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我等儒門修行,便是拿我儒人之心,拿來格世間之物,得世間之理,明世間之道。
這世間之道種種,然而對於我儒門中人來說,直取儒道而行之可也!
儒道者何?眾生之道。
我等儒人,行的便是人道!”
這等延伸擴充出去,讓諸多儒生聽得心服口服,心中再無疑惑,紛紛拜謝:“多謝先生指教!”
陶小吳微微開口,再次說道:“聖人有雲,不語怪力亂神。
難道是因為世間沒有妖魔鬼怪麽?當然不是,這事件妖魔橫行,吃人無算。
然而為何還要說不語怪力亂神?
因為我等是儒生,行的乃是人道,乃是儒道。
總有一天,有我儒生在,自當大昌人道,再無妖魔鬼怪!”
眾人聽得都是熱血沸騰,紛紛喝道:“先生說得好,多謝先生教誨!”
隨手一針雞血打下,刺激的這些儒生嗷嗷直叫。
陶小吳微笑見著。
他能不能代表人道之火不知道?
但是如果有一天,這些種子發芽成熟,宛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到時候,這方世界的人道,必然就是自己製定的人道。
而這方世界的人道之火,也自然是自己的人道之火!
可惜了,在前一個時空副本之中,陶小吳修行還弱,不明白這個道理。
放著那麽好的條件,而沒有能夠發展人道之火。
想想都是可惜!
他剛剛想到此處,忽然心中隱隱約約的一動,感受到了一點什麽。
正想要細細體會的時候,卻見著李瑤玉拿著一疊書稿走了進來,盈盈拜倒:“先生,這是你讓我父親等人所撰寫的書稿,我已經謄抄在此!還請先生過目。”
“哦!”陶小吳十分感興趣的接過書稿,看了起來。
而那些儒生們見了,頓時都不再言語,恭敬敬地站在一邊,等待著陶小吳的品評。
在場的儒生,都是有著真才實學之輩,才被陶小吳的人道儒學所吸引,再獲得了人道之火之後,對於陶小吳更是死心塌地。
就如那李廣素自認為才學過人,著作的文章也可謂是有著真知灼見。
然而見到陶小吳的文章之後,才真正感歎不已,佩服的五體投地。
這根本就是新聖出世,為的就是繼往聖絕學,開萬世太平!
而在知道陶小吳有意複興儒學的宏圖大誌之後,更是甘願追隨尾驥。
這刻對於陶小吳交待的任務可是盡心竭力。
不久之前,陶小吳拿出一部分草稿,要這些儒生幫忙集思廣益,編纂出一套人道儒學的經典出來。
所有人都知道,這一套經典編纂出來,必然會轟動天下,徹底再造儒門。
而能夠名列其中者,起碼也能夠像是聖門七十二賢一般,名垂青史,光耀後世。
因此,無不盡心盡力!
此時隻是怕自己學識有限,達不到陶小吳的要求,寫出來的東西入不了陶小吳的眼界。
“偽經焜焜,爍耀施行,凡二千年。積非成是,戴而奉之,胡帝胡天。或疑或難,甲胄扞禦,不可幹焉……”
陶小吳微微點頭,這詞章也許不怎麽華麗,文采也不太出眾。
然而意思卻已經闡述明白,甚至有著雄辯滔滔之意,十分不錯了!
“蓋文字者,經藝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後,後人所以識古,故曰‘本立而道生’‘知天下之至嘖而不可亂也’!”
“不錯,不以文害意!”陶小吳笑道。
那李瑤玉知道不以文害意,那潛台詞其實就是文章沒什麽文采,微微汗顏。
解釋說道:“時間太緊,沒有好生雕琢!”
陶小吳搖搖頭,道:“不重要,這就可以了!”
其實這文筆也不能夠算是差了,已經是第一流的文字。
可惜,這種將要垂範後世的經典,當然最好就要用超一流的文字寫出來才是。
當然了,不急。
以後可以慢慢修訂,現在意思說到了就好!
那李廣素聽了,不由興奮的道:“先生這新學偽經考一旦出世,定然就要震驚天下,讓無數士子側目了!”
陶小吳微微一笑,他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其實這就是陶小吳仿的另外世界的故智。
在另外世界的清末之時,有一人出,以新學偽經考震動天下,被稱之為新聖。
此人的學術大有值得商榷的地方,然而其所能夠起到的作用卻是極大。
是第一次質疑諸多古聖之書的真偽,對於牢固不可破的儒學基礎發動攻擊,然後加入自己的私貨,要重建新的公羊之學!
陶小吳也打算學學這個手段,混一個新聖當當。
然後以之領導儒門,重新發展大虞時代的儒學,以之壯大自己的勢力,才能夠和妖族對抗!
不過原本世界那本經書的象征意義大於學術價值,其中論斷論據都是大有問題,被挑出毛病無數,為後人所非議。
陶小吳既然要做,當然就要做的更好。
他本來就是從大虞時空來的,對於儒家學問本來也就大有造詣,因此寫出了一些條目和框架丟給李廣素父女等人去補充,去考證。
“儒道既是人道!
此世儒道衰微已經到了極點,天下蒼生更是被那妖族欺壓殺戮。正是需要新儒學出世,拯救天下蒼生。
所以我等要做的,就是複古,複興大虞時代的儒學,找回儒門丟失的力量。
大虞時代,儒家才是顯學,上通天帝,下應眾生。
若是我等能夠複興那個時代的儒學,何愁人道不興,妖魔不滅?”
自古能成大事者,哪一個不是有著極強煽動性的人物?
此時,在陶小吳的煽動性,那李廣素聽了,也都覺著熱血沸騰,深以為然!
“先生所說正是!自從先生傳我人道之火,就算是我這原本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現在也都變得擁有力量。
若是天下儒生,都能夠心念天下蒼生,掌握這人道之火。人道必然大昌,儒道自當大興……”
被陶小吳灌了一碗雞湯之後,在場儒生都越發感覺到了自己責任重大,對於手頭編纂書籍的重要性也越發有了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