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澄嚐問象山[1]在人情事變[2]上做工夫之說。

先生曰:“除了人情事變,則無事矣。喜怒哀樂,非人情乎?自視、聽、言、動以至富貴、貧賤、患難、死生,皆事變也。事變亦隻在人情裏,其要隻在‘致中和’,‘致中和’隻在‘謹獨’。”(《傳習錄(上卷)·陸澄錄》)

【譯文】

陸澄曾經就陸九淵關於在人情事變上下功夫的觀點請教陽明先生。

陽明先生說:“人除了人情事變,再沒有其他的事情了。喜怒哀樂,難道不是人情嗎?從視、聽、言、動到富貴、貧賤、患難、生死,都是事變。事變也隻是包含在人情中,其關鍵隻在於‘致中和’,‘致中和’又隻在於‘謹獨’。”

【解析】

陽明先生在這裏開創性地提出了“除了人情事變,則無事矣”的觀點,接著他又說“事變亦隻在人情裏”,那麽其實也就等於說“除了人情則無事矣”。反駁者會說,像大自然中的海嘯、地震、台風這些東西,不也是事物嗎?它們又和“人情”有什麽關係?回答這個問題,還要從陽明的“以人心為中心”這個一脈相承的立腳點來論述。

自然界的天災,在人提到它的時候,人心已經參與到其中。直接經曆海嘯、地震、台風的當事者,他們所感受到的驚恐、悲傷、疼痛是不外乎他們一心之情的,而那些通過現代傳媒技術從異地他鄉感受到海嘯、地震、台風的人,他們心中或有戒懼,或有對遇災人們的憐憫,或者哪怕是無關痛癢的麻木不仁,依然是以一種心體的感受形態浮現於人心。

那麽同理,世界其他事物都可以用相同的思路解釋為不外乎“人情”,陽明化繁為簡,將人在世界上所接觸到的一切事物歸結為“人情”這一個東西,最終目的依然要落在他的“致良知”這一中心點上。

作為萬事萬物映射於人心的人之情,是無所謂善惡的,但一旦人情浮現於心體,心體不免會有偏失,在“人情”上下功夫,依然是將“覺到此心不正時”的心給扭正,所以陽明說“其要隻在‘致中和’”,“致中和”就是將任何的偏執、尖銳、遊移的心體扶正為中理、圓通、適宜的狀態。但他接著又說,“致中和”隻在“謹獨”,這個“謹獨”,和“慎獨”其實是同一個東西,條條大路通羅馬,說千道萬,還是歸結到這個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謹獨”上。“謹獨”到底是個什麽東西呢?我們後麵再談。

[1]象山:陸九淵(1139—1193),字子靜,世稱象山先生。南宋大儒,撫州金溪(今屬江西)人。其學說後由王陽明繼承發展,形成陸王學派。

[2]人情事變:出自《象山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