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製造對比
合理製造對比衝突,是作品能否走紅的一個關鍵。關於這一點,我這裏偷一下懶,直接把以前的一期主編手劄複製過來吧。以下是手劄全文。
今天又在論壇看到個老帖,評論金庸作品中人物武功的高低,這類帖子,看得多了,實在是提不起什麽興趣來。不過,由這個帖子,我倒是想到了一個商業化寫作的特點,那就是強烈的對比、巨大的反差。
全盛狀態的段譽和丘處機,這兩人武功誰高誰低,內力誰強誰弱?恐怕所有熟悉金庸作品的讀者都會選擇段譽。不過,這兩人出現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作品中,根本就沒有機會交手,又怎麽能知道兩人的強弱?而且從內力的表現來看,段譽和喬峰喝酒時能用內力將酒逼出,但丘處機和江南怪拚酒時,也同樣能將酒逼出,從這些表象來看,兩人是一個檔次的。不過,讀者們顯然不會這麽看待。這是為什麽?
很顯然,這是因為人物之間的對比。在《射雕英雄傳》中,丘處機不過是個二流高手,在他之上,無論是東邪西毒,還是郭靖裘千仞,和他完全不是一個檔次的。而在《天龍八部》中,段譽盡管武功時靈時不靈,但至少靈光的時候,他完全有實力與任何一位一流高手一爭高下。正是這些虛擬人物之間的對比,給了讀者強烈的印象,丘處機武功平平,段譽實力超群。
提到東邪西毒,我們的第一個印象幾乎都是強大。盡管在書中,這兩人也沒真正表演過多少單掌碎石之類的絕技,但他們武功的強勁,卻已經深深地刻在了我們的腦海中。相比之下,一些新手作者寫的武俠,盡管讓主角吼得聲嘶力竭,盡管讓主角如街頭藝人一般賣力表演,但他們的強,讀者卻始終打了個問號,對於他們,終究還是不如東邪西毒那樣令人放心。這些作品的差距,到底是在哪兒?
我認為,差距不是在對天下第一高手的刻畫上,而是在於對武林二三流高手的描述上。當一部作品成功刻畫了江南怪這樣的普通高手後,當他們的形象已經深入讀者腦海後,緊接著出現的全真子、鐵屍銅屍、武林四絕,這些一個比一個強的高手,形成穩固的對比基礎。在這樣的基礎下,金庸要突出黃藥師的強,根本就不用去描寫黃藥師上樹上房如何瀟灑、拔樹碎石如何輕鬆,隻要用之前高手,比如丘處機的一句崇敬的言語,或者一個如臨大敵的表情,就足以讓讀者接受黃藥師的強了。
無論是武俠小說,還是其它類型的小說,但凡是成功的商業化作品,我們都能或多或少的找到這些對比的痕跡。一般來說,各種鮮明的對比越強,作品的吸引力也就越大。
日本的動漫大作《棋魂》,就給了我們很好的示範。在《棋魂》中,主角是個連圍棋規則都不懂的門外漢,但附體在他身上的靈魂,卻是曾經天皇的圍棋老師、曾經的圍棋界第一高手。這種強烈的反差,就給了讀者很大的期待。在這個靈魂的教導下,主角究竟會有多大的成長空間?
事實上,《棋魂》中的對比不僅在此。比如,當主角學到點皮毛,自己出手時,他是個完完全全的弱者;而若是他聽從靈魂的指揮,讓靈魂來出招時,他就是個超一流高手。這樣,就會形成圍棋初學者認為主角很弱,對他不屑一顧,而一些頂級職業高手卻完全被主角的實力所折服,對他驚為天人的強烈反差,而當那些初學者和職業高手有機會聚在一起時,戲劇性的場麵自然而然就出現了。
《棋魂》的這種對比模式,完全可以擴展開來,應用到各種類型的小說中。比如寫武俠的話,也可以設計這麽一個故事,一個昔日的天下第一,死後靈魂不滅,最後附體在一個去某門派拜師求藝的少年身上。這少年本身半點武功基礎都沒有,但附在他身上的靈魂卻是個武學宗師,這樣,強烈的對比就行成了,之後的故事,也很容易發展出來了。比如少年武功的快速進步、偶爾顯露的武學天才、一招半式的發威、旁人對少年武功高低的迷惑……這些,都可以成為很強的賣點。
當然,在寫作中,造成對比的方式千千萬萬,不限於這麽一種。相比之下,近年興起的轉世重生、靈魂附體一類題材,更容易體現出對比來,尤其是關於主角自身的對比。這類作品,主角要麽是靈魂換到了別人身上,要麽是換到了多年前的自己身上,但不管怎麽樣,主角擁有的這個身體,身體中存在的思想、知識、技能等等,會有非常明顯的改變,重生前後,形成強烈的對比。
比如最近上架的一本新作,寫的是一個年高德邵的少林方丈,重生到異世界,成了一個臭名昭著的花花公子,這樣,除了傳統的武力對比,也就是少林方丈武學功底的深厚與花花公子的不學無術的對比之外,還體現了道德觀念上的對比,少林方丈嚴守清規戒律,人品端方,而花花公子卻作惡多端,人品低劣,兩方麵一對比,戲劇性自然而然就出來了。
如果把這個題材反過來,讓一個花花公子重生到一個德行兼備的老和尚身上,這樣,對比依然存在,戲劇性也依然存在。當然,這麽一改的話,因為主角性格等設定的不同,故事可能的發展方向就完全變了,小說的寫法也必須跟著進行改變。
要讓主角自身形成對比,也不一定要用到轉世重生。其實,許多傳統的模式,都是體現了主角自身的變化。比如眾多的傳統武俠作品,主角都是吞食某種奇珍異果,或是得到某本絕世秘笈,這麽一來,主角當前的弱,和他之後可能的強,也形成了對比,讀者的胃口也就被吊起來了。而另一種更常用的商業化寫作手段——扮豬吃老虎,其實這也是一種主角自身的對比。確切來說,是主角真實的內在的強,與他虛假的外露的弱,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這種手法雖然老套無比,卻是屢試不爽的吸引讀者良方。
主角自身的對比之外,自然就是主角與其他人的對比。這種類型,在架空曆史類作品中體現得尤為突出。因為主角去了古代,他的知識體係和思想觀念就與當時的世人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如上文所述,隻要對比一出現,故事自然就能展開,而吸引力也就出來了。
其實,隻要仔細找找,就會發現,幾乎所有傳統的商業橋段,都體現著形式各異的對比。如果缺少了對比,故事的吸引力將會非常有限,除非作者文字功力特別深厚,否則,幾乎都是平淡無味的。
比如前文提到的描寫武林高手,如果隻是空泛地去寫他如何如何強,隻是用上一串形容詞,那麽就無趣得很,而若是先有個對比的對象,然後說主角比他更強,那就很實際很生動了,而且想要讓他強到什麽地步,作者可以很容易地表達出來,因為可以與那參照高手激戰三天三夜,也可以一口氣把他吹飛,隻要有了參照,一切就變得容易了。
類似的,如果光是寫主角打敗某個敵人,讀者並不會感到太興奮,但如果打之前就刻畫出對手的強大與可惡,寫出打架前對手的輕蔑和旁觀者的不看好、朋友的擔憂,或是此戰的重要性,然後,再和打贏後對手的震驚和不敢相信,旁觀者的崇拜,朋友的歡呼……這樣一對比,讀者的興奮度立刻就上來了。
總之,對比是商業化寫作必不可少的一個要素。武功天下第一,是比出來的;作品的超高人氣,也是一係列的對比吸引來的。想辦法創造對比,擴大反差,是一個商業作者必須要考慮的。
作者有話說想要製造對比,作者首先要清晰的知道差異。比方穿越到古代的橋段,如果隻是帶知識過去做金手指,那麽作者至少要知道有那些知識點是可以在古代應用,必須了解古代的知識結構和認知及現代知識結構的不同,否則寫起來很可能變成虛無縹緲,讀者很難感到滿足。
至於衝突,則是另外一個概念,指的是不可調和的對立,這個對立往往產生在人與人之間,簡單的說就是對稀缺資源的所有權確認。這個稀缺資源包括實體的如財貨、女人,也包括非實體的尊嚴、愛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