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沉潭慘劇
“總算是承認了。”拎著出頭的壯碩男人隨即像是變臉似的,換了副麵孔,弓著腰回到了村長的身邊。
“您看,怎麽處理?”
男人此話一出,身後前來看熱鬧的婦人們紛紛開始窸窸窣窣地交頭接耳了起來。
青瓦的村長一向是村裏德高望重的老人,即便是見了血,臉上的威嚴之氣也依舊沿著那些滄桑縱橫的溝壑褶皺裏流淌下來,嘴角下沉,端莊肅穆。
喬酒歌看了好一會兒,實在很難把現在這個村長和之前的羅老頭聯係在一起,看來等到羅成殺人的那件事被揭露後,這個村長在村民心目中的地位也會急遽下降。
“這麽多年了,大家因為這個瓷化的詛咒飽受煎熬,無論如何,青瓦的秘密是絕對不能泄露出去的。”村長隻說了一句話,底下的村民們就紛紛附和了起來。
“對!絕對不能容忍他們一家的所作所為!”
壯碩的男人用手中的鋤頭敲了敲地麵,也跟著大家附和,“沉潭!沉潭!沉潭!”
喬酒歌在一旁急得團團轉,她膽大妄為地用手指指著那個男人的鼻尖兒,“你們這是濫用私刑!你們這是違法的!”
她叫喊地歇斯底裏,可隨機又意識到這些隻是尋薇的回憶,這些事情都要已經發生過了,她根本無法改變什麽。
後排的女人們雖然早就知道是這個結果了,可是看著端理母親懷裏的初生的嬰兒,還是忍不住心軟了起來。
“可是那孩子年紀還小啊……”女人們的同情心開始泛濫了起來,開始為孩子求情。
場麵一時間鬧得不可開交。
端理的母親緊緊抱著端睿安靜流淚,她看著丈夫受傷的肩膀,開始埋怨起了那個已經離開青瓦的孩子。
都是那個怪物,從她生下他的時候,她就應該知道那孩子是個怪物了,現在,這個怪物要害死全家的人,自己卻已經置身事外了。
她憤恨地咬了咬牙,懷裏的孩子似乎能感受得到她的心聲,又開始大哭了起來。
女人,男人,孩子,在一起依偎了許久,端理的母親終於下定了決心,把懷裏的嬰兒交給了那些婦人。
她的手掌依依不舍地在孩子的臉頰上摩挲了一會兒,“我們願意沉潭,但是孩子是無辜的,他還小,什麽都不懂,你們放過他吧……”
先前那些吵鬧的村民們頓時就安靜了下來,大家紛紛把目光投向了威嚴的青瓦村長,麵帶虔誠地等待著他英明的決策。
羅村長的左臉頰小幅度地抖動了一下,臉上沒有一絲表情。“孩子可以赦免。”
端理的母親臉上露出了一絲慶幸的表情,隨即轉身和身後的丈夫擁抱在了一起。
男人身後,女人們又開始討論起了村長的慈悲心腸。
這一幕幕看在喬酒歌的眼裏是多麽的諷刺,可她這次學乖了,隻是靜靜地看著這一幕幕慘劇是如何釀成的。
“你們去準備沉潭用的瓷甕,今晚十二點,大家在寒潭集合,老人孩子都要去。”他不在乎這些從很久以前就流傳下來的私刑是不是殘忍,他要的隻是那種一呼百應的驕傲感。
沉潭對於青瓦的村民來說,是難得一次具有教育意義的集體活動,連孩子都要來參加,是為了確保那些孩子不再萌生出逃離青瓦的思想。
作為村長,他要捍衛自己的地位,更要把這些根深蒂固的習俗植入道每個村民的腦海裏,在這裏根本沒有正義可言。
在聽到村長的決策後,村民們立刻卸下了臉上的同情,變得有些興奮。
這時候,喬酒歌注意到了門口尋薇的表情,她變得有些失落,並不是因為端理的父母沉潭而失落,而是那個孩子,即便事情鬧地這麽大,他也還是沒有選擇回來。
他永遠離開青瓦了。
長青的草坡上,再也沒有像端理那樣瘋狂的人,和她那些瘋狂的想法惺惺相惜的人了。那些泥土下掩蓋的瓷骨,終歸要在她的心裏腐爛下去,她再也不能驕傲地對任何人說,我殺了我的父親,草坡下是他的墳塋。
沒有人會為她的做法而感到驕傲。
唯獨端理,他對她是特別的,或者說,她們才是一類人。
尋薇覺得很難過,她揉了揉眼角,手上沾了些濕意,她的心空落落的,因為她的同類棄她而去了。
而在她身邊的,比她高出一個頭的尋雲卻還在天真地以為,尋薇的哭泣是因為自責,她摸了摸尋薇的腦袋,安慰她,“不要哭,這不是你的錯。”
這本來就不是我的錯,尋薇想。
晚飯的時候,桌上的飯菜很豐盛,大概是因為今晚十二點大家都要去寒潭集合看沉潭的緣故,尋薇的母親怕兩個女兒熬到十二點肚子會餓,不由地多準備了些飯菜。
“你怎麽不吃?”尋雲向著自家妹妹的碗裏夾了筷菜肴。
尋薇的坐在高高的椅子上,兩隻腳還夠不到地麵,一雙靈巧的眼睛忍不住在桌上巡視著,傷心過後,她的心情又莫名的好了起來,吃飯的時候,連帶著底下的兩隻腳也歡快地前後搖晃。
尋薇的母親在主座上多擺了一副碗筷,“尋薇啊,吃飯的時候就規矩些,不要扭來扭曲,你爸要是還在的話,一定又要罵你沒規矩。”
尋薇的小巧的眉眼在那一瞬間變得得意了起來,她用筷子撥了幾粒飯放進嘴裏,嘟嘟囔囔道,“反正他已經不在了。”
她注意到了母親盛飯是僵硬的姿勢,心想,母親身上的瓷化也越來越嚴重了,要不了多久,她也會不在的。
等到母親瓷化地差不多了,她也會把她帶上那片山坡,到時候父親和母親就能合葬在一起了,她很像把這個想法也一並告訴端理。
可惜他不在了。
尋薇把筷子銜在嘴裏,透過窗縫,遠遠地眺望著天邊的斜陽,想到端理,心情又變得惡劣了起來。
隻有端理才是真正了解她的人,她記得他第一次告訴端理,自己不希望家人在徹底瓷化後背敲碎重鑄成漂亮的瓷器,她寧願他們永遠都是一堆不會腐朽的碎片的時候,端理眼底的笑意,像極了冬季的暖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