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器時代 和諧 12 97 大周皇朝

張東健見有伏兵,手按住劍柄大喝道:“祖大壽,你想造反不成?”

祖大壽道:“不是我想造反,是袁承誌逼我造他的反,兒郎們,把人給我綁了!”

在數百名親兵包圍之下,北京來的士兵們當然不敢輕舉妄動,乖乖棄械投降,隻有張東健和那旗牌官拔出佩劍來妄圖頑抗。

祖大壽把袖子一甩,背轉身去道:“綁了!”

可是耳邊卻想起兩聲火銃發射的動靜,回頭一看,張東健和旗牌官已經橫死當場,滿桂吹著火銃口的青煙道:“老祖,你想啥呢,到了這個關頭還畏首畏尾,別人可幫不了你。”

祖大壽道:“你把他殺了,不是和少帥撕開臉對著幹麽?我原想把他們綁了送回北京,大家不傷和氣多好。”

滿桂把火銃插回皮套,道:“事到如今你還想兩頭不得罪?咱們已經把南邊那位惹得夠嗆了,現在人家承諾不計前嫌,咱還想啥,唯有效死而已,德州前線的狀況你又不是不知道,幾百萬的番邦大軍啊,那都是給劉子光助拳來的,你覺得袁大帥能撐得住?醒醒吧我的祖老弟,世道已經變了。”

祖大壽喃喃道:“那應該怎麽辦?”

“好辦,宣布聽從南京監國號令便是,若是北京出兵來剿,就和他們耗,反正年底之前這場仗是要結束的。”滿桂道。

“滿大哥說得在理,俺們真定府的兵都不願意打了,他媽的打了這麽多年,西夏滿清都打敗了,怎麽還不讓人過安生日子了!”何可綱憤憤不平道。

“既然如此,那我就和大家一樣,宣布起事了。”祖大壽咬了咬牙,終於下了決定。

真定反了,涿州反了,天津衛也反了,消息傳到北京城,傳到德州府,袁氏父子兩人幾乎同時癱在椅子上,不過兩人的反應截然不同,袁崇煥想的是護著皇帝出海流亡,仿效文天祥的事跡。而袁承誌則歇斯底裏狂性大發,開始了最後的瘋狂。

十一月下旬的一天,北方戰局已經進入尾聲,雖然真正意義上的戰役連一次都沒打過,袁氏父子卻已然是敗了,德州和北京變成兩座孤城,監國的人馬已經出現在保定了,眼瞅著大事已定,卻從北京傳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

天啟帝禪讓皇位給袁承誌,袁少帥麵南背北稱孤道寡了,國號大周,年號永豐,在北京紫禁城登基之後,大封文武百官,光親王就封了十幾個,公侯更是無數,連軍中百戶都能得到一個末等爵位,爵位是有了,賞賜卻跟不上,隻好縱兵搶掠,一時間北京大亂,民不聊生。

紫禁城,太和殿,袁承誌身穿龍袍呆坐在龍椅上,說來可笑,不管是大明朝天啟皇帝朱由校的龍袍還是大周永豐皇帝袁承誌的龍袍,都是滿族製式的,龍袍這個東西隻能皇帝一個人穿,二旁人別說穿了,就是在家裏藏著也是謀逆死罪,朱由校打南方來的倉促,自然沒帶幾件衣服,北京皇宮裏龍袍倒是有不少,可全是人家清朝的款式,朱由校倒不是很在乎,改改也能湊乎穿,袁承誌就慘了點,從決定當皇上都實施,不過一天時間,哪有空給他修改龍袍。

手下人都去搶掠了,能站在這空****的太和殿上撐場麵的人都不多了,一些太監還是穿著清朝宮廷的暖帽袍服,宮女也湊不出幾個漂亮的,總之大周朝廷這個登基典禮是不倫不類。

站在太和殿裏的都是袁承誌的好友,這些二十來歲的小夥子不知道天高地厚,被所謂的大周開國皇帝封了個親王郡王的就覺得自己真成了開國元勳了,一個個手按著刀柄自信滿滿地說:“陛下的皇位來的正大光明,比那劉子光要得人心,隻要陛下振臂一呼,南方那些和太上皇交好的督撫們肯定派兵北上勤王,大周的天下穩如泰山啊。”

袁承誌看著麵前這幾個小子,輕輕搖了搖頭,拿過酒瓶子灌了一口,道:“二十萬大軍啊,幾乎一炮未發就敗了,我不甘啊,不甘!”

說著忽然站起來把手裏裝著二鍋頭的瓷瓶子摔得粉碎,歇斯底裏喊道:“不能流芳千古,我寧可遺臭萬年,總之要在青史上留下名字!”

部下們趕緊勸道:“陛下不必多慮,太上皇那邊不是還有八萬精兵沒動麽,北京城固若金湯,咱們何懼之有。”

袁承誌瞪著一雙通紅的眼睛問道:“你們三兄弟向我保證過,隻要登基稱帝,你們的叔父黃宗羲就會來輔佐,現在人呢?人呢!”

“陛下,我家叔父怕是已經在路上了,這兵荒馬亂的行路可能慢點。”支持袁承誌稱帝的人裏麵有三個最積極的,正是當初西苑八校尉其中的黃氏三兄弟。

聽了三兄弟的回答,袁承誌哼了一聲,一甩龍袍袖子,可惜這袖子是滿清式樣改造的,馬蹄袖去掉了,袖筒很短,所以甩起來也不夠威風,顯得不倫不類。

袁承誌呆坐在龍椅上半晌,忽然又來了精神,喝道:“朕要親臨正陽門禦敵,來人啊,給我抬槍備馬。”手下一幫人趕緊預備儀仗,吹吹打打一路出了午門。

紫禁城一側的宮室裏,朱由校和魏忠賢相對無言,外麵的喧鬧對他們來說已經沒有意義了,什麽大周皇帝,不過是過眼雲煙,北京城內到處響起的炮聲已經宣告了所有人的末日即將到來,不管是大明皇帝還是大周皇帝,都是人家劉子光盤子裏的菜。

十一月的北京,已經很冷了,宮殿裏沒有火盆,身上沒有貂裘,朱由校凍得直發抖,魏忠賢把身上的袍子解下披在皇上身上,自己在宮殿裏轉著圈的跑,一邊跑一邊解嘲:“跑跑就好了,熱乎乎的還能發汗。”

朱由校的眼淚就下來了,忽然開口道:“小魏子,小說整理發布於?你說劉子光會不會殺我?”

跑動著的魏忠賢停下腳步,滿臉的蕭瑟,“劉子光這奸賊為了掩天下悠悠之口,一定會對皇上不利,但是他不會讓別人知道的。”

朱由校卻搖搖頭道:“朕看未必,這些天來朕細細思量過了,從那年朕在燕子磯遇上劉子光開始,風風雨雨這麽多年,劉子光他幫過我們朱家不少,對朕也算盡忠,朕逼他太甚啊……”

魏忠賢一怔,隨即撲過來哭道:“皇上,奴才對您也是一片忠心,日月可鑒啊。”

朱由校擺擺手:“小魏子你的忠心朕知道,這些事情都是朕咎由自取,沒有怪你的意思。”

“皇上咱們再走吧,天下之大沒有不能去的地方,咱們去湖廣找何騰蛟,他是大忠臣,也可以去江西、廣東,整頓兵馬再戰。”

“嗬嗬,朕不是建文帝,劉子光也不是燕王,朕沒必要躲他,朕也跑累了,不想動了,朕就在這北京皇宮裏等他。“

“皇上……”魏忠賢淚如雨下。

袁承誌在一隊軍兵太監的簇擁下開出了午門,隻見大街上亂作一團,到處是亂兵在搶掠,軍官和軍法隊都不知道何處去了,走幾步遠就能看見一具屍體,城中到處是火光,火銃聲更是此起彼伏,一派標準的末世景象。

“軍法隊呢!怎麽不收攏一下!”大周皇帝斥責道,他倒是忘了,縱兵劫掠的始作俑者就是自己,這軍隊一撒開來再想收攏可就難了,當兵的誰不知道北京城馬上淪陷,不趁著這個機會撈點好處那是傻子。

袁承誌索性也不管了,領兵直奔正陽門,走著走著,回頭一看,身後的人都跑得差不多了,隻有幾十個親兵跟著,就連最熱心稱帝的黃家三兄弟都不見了。

“你們走吧,走了正好,朕禦駕親征,親自登城抗擊敵軍。”袁承誌哼哼道,又從袖子裏摸出一瓶二鍋頭喝起來,順帶著將一份電報帶出掉到地上,那是父親斥責他喪心病狂的電報,事到如今說這些已經沒有意義了,一步一步的路都是自己走的,反正是死路一條了,何不死的轟轟烈烈一些。

正如預料的一樣,正陽門上根本沒有守軍,當兵的全進城搶劫去了,北京城的城牆比南京也毫不遜色,高大雄偉,幾十個人爬上去如同蚍蜉一般渺小,那麽多的大炮,那麽多的礌石滾木就堆在那裏,沒有人去管,所有的人都認準了必敗的結局,何必再白白送死呢。

眾叛親離,這就叫眾叛親離,大周皇帝袁承誌站在北京正陽門的城牆上,嘴裏翻來覆去念叨的就是這一句成語。

有雷聲響起,從遠方慢慢的傳過來,大冬天的怎麽會打雷。袁承誌晃晃被酒精燒暈的腦袋,爬上箭樓去看,隻見遠方地動山搖,無數人馬滾滾而來,那雷聲,就是他們發出的。

天陰暗的可怕,許是要下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