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村民一個多星期的努力,玉米粘蟲的規模終於得到了控製。一方麵,是村民們通過各種防治方法減少了成蟲和蟲卵的數量,另一方麵,也是因為玉米被啃咬的差不多,玉米粘蟲又稱行軍蟲,一片土地上的作物被啃噬得差不多,就會遷移到其他地方去。

村民有的直接在田裏補種了其他作物,像是農業站工作人員免費發下來的南瓜和冬瓜種子,也有不少人幹脆把活不下去的玉米拔掉,改種了土豆和紅薯。今年從三月份就開始高溫不斷,現在也不過五月初,要是冬天來的不太早的話,還來得及種一茬土豆。

因為天氣熱,梁銜月在空間裏待的時間越來越長,順便把之前積攢下來的工作都做了。

在安城早市上換來的蓮子,梁銜月按照種植的要求先進行破口,蓮子外麵的殼很硬,芽不容易發出來,梁銜月把蓮子有小凹點的那一頭在水泥地上來回磨,直到破了一個小口才收起來。

然後是漫長的浸種和出芽,浸種需要一周,出芽以後還要養上一周再移栽,到現在蓮子還養在家裏,沒有移去魚塘。

不過魚塘那裏已經準備好了,在靠近小院的那一側,梁銜月把原來挖魚塘的泥土倒回去不少,荷花可以生長的水深在80-110cm左右,但是新用蓮子培育出來的嫩苗隻能在較淺的水裏生長。

除了培育蓮子以外,梁銜月還和父母處理了堆在儲藏室裏的幾百斤紅薯。

這些紅薯的種苗一部分來自於梁康時在路邊田裏隨手買的,這些紅薯的品種比較普通,但是產量高一點,種了差不多三分地的紅薯,收了六百斤。

另一部分是去四爺爺家要的種薯,這個紅薯綿密甜糯,就是產量不高,四爺爺家種薯也不是很多,梁康時去要了拿回來種,還特意在地上做了標記,分清楚哪塊是這種優質紅薯,最後這種紅薯才收了四十幾個。

產量高的紅薯用來做紅薯澱粉和紅薯粉絲。這個工作要把紅薯磨成渣,家裏有料理機,但是太慢了,幾百斤的紅薯得打碎到猴年馬月去,於是他們三個采用的是機械和人工相結合的方式。一邊用料理機打一邊用人工磨,誰磨累了就去料理機邊負責添料。

最後用五百斤紅薯做了七十斤的紅薯澱粉,剩下的紅薯要留來做種和日常吃,然後又拿出十斤的澱粉做成了粉絲曬好。紅薯經過這樣處理以後,能儲存好幾年。

至於品質更好的那些紅薯,大部分都準備繼續留下作種,也拿出來六七個在鍋上切成片蒸了,放到太陽底下曬幹,做成紅薯幹密封進袋子裏。梁銜月因為嘴饞烤了幾個來吃,扒開外皮以後裏麵的瓤金燦燦的,甜的流油。

大青和小黑也很愛吃,梁銜月分給它們幾塊吃了還不夠,悄悄把梁銜月扒下來的紅薯皮也吃了。

梁銜月瞪這兩個小傻子,小黑就咧開嘴,一臉無辜地傻笑,大青最近在立耳,它懵懵懂懂的看著梁銜月手裏的烤紅薯,頭歪過去,兩個大耳朵也啪嘰一下朝著那邊倒去。

原本一臉嚴肅的梁銜月立刻破功,笑著把它的耳朵扶起來,恐嚇道:“你要是立耳失敗,兩個大耳朵就這麽耷拉下來,就不是威風的小狗了,變成小傻子了!”

大青的耳朵抖了抖,站起來沒幾秒又倒了。

————

就在大青的耳朵徹底立起來這天,梁康時到空間來喊梁銜月,告訴她家門口的洋薑花開了,叫她出門去看。

梁銜月有點奇怪:“海島裏的洋薑花早就開了,我天天都看得到,確實很漂亮。”

當時在化肥廠換化肥時,農業站的工作人員發下來很多洋薑塊莖,叫村民們拿回家裏種。梁銜月在大門外種了一些,把其他的帶到海島空間裏來,找了塊含沙量比較大的土壤種了下去。前幾天已經開花了,花朵很漂亮,是向日葵的顏色,形狀像是放大了的小雛菊,柔軟的金色花瓣像是流淌著陽光,讓人看了心情都變好了。

至於種在家門外的那些,可能是因為缺水又高熱,才比同時在海島空間裏種下的這些晚了一個多星期才開花。

梁康時還是催促她出門看看:“不止是咱們家門口,全村的洋薑花都開了。”

他這麽一說,梁銜月立馬行動了起來,她出了海島,抓起帽子跑出門去。看到大門外一叢叢洋薑花熱烈的綻放著,背後的圍牆上爬滿了絲瓜藤,也開出了柔軟的黃花,小喇叭一樣的花朵躲在絲瓜五邊形的葉片下開放,而葉子仰首挺胸的為花朵遮擋烈日。這些植物從前在烈日的灼燒下無精打采,如今倒像是習慣了一樣,能頂著陽光舒展枝葉。

隻是梁銜月觀察以後才發現,地上的很多野草和路邊的樹木都產生了一些小小的變化,比如葉片變厚,表皮泛著一層略帶蠟質的光澤等等。

她招呼坐在屋裏從窗戶往院裏看的甄敏:“媽,你快出來,我騎自行車帶你出門看看。”

甄敏說:“這麽熱的天騎什麽自行車,再說要去哪兒看什麽呀?”

梁銜月堅持:“我剛從海島出來,不覺得熱。你要是熱我給你裝一杯冰水,我們去村裏逛逛,看大家種的洋薑花。”

甄敏其實有點心動,早上她發現門口的洋薑花開了,在附近站了好一會,那些顏色鮮亮的花朵好像也點亮了人的心情,越看越叫人愛不釋手。

“等我換個衣服!”

甄敏坐在女兒的自行車座後麵,頭上戴著大大的寬簷草帽,手裏捧著裝著冰水的保溫杯。

梁銜月蹬起自行車帶起的風吹亂了她臉上的紗巾,甄敏竟然覺得,也沒有那種熱到難以忍受的感覺,可是剛剛出門前還看了溫度計,足足有45℃,難道她也像那些植物和昆蟲一樣,漸漸習慣了這種高溫嗎?

“媽你看!”路過一家洋薑種的比較多的人家,梁銜月趕緊讓甄敏去看。

這戶人家一定精心伺弄了這片洋薑,洋薑叢開的極盛,高高低低,裏麵還間或摻雜了幾棵其他的花朵,應該是以前種在這片空地上的花發了出來,蝴蝶和蜜蜂穿梭其中。遠看就像一匹輝煌的刺繡畫布在他們麵前徐徐展開。

“真漂亮……”甄敏喃喃地說,嘴角忍不住的上揚。

梁銜月騎著車在梁家村的大街小巷穿梭,帶著甄敏看過了整個村莊開遍繁花的景象,雖然汗流浹背,但心裏很開心,甄敏擔心她中暑,催促她返程,梁銜月這才調轉車頭回家去。

甄敏的目光掃過腳下的柏油路,忍不住回想起從前夏天走在這條路上,那時的柏油路質量不好,上麵的瀝青總被日光曬得半化不化,穿著拖鞋走在上麵,走幾步就要把拖鞋就被路黏住。後來翻新修了更好的路,在現在這個天氣也沒再融化了。

她看到一個深色的圓點出現在柏油路上,然後這圓點越來越多,越來越密,甄敏都有些不相信的伸出手去,涼涼的雨滴落在手心裏,她大聲喊道:“月月,下雨了!下雨了!”

梁銜月的第一反應是要騎的快點,趕緊回家去。等到附近的村民家裏都開始爆發出歡呼和此起彼伏的“下雨了”這樣的呼喊,她終於停下了自行車。

“下雨了?”她一把摘掉帽子。

清涼的雨點滴在臉上,這不是錯覺,真的下雨了!在梁家村已經有三個月沒有下一滴雨,烈日把大地炙烤的幹裂,井水的水位快到到底的時候,終於下雨了!

道路兩邊的村民們紛紛跑出家門,走上街道,就這樣沐浴在雨裏,臉上都是驚喜的笑容。梁銜月推著車子走在其中,也覺得心裏一陣輕鬆。

感覺到發絲有些潮濕,梁銜月和甄敏還是戴上了帽子,繼續往家裏走去。梁銜月真心真意的祈求道:“希望這場雨的時間久一點,下的大一點。”

甄敏伸手感受著雨絲從細如牛毛變成淅淅瀝瀝的小雨。“如果能選的話,我希望是一場時間長的小雨,潤物細無聲。”大雨會很快會成水流流到地勢更低的地方,往土裏滲透的效果反而沒有小雨好。

“隻要下雨就很好了。”她補上一句。有了這場雨,梁家村村民補種在田裏的作物就能抽條和開花結果,快要幹涸的井水水位也能稍稍上升,要是能把持久的高溫也一並帶走就更好了。

這場雨果然如甄敏所說的那樣源源不斷,淅淅瀝瀝的下了兩天。這兩天楊家村的村民在路上看到人,臉上都帶著笑。

雨停了以後,氣溫並沒有期望中的大幅下降,中午一樣保持著45度以上的高溫,隻是早上變得清爽了些。

這也代表著早上能起床做活的時間變長了,大家又開始積極的種菜種糧。原本玉米粘蟲的肆虐讓很多人都心灰意冷,連後來的補種也沒抱多大的希望,覺得這一批作物也不會有什麽收成,伺弄也敷衍了些。

現在一場雨又讓他們心裏希望的嫩苗破土而出,這就又收拾出家裏的空地,種起了蘿卜白菜,山上的田地最近也在忙活著上肥。

“真好。”梁銜月抱著半個西瓜,手裏拿著個長柄勺子把中間最甜的那一塊送進嘴裏。

村民覺得生活又有了奔頭,開始忙碌起來,連帶著黃一峰的小超市生意都好了不少。他和梁康時又往市裏跑了幾趟,搬回來不少商品。前段日子,尤其是玉米粘蟲爆發最嚴重的時候,小超市門庭冷落,村民們都害怕冬天的糧食不夠吃,不敢消費。

甄敏和梁康時也拿著西瓜在吃,誇道:“別看這西瓜個頭不大,還挺甜的。”

這是海島上今年種下的西瓜種子結出來的西瓜。梁銜月從西瓜結果膨大以後就每天都去瓜田看上一眼,期盼著早點成熟,吃到甜滋滋的西瓜。梁康時總說還沒到時候,不必去看的那麽頻繁。

結果梁銜月今天到瓜田裏一看,一個西瓜已經熟到有裂紋了!趕緊摘下來,這個西瓜不是藤上最大的一個,卻是最早熟的一個。大小比家裏的盤子大不了多少,上麵的條紋已經是墨綠色的。

梁銜月本來還想著到時候把西瓜浸在魚塘旁邊她人工開鑿出來的小溪裏冰一冰,享受一把野趣,結果西瓜裂了,隻能塞到冰箱裏冰鎮。

不過這西瓜的味道的確不錯,沙瓤的,清甜涼爽。

吃過了西瓜以後,一家三口就進空間裏忙活了。村民們忙著種菜施肥,梁銜月家雖然在梁家村沒種地,可是在海島裏有地,也得一樣播種和收獲。

田裏一直在種的作物隻有土豆,不過他們一家人倒是沒吃過多少土豆,前幾個月收上來的那一批除了留了一些做種子,其他的都拿去換化肥了,現在種的這些也不是為了吃。

要是今年冬天還能和政府交換物資,他們能拿出來的就隻有土豆了。雖然梁銜月能從海島伐木拿到木材燒,但還是比不上煤塊耐燒。不止是他們家在積攢土豆,黃一峰也和幾個田地比較多的村民聯係過了,等土豆收獲以後要拿別的糧食和他們換一些。

梁銜月在海島別墅後院開辟的田地很大,有三畝多,上一茬土豆種在東邊,這次為了不重茬,就種在最西邊。原來種土豆的地方現在種了綠豆、紅豆和大豆。

這個夏天綠豆的消耗很大,天氣熱要吃些清涼降火的食物,梁銜月家經常做綠豆粥、綠豆麵,有一次突發奇想,為了能在火鍋裏吃到細粉,還做了些綠豆粉絲,把原來買的綠豆用的七七八八。

整塊田現在都種了東西,中間原本種的是紅薯和梁銜月海島裏原生的野麥種子、野粟種子這些,兩批作物都是在三月末收獲的,紅薯前不久才做成了澱粉和粉絲。野麥種子種出來的作物就叫小麥,九十多顆野麥種子,種出了【小麥*178】,一百四十幾顆棉花種子,種出了【棉絮*315】,五十幾顆野粟種子,得到了【粟*87】。

這些作物的產量都不高,小麥和粟可以在加工台去殼變成同等數量的麵粉和小米,四個單位的麵粉能在篝火上製作一個麵包。梁銜月試著做出過一個來,麵包倒是很大,20厘米長,10厘米寬,梁銜月的胃口已經算不小,吃上一個也能飽。

同樣的,四個小米能製成小米米糕,四個棉絮能加工成一塊20*20cm的棉布,這麽大小的棉布拿出來做個手絹還勉強,想做成別的,隻能再在加工台上深加工,直接做成式樣簡單的衣服和褲子。甄敏看了以後說自己買的棉布夠多了,這些棉絮還不如留著做被子。被子裏棉絮時間久了不保暖,將來有的替換。

這樣看來,將來棉花用的差不多就提前種些棉花種子。海島上的棉花不需要各種繁雜的手續加工,梁銜月直接通過足進度條的方式就能采摘得到棉絮,確實方便很多。

至於野麥和野粟,梁銜月算來算去,覺得種起來的性價比不高。看似加工簡單,不需要脫殼和碾磨就能得到麵粉和小米,可這點東西是她先一個個采摘了種子,經過長達6個月的時間,才種出了這點糧食。除了能用篝火和烹飪爐製作成食物,一鍵合成,簡單方便以外和家裏原本買的麵粉和小米沒什麽區別。

而且能製成的食物單一,隻有麵包和米糕。不過這還有一個原因是梁銜月一直沒出去挖礦,製作烹飪爐,而篝火能製作的食物種類非常少。

梁銜月都不想再種海島上的種子了,還是甄敏說:“我看你一直都收集著這些種子,不種不是浪費了。地裏又不是種滿了沒地方,先把你收集的種子用了再說。”

她勸了幾句,梁銜月也想通了:“是應該繼續種這些種子,我要是能收集到足夠的礦石做出烹飪爐來,能解鎖很多食譜,島上的食材這麽多,蜂蜜、南瓜、草菇還有海裏的各種海鮮,都能用烹飪爐快速加工,和麵粉小米一起做出美味的食物。”

海島具現化以後,梁銜月很少去挖礦,這可是她曾經在求生遊戲裏最愛的活動,僅次於收集食材解鎖食譜。隻是現在挖礦要獨自一人深入漆黑幽深的礦洞,礦洞中還常有野獸潛伏,她心裏發怵。一共也正兒八經的去挖過兩次礦,收集到了能夠製成武器和指南針的礦石就收手了。

不能這麽逃避下去,讓海島很多有用的功能都埋沒了。梁銜月暗下決心,要抽空再去探索大石山上的礦洞。

不過現在還是要把之前收集到的種子播種下來。這麽長時間,梁銜月收集了【野麥種子*224】【野粟種子*162】和【棉花種子*254】【花生種子*8】。

其中花生種子的數量十分可憐,這是因為梁銜月隻在椰子森林和鴕鳥沙漠的交界處找到過花生種子,她也隻在海島上出過那麽一次遠門,所以才隻采集了8粒花生種子。

等她把這些種子都種下,按照一粒種子要占一平方米土地的規則,竟然也占了將近一畝地的地方,把這塊田地剩下的地方種滿了。

“我們還有什麽東西沒種嗎?要不然我再開墾一塊新的田地?”

“用不著,”梁康時看過以後搖頭,“也沒什麽要種的了,等留下做種的那些紅薯長出苗來,就種在空出來的這一小塊地上,本來也沒打算種多少紅薯,夠用了。”

“好,要是爸你想到什麽需要種的,沒地方種了,告訴我就行,反正我用技能開墾田地很快的。”

————

把後院別墅的地種好,梁銜月家這段時間最重要的事就完成了。剩下的就是喂喂雞鴨,溜溜兩隻小狗,收拾一下院裏的菜地這些雜活。

這天梁康時又要和黃一峰去市裏進貨,問梁銜月和甄敏有沒有什麽需要留意的。

甄敏說:“我想要兩把剪刀。家裏原來有四把剪刀,現在一把專門用來給魚破腹,一把日常用,這兩天有點鈍了,我用磨刀石磨過,效果也不好。就隻剩兩把剪刀備用,你要是看見賣剪刀的,多帶幾把回來。”

梁銜月說:“爸,你前幾個月帶回來的冰櫃才用了一個多月久壞了,幸好家裏這些日子吃雪糕吃得多,把東西搬到空出來的那個冰櫃裏才沒壞。要是有遇到想把家裏冰櫃賣掉的,再搬一個回來。

還有上次咱們做紅薯澱粉,用到料理機,料理機效率高,就是容量太小了,你到市裏留意這些,要是能碰到賣料理機的就好了,將來咱們還是要做各種土豆澱粉、紅薯澱粉的,家裏多放幾個料理機比用手磨快多了。”

梁康時把這些都記下,其實梁銜月他們兩個也隻是讓他心裏留意著,能不能真的遇上,還真不好說。

現在去安城市區換東西遠沒有原來那麽方便,連黃一峰在市裏的朋友都弄不來多餘的貨了。原先那些批量的貨都是各個倉庫的庫存,現在庫存差不多清光了,卻沒開工生產新的貨。上次黃一峰去市裏,帶去的糧食就隻花出去一半。

隻有官方開的早市還比較繁榮,但那也是個體攤主小打小鬧,拿些自己家裏多餘的東西互相置換而已,黃一峰有時候去逛逛,帶回來的東西也不多。

誰知道這次回來,梁康時竟然把他們要的東西買齊了。

“你是跑了多少地方啊?我不都說不著急了嗎。”甄敏心疼梁康時大熱天的滿市裏跑,就為了湊齊這點東西。

“沒跑多遠,這都是在一個地方買的。”梁康時微微一笑,一臉“你們想不到吧”的表情。

“怎麽?你們遇到家電倉庫了?”梁銜月也猜測道。

梁康時這才揭秘:“這些是二手貨,雖然看著有九成新,但是也得好好刷洗一下。市裏好多人在搬家,要搬到新建的糧食基地裏去,好多拿不走的家具和家電都在拋售,基本上給點糧食就換。”

“搬到糧食基地,都是誰可以搬到糧食基地啊?”梁家村裏沒有一點關於糧食基地的消息,他們也從來沒聽說過往那裏搬遷的事情。

“各種技術工人、專家學者,他們是第一批搬過去的,然後是被召集去做建築工人和種地的工人,以及他們的家人。糧食基地附近準備建幾個工廠,又在市裏招工。經過前幾次招工,大家都知道去那裏工作的人將來能帶著全家搬過去,擠破頭也要得到這份工作。那些能搬走的人,當然是選擇把家裏帶不走的東西都賣掉。”

甄敏有些幽怨:“這都第幾次招工了,也沒跟我們這些村裏人通個氣。”

他家倒是沒人想去打工,可是村裏人也不是人人都有地,再說今年收成也不好,要是能有份額外工作得給家裏減輕多少負擔。

梁康時搖了搖頭:“市裏人過得比我們差上不少,眼看著有個工作管吃管住,那還不像救命稻草一樣的把握住,願意遵守基地規定的人肯定比我們多。那糧食基地管理嚴格,進去了就不讓隨便出來,咱們村有幾個人願意拋家舍業的搬過去。”

甄敏隻是為村裏人小小的鳴個不平,心裏也知道為了更好的維護秩序,當然是應該先把市裏無事可做的人招收起來去做活,不然這麽多人沒有工作,早就亂起來了,梁家村現在也不會這麽太平。

“那現在市裏還剩下多少人?”梁銜月好奇的問道。

梁康時估計著:“咱們安城發展起來晚,像咱們這樣雖然搬到市裏,但是根在農村的人不少,早在洪水結束都想方設法的撤回農村了,那時候市裏就少了一小半人。現在糧食基地招了幾次人,又讓不少家庭舉家搬走,再加上在暴雪、洪水和高溫裏遇難的人,現在市裏的人口,連原來的十分之一都沒有。”

梁銜月和甄敏麵麵相覷,原來那麽繁華的市裏,這才不到一年竟然就衰敗成這樣。

“既然人都搬走了,那市裏的領導應該也都在糧食基地辦公了吧?”

梁康時奇怪道:“這我可沒打聽過,不過應該是這樣。你怎麽突然想起這個?”

梁銜月撇了撇嘴:“我是想知道,如果領導們都搬到糧食基地去,那麽強占黃叔別墅的那家人是不是還腆著臉住在黃叔家。他不也是個什麽領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