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癲道人雙掌齊出,竟將李世民與李元霸牢牢吸附於自己的雙手。世民、元霸感到身體難受,又不能動彈。元霸大罵道:“瘋道人,就憑你這神智不清的樣子,還要收我們為徒,真是天大的笑話。我們死亦不會順從的。”道人笑道:“還有些骨氣。不過,今日貧道不會放過你們的。除非給師父叩頭謝罪,並讓師父喝上一杯徒弟茶,就會考慮放你們離開。”
“師父,放了徒弟們吧!世民、元霸願為師父端茶遞水。在此先受徒弟們一拜。”世民最為乖巧,朝元霸使了個眼色。瘋道人見世民如此識趣,先行將世民放開。元霸亦朝瘋道人叫聲:“師父!”瘋道人也將元霸放開。
世民拉著元霸的手,兩兄弟連連向瘋道人叩頭。
“好,很好!真乃孺子可教也!其實剛才為師早將你們兄弟二人的大穴打通了。以後練起武功來,將會得心應手的。“瘋道人高興地說道。
經道人提醒,世民兄弟確感身體舒適,且渾身都有用不完的力氣。兩兄弟終於感到這個道人的誠意,連聲謝道:“多謝師父!”
瘋道人從懷中摸出一本書來,遞於世民道:“你天資聰穎,隻要憑這本秘笈就能練成高深武功。好好和你兄弟一起練功吧!切記不要將此事告訴任何人。為師如今也該離開了。將來有緣,自會再相見。”說完,欲離開。
世民與元霸此時竟有些舍不得這個看似瘋癲,實則清醒的高人,連聲道:“師父傳弟子秘笈,又為弟子打通經脈,此大恩實在難報。就請師父隨弟子去太原,也好讓弟子日夜伺候。”
瘋道人道:“為師還有一件重要事未辦。日後相遇,再孝敬師父不遲。還有,記住為師的名字。師父叫做紫陽真人,在江湖上還算有些人認識。若是有比你們強的人欺負你們,就報師父名號。為師料想,應該不會有麻煩。”
世民小小年紀就喜歡向教自己刀馬功夫的殷開山打聽江湖上的事,至於紫陽真人這個名字幾乎是時常掛在殷開山的嘴邊。當今武林各派以易天教為首,教主即是紫陽真人。教中高手如雲,教主武功自然登峰造極。
世民聽到紫陽真人名號,興奮道:“弟子有幸能成為當今第一高手之徒,實乃上天眷顧。”
紫陽真人看來卻有急事,待世民話音落下,飛身離去。並借千裏傳音喊道:“世民、元霸一定要牢記師父的話,好好研習秘笈。”
世民兄弟亦連身回應道:“師父吩咐,豈敢怠慢。”
世民拿著手中秘笈,看了一眼,秘笈封麵寫有“紫陽神功”四個大字。世民知道這一定是師父留給他們兄弟的至高武功要訣,將秘笈緊緊揣入懷中。
元霸道:“三哥,我們回屋吧!免得爹娘擔心。”
世民點點頭,拉著元霸的小手,回屋內睡覺去了。
李世雯此時亦醒來,因為不太適應這種環境,竟再也無法睡去,唯有穿好衣服,出得房外,於寺內閑逛,聽到一處廂房內傳出陣陣秦音。世雯被琴聲所陶醉,久久不願離開。突然,琴聲停止,廂房內走出一位翩翩公子來。那公子對世雯微微一笑道:“琴聲打擾姑娘休息了,實在抱歉。”
世雯道:“公子勿須自責。其實是小女子睡不著,到處閑逛,聽到有琴聲,才循聲而至。”
公子一聽,高興道:“姑娘好像在房外站了很長時間。應該對音律頗有研究。不知姑娘可會操琴?”
世雯點點頭,並讓公子將琴取出,亦打算彈奏一曲。
公子求之不得,立即回房,將琴取出。
世雯接過古琴,盤膝而坐,將琴放至腿上,輕盈彈奏起來,餘音繞梁,讓公子如此如醉。一曲終了,公子仍陶醉其中。直到姑娘連聲輕呼:“公子!”那公子才從癡迷陶醉中走出。
“姑娘好琴技。在下真是佩服。不知姑娘怎麽會到寺中來?今日並非上香時節。”公子好奇地問世雯。
“哦,小女子與父親準備回太原老家。途中遇見強盜,僥幸逃到寺內來躲避。因見天色已晚,在此借宿一宿,明日啟程。”世雯並未將所有的事都如實告訴公子,畢竟是隻有一麵之緣的朋友。
“公子,縣令大人要您馬上回府!”一群軍士突然出現,向公子作了一揖。
“原來是縣令大人的公子,真是失敬!”世雯對官宦子弟向來存有偏見,但見眼前這位縣令公子卻如此有程度,讓世雯對一小部分官宦子弟有了新的認識。
“你們先回去。明日我就去見爹。”公子要這些人先回府,看來他已經被世雯深深吸引住了。
“紹兒,非要爹來請你嗎?自從你娘死後,你就喜歡來這裏彈琴。這一次從家裏出來整整十日了,一點都不想爹嗎?白天爹忙,沒時間來找你,隻有晚上不睡覺來吵你了。快隨爹回去。”說話的就是此縣縣令柴老爺。這位公子則是拆老爺的單傳嫡子柴紹。
柴紹見到父親,忙道:“爹一心隻要紹兒應文舉。可紹兒喜歡的是出入戰陣,沙場建功。紹兒知道爹是擔心紹兒有危險,但紹兒有此誌向,應該得到支持。為什麽總要阻止紹兒參加武舉考試?”
“柴大人,堂堂男兒漢確實應為國獻身。柴公子有如此誌向,實屬可貴。昔日,東漢班固投筆從戎,千古傳唱。柴公子誌向遠大,正可光大門楣。”世雯亦在勸慰這位縣令爺。
“柴兄,多日不見,還是老樣子。”李淵突然出現在眾人麵前。柴縣令見是李淵,畢恭畢敬道:“是李大人,下官不知李大人到訪鄨縣,實在有失遠迎。”
李淵望著站在那裏的世雯,責問道:“怎麽不去睡覺?還在這裏打擾別人。”
世雯調皮道:“隻許爹深夜出來透氣,就不讓世雯也出來轉轉嗎?”
李淵無奈地向柴家父子道:“看我這女兒真是被她娘寵得不像樣子了。”
“晚生柴紹拜見李大人。”柴紹此時上前向李淵行禮。
“賢侄不必多禮。看你相貌非常人,剛才又聽你語出驚人,不若隨我去太原建功立業。”李淵看重了柴紹。
柴縣令一聽此言,忙喜道:“李大人,看來犬子要給您添麻煩了。”然後又望著柴紹道:“你不是想於沙場搏個功名回來嗎?正好去李大人那裏鍛煉。剛才李大人有意提攜,還不快謝恩!”
“謝李大人提攜之恩。”柴紹向李淵作謝道。又看到世雯正朝自己微笑,隨即笑著點了點頭。這一切都被李淵與柴縣令看在眼裏。兩人相視亦笑起來。
第二日,柴紹與父親作別後,就隨李淵上路了。
化及與智及回到東宮。楊廣得知二人失手,心中甚為不悅。正值高熲之子高德儀亦在場,楊廣找德儀出氣道:“德儀兄,若不是你爹上奏赦免李姓之人,我又怎麽會如此為難呢?”
德儀擔心楊廣與其父之間的仇恨加深,忙勸道:“太子,在下定當說服我爹來效忠太子您。”
楊廣道:“這樣最好!”
高德儀知道楊廣即將繼承大統,為父親的正直而感到擔憂,也許還會因此而遭來滅門之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