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遼東,搞房地產的利益大家都看得見,自然也都想著吃一口。
在競爭朱見濟放出來的,那寥寥無幾的小建廠指標過程中,很多人表現的極為激烈。
好在遼東在進行了一次“犁庭掃穴”後,原來盤踞的女真消失,順便被處理的,還有不少依附於女真的勢力。
不聽話的,
都被殺的差不多了。
這就導致眼下的遼東布政司,在勢力分布上,除了大明朝廷這個龐然大物高高在上外,就是小蟲遍地爬,誰也別把誰當大王。
所以劉大誌這種外來戶都敢嚐試一把,企圖抓住發財的機會。
不過他在官麵上屬於歸化漢人,不是純種的,所以有點限製,辦手續的要求也高。
劉大誌此前已經投入了不少資本進去,要退縮是不可能的,手續再複雜,他也得咬牙辦下去。
於是他從遼東省又跑回老家所在的遼西,按照要求開了各種證明,然後拿去遼東省會的通遼衙門請人蓋章
作為原來的異族,朱見濟是要求對其進行“政審”,以免給傷害過大明的惡狼占便宜的。
這一點,劉大誌倒是不怎麽在乎。
他以前是個部落主沒錯,可他小啊!
地盤小的能被人趕出來流浪,對大明這樣的巨物,他又能做什麽壞事?
頂多是在十年多前,兀良哈三衛還會不定期反叛的時候,被裹挾著衝擊過大明的關隘。
不過前麵的理由仍舊成立
太菜了,
自然也沒啥影響。
就算再往上數幾代,他爹他爺也是受限於一樣的原因,根本沒能薅下過大明的幾根毛。
再者,在兀良哈慢慢穩定下來後,朱見濟也曾下旨赦免過其過去所做所為,所以現在劉大誌的確是一個身家清清白白的大明良民。
“行吧”
洪濤把憑證一樣樣的檢查過,然後當著劉大誌的麵,把它放到一個結實的小木匣子裏收起來,用小鎖鎖好。
這些都是重要文件,是要送去通遼的檔案庫裏麵的,以後出了問題,那隻要手續齊備,也禍害不到洪濤這個經手人身上。
“這是你開廠的地契、你開廠的批準拿好了就走吧!”
別妨礙他吃飯!
“多謝大人,大人辛苦了!”劉大誌高興的東西收好,放到了衣服最裏麵的小夾袋裏。
等他回家,老婆孩子也等很久了。
為了忙活開廠的事,劉大誌這段日子也是三過家門而不入,霜雪覆麵,家裏人瞧著也心疼。
好在辛苦總算有回報。
賺錢的機會,以後多了去了!
“隻要做出點成績,咱們就徹底在這邊落腳了。”
把各種證件一件件的排上桌子,劉大誌盤腿上炕,忽然感歎。
他現在住慣了房子,睡慣了床鋪,跟一年前的生活情況全然不同。
可他是個蒙古人呐!
三年前還在遼西放牧的時候,要是有人跟他說,有朝一日他會住在這樣的地方,過這樣的日子,日常還隻用漢名和人往來
劉大誌絕對會當他放屁。
奈何世事難料。
他老婆張口就道,“早就落了,在草原上哪裏有這樣的待遇?”
“當初來這邊,就說好了把自己當個漢人,何必總惦記從前?”
也就是劉大誌這種過去有點小地位的,會懷念曾經的田園牧歌。
要是一般的被掠奪土地的農民牧民,流亡之後可是巴不得永遠回不去過去。
他們都是地裏刨食的,土地和放牧,對農牧民們來說隻是生存的方式,要有發展上升的可能,再純樸的老農民也能放下鋤頭,去追求幸福。
“反正咱們家是改姓劉了,等三遼通誌修好,就是朝廷認可的漢人。娃兒也得去學校裏讀書,以後要是能上個郡學,有個功名,那就更好了!”
三遼通誌這是在劃分好遼陽、遼東和遼西這三個新的行政區後,朱見濟想著要弄的一本官方地方誌,以便於捏造,不對,是從曆史長河裏尋求這三個省份建立的合理性,同時促進這片地區多種民族的混合、漢化,而決定編修的。
三遼之地地廣人稀,但生活的民族很多,如果不能塑造出一個共同概念,那總會鬧出點事兒來。
現在大明在思想輸出方麵占有很大優勢,不趕緊的把這件事做好,錯過了就太可惜了。
而所謂的內容,無非是替生活在這邊的多民族論述下血統來源,最後合流到華夏這個族群裏罷了。
反正女真是外來的通古斯野人,這是朱見濟認定的,不可更改。
但其他人不是。
認真算起來,還真有不少能劃到諸夏這個範圍裏。
像蒙古,其族群概念一直等到成吉思汗打出“一代天驕”成就後才正式形成,在此前一直都沒有過具體的思想來促進草原上諸多部落的融合,甚至還普遍存在有“認不清爹媽,我是野生孩子”的情況。
要在這方麵摻點私貨,說蒙古來源於北遷的古漢人,那也是挺方便的。
好忽悠嘛!
而且這事跟南北朝時北方大族幫鮮卑統治者攀親戚不一樣。
雖然都是在論述“夷人入夏則夏”這個東西,但行事主體不同。
一個是鮮卑外族為自己謀求統治中原的合法性而做的,一個是朱見濟在擴大“華夏族”這個基本盤而做的。
距離唐朝和往上諸代,那種讓無數外族人對因為“我有漢人血統”而自豪,紛紛改換門庭,死皮賴臉當個漢人後裔的強大文化吸引力,終究是過去好幾百年了。
西晉後期拉胯成那樣,也能讓出身匈奴的劉淵覥著臉說自己是老劉家的後代,追認劉禪當孝懷皇帝,發誓匡扶漢室,還公開鄙視他真正的祖宗呼韓邪
當時劉禪的幾個兒子可還活著呢,對這人的行為也很無語。
唐朝的安祿山跟唐玄宗打配合,弄了個安史之亂,但也曾經在宴席上,因為被人嘲諷是“蠻夷”出身而氣的摔桌子,跟對方約架決鬥。
五代十國,世道動亂,也能讓沙陀人打出大唐旗號,自認為“李氏子”
光是想想,都能感受到那個時代中國人爆棚的自豪感,以及中華文化對周邊碾壓式的影響。
正是因為如此,才讓無數夷人主動歸化,你不承認他是漢人,他還能跟你打起來。
可惜現在不行了。
從大宋太宗飆車於高粱河起,中原王朝淩駕周邊的盛況便不複存在,北邊的遼國甚至還跟大慫搶起來了“正統”,說自己才是唐王朝真正的繼承人。
而遼國的“契丹”之號,在後世也成了斯拉夫人對中國的稱呼。
西夏方麵,也不是很看得起大慫,要不是宋朝給的太多了,李元昊還不想去帝號呢!
後麵靖康之恥,更是讓人一提到就捶胸頓足。
蒙元一來,華夏陸沉。
到那個時候,蒙古有成吉思汗這樣的**在先,中原王朝有大慫這樣的軟骨頭在後,“成為漢人”在外族人看來,也就沒有太大吸引力了。
蒙元皇帝甚至連漢語都懶得學,除了前頭幾個,後麵的能聽得懂手下的漢官說啥已經很不錯了。
就此,“漢文化”對於周遭民族的吸引力大為削弱。
大明仍然是中央之國不假,但要說為了隻拿到華夏綠卡而鬧死鬧活的,就遠不及宋前的諸多朝代了。
可朱見濟怎麽能甘心呢!
他早就說過了,
漢唐有的,大明也要有!
所以三遼通誌必須修起來!
歸化學校裏的思想灌輸也不能放下!
最好的,就是把外族的祖先都劃到“諸夏”這個概念裏麵,讓大家都成為一家人,還都認炎黃當血脈源頭,認大明當爸爸,才是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