬人馬,頓時信誓旦旦,躊躇滿誌。不過,朱棣知道丘福急於求戰,便嚴令他不可輕舉妄動,隻管與敵人對峙即可。

與此同時,“帖木兒”也觀察到了明軍的動向。他率領主力大軍到達明朝的西北邊疆後,一邊加緊收集補給,一邊分兵攻取各地明軍把守薄弱之處,兵鋒已破“嘉峪關”,即將**陝西西安這座漢唐都城。

此時的戰略焦點已經集中在了古城西安附近,而“淇國公”丘福也準備以西安為中心,吸引各處敵軍前來圍攻西安,待其疲憊後在一舉突擊破敵。如此一來,求富便將西安周圍城市裏的兵力撤防,將補給於兵力都擊中到了西安城中。丘福的部署使得“帖木兒”大軍迅速攻占了西安周圍的城市,並對西安形成包圍。

這時,“帖木兒大軍”開始猛烈攻城,而丘福問得戰報後也是大喜,畢竟憑借“九朝古都”的城高池深,必然會極大削弱敵軍的攻擊力,時間一長就必然會韃靼損耗敵軍的戰力。這時,立功心切的丘福開始犯錯。

他已顧不上朱棣對他的忠告——隻管與其對峙,不要輕舉妄動。於是,丘福放著皇帝詔令不管不顧,隻顧調動大軍前往西安與敵人死磕。也難怪,“帖木兒”大軍整理圍攻西安無果,但城內兵力、糧草充足,甚至還有餘力去攻擊城外敵軍。如此一來,便讓丘福更加藐視“帖木兒”,覺得敵酋不過爾爾,不足為慮。

待明軍的各路兵馬匯集後,19萬大軍因受限於後勤補給跟不上而行軍速度緩慢。丘福也知道“兵貴神速”,於是不停地催促大軍加速前進,但天公不作美,又開始降下大雪,使得大軍前進變得更加艱難起來。

朱棣得知丘福出兵後大怒,連發詔令命他就地屯駐,但丘福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為由,拒絕執行朱棣的命令,反而更加催促各路大軍強行進發。到了西元1405年11月,明軍的大部分已到了西安地界。

但連續急行軍已導致人困馬乏,疲憊不堪,繼續休整。但“淇國公”丘福以為勝敗在此一舉,並且還嫌棄步兵行進太慢,便將騎兵中的精銳抽調出來,組成了一支兩萬餘人的“前軍”,馬不停地突襲敵軍大營。

就在丘福的“前軍”騎兵穿過“潼關”,抵達西安南部的藍田之際,明軍斥候卻發現有大股敵軍騎兵接近。

丘福接到匯報後認為,可能是敵人給養不足,不得不派出一部分騎兵四處劫掠物資而已,但部將王聰、李遠等意識到可能有危險,便極力勸阻丘福撤退。但是,丘福卻始終都聽不進去,並嚴厲斥責道“軍令如山,違令者斬!”於是,丘福率先策馬前進,命士卒隨後而行,眾將不得已而與之同行,一起趕赴冒險。

可是,大軍還沒走出十裏地,忽然聽到四麵八方傳來了排山倒海的馬蹄聲,原來是“帖木兒”大軍已經從四周圍攻過來,如潮水般洶湧而至。然而,明軍騎兵都還沒來得及展開陣型,就已經被敵軍截成數段。

由於“帖木兒”大軍中的“撒馬爾罕重裝騎兵”善於近戰突破,故使這路明軍騎兵遭到分割包圍後紛紛被擊落馬下。如此,明軍大敗。兩萬騎兵被敵軍重重包圍後各個擊破,無一人一騎逃脫。這就是冒進的下場!

但到了最後時刻,“淇國公”丘福展現了名族氣節,他與眾將為了避免被俘虜喪失尊嚴,紛紛在陣前自刎而亡。這讓“帖木兒”軍中的不少中亞將領們深感震撼,畢竟中亞草原上打不過敵人而選擇投降很正常。

“淇國公”丘福因輕敵冒進,致使兩萬大軍被圍殲。西安守軍聽到南麵殺聲震天,知道是朝廷援軍到了,便盡出城後全力襲擊圍城的敵人軍營,但敵軍營壘堅固,而明軍又攻不得法,損兵折將,徒勞無功。

緊接著,便是丘福的後續部隊也遭到了“帖木兒”大股騎兵的攻擊,因主帥陣亡,大軍一片混亂。這時,各將領缺乏上級統一指揮,彼此不夠協調,導致輜重堵塞通道,又遭敵軍騎兵追殺,損失極其慘重!

沒過多久,西安陷落。而這些敗報也接二連三地送到了朱棣的案頭,讓他心急如焚,徹夜難眠。此時,這位身經百戰的皇帝已被戰鬥慘烈氣氛感染得潸然淚下,而隨他在“靖難之役”中起兵的幾員大將之中,張玉早年戰死,朱能正籌備著征討安南(越南)抽不開身。於是,朱棣才臨時決定派丘福領兵上陣。

朱棣本以為丘福作為一員跟隨自己多年的老將能沉得住氣,沒想到即使自己有了“萬全之策”,卻依然遭受慘敗。由於明軍連遭慘敗,而“帖木兒”的下一個目標便是“元大都”(北京市),故韃靼寇瓦拉寇邊了。

一時之間,大明江山似乎有種立足未穩之感,而早已被朱元璋用武力強行推翻的“蒙元朝廷”大有複辟之勢。雖然烽火連天,但朱棣此時已不能再向百姓增加賦稅,因為山東的“唐賽兒起義”已成燎原之勢,若再給百姓增加負擔,那豈不等於火上澆油?到時候,恐怕自己要麵對元朝末年“蒙元朝廷”所麵對的危機。

權衡之下,朱棣隻好命令鄭和延遲下西洋,先打開東南“海禁”,讓鄭和住持中外貿易大局,以緩解朝廷的財政壓力。與此同時,“淇國公”丘福慘敗之後,山西、河南防務空虛,讓“帖木兒”大軍得以**。

因“北京”所在的“順天府”西南並無天然屏障,唯有加強大同、太原等地作為北京外圍軍事屏障的防衛力量了。盡管朱棣接連下旨增強北京周圍的軍力布防,但令他吃驚的是,“帖木兒”並未按照之前預想的入侵路線進軍,而是兵鋒轉向東南,從南陽至汝寧,越過“鳳陽府”而進攻“淮安府”。很明顯,這是要攻打南京!

至此,“中亞霸主”帖木兒與身經百戰並奪得皇位的朱棣,這兩位“絕代梟雄”終於有機會麵對麵廝殺了。於是,朱棣急忙下令調集了北方各處的可戰之兵合力圍堵“帖木兒大軍”,而後者卻過城不占,直撲南京。

雙雄對決,一觸即發。

………………………………………………

哈哈,多謝各位書友關注,收藏,推薦,訂閱和評論本書!身為作者,我很高興也很榮幸能為各位讀者提供一部符合大眾口的“都市異能”兼“修真玄幻”小說。常言道“人生苦短,筆尖修長。”是故,修真路漫漫,何處覓長生?煩惱無去處,且看書中人!願《天地任我行之“係列”》小說能給大家帶來快樂與感悟!

本故事純屬虛構,若有雷同實屬巧合!道友們,打工辛苦,時間緊迫,創作不易,點讚收藏,順便轉發,欲知情節?下回分解!(“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顏如玉”?歡迎閱讀我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