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問:“靜時亦覺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
先生曰:“是徒知靜養,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臨事便要傾倒。人須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靜亦定,動亦定’。”(《傳習錄(上卷)·陸澄錄》)
【譯文】
問:“寧靜的時候也覺得此心把持得不錯,剛一遇到事情就又不一樣了,為什麽呢?”
陽明先生說:“是因為隻知道下靜中修養的功夫,而不用克製私欲的功夫。這樣一來,遇到事情就會穩不住。人必須在事上磨煉,才能站穩腳跟,才能做到‘靜亦定,動亦定’。”
【解析】
這節談的是修心過程中遇到的一個階段性問題,初學心學的人,靜坐息心是入門的功夫,假如在這個階段取得了成果,那就是達到了“意思好”的境界,也是可喜可賀,畢竟已經取得了初步的成效,這也是陸澄講這段話時所達到的境界。但是他緊接著就提出了遇到的下一階段的難題——“遇事便不同”,在陽明的時代和後世的無數心學修煉者中,百分之八九十的人就是倒在了這五個字麵前。
什麽叫“遇事便不同”呢?有句話是這麽說的:“無事時掩蓋了許多小人,有事時識破了許多君子。”眾人相處,平靜如水的情況下,人人都可以表現得像個堂堂正正的君子,小人臉上又沒有寫字,整個世界一片祥和之氣,這個叫“無事時掩蓋了許多小人”;事情來了,一個兩歲的小女孩在馬路上被汽車撞倒,十八個路人相繼從其旁邊經過,無一人伸出援手,這十八個人中,也許還有平時被人認為可以稱為“君子”的人,但是就在這一刻,他們的“君子”外衣被撕下了,一絲不掛的小人顯形了,這個叫“有事時識破了許多君子”。
所以陽明說如果“徒知靜養”,功夫還是沒有到家,就像是說上了小學三年級的人絕對不能算作小學畢業一樣。更關鍵的還是要“克己”,克己就是在應事接物時隨時隨地克製心中不正的私念,這個既是心學的修煉方法,也是修煉所要達到的目的,這就叫作“事上磨”。
這裏我化用一首佛家的詩,來闡釋一下“事上磨”這三個重如千鈞的字:
此生難得今已得,心學難聞今已聞。此心不於事上磨,更於何處磨此心?
如果能真正領悟這四句的含義,這本書你就不用看了,整本《傳習錄》也可以燒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