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外蒙危急
十一月三十日,庫倫接到國內來電,歐洲幾大交戰國於這一天停戰,這也就意味著,歐戰結束了。吳孝良雖然記得曆史進程,但是對於某些曆史事件的起止時間卻不甚了了。這個消息實在是太突然了,一旦歐戰結束,歐洲的列強們就能騰出手來幹涉俄國的內戰,而綏東軍或許也會被卷進去,接下來的日子他們在西伯利亞的生存空間將會越來越小。
吳孝良不知道在他的前世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十一月十一日便宣告結束,而這一世則整整晚了十九天,或許他的到來已經扇動了這個世界的蝴蝶翅膀。
就在他為此擔心的時候,第一混成旅的傳令兵從前線趕了回來,並且帶回一個讓他大感意外和緊張的消息。
“報告司令,馬利諾夫斯基求援,旅長突襲白匪軍,一舉拿下了彼得羅夫斯克,這是詳細報告。”
說完傳令兵從公文包裏拿出一疊文件,畢恭畢敬的交給副官,副官再拿給吳孝良。
吳孝良幾乎是迫不及待的打開文件,李振清的匯報很簡潔,大致交代了戰鬥過程,以及拿下彼得羅夫斯克之後的戰鬥計劃。更是長篇累牘的分析了西伯利亞時局,已經綏東軍應該在這一團亂麻中定在一個什麽樣的位置上才合適。
李振清的突襲十分成功,把守彼得羅夫斯克的正是武藤信義旅團一部人馬,大概有一個聯隊,他們怎麽也沒想到,會在後方被人偷襲,所以幾乎將所有精力都放在了赤塔方向上。所以,戰鬥打響後,守城聯隊一度認為進攻是由赤塔方向開始的,這就更給了第一混成旅機會,李振清先是利用從庫倫帶來的120毫米加農榴彈炮對守軍進行地毯式轟擊,等他們徹底被壓製住以後,步兵又蜂擁而上,僅僅一個回合的衝鋒,就將守城日軍打了個七零八落。
對於時局的分析和吳孝良則大同小異,唯一的疏漏就是李振清不知道一戰結束,所以對於形勢的估計過於樂觀。在他的印象中,一戰結束之後,美國很快就牽頭對俄國內戰進行了幹涉,他一麵敦促日本出兵進占西伯利亞,一麵運送大批物資援助高爾察克白俄政權。日本國內暴亂剛剛平息,內閣又爭鬥不休,原本是不願意在此刻派兵的,但耐不住美國強大的壓力,所以允諾增兵西伯利亞。
而這一世,由於吳孝良的到來,綏東在遠東橫空出世阻擋了日本進兵西伯利亞的必經之路,必然會招致美國的強大壓力與抵製,甚至會不惜敦促日本一戰,況且日本本身恨透了綏東軍,數次交戰雖然沒有上升到國家開戰的層麵上,但其內閣上下都憋足了一口氣給支那人一個狠狠的教訓,這點是遠慮,並不是迫在眉睫麵對的危機。
近憂則不然,歐戰結束,西方各國開始在東歐積極幹涉俄國內戰,高爾察克方麵的壓力驟減,他可以騰出更多的兵力來肅清後方,為莫斯科攻勢做準備,這個時候他被綏東軍捅了屁股,必然會大舉報複,他會盡一切可能掃平後方的反對勢力
。本來白匪軍的首要目標是在其腹地建立根據地的馬利諾夫斯基,卻沒料到在外蒙宣示主權的中國軍隊竟然也插上了一腳,由此一來,南線的白匪軍被斷掉後路,很容易就會被吃掉,所以消滅掉綏東軍也成了貌似必須完成的任務了。
吳孝良此刻並不知道,被困在南路的主力就是日本的武藤旅團,但是他知道,熱南將軍的五萬捷克軍團不是吃素的,一旦緩過來,數萬大軍滾滾而下,在外蒙草原上消滅力量分散的綏東軍,那可是易如反掌,最後難保被碾的連渣滓都不剩。
這個結論讓他毛骨悚然,如果歐戰沒有結束,白俄的天然盟友們都在忙於各自的戰爭,沒有時間管他們,他們很有可能會通過談判解決問題,但是現在卻斷然不會再選擇談判,如前所訴,他們已經有了足夠的兵力消滅綏東軍。
想到此處,吳孝良立即做了一個決定,立即增兵外蒙。此時,他所處的情形,有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外蒙的軍事行動如果不盡快準備應對措施,很有可能就會功虧一簣。
“副官,立即以我的名義擬一個電報稿,發海參崴,令方其道率領第三師全體,增援外蒙,海參崴一切事宜交與尹呈輔代理負責。”
想了想吳孝良補充道:
“這封電報發給濱江,命令留在吉林境內護路的第一師全體官兵,整軍來庫倫。”
說罷,等副官寫完又繼續補充著:
“最後這封發給穆棱陳鎮守使,令他立即成立護路軍,在外蒙戰鬥期間,必須保證中東鐵路的暢通,安全。”
兩道調令下達後,吳孝良心裏踏實了不少,以兩個師的兵力應該可以抵擋白匪軍的捷克軍團了吧!一個作戰參謀突然推門而至。
“司令,有大事情!據報,捷克軍團近兩萬人大舉南下,已經開到北部邊境之上,並且仍舊有南下的趨勢!”
大家心中都是一緊,沒想到這個熱南將軍動作好快,照此下去,隻剩下一白天時間,捷克軍團就可直抵庫倫城下,第一師主力與第三師怕是趕不及了,難道失而複得的外蒙就要這樣拱手想讓了嗎?吳孝良陷入了深深的沉思當中。
……
伊爾庫茨克,熱南將軍站在軍事地圖前思考分析著當前的形勢,一身熨燙筆挺的中將軍服顯得他精神利落,但是精神利落的他最近被身後幾個跳梁小醜弄的有些焦頭爛額,先是盤踞在赤塔的馬利諾夫斯基,小動作頻頻,接著跳出來的竟然是自家事情都管不過來的中國軍隊,如今他已經徹底失去耐性,下定決心,用大炮打蚊子的戰術以達到速戰速決,將這些掣肘的反對勢力一網打盡。
地圖前的熱南突然想起十分鍾前電報員送來的電報,於是來到桌旁,攤開了那張電報紙,上下看了幾眼,臉色突然變化,卻見電報紙上隻有寥寥數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