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的局勢越來越不利於大明。
天啟二年,熊廷弼和王化貞丟掉遼東除沈陽外最重要的堅城廣寧。這次戰役,熊廷弼主張堅守廣寧,而年輕卻又不懂軍事的王化貞,欲建功立業,在兵部的支持下,架空了熊廷弼,冒險出擊,最終導致慘敗。
廣寧城的十餘萬守軍被努爾哈赤全殲。除四萬士兵被屠殺、不足五千士兵逃回寧遠城外,其餘的士兵全部淪為建奴各旗的包衣。在廣寧之戰中,遼西附近的蒙古各部心態不一。
與建奴關係最為密切的科爾沁部,雖然沒有直接出動騎兵,卻利用離廣寧城最近的地域優勢,積極為建奴刺探大明的軍事訊息。
名義上臣服大明的朵顏三部、察哈爾部坐山觀虎,不發一兵一卒,在廣寧陷落後,公開臣服建奴。
而與大明關係密切的土默特部,首領林丹汗是成吉思汗黃金家族的後人,一向蔑視建奴,對大明和建奴的廣寧之戰,出動了一萬騎兵協助廣寧守軍。但土默特部離廣寧最遠,廣寧的明軍又敗亡得很快,等土默特騎兵到達廣寧城時,建奴已經平複了廣寧。
建奴不滿土默特部對大明的支持,出動優勢兵力猛攻土默特援軍,他們寡不敵眾,在傷亡五千多人後,退回草原。
廣寧地處遼西走廊與蒙古草原的結合部,是大明與蒙古各部結盟的地域平台。廣寧的陷落,使大明與蒙古各部的交流完全中斷,大明聯合蒙古對付建奴的計劃正式破產。
廣寧的陷落,讓一貫不關心宮外的天啟皇帝朱由校十分震怒,兵部受到的壓力很大。朱由校不得已啟用帝師孫承宗,以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的身份經略薊遼。
孫承宗采用“積極防禦”的策略,以寧遠、錦州為核心,在寧錦一線建立大量的堡壘,步步為營,消弱建奴騎兵的優勢。孫承宗修建堡壘雖然花掉數百萬銀兩,卻也保證了寧遠、錦州的安全,從天啟二年到天啟五年的四年中,努爾哈赤攝於孫承宗的威名,沒有侵略過寧錦一線。
但天啟五年五月,山海關總兵馬世龍,聽信自後金處逃歸的劉伯鏹的話,派兵渡過柳河,襲取耀州,卻中了建奴的埋伏,兵敗退回。
這本來隻是一場微不足道的戰役,馬世龍雖然失敗,損失也不大。與遼東動輒數萬大軍傷亡相比,馬世龍的損失可以忽略不計。
不過孫承宗是東林黨人,在東林黨六君子被誅、首輔葉向高致仕後,以帝師的身份隱隱成為東林黨的首腦。
馬世龍的失利,閹黨當然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他們以馬世龍“損失馬匹六百七十匹”為名,大勢彈劾馬世龍,連帶著也把孫承宗給彈劾了。孫承宗上書天啟皇帝未果,一怒之下,自請罷官,回到家鄉北直隸的保定養老去了。
閹黨搞掉了孫承宗,卻沒有可以經略薊遼的人。
閹黨以魏忠賢為核心,以宮中的太監和東廠為班底,外圍是齊黨、楚黨。讓他們殺殺人、放放火、搞個栽贓陷害倒是拿手,如果帶兵,卻不是這塊料,加上現在遼東是個爛攤子,閹黨的人就更不敢接手了。雖然齊黨、楚黨都是外臣,但他們在鬥不過東林黨的時候,就彎腰屈膝,拜倒在文人最看不起的閹人門下,自然沒有軍人的風骨。物以類聚,和他們有聯係的人,骨頭也硬不到哪兒去
。
所以閹黨剛剛沉浸在搞掉孫承宗的興奮之中,轉眼就為沒人能擔任薊遼經略而頭痛。
矮子中選將軍,最後,老實、聽話又有點木訥的高第,在天啟五年五月成為兵部尚書、薊遼經略。
高第接管整個薊遼之後,全盤否定了孫承宗的“積極防禦”策略,膽小怕事的他,采用“消極防守”的政策。為了讓關外的百姓過上安定的生活,防止他們在城破時遭到建奴的殺害,他要放棄關外的寧遠、錦州以及孫承宗花了數百萬銀兩建立的各個堡壘,撤回關外的百姓,全麵退守山海關。
寧遠前道袁崇煥、總兵滿桂、參將祖大壽等人都是孫承宗的部下愛將,堅決不肯撤除寧遠,官司打到兵部,在朱由檢的暗示下,李春燁全力支持高第。結果袁崇煥、滿桂、祖大壽被革除一切職務。
高第的“消極防守”,沒有瞞過努爾哈赤的眼睛,在得知孫承宗離開遼東、致仕回鄉後,奴酋立刻盡起八旗十萬精銳,以廣寧為基地,氣勢洶洶地撲向寧錦一線。
孫承宗給建奴的壓力太大了,他經略薊遼四年,是建奴沒有從漢人手中奪得一寸土地、搶到一粒糧食的四年。現在孫承宗致仕回鄉,努爾哈赤怎麽能放過這麽好的機會。
寧遠、錦州很快就被建奴占據,努爾哈赤的兵鋒已經到達山海關外的前屯,隔著前屯與高第在山海關對峙。
但寧遠、錦州已經是空城,建奴的八旗軍占據這兩座城市,並沒有得到多少器械馬匹,連糧食也隻夠養活十幾隻麻雀,而廣寧的糧食也不夠建奴人吃馬爵的。努爾哈赤盛怒之下,下令毀掉了寧錦一線孫承宗修建的所有堡壘。
關外再次失地千裏,讓朱由校大發雷霆,連推薦高第的魏忠賢,也是罕見地遭到朱由校的訓斥。沒辦法,魏忠賢將壓力轉嫁給內閣和兵部,但內閣首輔顧秉謙、次輔黃立極以及兵部的幾位尚書,平時在魏忠賢麵前都是唯唯諾諾的主,哪能拿出什麽好主意。魏忠賢除了大罵一頓,將皇帝的怒氣釋放之外,知道關鍵時刻,他們也是幫不上什麽忙。
氣雖然出了,但建奴的威脅沒有解除,魏忠賢還是十分不安。他雖然貴為東廠提督,掌管朝廷第一要害部門,又是首席司禮秉筆太監,朝廷大臣的一切奏章,必須先經過他閱讀後,再轉給朱由校。但太監和文官的體製是不一樣的,魏忠賢掌握閱讀奏章的權利,那是皇帝懶惰,不願閱讀大臣們的奏章,根本沒有製度上的保障。一句話,他就是皇帝的私人秘書,他的權利是建立在皇帝的信任之上,哪天皇帝不高興了,一腳將他踢出門外,連理由都不用找。
李春燁等內閣和兵部的要員都走了之後,獨自留了下來。“九千歲,屬下有事稟報。”他雙膝跪倒在魏忠賢的座椅前,整個身子都趴在地上,不僅額頭,連老臉都沾上魏忠賢府中的灰塵了。
“你要說什麽?可有讓建奴退兵之法?”魏忠賢的氣消了,但心中的恐懼還沒有解除,再說李春燁還算不上他的心腹,心情不好的他,臉色更不好。眼睛陰沉著,臉上已經鬆弛的肌肉輕輕抖動,好像是一隻準備好了的青蛙,隨時將前麵的獵物一口吞下。
“屬下沒有讓建奴退兵的法子……”李春燁硬著頭皮,他知道魏忠賢臉上的肌肉抖動的時刻,就是有人遭殃的時刻,現在
大廳隻有他們兩個,遭殃的肯定是自己。但現在也是魏忠賢最無助的時候,任何一點希望都是他的救命稻草。
“沒有讓建奴退兵的法子,那你還說什麽?”魏忠賢沒有給李春燁說完的機會,他憤怒地從座位上站起身,一腳踹在李春燁的肩膀上,將李春燁踹得倒坐在地上,又仰麵跌倒,在地上打了個滾,算是當了一回魏府的免費抹布。
李春燁冷汗直流,他趕緊爬起來,重新跪在魏忠賢的腳下。
魏忠賢看著李春燁的狼狽像,到底有些不忍,人家好歹也是兵部尚書,大明正二品的文官。“你到底要說什麽?”
“屬下無能,不能讓建奴退兵,但屬下有讓九千歲避禍的法子。”李春燁戰戰兢兢,匍匐在地,連官服上的灰塵都不敢拍。
魏忠賢細細打量李春燁,好像不認識似的,又好像要為自己的發怒找點理由:“那你剛才怎麽不說?”
“回九千歲,屬下也不知道這個法子行不行,再說,此事牽涉到皇家,所以不敢在人前說。”李春燁沒有將話說得滿滿的,又抬出皇家,顯然要說機密話。
“皇家?”魏忠賢重新坐回椅子上,眼睛從李春燁的全身掃過,但李春燁匍匐在地上,他的臉是看不到的。“起來吧!你先說說看,到底是怎麽回事。”
李春燁緩緩在椅子上坐下來,“九千歲,遼東戰事不利,皇帝責怪九千歲用人不當,屬下有一個辦法,可以讓皇帝不會再怪罪九千歲。”李春燁發現魏忠賢聽得很仔細,生怕遺漏了一個字,心中更加堅信剛才那一腳挨得值。“信王剛剛打敗山東的倭寇,被皇帝封為四武營指揮同知,讓他負責四武營的訓練。九千歲可以將建奴引入信王身上。”
“怎樣引入信王身上?”魏忠賢果然來了興趣,臉上的肌肉也不再抖動了。
“既然信王善於統兵,就讓信王去對付建奴。九千歲要全力支持信王訓練四武營。”李春燁好像一隻狡猾的狐狸,對著魏忠賢猛笑。
魏忠賢一愣,隨即明白過來,但有些話是不能說出口的。“候質,你是說不用真的支持信王?”
“回九千歲,支持是要真的支持,否則信王一定會向皇上申訴九千歲使絆子。真的支持信王,也讓皇上看到九千歲為遼東的事嘔心烈血。”李春燁循循善誘,一步步貼近魏忠賢的心坎。
“可四武營再怎麽強,信王再會練兵,現在也不能嚇退建奴呀!”魏忠賢還是有點不明白。
“九千歲,山海關城堅炮利,建奴一時半會也破不了山海關。現在支持信王,是讓皇上看到九千歲在為大明朝廷勞心勞力。將來建奴再來,正好讓信王去對付建奴,其實建奴和倭寇差不多,都是單兵作戰能力很強,這正是信王的長處。”
“可建奴都是騎兵,騎射非常厲害,不像倭寇是步兵。”魏忠賢還是有點不明白,他看著李春燁,發現李春燁又在詭異地偷笑,頓時明白了,向皇上匯報是,該忽略的地方還是要忽略。他一直是這麽做的,那些反對自己的奏章,朱由校,從來都看不到,都被自己直接忽略了,今天可能是頭一遭受到皇帝的訓斥,都忘了這最重要的招了。“候質,如果將來信王敗於建奴,咱家怎麽辦?皇上會再次責罰咱家用人不明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