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七章 漢初三傑,蕭何為首

“阿朱,等到我可以照見前塵的時候,我已經是帝王之尊,身邊擁美無數了。我們活在這一世裏,並非上一世,這一點,我想讓你知道。”王宇認真道。

這一點是一定要強調的,阿朱經曆的世界,不過是王宇以天龍八部營造出來的幻境。

在那個世界裏,王宇可以豪情萬丈,弱水三千,隻為一瓢飲。但是在這個世界,根本不可能出現這種事情。

這一點,阿朱早明白早好。

阿朱神色一頓,顯然,她還沒有考慮這個問題。

“阿朱,你要記住,我們活在當下。現在你心情一定很複雜,需要一點時間考慮清楚。如果你願意,以後做我的貼身助手吧,我會將很多私密的事情交給你,讓你幫我處理。如果你考慮之後不能接受,就不要再來找我了。我會安排人暗中保護你的。你先出去吧,把王語嫣她們母女倆叫進來。”王宇擺擺手道、

“你的傷?”阿朱關心道。

“放心,我心裏有數。”王宇微笑道。

不然怎麽會讓你叫王語嫣她們母女兩人呢。

阿朱猶豫的起身離開,離開床榻轉身的一刹那,阿朱突然問道:“我這一世的父母?”

“他們和你有什麽關係嗎?”王宇反問道。

阿朱展顏一笑,道:“你說的對,確實沒有什麽關係。”

隨著阿朱的離去。王語嫣和李青蘿重新回到了宮殿之內。

不久之後,大殿內,便響起了陣陣呻吟之聲。

…………

五日之後。王宇收到了一封來自武當山的飛鴿傳書。

信的內容隻有短短的三個字:殺了吧。

落款是石之軒。

王宇看著手中一紙薄薄的書信,臉上露出了由衷的笑容。

“陛下,放心了?”一道柔媚的聲音響起。

王宇此時正在禦書房,他的背後,一名如同空穀幽蘭般的女子正將王宇的腦袋放在自己的雙峰上,一對玉指在王宇的額頭上。

此女正是高典靜,春夏秋冬四使之一的冬使。在協助虛若無攻破杭州城之後,功成身退。目前在羅網執掌情報司。

石之軒的這封密信,正是她給王宇送來的。

當然,在三日前,高典靜也正式被王宇吃掉了。

不得不說。高典靜很補,非常補,比王語嫣和李青蘿兩個人加起來都補。

高典靜是陰癸派大力培養的未來長老,一身修為雖然在王宇看來平平,但是放在外界也已經是一名初入宗師的高手。

她的潛力有限,這一生可能都會止步在宗師中期左右,連宗師後期都達不到。

但是對於常人來說,已經很了不起了。

更不用說,高典靜還是一個處子之身。

這種身體和修為。正是王宇雙修的最好對象。

和高典靜雙修了一次,王宇不僅將自己在阿朱身上的消耗補了回來,傷勢也在加快恢複。

《黃帝內經》的效果。雖然在日益的減弱,但是功效依然逆天。

這個世間,最強大的功法就是天功寶典。

《戰神圖錄》藏在神秘莫測的驚雁宮內,無人得見。但是黃裳破碎虛空憑借的《九陰真經》,王宇手裏就有一份。

《九陰真經》固然是博大精深,是直達破碎的無上神功。但是以王宇此時的修為境界。越來越發現,《黃帝內經》的品級。絕對是要超過《九陰真經》的。

也就是說,《黃帝內經》的品級,應該還在天功寶典往上。

這一點,王宇其實也早有預料,特別是在——從《黃帝內經》上得到軒轅劍的鑄造方法的時候。

上古黃帝,禦女三千而飛升,手中所持的,正是他肅清寰宇的軒轅劍。

王宇發現,自己和黃帝,真的是特別有緣。

不過,現在不是探究這個的時候,顯然,黃帝就算是真正的存在,也不在此間了。

自己也不必太過杞人憂天。

就算自己真是黃帝的傳人,也沒有什麽大不了的。

現如今王宇最關心的事情,還是手中的這封密信。

王宇在高典靜的懷中長舒了一口氣,道:“是啊,放心了。”

“陛下,典靜有句話,不知道當講不當講?”高典靜看著王宇的神色,有些猶豫道。

王宇臉上似笑非笑,道:“那就不要講了。”

高典靜心中一凜,知道自己犯了忌諱,道:“陛下贖罪。”

“以後在我麵前,不要搞這些虛頭巴腦的玩意。你想什麽事情,難道還能瞞得過我?做這些戲有意思嗎?”王宇淡淡道。

高典靜的額頭上開始出現了汗珠,道:“陛下,典靜知錯了。”

王宇也沒有繼續為難高典靜,隻是道:“你是不是覺得,我對邪王太客氣了?”

“安隆觸犯新朝律法,按律當斬。雖然情勢所迫,敵人不是他能夠對抗的了的,但是他在事後仍然知情不報,企圖蒙混過關。安隆如此做法,已然是取死之道。陛下即便不通知邪王,選擇直接殺掉安隆,邪王也應該理解陛下才是。”高典靜道。

安隆的事情,高典靜已經知道了。

王宇前段時間,親自寫了一封信,告知石之軒安隆背叛的事情。

直到今日,石之軒才回信來。

王宇輕笑道:“所以,這個皇帝,終究是我來當啊。”

高典靜沉默不語。

王宇繼續道:“安隆不算什麽,他的死活,我從來都不放在心上。我留他到現在,是為了探知石之軒的心思,以及示好石之軒。安隆,是石之軒的第一心腹。唇亡齒寒,可是新朝,誰都能寒心,但是石之軒不能寒心。”

“陛下太高看邪王了吧。”高典靜道。

“你不了解朝中的局勢,也不知道石之軒代表的含義。他代表的,可不僅僅是一個人。而且,我和蒙古軍力相當的情況之下,在戰場上誰都奈何不了誰。這個時候,拚的就是內政。蒙古的優秀將領不遜色我新朝,但是他們習慣馬背上奪天下,如何能夠在內政上與我相比?此消彼長,勝算大增。”

“當年劉邦和項羽爭天下,任誰都知道‘漢初三傑’功勞最大。可是最後的第一功臣,既不是戰功赫赫的韓信,也不是智計百出的張良,而是穩固後方的蕭何。這並非劉邦故意高抬蕭何,而是蕭何的確對楚漢之爭立下了汗馬功勞。”

“石之軒,就是朕的蕭何。”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