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成公全書》三十八卷,其首三卷為《語錄》,公存時徐子曰仁輯;次二十八卷為《文錄》,為《別錄》,為《外集》,為《續編》,皆公薨後錢子洪甫輯;最後七卷為《年譜》,為《世德紀》,則近時洪甫與汝中王子輯而附焉者也。
隆慶壬申,侍禦新建謝君奉命按浙,首修公祠,置田以供歲祀。已而閱公文,見所謂錄若集各自為書,懼夫四方正學者或弗克盡讀也,遂匯而壽諸梓,名曰《全書》,屬階序。
階聞之,道無隱顯,無小大。隱也者,其精微之蘊於心者也,體也;顯也者,其光華之著於外者也,用也;小也者,其用之散而為川流者也;大也者,其體之斂而為敦化者也。譬之天然不已之妙,默運於於穆之中,而日月星辰之麗,四時之行,百物之生,燦然呈露而不可掩,是道之全也。古昔聖人具是道於心而以時出之,或為文章,或為勳業。至其所謂文者,或施之朝廷,或用之邦國,或形諸家庭,或見諸師弟子之問答,與其日用應酬之常,雖製以事殊,語因人異,然莫非道之用也。故在言道者必該體用之全,斯謂之善言;在學道者亦必得體用之全,斯謂之善學。嚐觀《論語》述孔子心法之傳,曰“一貫”。既已一言盡之,而其紀孔子之文,則自告時君,告列國之卿大夫,告諸弟子,告避世之徒,以及對陽貨詢廄人,答問饋之使,無一弗錄,將使學者由顯與小以得其隱與大焉;是善言道者之準也,而其為學固亦可以見矣。唯文成公奮起聖遠之後,慨世之言致知者求知於見聞,而不可與酬酢、不可與佑神,於是取《孟子》所謂“良知”合諸《大學》,以為“致良知”之說。其大要以謂人心虛靈莫不有知,唯不以私欲蔽塞其虛靈者,則不假外索,而於天下之事自無所感而不通,無所措而不當。蓋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必先致知之本旨,而千變萬化,一以貫之之道也。故嚐語門人雲:“良知之外更無知,致知之外更無學。”於時曰仁最稱高第弟子,其錄《傳習》,公微言精義率已具其中。乃若公他所為文,則是所謂製殊語異莫非道之用者,匯而梓之,豈唯公之書於是乎全,固讀焉者所由以睹道之全也。謝君之為此,其嘉惠後學不已至歟!雖然,謝君所望於後學非徒讀其書已也。凡讀書者以身踐之,則書與我為一;以言視之,則判然二耳。《論語》之為書,世未嚐有不讀,然而一貫之唯,自曾子以後無聞焉。豈以言視之之過乎?自公“致良知”之說興,士之獲聞者眾矣,其果能自致其良知,卓然踐之以身否也?夫能踐之以身,則於公所垂訓,誦其一言而已足,參諸《傳習錄》而已繁;否則雖盡讀公之書無益也。階不敏,願相與戒之。
謝君名廷傑,字宗聖。其為政崇節義,育人才,立保甲,厚風俗,動以公為師:蓋非徒讀公書者也。
賜進士及第、特進光祿大夫、柱國、少師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建極殿大學士、知製誥、知經筵事、國史總裁致仕,後學華亭徐階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