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秋來,又是一年過去了。
在這一年裏,京城發生了不少事。
其中最大的事,是大皇子和二皇子兩位殿下先後迎娶正妃。
大皇子妃周氏是前國子監祭酒周大人的嫡女,這門婚事早在五年前就已經定下了。
之所以叫前國子監祭酒,那是因為周大人在三年前因急病去世了。
大皇子妃周氏是守完三年孝後才跟大皇子成的婚,否則兩人早就成其好事。
二皇子妃吳氏是長春侯的嫡女,就家勢和地位而言,比出身書香世家的周氏顯然要更勝一籌。
同年六月,皇上將大皇子從禮部調到工部,暫領工部左侍郎一職。
相比於執掌五城兵馬司這個重要職位的二皇子來說,被調到工部的大皇子看上去要遜色不少。
在許多讀書人和士人眼中,工匠的地位是很低的,連農人都比不上。
所以在六部當中,工部往往被排在了最後的位置,這是很多官員的共識。
大皇子由好好的禮部調到較差的工部,這何嚐不是一種無形的降級,這不得不讓人浮想連翩。
相對於眾人的各種揣測,大皇子本人倒是表現得十分平靜,沒有表現出任何不滿。
進入工部後,他像在禮部時一樣,十分認真地跟著工部尚書學習各種日常事務。
其態度謙虛,溫文有禮,完全沒有身為皇子的架子。
這讓那些原本就支持嫡長傳承的傳統文人官員大為欣賞,紛紛對大皇子的為人稱讚不已。
雖然宮裏還有其他幾位皇子,但這些皇子普遍年紀太小,最大不過八歲,最小也才兩歲。
因此不僅早已成年,如今各自都已經成婚的大皇子和二皇子兩人,自然而然就成了皇位最有力的競爭者。
除了年紀優勢外,兩位皇子的母妃身份也非同小可。
大皇子的母親就不用說了,正兒八經的正宮皇後,一國之母,身份尊貴無比。
而且皇後還是先帝在位時,親自賜婚於當時還是皇子的今上的正妃。可以說是跟今上一起過來的少年夫妻。
而二皇子的母妃謝貴妃更不得了,她是太後的親侄女,安國公的嫡長女,是太後真正的娘家人。
這謝貴妃不僅出身高貴,而且長得貌若天仙,剛一進宮就得到了今上的青眼,對她寵愛有加。
僅僅三年時間,就由貴人迅速晉升至貴妃,地位僅在皇後之下,其受寵程度可見一斑。
據傳當她誕下二皇子的時候,今上抱著二皇子十分高興地說了一句:“此子肖我。”
這話是從宮裏傳出來的,不知真假。但今上對二皇子的偏愛倒是誰都能看出來。
不僅弓馬是今上親自教的,而且從小就被今上抱在膝蓋上讀書,跟他母妃一樣受盡寵愛。
相比之下,今上對於大皇子就明顯冷淡許多。
雖然跟二皇子一樣,從小就請名師教導各種學識,但很少會表現出親昵的態度。
當兩位皇子相繼成人後,今上把大皇子指派到了禮部,而把二皇子派到了戶部。
最近這兩年,又把二皇子從戶部調到了五城兵馬司,全都是重要的位置。
所有人都看出,今上的確是偏愛二皇子的。
而且從他遲遲不肯立大皇子為太子這一點來看,將來這皇位到底會花落誰家現在真的很難說。
由於二皇子血緣上的外公安國公是根深蒂固的世家家主,而且手握西南軍兵權,代表的是勳貴世家的利益,所以許多世家大族都偏向於二皇子。
而那些傳統的士大夫和官員,則大多選擇支持大皇子。畢竟嫡長繼承製,是數千年來的宗法傳統,怎能輕易違背。
而且大皇子本人謙遜溫和,禮遇文人,比喜好舞刀弄槍的二皇子更具明君之相,因此大多科舉出身的文人士大夫都偏向於大皇子這邊。
隨著兩位皇子的勢力不斷增加,兩邊人馬在不斷壯大的同時開始發生激烈競爭,這已是京城上層社會心照不宣的秘密。
不過這些都是皇家的事,對於平民百姓來說,這些事情離他們太遙遠,他們更關心與自身有關的事。
例如從去年起,京城一下子多了數十家雜貨店開始售賣香皂和肥皂,而且價格全都一樣。
凡是用過肥皂的人都知道這是好東西,不僅能洗衣服也能洗澡,而且去汙力遠比皂粉和澡豆要好得多,所以買的人越來越多。
但可惜這東西剛出的時候隻有一家店有售,經常供不應求,想買也買不到。
如今一下子多了這麽多店有售,平民百姓們自然高興。
於是傳統的皂粉和澡豆幾乎一下子成了無人問津的過氣產品,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好用便宜的肥皂。
至於那些有錢人,自然會選擇不僅造型好看,而且還自帶芳香的香皂作為專用的洗滌物品。
雖然十兩銀子一塊的價格的確很貴,但對於有錢人來說倒也算不上什麽,所以那些出售香皂的雜貨店大多賣得很好。
除了在京城出售以外,各大商家還把香皂和肥皂大量銷往外地。
僅僅半年時間,香皂和肥皂這兩樣新鮮物品很快就火遍了大江南北多個省,讓那些大商家們個個都賺得盆滿缽滿。
然而對於全京城以及外地眾多喜愛話本的讀者們來說,這些事情根本不值一提,他們現在最關心的是《仙俠》的番外篇什麽時候出。
就在兩個月前,一共十六卷,合計二百三十多萬字的《仙俠》正式結束了。
這部足足讓讀者們追了將近一年半時間的奇幻大作終於迎來了完結,這讓許多讀者感到既不舍又傷感。
在這一年半時間裏,他們看著主角紀正一步步成長,曆經無數苦難和艱險,最後終於得道成仙。
其間紀正所經曆的種種奇遇,以及各種曲折的劇情,讓眾多讀者把自己完全代入到了角色當中,隨著紀正的喜而喜,悲而悲,仿佛與紀正一樣經曆著這一切。
如今故事已經完結,卻還有許多人感到意猶未盡,久久都無法平靜下來。
還好,池非先生在最後一卷的書後言聲明,兩個月後將會推出一本番外篇,到時會把正文當中許多未交代的事情說清楚。
雖然不知道什麽叫番外篇,但隻要還有得看,讀者們就心滿意足了。
隨著《仙俠》的持續大熱,市場上出現了越來越多同類型作品,就連許多設定和套路也是照抄《仙俠》的。
然而,這些跟風作品跟《仙俠》一比,馬上就成了被人唾棄的對象。
在鄙視這些毫無創意的跟風作品時,已經被養刁了胃口的讀者們最常說的一句話是:《仙俠》一出,誰與爭鋒。
當然,這句話的原文並不是這樣說的,原文是:無鋒一出,誰與爭鋒。
這裏所謂的“無鋒”,指的是主角紀正後期所用的一把鈍劍。
在故事後期,紀正就是憑著這把如燒火棍一般毫不起眼的鈍劍打遍天下無敵手。
許多讀者至今還清楚記得紀正用無鋒一劍逼退包括昆侖山掌門在內多個頂尖高手時,那種無比霸氣的場麵。
那情景,讓人看得那叫一個爽啊,簡直比六月天喝冰水還要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