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6節 中原戰火起(3)
在公開場合,張學良並沒有聲明自己支持或加入哪一方,使得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蔣介石都使出渾身解數來拉攏他。中原戰場上,雙方大打出手,打得你死我活,同時爭先恐後向張學良大獻殷勤。沈陽城內,南來北往的各方代表、特使、說客…搖唇鼓舌、頻繁活動。張學良對各方閃爍其詞或者避而不見,沒有做出任何明示的承諾。但越是這樣,張學良的重要性就愈發增加,成了一塊人人爭搶的“香饃饃”。首先來找張學良的是代表蔣介石的張群、方本仁、宋大章、李石曾、張靜江這五人。這五人都是當初東北易幟時的蔣介石代表,東北歸順南京後,這五人在張學良的邀請下就職於東北,都擔任東北政務委員會的委員,其實就是蔣介石派到東北來的“欽差大臣”,同時也是張學良和蔣介石之間的溝通渠道。張學良心中有數,因此笑容可掬、光彩照人地接待了他們。
先是一番雙方都覺得多餘的客套寒暄,然後張群一臉痛心疾首地開口道:“唉!當初先總理領導我們發動辛亥革命,就是要推翻腐朽無能的清政府,建立一個民主而強盛的共和國。但是沒想到,中華民國成立都快二十年了,卻仍然是山河破碎、戰亂連連,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每每目睹這兵荒馬亂、民不聊生的場景,我們可真是無顏麵對先總理的遺訓哪!”
張學良點點頭,也一臉的感同身受和痛心疾首:“是啊,我也是這樣認為的。當初我之所以願意易幟歸順、歸政中央,就是希望能早點結束中國的內戰糾紛,讓國家真正得以統一。沒想到,蔣主席和李先生、馮先生、閻先生他們現在卻又打了起來。唉!”
張群急忙道:“少帥你說得對!其實,我們國家之所以戰亂連連,就是因為擁兵自重的地方將領實在太多了。他們為了一己之私,不過國家大局和民族利益,連連反叛,才導致全國四分五裂、內戰頻頻。如果李宗仁、馮玉祥、閻錫山他們都像張少帥您這樣,處處以國家為重,以人民為重,今天的中國又怎麽會這樣呢?”
張學良一臉悲天憫人:“我在戰前多次奔走呼籲,希望蔣主席和閻先生他們都冷靜下來,不要再起兵戈戰火,隻可惜,我張學良人微言輕、於事無補,想到這裏,我也是愧疚不已哪!我又能做什麽呢?我也隻能保境安民,盡到我這個東北最高軍政長官的職責,保護東北四省不被卷入戰火,保護東北的三千萬父老不遭受兵災之苦。對了,你們放心!等戰事結束之後,我東北雖然貧瘠窮困,但哪怕傾家**產,也會竭盡錢糧,用來賑濟難民、重建地方,從而緩解關內地區的黎民疾苦。”
張群有點著急:“張少帥,您的一番憂國憂民、愛國愛民之心,全國上下是有目共睹的,我們也都敬佩不已。但你如果僅僅想在戰後賑災救民,那就怕是本末倒置、亡羊補牢之舉了。”
張學良驚訝地道:“那我還能做什麽呢?蔣主席和閻先生他們動用了百萬大軍打得你死我活,我也是無能為力呀!難不成要我跑到前線去說服他們停止幹戈?”他顯得很痛苦惆悵。
張群急切地道:“張少帥,你可以出兵呀!你手握三十萬虎賁雄師,倘若率軍入關參戰,必然能幫助蔣主席早日平定內亂、重建和平哪!你越早出兵調停,豈不是就能越早製止戰爭?這樣,你豈不是能救下更多的老百姓?保護更多的地方不被破壞?”
張學良歎息一聲:“諸位,你們也是看到的,自從東北易幟後,我一直致力於保境安民,把東北的建設重點都放在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等方麵,從沒有私下擴軍或其他圖謀不軌舉動。我張學良隻希望自己治下的東北老百姓安居樂業、豐衣足食,絕不會像我父親那樣覬覦中原。想當初,東北軍曾三次入關,打了多少場仗哪!直皖戰爭、兩次直奉戰爭,導致多少黎民百姓流離失所?導致多少青年壯丁慘死他鄉?導致多少國力民財被白白耗損?每每思之,我都是痛心疾首、痛定思痛。所以,我從東北易幟後就痛下決心決心,決不讓東北軍踏出山海關,絕不讓戰火因我而起。況且,我張學良才疏學淺、年輕短識,絕沒有什麽雄心壯誌,我隻想著老老實實地盡到我這個東北最高軍政長官的職責,對得起東北三千萬父老供養我的血汗俸祿。東北易幟到現在已一年半,諸位,摸摸良心問一句,我東北軍何時參加過內戰?李先生、馮先生、閻先生、張將軍、俞將軍、唐將軍、石將軍,先後挑起戰火,而我張學良卻一直都恪守原則,從不敢妄動兵戈哪!全國上下都可以證明我張學良愛好和平、厭惡戰爭的決心以及堅定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國家內戰的誠意。我這麽做,完全都是為了國家和人民。可現在,你們居然要我出兵關內也參加內戰?這萬萬不行!我和我的的東北軍都絕不打內戰!”張學良這番話說得簡直是義正詞嚴、擲地有聲,整個人也顯得大義凜然、光輝正氣,他的形象更是高大無比。
張群急道:“張少帥,你此言差矣!我們非常明白你的良苦用心和不忍國家陷入內戰的愛民之心。可是,眼下的情況不同呀!蔣主席並不想挑動戰端,去年元旦,蔣主席覺得北伐已經結束,國家已經統一,軍隊和百姓都需要休養生息,因此決定編遣全國軍隊,進行大規模裁軍。蔣主席的愛國愛民之心,也絕不亞於少帥你呀!但是現在,挑起戰火的,是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等人,他們無視國家統一大局,悍然為一己之私而大動兵戈,蔣主席迫於無奈才不得不以戰止戰。張少帥,之前蔣主席在平定各種內亂的時候,你都旗幟鮮明地在第一時間宣布支持蔣主席和中央政府,還三番五次地支援中央軍大批武器彈藥,這些,蔣主席都是看在眼裏記在心裏的,中央和全國也都是有目共睹的。眼下,蔣主席更加需要你的幫助呀!”
張學良歎息道:“這場戰事一開始,我就給蔣主席發去電報,重申了我張學良堅決擁護中央、維護國家統一的原則。我的態度是不變的。隻是要讓我出兵,我真的感到不知所措了。”
張群顯得很推心置腹地道:“少帥,閻馮李狼狽為奸、沆瀣一氣,這三方叛軍來勢洶洶,且規模之大,遠勝於以往的任何一場叛亂。以前他們單獨叛亂,蔣主席對付起來還遊刃有餘,但現在,這幾個人聯合反叛,蔣主席就真的是獨木難支了。少帥,蔣主席現在是孤軍奮戰哪!他非常需要你立刻率領東北軍入關,幫中央軍一起鎮壓內亂,這已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緩哪!少帥,我們也非常理解你的心情,但東北軍這次入關並非像以前張大元帥那樣為了爭奪地盤,而是幫助蔣主席剿滅內亂,為了維護國家完整,解救關內人民倒懸之苦,這是順應大局和民意的正義舉動!你完全沒有必要有心理壓力。於公,你率軍協助中央平定判斷,是全國上下眾望所歸的事情;於私,蔣主席一向視少帥你為袍澤手足。蔣主席多次在背後說,全國各個地方要員,無不對中央居心叵測、陽奉陰違,隻有張少帥你是真誠擁護中央的,所以蔣主席非常信任和器重你。當初東北易幟,你提出的種種條件,蔣主席也都答應你了。眼下蔣主席處境困難、如履薄冰,你也該幫他一把呀!況且,蔣主席是中山先生的繼承人,是唯一有能力統製全國大局的領袖,他如果被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這些地方野心家給趕下台,那就是中國的大不幸了!國民政府和整個中國就徹底群龍無首、四分五裂了!少帥,看在全國父老同胞的份上,你別猶豫了!”他娓娓而談,語重心長。
張學良一臉為難之色,沉默不語,似乎在猶豫踟躕中。
張群對方本仁使了使眼色。方本仁立刻取出三份委任狀:“少帥,你出兵幫助蔣主席平定內亂,是維護統一、彪炳史冊的曠世功勞。中央是絕不會虧待你的。蔣主席命令,隻要你出兵,立刻讓你就任全國陸海空三軍副總司令和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同時再兼任國民政府軍政部副部長,另外授予青天白日勳章,這可是青天白日勳章正式頒行後的第一枚呀!”
張學良驚訝地道:“閻長官不就是全國陸海空軍副總司令嗎?怎麽我能再擔任副總司令的職務呢?”
張群一臉憤然道:“閻錫山為一己之私而反叛中央,已被蔣主席撤去了副總司令的職務,馮玉祥原先的軍政部長職務也被撤去,由張少帥你來繼任全國陸海空軍副總司令才是真正的名正言順。”國民政府軍政部成立於1928年11月11日,相當於中華民國國防部,實權很大。第一任部長是馮玉祥,後來由鹿鍾麟代理部長,馮玉祥和鹿鍾麟同時反叛蔣介石後,都被蔣介石撤去了職務,由何應欽繼任部長職務。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是國民政府的最高軍事機構。
張學良接過這三份委任狀,沉吟了半晌,顯得很勉為其難地道:“東北其實內部也分歧眾多,很多人反對出兵,我確實為難。其實,蔣主席和閻主席他們的爭奪,可謂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啊!都是中國人,何必呢!這樣吧,讓我再考慮考慮。”他歎口氣,顯得很無奈。
張群點點頭:“好,我們就靜候佳音了!希望少帥你趕緊拿定注意,繼續站在中央這邊!”
在送走了張群等人後,張學良原本的為難猶豫之色一掃而空,他在房間裏哈哈大笑:“這個老蔣,還真的給老子封官許願來了。但老子可不是好糊弄的,這區區三個空頭官帽和一個破勳章就想收買老子?實在太少啦!您先慢慢打吧,老子就在這等著你繼續給我送好處來。”
蔣介石的代表們後腳剛走,閻錫山的代表們便前腳就跨進門了。閻錫山的代表主要是梁汝舟、張維清、溫壽泉、楊廷溥、孔繁蔚等。和張群一樣,梁汝舟等人也是悲天憫人的神情。張學良心裏想笑,但仍然客客氣氣地接待了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