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判斷一個人怎樣,先看他的朋友是誰。決定偉大的兩個因素,除了前麵提到的時間外,另一個就是看跟誰在一起。
有些人說我先跟偉大的人在一起,受一下熏陶,但很快他們就發現,這個機會是很渺茫的。我從小就喜歡學先進,在小學、中學、大學都好給中國最牛叉的人寫信,那個時候沒別的辦法聯絡這些人,隻好寫信。“文革”期間,我也寫過很多信,包括給黃帥都寫過。大部分人都不理我,隻收到了為數不多的答複。北大有一個教授,學世界史的,我寫了一篇關於國際關係的論文,這個教授給我寫了一頁紙特別鼓勵我,這封信不長,但我拿在手裏反複看了很久,包括讀碩士期間依然不斷翻閱這封信,以此激勵自己努力去想一些問題。正因為有這樣的經曆,我非常能理解想跟偉大或成功人物在一起的這種想法。
通過辦《風馬牛》,我認識了一位朋友,他當時從外地來北京,希望在創業的路上多拜訪些人,包括中國知名企業的成功企業家,但因為行程、工作以及很多其他原因,他很難見到他們。有一次他堵到我門口一定要見我,我跟他聊了一會兒。當了解到他被拒絕的時候,我能感覺到一個創業者不被大家接納、得不到幫助的苦悶。其實哪怕三分鍾,兩三句話的鼓勵,或許就能改變他的未來。所以我告訴他:你要有機會再見什麽人,如果我認識,我幫你介紹。後來,當他站在俞敏洪門口進不去的時候,向我發短信求助,我就跟老俞說這個人是我的朋友。老俞接見了他,雖然也隻聊了很短的時間,但給了他很多鼓勵。這給了他很大信心,他的創業活動也因此被鼓勵,一直到現在他仍然在堅持,在努力。
我開始自己創業以後,也見過很多人。我意外地發現,從他們接待的方式就能看出他們的未來:凡是趾高氣昂地教育我的人,後來發展或結局都不太好,凡是特別謙遜、認真地給我們講、跟我們交流的,發展都很不錯,更有成為現今名人的,例如柳傳誌跟王石。
見柳傳誌的時候,他說以後不光我自己來,還歡迎我帶團隊來,後來更是把他們團隊的人帶到我們這兒來交流,他說你們橫空出世,所以要聽你們講。從那之後我和柳總有交流,過一段時候我會去聽他管理上的想法。
王石也是,第一次見麵沒有大吃大喝,坐在那兒侃了一上午,沒請我們吃飯,而且第一次見麵他老說我們理想主義,說得我們心裏不太舒服,有點不服。後來過了兩年,又見麵,還在談的時候慢慢我們聽進去了,後來把多元化的事情集中在房地產做專業化,在六七年前很認真地寫了篇文章——《學習萬科好榜樣》,把柳傳誌和王石變成我的偶像。有些東西很有意思,凡是真正值得你未來交流和互相得到啟發的,恰好都是這類人。
讀書是一種跟偉大的交流
直接跟偉大的人直接溝通不容易,有一種跟偉大交流的方式,人人都可以輕易做到,就是讀書。老友年輕人問我,應該讀什麽樣的書?我認為有三種可以讀。
第一種是古今中外的經典,能流傳下來的,都是曆經了時間考驗的好書,都是作者偉大靈魂的寄托,像老子的《道德經》等,讀這類書,就是直接跟偉大人物麵對麵交流。
第二種我認為的好書,是對你現在最有用的書。在最有用這方麵,我可能跟大家不一樣。比如,如果是創業我不主張看太多管理類的書,這些書跟你管理那些東西,我覺得有特別悖論的事,滿街都是管理人才,到處都是破產企業,還有一個類似的是到處都在賣愛情教程,聽到的都是不幸的婚事。因此,這類書我個人認為不解決問題。相反,我覺得創業最好看故事,看特別慘烈對人性有挑戰的故事。因為這類書能讓你知道真實是什麽,而且創業主要是在與人流,你要讀懂人性,了解人心,要看很多故事,包括像《教父》、《古惑仔》、諜戰的等等,看後對你做事情、處理問題,幫助比較多。比如你的朋友和你的老板在做事中間拿回扣,老板也是哥們,你江湖道義怎麽把握?你的合作夥伴親戚幹了壞事,這個夥伴來求你,你怎麽處理?人生麵臨很多困境的時候管理教程教不了你。
王石講過一個故事,一個發小犯罪了跑了出來,找他要錢,這個時候你給還是不給?給吧,違法,不給吧,情理上放不下。最後怎麽處理的呢?他給了些錢,但是告訴發小是自首路上用的錢。後來這個人被抓住了,問這個錢從哪來的,一問,大哥一直叫我自首我還沒想通,但是大哥一直叫我自首,這個錢叫我自首路上用的。這麽處理,既顧及了法律,又堅持了原則,於法於理都合情合理,這很重要。
如果你專門看那些教授寫的管理書,看完你遇到我上麵說的事還是一愁莫展,不知道怎麽辦——那些教材裏根本找不到這些答案。因此,創業者要看的書,是能夠展現人性背後東西的故事,比如小說可以多看一點,看那些上海灘20、30年代的小說,還有什麽民國醜聞亂七八糟都可以看,你把世上的醜惡全部盡收眼底,剩下的都是很美好的。這個創業初期對人性的把握我認為非常重要,它能在你遇到挫折、困難的時候給你很多的力量。
第三種是可以活躍你的大腦、開闊思維空間的書。可以是科幻書,也可以是小報或雜誌上非常規的信息,甚至是娛樂八卦。我有一個特別的習慣,幾十年都是看那些不起眼的報紙和信息,看非正規渠道的,包括現在的八卦新聞。我每天看報紙從八卦看起,八卦新聞看完了以後才看社會新聞,社會新聞很熱鬧,社會新聞以後才去看財經,再看房地產,最後看時政。
這樣來看報紙,非正規信息會刺激你思考,讓你思維空間特別開闊,還能增長知識麵。你看有很多案子,有很多偵探——我很喜歡刑偵的工作,十幾歲開始琢磨法醫學、痕跡學、證據學——看這些不太正規的事,但是在你遇到問題的時候有幫助。比如你跟一個人打法律官司的時候你如果有點這個知識,就會知道馬上怎麽取證。上麵有很多上三路,下麵有很多下三路,在生活和做事情中,上三路和下三路是等效的。什麽意思?比如說辦執照這樣簡單的一件事,你用上三路的方法找人,找到局長,局長說我可以批,但春節放假了沒法辦。而如果你用下三路的方法,找到辦最具體事情即辦執照的女孩,你讓她喜歡的男孩去找她辦,女孩兒很高興,年三十加班,把執照打出來。所以,有時候下三路比上三路管用,你要找路徑最廣最有效的。
此外,有意思、有實際用處的書,像馬桶的曆史、門的曆史、吃醋的曆史等,這種書我都認為是好書,比如吃醋的曆史過程是人的社會心理過程,這對把握辦公室戀情有幫助,可以起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