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東北軍2之龍戰於野 第125節 中德大合作(2)

張學良微微一笑:“對於希特勒元首和德國的這個合作請求,我們非常歡迎!”

戈林目光炯炯地道:“張元帥閣下,您的特使顧先生對我們說的話已經引起了我們所有納粹黨高層的共鳴和強烈的讚同。(href=";陽光大秦)是的!英法這兩個狼狽為奸的國家,既是我們德國的死敵,也是國的世仇,而蘇聯,更加不用說了,蘇聯是你們國不亞於日本的頭號敵人,同時也是我們德國的敵人!實際上,在魏瑪政府時期,德國曾和蘇聯當局簽署了《拉巴洛條約》進行雙邊合作,約定共同對付西方列強,但蘇聯卑鄙無恥至極!蘇聯當局唯利是圖、反複無常,其醜陋的嘴臉和低劣的本質絲毫不亞於英法兩國。張元帥閣下,在上次世界大戰末期,俄國布爾什維克奪取了俄國最高政權,蘇俄當局當時曾跟德國簽署了《布列斯特—列托夫斯克和約》,承諾向德國賠償60億馬克的戰爭賠款,並割讓100萬平方公裏的土地、5000萬人口、全蘇俄90%的煤礦、73%的鐵礦、54%的工業、33%的鐵路給德國。但沒想到,戰爭結束後,德國失敗了,蘇俄政權穩住了陣腳,蘇俄當局立刻翻臉不認賬,全麵廢棄了這個合約。我們現在算是明白了,那時候的蘇俄剛剛奪取政權,害怕被德國消滅繈褓裏,所以就使出這個緩兵之計,從而退出戰爭,獲得苟延殘喘和穩住陣腳的時間,等德國戰敗了,蘇俄立刻就出爾反爾地不認賬了!蘇俄真是卑鄙無恥至極!希特勒元首、我們每個納粹黨成員,乃至每個德國人,都對蘇俄的兩麵三刀深惡痛絕!這樣的國家,絕對不是一個忠誠可靠的盟友和合作者。(href=";官場之財色誘人)因此,希特勒元首已經下令,逐步減少德國和蘇聯的合作,同時,美英法也對我們不懷好意,所以,希特勒元首決定,以後的德國,在90%的對外合作事務上,都和國展開!而這90%的合作事務裏,一小部分是和南京展開,絕大部分都和張元帥閣下您展開!國是一個疆域遼闊、資源豐富的大國,而現在的德國,最急缺的就是工業原材料!所以,我們對德兩國的合作充滿了信心!”

張學良笑著道:“是的,德國需要國的資源和能源,而國則需要德國在軍事、工業、科技等多方麵的先進技術,同時,這樣互利雙贏、互補缺失的合作也能極大地刺激兩國的經濟發展,推動國和德國共同走向富強。”

戈林喜上眉梢地道:“張元帥閣下,就是這個道理!”

張學良點點頭:“那根據希特勒元首的意思,我們該怎麽展開全方麵的合作呢?”

裏賓特洛甫講述道:“張元帥閣下,首先,我們希望您能大量地出口工業原材料給我們,主要是鐵礦和原油這兩大資源。(href=";仙武同修)我們也極度缺乏精煉鎢砂,這一點我們是向南京政府購買的。畢竟,我們也和南京政府展開一定的合作,但絕大部分的合作都是和您展開的。鐵礦和原油我們都向您購買。不過,現在的德國很窮困,我們一時半會也拿不出太多的資金,所以希望您能廉價給賣給我們鐵礦和原油,我們以貸款的形式向您付賬,另外,您幾年來支持納粹黨的那一千多萬美元的資金,我們也會逐步地償還給您。”

張學良點點頭:“我可以用低於國際價格30%的價格出售給你們鐵礦和原油。”

裏賓特洛甫喜形於色道:“那就太好了!請放心,頂多兩年之內,我們就能償還暫時欠您的所有資金。”

戈林道:“張元帥閣下,德國現在被美英法等列強死死地看著,既不允許我們擴充軍備,也不允許我們發展坦克、飛機、重炮、艦艇等現代化武器,甚至都不允許我們有重工業和兵工廠。(href=";晉地一家人)目前的德國還很弱小,無法正麵和這些列強對抗,但我們重新建設武裝力量已是刻不容緩的事情了,我們必須要抓緊時間。所以,希特勒元首決定,德國現在重工業和兵工廠暫時建設在張元帥閣下您的國北方境內,德國的軍官也送到您的北方進行訓練。我們會把絕大部分的機器設備、科研人員、技術軍官送到您的國北方,從而躲避西方列強的監視,抓緊時間展開工作,並和您的軍隊及政府展開合作。我們也知道,您擁有亞洲最大的兵工廠和高度發達的軍工業體係,所以,我們在您的國北方境內發展軍備,一方麵能做到神不知鬼不覺,另一方麵也能擁有建設基礎,同時還能更加密切和方便地加強我們雙方的合作。張元帥閣下,您覺得怎麽樣?”

張學良表麵上不動聲色,保持著領袖的鎮定自若的風範,但心裏則已是心花怒放了:“太好了!太好了!真是太好了!”他點點頭:“當然統一!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建議!我完全讚同!”

戈林大喜:“那麽,我們立刻簽訂合作協議吧!正式簽約後,德國四分之三的輪船從此都會行駛在德國和國之間的航線上,從國給德國帶去工業原材料,再從德國給國帶來機械設備、科研人員、技術軍官。(href=";大主宰)”

張學良緩緩地站起身,按捺住欣喜若狂的激動心情,向戈林伸出手:“那就預祝我們合作愉快了!”

國和德國在軍事、工業、科技、經濟等多方麵的密切合作就此正式展開了。當然了,張學良的北方是占絕大部分的,蔣介石的南方隻是占一小部分,因為德國需要蔣介石控製區內的贛南鎢礦,所以也跟南京政府進行了軍事、交通、經濟等方麵的合作,但德國和南京的合作在規模上比起德國和沈陽的合作,簡直就是望塵莫及。德合作有90%以上的項目都是在北方展開的。

希特勒的辦事效率非常高,一方麵源於他急切想要複興德國的願望,一方麵則是因為他對張學良的高度信任。當張學良和戈林、裏賓特洛甫在2月18日正式簽署了《德合作條約(北方部分)》後(該條約非常詳細,同時分為了南北兩部分,北方部分厚達2000多頁,南方部分則隻有100多頁,分別是柏林和沈陽、柏林和南京簽署的),第一批的三十多艘德國的大型商船便在月底抵達了天津、營口、大連、青島等張學良手裏的北方港口,帶走了超過十萬噸的精煉鐵礦和二十萬噸精煉原油,同時帶來了大批的重工業機器設備以及上萬名德國的科技人員和德國軍隊的技術軍官。實際上,此時國北方境內的德國人已經超過五十萬,都是張學良招募來的,算是東北政府和德國民間的合作,但現在的合作則是雙方政府展開的,因此無論是規模還是深度,都遠遠不可同日而語。

看到源源不斷從商船上下來的德國工作人員和德國軍人,以及從商船上卸下的堆積如山的機器設備,張學良笑了:“這個老希,他大概是想把德國的工廠和德國的軍隊都搬到老子的地盤裏了。不過這樣也好,老子也能狠狠地撈到足夠的好處了,才不枉老子當初在你身上投下的血本。”

實際上,希特勒確實是這樣打算的。剛剛得到權力的他非常急於複興德國的經濟以及重建德國的軍隊,但此時的德國過於弱小,並且受到美英法的密切監視,還不能公然違背《凡爾賽條約》,因此希特勒才想出了這個絕妙的辦法:把德國的重工業、軍工業、新建的軍隊都放在張學良的地盤裏進行建設,等時機成熟了,再撤回德國境內。這麽幹自然是瞞天過海。即便露出蛛絲馬跡,希特勒也可以理直氣壯地聲稱那是張學良跟德國民間進行的合作,國北方境內的那些工廠都是國北方政府和德國民間公司合資合建的,國北方境內那些德國軍人也是以個人名義前往國的德國雇傭軍和德國軍事顧問、軍事教官,統統跟德國政府沒有關係。張學良和希特勒如此密切而巨大的合作,使得從德國到國北方的航線上兩國的輪船車水馬龍、絡繹不絕,被稱為“當代的海上絲綢之路”;納粹德國在正式崛起後,超過60%的重工業、超過80%的軍工業以及超過50%的技術軍人和軍官都是在張學良的地盤裏重新建立起來的。德意誌銀行、萊茵金屬公司、克虜伯、西門子、寶馬、奔馳、保時捷、亨舍爾、巴斯夫、拜耳、歐司朗、朗坤、奧迪等數以百計的德國著名財閥集團、大型企業、工業公司、軍火大亨在這之後趨之若鶩地來到張學良的國北方,與東北政府旗下的各個重要企業展開了珠聯璧合且巨細無遺的親密合作。保守估計,國北方和德國展開的合作項目超過一千項,涉及各方麵,其軍事、工業、科技這三項足足占了成以上。國北方省一市迅速成為德國大型公司在海外的最大合作地區和投資市場。

張學良和北方省一市從這場空前的合作得到的好處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光是得到的來自德國的外來投資,就超過100億馬克。德國從“道威斯計劃”裏獲得的外國貸款和投資的總資金裏,有近三分之一都被上台後的希特勒用於德合作。國北方的工業因此而躍然進入一個突飛猛進式的高度發展的階段。本由”””””,”””””””

希特勒和張學良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急於建立強大的武裝力量。因此雙方的這場合作裏,軍事合作是最大的項目。訓練現代化的軍人、研究開發現代化的強大武器,是雙方軍事合作的重點核心。因為前者,東北講武堂的規模陡然間擴大了一倍多,全校的教員和學員裏近一半都是德國人,這使得德國後來的大批高級將領和眾多世界名將都具有東北講武堂的留學經曆,實際上,此時的東北講武堂已經成了德雙方共同建設的聯合軍校;至於後者,張學良和希特勒也都給予了高度的重視。

奉係和德國在軍備研究開發上的核心重點分為槍械、重炮、坦克、飛機、軍艦共五點。但在這件事上,東北海軍和東北陸軍、東北空軍徹底鬧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