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好貨都放在後麵。
接下來一連三件古董,杜衡都認為值得拍下。
隻是眾人好像盯上他倆了,每次都跟著喊價,一直加到杜衡估值的最高點。
尤其那孫什麽發。
每次都緊隨李之瑤後麵喊價,還每次都隻加價一萬,純屬惡心人。
連續被狙擊,李之瑤臉上逐漸浮現慍怒。
“杜衡,你看看接下來有沒有那種特別坑的古董,就是看著特別真但其實是贗品的。”
老板這是想坑人?
“第十七件,白玉轉心蓮子瓶,是老瓶接新底。五分之四是真品,隻五分之一是贗品。並且因為這類型的幾乎沒有傳世存在,場中應該有不少人誌在此瓶。”
杜衡小聲回答著。
他發現美女老板這有仇就報的做派好颯!
“按古董行業規矩,這就是贗品!就這件。”
而正如杜衡所言,白玉蓮子轉心瓶一上場,場中喊價聲頓時此起彼伏。
“四百萬!”
李之瑤站起身,再次擺出一種勢在必得並且她不差錢的架勢。
“四百二十萬!”
“五百萬!”
李之瑤前後抬了三次價,一直抬到六百萬才終於貌似不甘心的,委屈巴巴坐下。
老板好演技!
電視裏說的沒錯,果然漂亮的女人都會騙人!
最終,拍賣價定格在六百六十萬。
最妙不可言的是,拍下白玉蓮子轉心瓶的,正是那孫什麽發。
接下來結果自不必說。
“這位先生,非常遺憾!五位鑒定大師一致認為,白玉蓮子轉心瓶為老瓶接新底的贗品,估價為……零!”
當是時,隻見孫什麽發白眼一翻。
“孫少?孫少!醫生,有沒有醫生?”
“孫少被自己氣暈啦!”
噗嗤。
李之瑤看著下方亂哄哄場景,忍不住展顏而笑:“敢惡心我,活該!”
“你盯著我幹嘛?”
“老板,你笑起來真好看!像春天的花兒一樣。”
“用你說,我知道。”
李之瑤傲嬌地揚起下巴。
更好看了!
“不過,你這種真心實意的誇獎,我就勉為其難的接受了。不算你拍馬屁,繼續保持。”
一直以來,李之瑤在杜衡印象中都端莊嚴肅,是高不可攀的上位者。
可現在杜衡發現。
美女老板其實也有小女孩可愛的一麵。
而此刻拍賣場中,已經氣暈的孫少,自然是腸子都悔打結了。
其他人同樣後怕不已。
幸好有這姓孫的傻子頂上去,不然這會氣暈的就是他們自己了!
如此看來,這對小年輕兩次出手賺翻,隻是運氣好而已。
鑒定水平不過爾爾。
傻子才跟他們後麵買!
而接下來,杜衡始終沒出手,一直到倒數第四件,杜衡看完頓時雙眼放光!
“老板,這幅畫必須拿下!”
說這話時杜衡情忍不住激動地抓住了李之瑤柔荑。
乍然被年輕男子握住手腕。
李之瑤小臉微紅。
愣了小半晌後才壓低聲音嗬斥:“你鬆手。”
“啊?哦哦,對不起,老板。”
“下次注意。”
杜衡連聲道歉,而李之瑤卻發現自己有些奇怪。
這要放在以前有人如此冒犯,她沒一巴掌抽過去都算太陽西方升起。可現在她不僅沒打人,連罵都沒罵。
或許是因為杜衡這位員工太優秀,她舍不得吧?
“《江行初雪圖》,原作收藏在台北博物館。所以這幅畫,可以明確告訴大家,是一幅臨摹之作。但因有據考證,臨摹者為清朝山水畫大師仇白鴻,且其傳世畫作甚少,故此畫起拍價三百萬!”
等拍賣師報價完,下方沒人舉牌,反而各種唱衰。
“仇白鴻畫作迄今為止,拍賣價最高是《溪山行止圖》的三百六十萬。他的臨摹作品居然定價三百萬,太高了吧?”
“就是啊,除非真心喜歡想收藏,不然買回去太容易虧了!”
李之瑤也同樣想法。
“杜衡,雖然這同樣算古董,但三百萬拍下來沒賺頭。”
“這是建立在它是仿品的基礎上。”
“什麽意思?”
“我意思是,這幅《江行初雪圖》是五代南唐趙幹的真作!不過,這裏隻是一半。”
“而台北博物館收藏的那幅,是另一半!”
李之瑤聽懂了他的意思。
“你是說,原作被人用了‘一分為二’的造假手法?類似電影《無雙》、《十二生肖》裏麵畫作一揭為二的情節?”
“沒錯,厲害的人甚至能將一張紙劈成三份,因為墨透紙背的原因,三份其實都能算真品!”
對於這種另類的造假技術,杜衡隻能感歎神乎其技。
“如果是真品,那必須買!”
“台北博物館的那二分之一不可能拿出來,物以稀為貴,這一幅也具有極高的收藏和商業價值。”
“老板,我估價三千萬!”
“好,我信你。”
“三百萬!”
在別人還議論時,李之瑤再次強勢舉牌。
“三百二十萬!”
“四百萬!”
一下子,看傻子的眼神,又全部再次聚集到杜衡跟李之瑤這邊來。
三百萬都可能虧,這姑娘居然直接四百萬。
到底是犯傻?
還是千金難買心頭好?
有人認為杜衡兩人不過爾爾,但同樣有人覺著,李之瑤兩次出手都賺翻,可能憑的真本事。
所以,有人試探著再次跟上李之瑤。
“四百一十萬!”
“五百萬!”
李之瑤強勢無比!
她這次比之前兩次,表現得更勢在必得,甚至有種死磕到底的架勢。
原本想跟的人頓時都不敢喊了。
他們怕再喊下去李之瑤不跟,最後也買個贗品,落個跟那啥孫少一樣氣暈的下場。
“不跟了,這位女老板豪氣!”
不僅豪氣。
還傻裏傻氣!
就算你是喜歡這幅畫,也沒必要花五百萬啊!
真是個十足的敗家子!
“……五百萬三次!恭喜這位兼具美貌與智慧的小姐,拍得這幅《江行初雪圖》!”
“立刻鑒定。”
《江行初雪圖》被送上三樓,可過去了整整一刻鍾,三樓卻始終沒有鑒定結果傳下。
而之前每次古董鑒定,從未超過五分鍾。
“咋回事啊?鑒定結果呢?”
“台上那誰快去催看看,一件有據可考的古董,這還能出幺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