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田家的明國武士sodu

李曉聽了德川家康之言,笑了笑,言道:“三河殿下,言重了,在下能小力薄,有何能幫助閣下?”

德川家康看著李曉,言道:“屋形公,織田十萬大軍在前,傾巢之下焉有完卵,單獨麵對則獨木難支,現在你我需同舟共濟才是。”

李曉看向德川家康,仔細辨識對方臉上的表情。

但是德川家康略顯黝黑的臉上,卻透著幾分誠摯,雙目看向李曉一瞬不避,顯得內心坦**。

李曉雙目微微一眯,笑道:“三河殿,有何高見?”

德川家康正待開口之時,突然在陣帷之外,一名側近高聲言道:“稟報主公,佐竹殿下率軍勢前來。”

李曉聽了,笑道:“原來是鬼義重到了,三河殿下,不如你我一起出迎才是。”

德川家康聞言,點點頭,言道:“正是如此。”

說吧,李曉,德川家康二人皆是策馬來到遠處下,隻見不遠之處一路大軍前來。

李曉將手裏馬鞭一揚,指著這路大軍,言道:“鬼義重勇冠關東,其麾下阪東武士,亦乃是關東之雄,其軍勢之威武,可見一斑。”

德川家康聽了李曉之言,當下發自肺腑般言道:“不錯,鬼義重乃梟雄亦。”

不久之後,在數麵旗印之下,佐竹義重為首一行武士,已經馳騁至李曉麵前。

兩邊之人盡皆下馬。

李曉仔細打量這位關東梟雄。隻見佐竹義重額高麵闊,顴骨突出,雙目炯炯有神,一眼望之即明白此人乃是極其有個性,有主見之男子,立下決斷而不易更改。

而同樣佐竹義重亦在打量,李曉與德川家康。

不過李曉與德川家康,一個身材高大魁梧,一個身材微矮胖一些,故而亦容易分清楚。

佐竹義重一下馬言道:“能在此見到屋形公。家康公,真乃是在下之幸。”

李曉微微一笑,亦與德川家康一道開口寒暄了一陣。

不久後,佐竹義重顯然不耐在客套下去,直接言道:“屋形公,現在武田家之主力軍團延遲難至,而織田家十萬大軍在側,已集結完畢。若是全力一擊,我等皆無法抵擋。”

“眼下需有一人出麵擔當,力挽狂瀾,在下信服屋形公之為人,願追隨其後,並肩作戰。”

佐竹義重以一家獨立大名的身份。對李曉說出這樣的話,以是相當放低身段了。

李曉接受也不是,拒絕亦不是。

而德川家康亦言道:“屋形公,誠然到這一步,再指望巢月公率大軍前來。亦是無濟於事,我亦願意率領三河戰士一起,與屋形公共同進退。”

李曉聽了這二人之言,當下明白了。

佐竹義重,德川家康說話行事,亦是滴水不露。

他們的決定。就是與李曉一起共同進退,或者說是開啟綁定模式。

李曉現在兩個選擇,勉強一戰,則堅守北方城,若是退則,放棄北方城,那麽這個責任,將來武田信繁問責起來。這黑鍋李曉,佐竹義重,德川家康三個人一起背。

這個策略深得中國文化之精髓,正所謂集體負責製,換句話說,也就是集體不負責製。

好嘛,你武田信繁將來要翻臉,有本事,將我們大家三大名一鍋端了。

李曉言道:“我深負主家之重托,必然決定死守北方城,二位真願意與我共同進退。”

被李曉以為自己如此一說,德川家康,佐竹義重二人就會猶豫。

未料到,佐竹義重,德川家康亦一口斷然言道:“當然願意與屋形公,被一並死戰,成就萬世之名。”

好嘛,這兩個老狐狸,又將皮球踢回給自己了。

李曉心底暗罵言道。

九月十七日。

在北方城的這一個日夜,最是難挨。

大垣城,距離北方城距離很近,李曉,德川家康,佐竹義重在這之間,都派出了各自忍者,細作,物見,對方織田軍主力動向,進行的偵查。

而這一夜,終於從前方傳回消息。

織田軍十一二萬主力大軍,終於已完成了集結,隱隱已有向北方城,全力壓來的跡象。

而現在北方城之中,李曉從加賀越中帶來的軍勢兩萬,德川家康一萬,佐竹義重五千,島勝猛美濃眾兩千,安藤守就一千,兵力不足四萬。

北方城城小,根本不足以屯兵。

所以織田家十一二萬大軍一至,若是李曉不退卻,雙邊就是進行野外決戰。

若進行決戰,則彼此兵力懸殊太大。

這天夜裏,李曉,德川家康,佐竹義重三人皆是,一起於武田軍本陣陣帷之內。

三人皆是一並雙手扶膝,正坐在馬紮之上的姿勢,一夜未眠。

待到了天亮,三人無絲毫困意。

就在天邊旭日的晨光,漸漸破開濃霧之時。

一騎快馬疾馳而來,就聽有人從馬背上滾落的聲音,陣帷外傳來,我有軍情要麵見主公,如此之言。

聽此李曉,佐竹義重,德川家康三人皆是彼此看了一眼,心道是否織田軍主力出陣了。

不久之後,對方通過盤查,進入了陣帷。

“稟報主公,駿河軍團,上野軍團,已連夜抵達!”

這名武士大聲向李曉言道。

聞此消息,皺著眉頭整整一夜的德川家康,喜不自勝地從馬紮上站起,包著皮手套的雙掌,重重一合,發出一聲悶悶的響聲。

德川家康大聲言道:“真是報之喜事的妙音鳥啊!”

李曉笑了笑將馬鞭夾於腋下,看向佐竹義重,隻見對方緩緩點頭,一口白色的長氣從口中籲出。

三人並肩走到小山之上,待見到收秋之後,顯然一片寬闊的濃尾平原上,兩路大軍猶如大蟒一般,匍匐前進。

戰馬長長的嘶鳴,荷甲葉片鏘鏘作響,六連錢的旗指物迎風噗噗作響。

須發皆白,但是仍顯得精神抖擻的馬場信房,以及武田家之中最年輕的軍團總大將,真田昌幸二人並騎馳上山。

五人一同在山上會麵,李曉打量向眾人,不由自嘲地想到,沒想到這就是這場,抵定天下局勢一戰的,本方出陣陣容。

真是比預想之中的,要單薄不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