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聽楊憲這麽說後,有種不可思議的感覺。
他的認知裏,還沒有過,因為擔心糧食布匹過剩嚴重而需要百姓休息,主動使人力被浪費的情況。
“這個大同社治理的區域竟富足到如此地步?”
因而,劉伯溫忍不住再次問了楊憲這麽一句。
楊憲笑了笑說:“離大同社最近確立的執政目標還差得多。”
“差得多?”
“那你們大同社的目標是?”
劉伯溫聽後更加驚愕。
楊憲則回答說:“按照上位和章先生等確立的目標,初步階段,大同社要爭取在第一個十年內,實現九州民眾衣食足;第二個十年內,要實現治下民眾十四歲以上識字率達到六成;第三個十年內,要實現家家磚瓦房、家家非用於衣食的支出在全家收入到的五成以上。”
楊憲這麽說後,劉伯溫已經不知道該說什麽好。
在他的認知裏,隻要不讓天下有餓殍盈於溝壑就已是盛世,也是許多士大夫為之努力的目標。
可現在,這大同社居然要讓百姓在十年內衣食足,二十年內識字率達六成,三十年內家家磚瓦房同富戶之家。
劉伯溫覺得這根本不可能實現。
但劉伯溫也不好明著反駁,隻繼續問楊憲說:
“你們不擔心這種不盡用民力,使民有閑暇之時,而不會出現各種惹是生非之情嗎,乃至熱衷於鬧事熱衷於訟鬥,甚至聚集起來為邪教蠱惑,做出毀家滅倫的事來?”
“這倒不用擔心,他們休息時,我們會把他們組織起來上課學習,乃至看戲聽曲,乃至組織他們參與一些競賽活動,諸如蹴鞠、騎術、賽跑等。”
“總之,惠民生和開民智同時進行。”
楊憲說著就將官帽拿了起來,對劉伯溫說:
“今日,學生剛好要去集慶第一屆蹴鞠比賽的活動做訓話,恩師可以跟學生一起去看看,看看我們大同社治下的百姓在休息之餘都做什麽。”
劉伯溫倒也真的跟楊憲來了蹴鞠比賽的現場。
他發現參加蹴鞠比賽的青壯百姓的確很多,也發現官府甚至為此備上了獎品,價值上萬兩白銀的布幣被作為第一名的獎品。
這讓劉伯溫不得不感歎,這些大同社是真會與民同樂,為了讓民眾休息之餘,把精力放在蹴鞠之類事上,竟然拿出豐厚的獎品,甚至連楊憲這個堂堂知府都會親自出席活動並講話。
而且在蹴鞠比賽外,劉伯溫真的還看見休假的工人會被訓教們組織起來進行上課學習,學識字甚至還學習各種知識,甚至還被教授如何思辨。
甚至,這些工人隻要學的有進步,就會被遊動而來的訓教獎勵一升米或者一匹布。
雖然眼下糧價米價一直走低,使豪紳大戶們都不願意再囤糧囤布,但對於窮了上千年的百姓而言,一草一木都是寶。
畢竟資源匱乏且不足的不安感早就刻進了百姓們基因裏,就如同後世許多百姓哪怕在子女富足後都住進了豪宅小區內都還撿紙箱賣為幾個紙箱爭起來一樣,此時的百姓也都會為了一升米或者一匹布去認真學習。
因而劉伯溫也就親眼看見許多工人真的在認真學習認字學習思辨也積極討論國家、政策和文化的場景。
“太可怕了!”
劉伯溫不禁感歎了一句。
他真切地感受到,要是這樣下去,會讓士大夫的地位持續下降。
因為會分析時政、處理問題的人會越來越多,那他們這些文化人也就越來越不值錢。
劉伯溫也如李善長、胡惟庸一樣,開始意識到章誠讓生產力大進步後將會對他們官僚士大夫階層造成的巨大影響。
“我之前是真的太輕視這位章先生了。”
“我這輩子最大的錯誤就是忽視了此人!”
“此人的出現,於士大夫而言是災難,於黔首而言是福照。”
劉伯溫對劉璉說起自己真正的感受來。
劉璉則問道:“父親,既然是災難,那我們還要去求見那章誠嗎?”
劉伯溫無奈苦笑說:“豈止是要去見,還得更加卑微的去見!”“不親眼來看,不知道為父這些所謂的大元進士將來會因為民智大開而將不值錢到何種地步,就算陰謀權術運用得爐火純青又如何,將來隻怕最不缺的就是這類人!”
“再這樣下去,為父隻怕還不如宋潛溪!人家至少文采出眾、學問精深,無論是寫文撰章、還是修史列典,皆算有用處。”
劉璉則不服氣地說:“父親何必妄自菲薄,難不成這些百姓還能因為學習就可以這麽快就趕上父親的學問不成?”
“不要低估他們啊!”
“當今大同社的上位,你知道吧,他在起事之前就跟這些人一樣的出身!但他沒跟著章先生學多久,如今韜略手段已不下於章先生了,甚至以為父的觀察,他比章先生還稍強一些,他和章先生,說不清楚誰在利用誰!”
劉伯溫洞若觀火地說道。
而劉璉倒是沒有怎麽聽明白劉伯溫這話。
隻劉伯溫則是卻突然喟然一歎。
劉璉見此便問劉伯溫:“父親歎什麽氣?”
“我在歎,章先生為何寧開智小民,也不願開智朝堂君臣,若他能入仕大元,致君堯舜,讓大元朝廷掌握這些高產新糧和織造新技藝,為父也就不用像現在這樣,為天下民眾而犧牲氣節。”
劉伯溫說出了自己心中的遺恨憤懣之處。
他的確還是不能理解,章誠這種掌握有大量先進知識的人,為什麽不入仕元廷,幫著元廷掌握這些先進的技藝,讓元廷知道全球地理,進而也實現民眾富足。
這樣的話,他就不用背叛朝廷,也就不用違犯禮法。
劉璉點了點頭:“可能章先生對朝廷真的很失望。”
“或許不隻是對朝廷失望,而是對千年來的帝製失望,要不然他也不會設這個大同社。”
“無論如何,按照眼下這情況,我們隻能尊崇他章先生,禮待他章先生,不能等他來尊崇我們,禮待我們,畢竟現在估計天下君子皆已視他為聖人,天下百姓也尊他敬他,我們不能不從大義。”
劉伯溫說後不久,就讓楊憲幫他申請得到章誠的接見。
“劉伯溫?”
章誠早就通過拱衛司知道了劉伯溫來了集慶的消息。
但章誠沒有因為劉伯溫主動來了集慶而主動去歡迎他。
不是章誠裝高冷,是因為他現在太忙,有很多比劉伯溫還要重要的事要多。
如劉伯溫自己所言,因為大同社治生產力大進步的緣故,劉伯溫這種傳統士大夫的價值縮水太嚴重,嚴重到不需要章誠主動去歡迎的地步,嚴重到章誠相比於在意劉伯溫還會不會去給元廷效命而更在意蒸汽紡紗機研製流程的一位技術總工會不會背叛大同社的地步。
比如,中國曆史上著名農學家、機械學家王楨在被拱衛司請來集慶時,章誠和朱元璋、郭天敘這些人皆一起出城隆重迎接了這位決意在接下來協助章誠在化肥事業上做事的技術大才。
反而是劉伯溫這種享譽士林的名士,章誠和朱元璋等皆沒有出迎。
隻是現在當劉伯溫主動申請見章誠時,章誠還是選擇了見他。
他主要是好奇這個曆史上所謂的神機妙算如諸葛的人物到底是什麽樣子。
當然,章誠對劉伯溫的主動加入不感到奇怪。
因為以眼下的情況,但凡有點腦子的人,除非真的特別看重儒家傳統氣節,否則閉眼都會選擇來大同社治下為官。
畢竟實力擺在這裏。
軍事上,燧發槍和重型火繩槍組成的步騎混合軍團,對周邊所有軍事勢力都是吊打。
經濟上,高產的糧食與布匹以及分田於民的政策以及各種技術革新帶來的生產力爆發,讓大同社的中華軍有最強大的後勤供應能力,而超過了元廷,畢竟元廷現在失去了江南這個糧食主要供應地。
文化上,更不用說,大規模的掃盲與興學活動,讓大同社治下的民眾識字率大幅度提升、技術和管理人才的數量也大幅度提升,別看大同社沒有大規模征辟儒士,但大同社現在識字有文化的人在數量上已經超過了元廷和張士誠等勢力。
所以,劉伯溫這種聰明人不可能不在這個時候放下身段和架子來大同社。
不過,劉伯溫自然不是覺得自己是因為沒有別的更好選擇才不得不來大同社,他是覺得自己是看在民心歸於大同社、大同社也真正愛民的原因上才願意犧牲所謂禮教小節,為天下百姓早日能得安寧才主動來投大同社。
劉伯溫在見到章誠後也是這麽說的,且主動向章誠長揖一拜:“章先生活天下百姓無數,當受伯溫一拜!伯溫愚鈍,未早來追隨先生,實在是懊悔不已!”
章誠對劉伯溫這非常謙卑的行為也有所震驚到,因為他一直以為劉伯溫就算看明白了天下大勢,也應該還是有些自傲之氣的,畢竟自古文人相輕的,但他沒想到劉伯溫並未這麽迂闊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