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講到朱由校在弟弟幫助下成功將“火車”改造升級,並得知“火輪機關”眾多妙用,遂引發工業革命。

“好了好了,伯伯別生氣,咱姐妹們不逗你玩了總行了吧?咯咯。”眾女嘻嘻哈哈,覺得眼前的男人呆萌可愛,果真是做工匠的好料子,卻對權力、欲望無所求,完全可以放心了,於是紛紛向皇帝丈夫點頭表示肯定。而朱由檢在得到了後妃們的肯定後,也微笑著報以點頭回應道:“兄長請自便,朕有事告辭了。”

話音一落,崇禎帝朱由檢及其後妃們便紛紛腳下生煙,青雲直上,便向著北麵百裏開外的“石花洞”飛去,似乎打算找“催木匠”來商量事情。而事實也正是如此,畢竟頂著個“女婿”名頭,卻未能抱得美人歸呢。

“小婿/晚輩見過嶽父/國師大人。”朱由檢及後妃們紛紛從天而降,進了“石花洞”後上前給催木匠見禮。

“哈哈,都免禮,起來說話。”催木匠微微睜開雙眼,掃了一下對方後道:“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噢?莫非嶽父/國師大人知道我等之來意?”————“哈哈,那是當然。”催木匠笑道:“催某有‘未卜先知’之法,當然知道爾等來此所謂何事了。大妞、二妞、三妞,將爾等九個妹妹叫過來,老子有話要說。”

“咯咯,遵命,來了。”催我弟、催你弟、催她弟,應聲過後,便去洞裏深處將正在打坐煉氣的九個妹妹全都叫了出來,於是嘰嘰喳喳歡鬧著,向父親問道:“敢問爹爹,您喚孩兒們前來所謂何事呀?咯咯。”

“所謂何事?當然是把你們都嫁了唄!”催木匠笑道:“婆家已經找好了,就是這小子的‘朱明王朝’呢。”

“咯咯,原來是皇帝哥哥和後妃姐姐們來接咱們姐妹們呀?歡迎歡迎,咯咯。”眾女嘻嘻哈哈迎上去。

“嚴肅點!臭丫頭們都快要嫁人了,就不能矜持點兒?”催木匠見狀後不禁嗬斥道:“若是讓你們娘親見了,恐怕還得生氣。另外,皇帝大婚,須得隆重,早做安排才好,這大喜之日就訂在‘九月初九日’好了。”

“九月初九?那不是重陽節麽?這……”眾人聽罷後很疑惑:“如今才‘春分剛過,還沒到‘清明’呢,是否早了些?”————“嗬嗬,不早了。”催木匠笑道:“早作準備,趁著‘清明祭祖’,將此時告慰朱家列祖列宗。”

“噢?原來如此。多謝嶽父大人提醒!”朱由檢聽罷後,忽然想到了什麽,於是又問:“為何不能提前麽?一定要選在九月初九日?”————“哈哈,這是因為皇宮裏‘陰氣太重’,需要選一個‘陽氣十足’之日。”催木匠笑道:“趁著還有半年時間裝備,爾等可將消息廣布天下,也可趁機看看坤輿萬國對此態度如何?”

“咯咯,那敢情好。”眾女聽罷後紛紛叫好:“又能收貢品嘍,太好了!不過,若有人來砸場子,咋辦?”

“哼,砸場子?除非活膩了,否則正好讓其瞧瞧我大明朝的厲害!”朱由檢卻不以為然道:“早在認識‘國師’大人您之前,我大明確實風雨飄搖。但經過朕這三年勵精圖治,早已今非昔比,最不怕的就是打仗!”

朱由檢說的沒錯,因為自從他得到了催木匠贈送的“傳國玉璽”之後,仿佛在異時空明末曆史上原本應該發生的各種天災、人禍竟都沒有發生,而原本因財政枯竭的大明朝廷並沒有崩潰,反而走上複興之路。

要知道,在異時空的明朝乃亡於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不過,在中國曆史上,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一般都會發生在各個封建王朝的中後期,但明朝的情況很特殊,因為從立國之初就不停地爆發農民起義。

其實,從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農民起義就如同星星之火,一直在中華大地上到處燎原。在“洪武帝”朱重八在位的31年裏,有史料記載的全國性大大小小的農民起義竟然爆發了200次以上。這就很奇怪了!

此外,不自在“洪武時期”,在其他明朝皇帝在位時期,大小規模的農民起義也接連不斷,平均下來竟然每年都會爆發數起甚至數十起(包括“農民暴動”),因為有好事者曾做過統計,隻有在“隆慶時期”和“萬曆朝”初期這短短的十幾年裏,有關明朝的史料裏沒有記載過農民起義(暴動),而剩餘時間,起義不斷。

因此,相比於曆朝曆代,明朝簡直就是中國古代“農民起義”的“集中爆發期”!而鎮壓“農民起義”,則是曆朝曆代明朝皇帝們的“必修課”。為何明朝的農民起義如此頻繁呢?原因便是朱元璋的治國理念有問題。

西元1368年,朱重八在江蘇南京建立明朝時曾說過:“胡元亡於寬,故朕濟之以猛。”前半句話意思是“元朝”亡於對老百姓太寬容,因為“蒙元朝廷”乃蒙古貴族所建立。因其乃草原遊牧民族,文明程度較低,故管理水平落後,隻相信快馬、彎刀和弓箭的力量,對“孔孟之道”、“華夏禮儀”嗤之以鼻,治國隻關心收稅。

在蒙古貴族眼裏,其統治下的臣民,不管是普通蒙古牧民還是色目人、漢人、南人的官僚階層或鄉紳地主,隻要能把賦稅足額收上來就行了,至於實行奴隸製、封建製、官僚買辦,還是資高利貸都無所謂。

蒙古貴族統治階層對中後期,色目人、漢人,甚至南人中的“富戶”(官僚買辦、土豪劣紳等)有錢人出門時,即使都乘坐16人抬的“大花轎”,相當於皇帝的待遇也沒人管,因為蒙古統治階層眼中隻在乎與錢財對等的階層地位,不在乎什麽狗屁禮儀。

不過,到了後世的明、清兩朝,隻有“皇帝老子”出門時,才能享受“十六抬大轎”!其他人若敢僭越,則必定以“試圖謀反罪”押入死牢,等候問斬。而元朝時期有錢人家裏裝修得金碧輝煌,甚至雕龍畫鳳,也不會招來“蒙元朝廷”發難,即便有人故意暗中挑事並造謠誣陷,頂多也就是費些錢財就能把官差們打發走。

為何會這樣?因為官差門隻關心完成上麵派發的“賦稅任務”就行了,而對方隻是普漲浪費的“良民”而非“刁民”,何必要苦苦相逼?畢竟拿人手短,吃人嘴短,隻要對方按時繳稅進行,愛怎麽折騰就怎麽折騰。

元朝的普通百姓(有錢人家)不用擔心因“僭越”而犯事,可是到了明朝,情況就完全變了。根據明朝萬曆年間一位“禮部尚書”,即著名的文學家於慎行所說:“元平江南,政令疏闊,賦稅寬減,他無征發。”

就是這短短16個字,就足以證明一切。而且,這還是一個明朝高級官員說的,這簡直讓人疑惑不解。

其實,蒙古人是非常重視“貿易”和“經商”的,但“貿易”和“經商”最重要之處,就是從事它的人要有足夠的自由才行,這就要求人口得有流動性,因為隻有人口流動了,才能貨通天下,才能掙到錢,才能給蒙古人交稅。同時,對於老百姓種地之事,蒙古人就看得很淡,因為遊牧民族習慣吃肉喝奶,但不愛吃米飯。

蒙古人心想作為被統治者,你就按照規定數額繳稅就行了,不在乎你做什麽行業,也不要求你傾家**產的多交,因為蒙古人喜歡吃“老韃子烤羊腿”,不愛吃白米飯。所以,當時的江南百姓日子過得還算行。

這些“南人”中的“普通百姓”(富人階層)擁有充分自由,其想種地就種地,不想種地的也可以做買賣。

“元朝”的賦稅製在不同時期有所調整,包括“地稅”和“丁稅”、“秋稅”和“夏稅”、“科差法”、“經理法”等。

元朝的“地稅”和“丁稅”在其“前身”——“大蒙古國”時期,由“元太宗”孛兒隻斤?窩闊台的幕僚們(漢化之契丹人耶律楚材)負責製定並規定:“每戶科粟二石,後以軍食不足,後增為四石。繼定利征之法,令諸路驗民戶成丁之數,每丁歲科粟一石,驅丁(亦稱驅口)五升,新戶丁、驅各半,老幼不與。

其間有耕種者,或驗其牛具之數,或驗春土地之等,丁稅少而地稅多者納地稅;地稅少而丁稅多者納丁稅。工匠、僧、道驗地;官吏、商賈驗丁。”

《元史?食貨誌》記載:“地稅,上田每畝三升,中田二升半,下田二升。水田每畝五升”。《元史?耶律楚材傳》記載:“至元十七年(西元1280年),“元世祖”孛兒隻斤?忽必烈規定,全科戶每丁粟三石,驅丁粟一石,半科戶每丁粟一石。”

元初,江南隻收“秋稅”,至元朝改國號為“大元”後的“至元”十九年(西元1282年)二月,令江南稅糧依宋貞例,輸米三分之一,其餘折輸綿、絹等雜物。“元成宗”孛兒隻斤?鐵穆耳的“元貞”二年(西元1296年)始定江南征收“夏稅”。

“秋稅”隻令輸糧,“夏稅”則折收木綿布、絹、絲、綿等物,均視糧數為差,糧一石或輸鈔三貫(3000枚銅錢,相當於3兩銀子),或輸二貫,或輸一貫500文。

“元太宗”孛兒隻斤?窩闊台在位第八年(西元1236年)始行“科差法”。其名曰“絲料”、“包銀”。“絲料”即是每戶出絲一斤,以供國用。五戶出絲一斤,以供諸王功臣沐浴之資。各驗其戶籍上下等級而征收。

“包銀”,僅民科納六兩,半輸銀兩,半折輸顏色絲絹。以銀納稅,從此開始。《元史?食貨誌》中說:“經界廢而有經理。魯之履畝,漢之核田,皆其製也。夫民之強者,田多而稅少;弱者產去而稅存。

非經理無以去其害。然經理之製,苟有不善,則其害又將有甚焉者矣。”有元謂之“經理”者,在宋曰“經界”,在金(朝)曰“通檢推排”。

《元史?食貨誌》中載有章閭對經理法的評說:“經理大事,世祖已嚐行之,但其間欺隱尚多,未能盡實,以熟田為荒地者有之,懼差而折戶者有之,富民買貧民田,而仍欺舊名輸稅者有之。由是歲入不增,小民告病。”

元代統治者們為了“稅入無隱,差役亦均”的目的,采行“經理法”,但是並未達到預期目的。在元朝“延佑”二年(西元1315年),由“元仁宗”孛兒隻斤?愛育黎拔力八達下詔廢止“經理法”。

而且,“蒙元朝廷”治下的很多地方基本上都屬於“自治”狀態,因為蒙古人通常一年就來收一回稅,也就是趕上秋高馬肥之際收“秋稅”,平時都在長城以北大漠草原上“跑馬溜溜的草原,一朵溜溜的雲喲……”

也正是因為元朝統治者的寬鬆政策,才讓張士誠、朱元璋、陳友諒等“草莽英雄”鑽了空子並成了“大事”。因此,等朱元璋當了皇帝後,一切都變了。作為元朝“寬鬆政策”的受益者,朱元璋缺“朕濟之以猛”!

…………………………………………………………

哈哈,多謝各位書友關注,收藏,推薦,訂閱和評論本書!身為作者,我很高興也很榮幸能為各位讀者提供一部符合大眾口的“都市異能”兼“修真玄幻”小說。常言道“人生苦短,筆尖修長。”是故,修真路漫漫,何處覓長生?煩惱無去處,且看書中人!願《天地任我行之“係列”》小說能給大家帶來快樂與感悟!

本故事純屬虛構,若有雷同實屬巧合!道友們,打工辛苦,時間緊迫,創作不易,點讚收藏,順便轉發,欲知情節?下回分解!(“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顏如玉”?歡迎閱讀我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