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傳聞
虎犇道:“師傅,您怎麽出去救人了?您吩咐一聲,我去就可以了,何必救了人還遭人訓斥?”
玉忍搖搖頭道:“能救人就好,何必在意其它的事情。”
虎犇道:“師傅,您不是說不管閑事嗎?為什麽敢在官府麵前出手救人,不怕得罪官府?”
玉忍道:“我自然知道民不與官鬥。隻是事發突然,一個鮮活的生命就在眼前,怎能棄之不顧?習武之人,連受難的普通人都不敢出手,還不如不習武。我們身居偏僻之所,不參與武林爭端,不介入紅塵俗世,可不代表我們什麽都可以不管。眾生平等,生命沒有貴賤之分,更無門派之別。我告誡你們不要管多餘的閑事,隻是想少惹一些麻煩,麵對鮮活的生命,你們不敢出手,有些過於迂腐。倘若因此得罪官府,那也隻能如此。”
赫連青山道:“師傅,官兵為何如此驕橫跋扈?”
不等玉忍師傅回答,他們鄰座的人答道:“看來你們對世道了解的不多。官兵早就跟土匪一個模樣,壓榨百姓,殘害生靈,是披著官府外衣的土匪,更是無法無天。拿錢養他們,本身是想保衛我們的安全,誰成想都是禍害。他們從來不把普通老百姓當人看,在這條街道上,官府縱馬撞傷人的事件時有發生。”
虎犇聽到這裏,不由得滿臉怒氣道:“老百姓不會找官員嗎?一級一級,總會有人管的。”
有人搖了搖頭道:“自古就是官官相護。老百姓不停地找官員申訴,這個官員推給那個官員,那個官員推給上級,都是些隻吃飯不幹人事的家夥。好不容易有官員大發善心要管,一拖又是半年,隻好不了了之。也有傾家**產準備告禦狀的,官府眾人害怕官位不保,沿路設卡攔截,一旦抓回,就永無出頭之日。老百姓們剛開始義憤填膺,還願意齊心協力威脅官府,到了後來,已經全部麻木,對流血死人事件,沒有一點感覺。如果剛才不是老先生出手,恐怕又是一樁血案!”
虎犇和赫連青山聽的咬牙切齒。
玉忍師傅道:“我看剛才官兵的打扮不像是本地人吧?”
一人道:“不是,本地官兵沒有他們凶殘,聽說是京畿戍衛隊的。”
“難怪這麽囂張,原來是京城來的部隊。”
“這是什麽部隊?”
“京城回來的人說是保衛皇宮和京城親信力量,也是皇上的青年禁衛軍。”
“這麽大來頭?”
“那是外人的看法。京城那麽大,住了很多的王公貴族,那些富家公子,整天無所事事,遊手好閑,時間久了,總要弄出點事情,不是欺壓百姓,就是奪人妻子,強搶民女,搞得民怨沸騰。皇上聽說後,下令著手解決,有官員諫言,他們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太閑,給他們找個事做,就可以解決。皇上將他們招入麾下,沒想到人數太多,就編入京畿戍衛隊,幹點巡城的雜事。誰成想京城因此更亂了。說他們是拱衛京師的,不過是吃空餉的正兒八經的公子哥。戰鬥力不知道有沒有,破壞力倒是有目共睹。”
“他們來咱們信陽做什麽?”
“我聽說啊,是因為獨孤放在駐馬店出現過,估計會向南走,經過信陽。這才過來抓捕。”
“就憑混吃混喝的他們也能抓住獨孤放?收拾他們,還不夠人家熱身的時間呢!”
“這你就有所不知了,聽武林人士說,獨孤放身邊帶了一位閉月羞花的美人,走不快,這才被偵查到。那些個沒用的公子哥,可是會算計,抓到獨孤放,可是大功一件,不僅賞金豐厚,更是日後飛黃騰達的敲門磚。你看,他們自信的連仆人都不帶,看來是勢在必得啊!”
“這群吃人不吐骨頭的畜生,真是該死!”
“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被官府、武林同時通緝,行動又不便,獨孤放性命攸關。老先生,看您救人的身手不錯,千萬不要插手江湖中事。這個年月,保命才是第一位的。”
玉忍點了點頭。
“小二,上好茶!”
幾位行人擦著饅頭大汗走進茶館我,為首的四十歲出頭的人喊道,他們身後是一位道士。
他們坐下後,剛才要茶的人接過店小二手中的茶壺,恭恭敬敬為道士倒茶,道士傲慢地點了點頭,端起茶,細細品了起來,喝下幾口,將茶杯放在桌子上,那人趕緊將茶蓄滿。道士擺擺手道:“裏正,還有多遠?”
裏正殷勤說道:“不遠,據此西北三十裏就到。”
道士不滿道:“還有三十裏?”
裏正趕忙賠笑道:“辛苦大神了,請大神放心,川資加倍。”
道士滿意地點點頭說:“不要提什麽川資不川資的,我是方外人士,降妖除魔是我的分內之事。”
“是,是,大神果然道德高深!”
“有勞大神,我們村的祥和可就全看您了。”
一行人圍著道士不住說好話。
虎犇道:“那個道士是什麽人?”
赫連青山道:“不知道,跟騙子似的,要別人哄著才高興,估計不是什麽好東西。”
玉忍道:“看來有事發生,如果道人能解決固然好,解決不了,我們要出手了。既然碰見,就不能不管。青山和李繼茂,你們即刻趕回住地,看好行屍,我和虎犇尾隨他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