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樂評
艾莉妮.瓊斯對這次專訪再滿意不過了。
她聽過蘇菲在《青春舞會皇後》的原聲唱片,也聽過她發行的單曲唱片。雖然蘇菲的聲音依舊略顯稚嫩,沒有發育完全,但那種感染力卻是超越了年齡和閱曆,直入人心,但她在歌聲中傾注了全部的感情,以獨特演唱技巧,將歌曲的意境提升到一個不可思議的高度。
在那個偶然的上午,艾莉妮見到了這個略為有些靦腆的女孩,更成為了第一個能夠獨家采訪她的記者,同時也獲得了對方的好感,這讓艾莉妮堅信,她的記者生涯將揭開新的一麵。
“從唐人街走來的女孩蘇菲,《青春舞會皇後》為她帶來了一片喝彩聲,成為許多青少年心中最受歡迎的女孩,也成了家長們眼中的叛逆女孩。但是,好萊塢誕生了太多的奇跡,很多人都在懷疑她是否會像一顆流星似的劃過好萊塢的天空。
可是,當《隱形的翅膀》在耳邊響起的時候,所有人都記住了‘蘇菲’這個名字,如果說《青春舞會皇後》震撼的是每名觀眾的眼球,那這首歌震撼的就是每個人的心靈,一個以歌曲形式表達出來的故事,讓我們把它牢牢的印在了腦海裏,這個華裔女孩所創造的奇跡,在我們的眼前,徐徐拉開。”
這是艾莉妮.瓊斯這篇專訪的開篇文字,對蘇菲做了一個簡單的介紹之後,直接就切入這次發行的單曲,對這首歌做了詳盡的介紹。
“美麗、清純,充滿東方女性的含蓄,寧靜中蘊藏著無限的活力,這是蘇菲給人的第一印象,她的光芒。就象早晨初升的太陽,正在一點一點的呈現在所有人的麵前。”
這不是艾莉妮原本寫的結尾,她的本意就算為蘇菲送上再高的稱讚也是值得的,不過回頭想想,向來大驚小怪的新聞媒體上刊登出來的文章,誇誇其談的絕對不再少數,一點點小成績就會被誇張成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而且蘇菲的年齡畢竟還小,成長的空間還很大,所以艾莉妮.瓊斯把已經寫好的結尾全部刪除。換上了這個稍顯平淡的收尾。僅僅是一句話,卻勝在中肯踏實。
艾莉妮.瓊斯想起了持續半個小時的采訪結束之後,蘇菲的經紀人門德斯忽然說了一句話。“瓊斯小姐,這篇文章請隔一周再刊登。”
厲害啊!
艾莉妮.瓊斯略一思忖,便明白了門德斯的用意。
推遲一周發布相關新聞,可不僅僅是一個時間差而已,也是宣傳的策略。以蘇菲這樣剛剛有些人氣的新人歌手來說。首周發行完全可以借助還在熱映中的《青春舞會皇後》的人氣效應,就算發布了新聞,宣傳效果也是重疊,肯定無法發揮相應的作用。等到第二周再發行,屆時電影已經漸漸地下線,而單曲也已經傳播到一定範圍了。這時出現的新聞必然會把效果最大化,為下一周的銷量做一番有力的推動,而且還有助於專輯的發行。
在美國。唱片的銷售當道包括唱片連鎖店、超市、演唱會場館、郵購下單等等,對於生意有基本了解的人就知道,銷售渠道越多,對於商品的銷售就越有利。像環球這樣的大型唱片公司,最大的優勢不是什麽創作、不是包裝、也不是策劃。畢竟這些都是依靠人才就可以彌補的,真正的差距就是體現在發行和銷售渠道上。這是一種積累,不經過一段時間是做不到的。
以環球音樂來說,它在全美都擁有屬於自己的唱片連鎖店,遍布全美的唱片店,和一些大型商場、超市都有協議,唱片一經推出,貨架上全部擺上歌手的專輯,再加上狂轟濫炸的媒體資源,大型唱片公司的歌手在銷量上絕對占據優勢。
《紐約時報》與蘇菲的良好關係,為她在媒體這塊陣地上的宣傳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而羅伯特.休斯的評論出現在媒體上,還是引起了不小的議論。
羅伯特.休斯,是《時代周刊》的專業撰稿人,這個時候他雖然是剛剛從澳大利亞移居美國不久,但由於他的評論專業性極強,在那些新聞媒體中已經嶄露頭角,非常受重視,許多人都十分喜歡閱讀他的評論。
《時代周刊》是美國影響最大的新聞周刊,有世界“史庫”之稱,如果能夠在這個刊物上發表一篇正麵的評論文章,對於接下來的專輯銷售,影響無疑是巨大的,而如果能夠得到羅伯特.休斯的評價,無論是正麵還是負麵,都是有巨大效果的。當然,門德斯相信這個樂評會是正麵評價的。
門德斯和羅伯特.休斯是偶然結識的,雙方關係還算是融洽,所以羅伯特.休斯在百忙之中,看在朋友的麵子上,答應給蘇菲一次機會。
“小姑娘,你有一分鍾的時間說服我。”羅伯特.休斯用一種挑剔的眼神打量著蘇菲。
蘇菲很清楚,像自己這樣剛剛出道的新人,想要在《時代周刊》這種影響力極大的刊物上露臉,很不容易,如果不是門德斯,她恐怕連這次機會都不會有,所以她也並不覺得對麵這個男人有什麽不對。
“隱形的翅膀讓夢恒久比天長。”
這是蘇菲說出的第一句話,“這是一句歌詞。”
“又代表了什麽呢?”羅伯特.休斯的眼皮抬了抬,臉上表情依舊沒有任何變化。
“每個人都有一個難忘的少年時代,一個織夢的年代,當我們在為實現夢想而努力的時候,是來自親人無私的愛,給我們不停探索的力量,是支持我們飛翔的動力源泉,無論將來我們會怎麽樣,那雙隱形的翅膀都永遠在我們的身後。”
蘇菲勇敢地直視著麵前的男人:“這首歌唱的是一個故事,告訴我們……你不是一個人在奮鬥!希望永在!”
她說得不緊不慢,羅伯特.休斯聽得很清楚,他插在褲子口袋裏的手掌輕輕握了握,但隨後就又鬆了開來,麵上表情依舊沒有任何變化,但眼底卻不經意的閃過一抹光芒。
蘇菲說完之後便靜靜地注視著他,大約過了十秒左右,羅伯特.休斯的臉上突然出來一抹笑容:“好吧,把唱片給我一張。”
一直到離開的時候,蘇菲還有些不相信,原本她以為羅伯特.休斯隻是為了門德斯的麵子,勉強給了自己見一麵的機會,卻沒想到他居然真的同意為自己寫評論,那一句‘把唱片給我’,可不是他買不起唱片,而是羅伯特.休斯願意寫評論的意思。
果然,羅伯特.休斯的評論隻隔了一周,就在《時代周刊》發布了,這引發了媒體不大不小的驚訝,一些頗有名氣的樂評人開始正式蘇菲的這首單曲,再加上環球公司的推波助瀾,單曲銷售僅這一個星期,就達到了三十萬張,亞洲地日本為五萬張,台灣為十萬張,香港也達到了8萬張……其中日本銷售偏少的原因主要是鄧麗君的影響,因為她在不久之前的演唱會專輯中,也有這首歌。
愛德華.羅伯茨今年二十九歲,1968年,他成立了微型儀器遙測係統公司(mITS),先是生產火箭模型,然後生產可編程計算器,剛開始的時候生意不錯,雖然隻有百餘人,但五髒六腑俱全,就在他買下了一家倒閉的飯店準備大展宏圖時,電子行業的一些巨頭開始垂涎計算器這塊市場,他們以技術和價格擠入這塊市場,使得mITS公司的市場份額急劇縮水。
在這種情況下,愛德華.羅伯茨根本沒有時間參加一些娛樂節目……看電影、聽歌,簡直就是一種奢侈的享受,他隻能利用在公司的茶水時間翻閱一下雜誌,而《時代周刊》和《電影評論》就是他選擇的兩份刊物。
翻開《時代周刊》九月號,愛德華.羅伯茨沒有去看那些專訪,因為他的時間不多,所以隻瀏覽了一下時事新聞,然後便看看有沒有羅伯特.休斯的評論,雖然這個人出現在《時代周刊》上的時間不長,但他的文章很特別,而他推薦的電影和歌曲也都很好,在能夠抽出時間的情況下,愛德華.羅伯茨不介意自己放鬆一下。
在這一期的刊物中,羅伯特.休斯評論的竟然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新人歌手,愛德華.羅伯茨有些好奇,認真地閱讀起這篇文章。
“舒暢自然的節奏,嫻熟清新的演唱風格,這不僅是一首旋律優美的抒情歌曲,而且還是一首積極向上的勵誌歌去,是少有的上乘之作。當歌詞隨著旋律飄逸出來的時候,那稚嫩中緊著幾分柔和的嗓音,一下子就牢牢抓住了聽者的內稺。和旋律的舒緩相反,歌詞描繪的會是一個積極奮進的人生,充滿希望的未來,而且歌手在勵誌的同時,告訴聽眾,他們並不孤單!
很難想象,這是出自一個十二歲女孩之手,這是由一個十二歲的少女深情演繹的,這個包辦了詞曲創作的華裔女孩,向我們展示了她驚世的才華,從節奏、旋律,到編曲、歌詞,這首歌都堪稱本年度的上乘作品,她為國內充斥著搖滾節奏的樂壇,帶來了一陣清新的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