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倭寇沒有補給,沒有援軍,死一個少一個。在大明的土地上,倭寇必然陷於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中,別說進攻,現在怕是連登州都回不去了。”
“二、倭寇不是軍隊,他們隻是臨時集合在一起的武士。雖然他們單兵作戰勇猛,但沒有軍隊的紀律、戰法、目標,注定隻是一群烏合之眾。”
“三、倭寇不會攻守城池。倭寇雖然已經接近壽光,但大明軍隊多是望風而逃,不戰自潰所致。倭寇既沒有攻城的器械,也沒有攻城的策略;此外倭寇倭寇也不會據城而守,他們是以劫掠為目的,是沒有地盤的流竄分子。一旦奮武營進入山東,侍機埋伏,圍住他們,必能全殲。”
“同知大人再說說奮武營有哪三勝。”還是李紅軍,好像其他人都聽得入迷了。
“一、奮武營是以解救山東百姓為己任的正義之士,必將得到山東百姓的擁戴和支持,還有各地的散兵的支持,至少能為我們提供敵情,甚至是糧草,而倭寇對奮武營一無所知。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二、奮武營是正規的軍隊,有各種應敵之法,尤其是弓、弩等,可以遠距離殺敵。倭寇雖然凶悍,但他們沒有盔甲,在弓弩的麵前,他們隻是砧板上的魚肉。”
“三、奮武營是京師軍,背後有大明朝廷,有糧食補給和人員補充,源源不斷,而倭寇隻是一支孤軍,一旦兵器、人員損傷,絕對沒有補充來源。”
“綜上所述,我認為,以奮武營的六千對倭寇的兩千,可以全殲。”
朱由檢略作觀測,全場鴉雀無聲,所有的軍官都麵朝朱由檢,似乎擔心聽漏一個字,有些軍官的脖子伸得老長,固定成一顆雕塑,有些軍官的目光開始呆滯,眼睛也是無神的空洞,有些軍官則是滿臉的憧憬,似乎位子、票子、女子都在眼前晃動……顯然他們被自己的分析所激勵,他們的熱血已經在各自的血管中噴搏,他們現在隻想著斬將立功、升官發財,至於能否打敗倭寇,已經不是他們要考慮的事情了……
“啪,啪……”掌聲打破了會場的寧靜,秦永年帶頭鼓掌,讓失神的軍官們清醒過來,他們,隻是一個勁地鼓掌,要把期待的心情、亢奮的精神、激昂的鬥誌、奔騰的熱血發泄出來,此時,除了拚命鼓掌,別無他途。
良久,秦永年伸手壓了壓,會場上重新恢複了安靜,隻有輕微的呼吸聲,表明這兒是一個會場,奮武營全體軍官正在開會的會場。
“同知大人,倭寇必敗,奮武營必定楊威山東。但山東人口稠密,滅倭戰爭肯定會牽涉到山東的百姓,怎麽才能減少百姓的損失?”話剛出口,秦永年就後悔了,朱由檢也是剛剛得知倭寇來襲的消息,他沒有任何的思想準備
,能分析敵我態勢、激勵士氣,已是將才,現在突然問到對倭寇的戰略,雖然自己問得隱晦,但以朱由檢的年齡,他一點不了解山東的地理環境。
如果此時朱由檢說不出令各軍官滿意的戰法,豈不是讓士氣降到冰點?秦永年恨不得抽自己幾個耳光,但話已出口,再難收回,隻有期望朱由檢能打個太極了。
“指揮使大人想得周到,真是百姓的保護神呀。”朱由檢的確沒想好,剛剛得知倭寇來襲,就來開會,沒有任何準備。後世的圍棋比賽,棋手在沒有想好怎麽走下一步,而讀秒時間即將結束時,一般會下在對手必須應對的地方,為自己掙得一分鍾的思考時間,這叫做打僵。朱由檢現在還沒想好怎麽去消滅倭寇,隻好先打一次僵。“為了減少山東百姓是損失,殲滅倭寇的地點必須在城外,而且,城內的建築物很多,如果將倭寇保圍在城內,以倭寇的性格,他們必定依靠建築物負隅頑抗,給奮武營增加不必要的傷亡。”
朱由檢的思路逐漸打開了:“京師和濟南相距八百裏,奮武營的騎兵和步兵都有戰馬,以每天行軍三百裏計算,三天可以到達濟南,定可以將倭寇圍在濟南以東的平原上。”
眾人都沒有提問,朱由檢又打了一次僵:“劉指揮,你的騎兵衛沒有問題吧?”
“沒有,大人,騎兵衛保證按時到達濟南。”劉玉閂站起來,回答得斬釘截鐵。
“李指揮,你的步兵衛呢?步兵衛不會拖全軍的後腿吧?”朱由檢轉過身問李紅軍。
“步兵衛絕不會拖全軍的後退,大人盡管放心。”李紅軍是急性子,劉玉閂已經表過態,現在的壓力在他一個人身上,他當然不希望自己成為全軍的笑話。
“很好,隻要你們能按時到達濟南,濟南的老百姓就能免去刀兵之苦。”朱由檢喝了口茶水,“將倭寇圍住後,先以弓弩遠射,消滅一部分倭寇,折其銳氣,再用騎兵、長刀衝殺。在平原地帶,不會排兵布陣的倭寇,注定隻是奮武營練兵的靶子。”
議事廳內敬佩的目光更加濃烈,像煙霧一樣,彌漫在整個空間裏。剛才朱由檢激勵士氣時,大部分軍官隻是一腔熱血,少數冷靜的軍官想到倭寇的強悍,心裏還是沒底,現在朱由檢的分析,讓他們徹底打消了顧慮,隻想著多殺幾個倭寇多立幾分軍功多掙幾分浮財。
在朱由檢的激勵下,秦永年也是信心滿滿的。作為有過戰場經驗的軍官,他認為朱由檢的戰前分析比自己的思考透徹得多,即使朱由檢是紙上談兵,但是有自己這個行伍經驗豐富的軍官來執行,經過自己的不斷調整、修正,一定可以轉化為勝利的保障。“同知大人的分析,入骨三分,遇上大人這樣的對手,真是倭寇的悲哀。”秦永年發自內心的讚
歎,如果戰爭真的像朱由檢所預判的那樣,是一邊倒的勝利,那朱由檢肯定比戚少保還要厲害,戚少保為了剿滅倭寇,可是和倭寇打了好幾年的仗,才慢慢總結出對付倭寇的辦法。朱由檢現在還是一名少年,初次來到軍營,就能提出這麽完整的思路。
眾軍官除了恭賀之外,也提出一些簡要的建議,比如怎麽包圍倭寇、何人領兵、先派小股騎兵搜集敵情等等。
“指揮使大人,各位大人,我還有個建議。”見眾人沒有反對,朱由檢繼續往下說,“奮武營雖然訓練刻苦,士兵勇猛強悍,軍官身先士卒,但營中絕大部分士兵都沒有上過戰場,麵對單兵作戰同樣強悍的倭寇,戰鬥力難免下降。所以,我建議進行戰前動員,激發士兵的鬥誌,同時強調軍規,不能讓士兵沒有死在倭寇的刀鋒下,卻傷在大明的軍規下。”奮武營的士兵強化訓練後,還沒有上過戰場,朱由檢心裏也沒底,他不希望戰前部署得不到執行,更不希望奮武營和其他軍隊一樣擾民,甚至是殺良冒功。隻有絕對服從的軍隊,才能將戰鬥力最大化。
“好,我同意。上午收拾整頓軍械,下午開展戰前動員,明日卯時出發,三天後到達濟南。”秦永年也明白戰前動員會的重要性,大明哪次出征,都有戰前動員會,大的戰役,比如成祖的北伐,在動員會之外,還搞個出征儀式。不要小看這些細節,對於激勵士氣、提高士兵的榮譽感和自豪感、激發士兵的鬥誌都是有著意想不到的效果。
軍官們迅速解散,回到各自的軍營,指揮士兵們將糧草、備用的刀、槍、盾、弓、弩等裝車,先行離開,向濟南進發。朱由檢也回了趟信王府,安排府丁替下正在各處忙碌的特戰隊人員。畢竟特戰隊是奮武營的一員,不是自己的私兵,現在全營出征山東,作為全營尖兵的特戰隊,是沒有理由呆在後方的。
申時三刻,全營士兵到訓練場集中列隊。在秦永年的授意下,朱由檢站到檢閱台上,開始對奮武營進行戰前動員訓話。
“奮武營的弟兄們,你們的威武雄姿讓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勝利的希望。弟兄們,你們肯定已經知道,明天我們將奔赴山東戰場,去殲滅踐踏大明國土、殘害大明百姓的倭寇。”
“今天,我在這兒和弟兄們說說,軍人為什麽要打仗。”
“弟兄們,我們吃的糧食是百姓所種,我們用的軍餉是百姓所奉,可是你們知道嗎,老百姓為什麽給我們糧食和軍餉?”
“老百姓希望,在遇到外敵入侵的時候,得到我們的保護。在和平的年代,我們心安理得地享受老百姓種上的糧食和奉獻的軍餉,現在老百姓有難,我們這些大明的軍人,能眼睜睜地看著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