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爺爺去捉鬼

雖然嚇得魂飛魄散,但是他不敢聲張,急忙回到家裏假裝什麽也沒有發生過,一連數日都不敢出門走夜路。以往他經常跟酒友喝道夕陽西下才搖搖晃晃的回來,自從那次之後,他連陰天都不敢出門。

可是如此數日之後,卻也沒有發生什麽事情。

他想不出那個被他冒犯的姑娘為什麽不來找他算賬。她不來找他,他倒有些想念那個姑娘了。每次白天在烈日下經過原來那條路的時候,他忍不住要停下來,趁著無人的時候偷偷查看四周,希望能找到那個姑娘的蛛絲馬跡。這自然是徒勞。

就這樣,在既擔心又想念的日子裏度過了一個冬天又一個春天,直到來年的清明節。

“清明節?”我問道。相信所有的中國人對清明節都有了解。但是各人對清明節的了解各不相同。有的了解為掃墓的節日,有的了解為踏青好時節,有的了解為與七月半和十月朔並列的三大鬼節之一。

既然爺爺講的是這個故事,那麽我自然而然要將清明與鬼節聯係在一起了,並且暗暗覺得那個要請姥爹收野鬼的人在這一天要遇到什麽事情。

談到清明節,自然避不開曆史人物介子推。據曆史記載,在兩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艱苦,跟隨他的介子推不惜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塊肉讓他充饑。後來,重耳回到晉國,做了國君(即晉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肆封賞所有跟隨他流亡在外的隨從,惟獨介子推拒絕接受封賞,他帶了母親隱居綿山,不肯出來。晉文公無計可施,隻好放火燒山,他想,介子推孝順母親,一定會帶著老母出來。誰知這場大火卻把介子推母子燒死了。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每年的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戶戶隻能吃生冷的食物,這就是寒食節的來源。

寒食節是在清明節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節的活動延續到清明,久而久之,人們便將寒食與清明合二為一。現在,清明節取代了寒食節,拜介子推的習俗,也變成清明掃墓的習俗了。

這是我對清明節來源的理解,也是學校老師告訴我們的解釋。

不過爺爺告訴我說,這隻是清明節來源的一種說法,還有另一種說法卻是常人少知的。但是聽爺爺說過之後,卻覺得第二種說法更是合情合理。

爺爺說,古人有迎接春天的習俗,農曆三月初的天氣正好是春意盎然的時候,適合人們開展各類活動,包括踏青出遊,乃至“野合”。所以春季最主要的節日也在這個時候。早期的清明節並沒有祭掃的習俗,清明節的活動內容與三月初的其它節日是相同的。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曆製定的曆法,本身並非節日。清明恰好在農曆的三月初,正好和古代春天的節日上巳節、寒食節重疊,久而久之清明也成為了春季節日的一部分。

現如今,上巳節已經從中國人的節日譜中消失了,但過去它曾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之一。漢代以前定為三月上旬的巳日,後來則固定為農曆三月三那天。據記載,春秋時期上巳節已經開始流行。論語中所說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七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寫的就是當時的情形。

最早的時候,上巳節那天人們會去踏青郊遊、到河邊洗澡。另外,這天也有“驅邪”的功能,古人稱為“祓除畔浴”。在上古時期,節日的作用就是驅邪避災,譬如“重陽節登高”,實際的原因是為了躲避山下的瘟疫,“祓除畔浴”也是這個道理。

上巳節也有求偶**的功能,詩經所說的“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芍藥”也是發生在這段時間,這樣的傳統一直影響到唐宋,杜甫麗人行中就有“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的句子。不過,後來隨著社會趨向文明,野合的主題被替換為求子,上巳節後來形成了祭奠女媧廟,婦女們在河邊求子的風俗。

“清明還有野合的含義?”我是第一次聽到這種說法。不過我不得不相信爺爺,他對古事的了解比任何一個教我語文課的老師都要深得多。

“嗯。”爺爺點頭道,“就像竹葉青找張九的時候總是選擇傍晚或者陰雨天,鬼找人的時候也會選日子呢。那個被他冒犯的姑娘就選了這麽一個時候。”

“難道不止是他想念著那個姑娘,那個姑娘也惦記著他嗎?”我問道。

爺爺嗬嗬笑道:“你已經成年了,我也就不避諱跟你說這些了。你想想,如果那個姑娘不情願的話,她能讓一個喝醉的人去侵犯她嗎?”

我心中感歎道,難道這叫做郎有情、妾有意?

那個人對姥爹說,那次清明,他去了母親的墳墓上掃墓,發現墓邊長了一棵小槐樹。由於去掃墓之前沒有帶任何挖掘工具,他費盡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將小槐樹從泥土裏連根拔出。等他做完這些,天色就暗下來了。

回家的路上,必須經過曾經遇到那個姑娘的地方。

因為事隔半年多了,他已經沒有原來那麽害怕,一種莫名的希翼反而如荒草一般見風就長。

他不知道母親的墳前長槐樹是吉兆還是凶兆,所以拔掉的小槐樹也不敢隨便扔掉,隻好提著帶泥的小槐樹回來。

當走到去年在這裏留下詭異記憶的地方,他提著小槐樹站了一會兒。他左顧右盼,似乎要等某個人來約會;又似乎害怕遇到某人,隻要見那人出來,自己立即拔腿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