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睹艦下水思技術

海水沿著長達400米的石質船塢兩側的兩百餘個注水孔緩緩海水,在海水灌入的同時,頂住船身的浸油櫟木以及其它各種浸油木料,開始沿著水麵的上升浮起,船體需要用木料頂持,這是為了防止下水時船體同船塢發生碰撞。

船體碰撞這類情況在船舶下水時時常發生,船體舾裝是船舶建造中最重要的一環,而下水意外則是最混亂、最容易發生事故的一環,所以負責這艘戰艦修複的德裔船舶工程師馮=艾克曼,一邊緊張著的查看著每一個環節,一邊在海水注入達到標定水平後,指揮著工人將機械結構的鋼質塢門緩緩打開。

塢門打開時,平行的水麵沒有任何波瀾,在船塢內,接艦的陸軍海戰隊官兵已經開始從兩側上船,在眾人矚目之中,李子誠緩步走向塢首前搭起的高台,高台正好對準艦艏。

站在台上,看著這艘被在修複時被改造成的“大西洋艦艏”,李子誠的臉上多少帶著一絲得意,可以說,從“河內號”、“攝津號”兩艘戰列艦被自己的部隊繳獲之後,中國海軍的甲午之恥多少緩去了一些,自從世界進行鐵甲艦時代之後,截止到現在,似乎隻有兩個國家的主力艦在戰爭期間被繳獲,一個是清時的北洋水師的“鎮遠號”,還有一個就是十年前,在對馬海峽被日本繳獲的俄羅斯帝國海軍的戰艦,而現在,中國同樣繳獲了兩艘主力戰艦,盡管是打撈浮水的。

望著那極為明顯的“大西洋艦艏”,李子誠知道,在選擇這種極為特殊的“艦艏”時,自己可謂是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大西洋艦艏是德國的叫法,其形式最早來源於“飛剪式帆船”的飛剪式艦艏。飛剪式帆船為美國人在19世紀設計的一種高速帆船·由於其航海性能非常優秀,各國競相模仿。

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很長一段時期裏,德國海軍艦隻通常需要長時間活動於海況惡劣,風暴頻繁的大西洋執行破交戰·所以對這種艦艏非常青睞,並命名為“大西洋艦艏”寓意其非常適合在大西洋的風暴與巨浪中航行。

也正因為從紀錄片中了解這段往事,李子誠才會選擇這種適合遠洋,能夠適應惡劣海況的“大西洋艦艏”,並且從技術情報中心取出戰艦資料,在對艦艏製造部分資料翻譯後,便交給船廠·由船廠負責對兩艘進行改造。

可是船廠在設定改造方案的時候,卻發生“大西洋艦艏”的建造難度遠超過他們的想象,相比起垂直艦艏和傾斜艦艏,“大西洋艦艏”不但艏部體積較大而有較大的浮力儲備,且由於艦艏外飄的角度隨幹弦的升高而不斷變大,所以在艦艏沒入水中時,浮力是以幾何級數增長的,這樣·可以最大程度避免艦隻“埋首”的問題,提高艦隻的抗沉性能和在高海況下縱向俯仰穩定性。

除非了這一個優點之外,大西艦艏還帶來了另一個優點·那就是“大西洋艦艏”高速的特點在其別名“飛剪艦艏”上更能體現出來。飛剪艦艏都會把艏部水線處縮窄至近乎刃狀以達到所謂的“長長而尖削的曲線剪刀型首柱呈一種適合於賽跑的態勢,在海上能劈浪(剪浪)前進以減小波浪阻力,故曰飛剪”的性能,配合外飄的艦艏與幹舷,使艦船在高速航行時亦不會有嚴重的上浪,保證了艦船的強大動力能最大限換為高航速。

盡管“大西洋艦艏”的優點很多,但是“大西洋艦艏”最致命的缺點卻是的製造工藝比其它艦艏複雜,需要萬噸水壓機等大型設備對船艏柱進行冷鍛,不適合大批量生產不說,而且造價高昂。此外·大西洋艦艏加長了甲板長度,增大了幹弦側麵積,在戰列艦的炮戰中這就意味著被敵方擊中的概率增加,最明顯的可以對改造前的“河內級”和采用新艦艏的“定海”,船體明顯加長。

雖說有這樣那樣的不足,但是當時李子誠之所以選擇這種艦艏的原因非常簡單·一是中國海軍的戰艦有限,即便是在戰爭時派出軍艦進入太平洋或其它大洋,就要擔負起長時間,甚至長達幾個月的破交戰,所以艦隻的適航性必須要非常良好,而由於破交戰的特性,使得中國戰艦無需麵對火力強大的日本戰艦,因而,對於中彈毀傷的考慮就放在了次要的地位。

雖說“大西洋艦艏”適應中國海軍的當前需要,但是相比於德國,中國卻沒有自詡冶金工業和重工業的一流,雖說握有德國二戰的技術資料和開發數據,選擇大西洋艦艏也就不難理解,但選擇“大西洋艦艏”對連雲港的冶金工業和重工業而言,依然是個極大的挑戰。

最終的結果是,在建造新的艦艏部分時,其耗時甚至超舷側的防魚雷帶耗時,可在另一麵,對於“大項目推進工業技術提升的效果,李子誠從來就不曾懷疑過,正如當在修複兩艦時,有人提出可以向美國購買裝甲鋼以及炮坯,而且伯利恒鋼鐵公司也樂意向鷹遊門船廠提供裝甲鋼、炮坯,但最終這個提議還是被李子誠否決了,理由很簡單—買不如造。

中國人向來有一個毛病,但凡能買到的,就絕不用心研究,隻有買不到的東西才會用心研究,這一點,在中國和日本這兩個東亞國家的工業化道路上對比極為明顯,鴉片戰爭以後,滿清的洋務運動經曆了長期而緩慢地認知和理解西方科技的過程。在半個世紀排斥西方文明和崇洋媚外的兩種茫然模糊認識中,孤陋寡聞的滿清,最終輸給了在相同起跑線上的日本小國。

十九世紀中葉以來,清國從抗擊外來侵略的失敗中看到了東西方戰爭文化的差距。以李鴻章為首的洋務派認識到,蒸汽動力和火藥在軍事領域的廣泛應用,正在推動近代戰爭方式的變化。戰爭已經從兵卒麵對麵的冷兵器格鬥,轉化成遠距離熱武器的對抗。清國人對洋槍、洋炮、洋艦船的熱情急劇上升,國家投入大量銀兩購買先進的武器裝備。在進口武器的同時,政府也在各地興建兵器製造廠,計劃通過全麵仿造外國槍炮軍械,實現增強清軍戰鬥力的目的。清日戰爭爆發前·清國已經擁有江南機器製造總局、天津機器製造局、金陵機器製造局、湖北槍炮廠、四川機器局、山東機器局、吉林機器局、廣東製造槍彈廠以及福州船政局、黃浦船塢、大沽船塢、旅順船塢等軍工企業。

在洋務運動風潮中,清國政府無統籌、無計劃地盲目引進,浪費了大量的資源。各地總督管轄的陸軍,通過多種渠道從歐美各國購買西式武器·由於缺少章法、各自為政,以致購入槍炮的國別、種類、規格繁多且新舊混雜,造成清軍中普遍存在槍械種類繁多、彈藥各異、操作複雜的狀況,給戰鬥作業、彈藥補給、槍械維修帶來極大困難。各兵工廠仿造生產的槍炮器械更是五花八門且工藝不達標,許多槍炮無法安全射擊,自製的彈丸即使可以發射卻缺少精度。工廠生產效率低下、進度緩慢,仿造的槍支尚未定型投入使用·國際上又出現性能更好、價格適宜的新槍械。汽船仿造的情形也大體類似,自製的數艘艦船成本高昂、速度緩慢,燃料消耗過大。

滿清和日本在接受西方軍事技術的觀點上,采取了不同的立場和態度。

滿清的國家財力雄厚但觀念愚昧,在朝廷官吏的眼裏,隻要擁有了和西方同樣的軍事器械,就自然有了強大的國家。為此,滿清堅持走購買與仿造之路·幾十年下來沒有獨自創新的技術成果。日本的國家財力單薄,明治維新的軍隊意在徹底擺脫陳腐的軍事觀念,在購買歐美各國的近代化軍事技術過程中·走吸收消化的創新之路。十九世紀末,日本在許多科技領域內,已經成為能與西方列強比肩的後起之秀。清日兩國在這一問題上的不同態度,在戰爭中得到了不同結果,滿清大員為頑固迂腐的觀念付出了沉痛的代價。

滿清大員走單純仿造抄襲之路沒有達到預期的結果,軍方拒絕購買品質低劣、價格昂貴的國產武器,以致各軍工企業濫製的槍炮彈藥大量積壓滯銷。失望的政府和軍方開始轉向另一個極端,采取緊隨國際武器發展新潮,實時購入外國最新式武器的策略,滿清因而成為當時國際軍火市場上的大買家。

十九世紀的歐洲是當時世界上最繁榮的軍火市場·在一批批拖著長辮子的滿清官吏采購團附近,混雜著許多相同膚色的亞洲人麵孔。他們身著西洋服,頭戴洋禮帽,頗具紳士氣度,是在武器工學方麵具備很強專業知識,對最新武器技術充滿興趣的日本學者。前者貌似錢囊充裕·大有買回歐洲所有新式武器的豪氣;後者顯得謙遜好學,試圖將歐洲的技術帶回自己的國家。在對近代軍事科學技術的獲取態度上,日本人采取了與滿清完全不同的考慮。明治政府在完成了軍事體製構造的轉變後,接著下大氣力在新世代戰爭技術領域刻苦鑽研,發展本國的武器工業,企圖打造一支擁有先進科技支持的近代化軍隊。

而最終的結果是,滿清的軍事科技發展的戰略思考缺少消化、吸收、創新的觀念,隻想通過購買和仿造的捷徑,一舉增強自國的軍力。結果滿清從來沒有真正掌握到歐洲人的槍炮技術,本國的基礎科技工業也與日本拉開了距離。清日兩**事科學技術的差距,不僅體現在槍炮武器領域,在後勤支援、衛生醫療、食品供給、物資投送等與戰爭密切相關的領域,差距也日益加大。當日本明治維新向西方科技看齊,國內擁有數千公裏的近化鐵路時,自恃傲慢的滿清,卻在鐵軌上奔馳著獨創的“鐵路馬車”。

而這種短視心態,甚至直到百年之後,依然是中國引進技術的缺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中日兩國的工業幾乎同時起步,而相比於日本引進技術的遠見,以及通產省產經聯規定的“鋼鐵、化工產業一年隻批準一項設備引進投資的決定,並得到首相認同”以及“一號機引進、二號機國產化、三號機國產”的“引進、吸引、改進”的道路,從明治維新開始·在引進技術上日本更為重視的是技術上的引進,而非硬件設備的直接進口。

除了引進蘇聯技術初期的係統化、科學化,到了八十年代引進外國技術,全變成了一鍋蜂式的上馬·各地競相購買外國設備,完全忽視對引進設備的技術吸收,從改革開放初期西服生產線一窩蜂式的引進,到後來市場飽和,服裝廠倒閉,再到各省引進家電生產線,再到後來的鋼鐵生產線、汽車生產線、城市的型像工程等等·都是“大躍進”粗曠式的經濟發展方式。其特點都差不多:用國家人民的血汗錢投資,成功了是自己的升官的“政績”;失敗了卻不用自己負責。其最終的結果卻是大家都有目共睹,不言而寓。

像鋼鐵企業,從80年代末以來,各家企業無不以“低價”引進歐洲各國因人員、原材料成本過高,失去競爭力,又遇到市場飽和,關停出售的舊鋼鐵廠為榮·號稱是“為國家節約外匯”、“為企業節約資金”,而根本不考慮國家整體的硬件技術吸收,甚至造成冶金研究所研究同類設備賣不出去的局麵·最終的結果極為明顯,中國或許是世界第一鋼鐵生產大國,但是大多數設備或者設備核心卻是進口的。

再到後來所謂的國產化,依然是那個眾人皆知的“國產化個殼子”,或許正是因為了解中國所謂“世界第一鋼鐵大國”以及技術引進的真相,李子誠才會固執的追求“國產化”,甚至達到不惜成本、不計代價的地步。

不過也正是這種固執,才會使得連雲鋼鐵公司在繼民國二年生產出st42造船鋼後,煉出st52造船鋼,而在“河內級”戰艦的修複過程中·實現了ww高彈性勻質鋼、wh高強度勻質鋼的批量生產,同時還實現了kca表麵滲碳硬化鋼的小批量生產,盡管相比於德國二戰標淮仍有一些差距,但相比英德美三國同類鋼材不僅毫不遜色,甚至主要指數還超過三國同類鋼材。

而這三種戰艦鋼材的生產,卻意味著·中國在建造戰列艦時可以提供全部所需要的鋼材,而在戰艦裝甲鋼技術上,中國甚至超過了現在的德國,隻要進一步研究,再過幾年,至多十年,戰艦裝甲鋼技術就能夠達到二戰德國水平。

而如果沒有當初的堅持,沒有“修複兩艘戰艦相當於建造兩艘新艦的巨額投入”,那來的連雲鋼鐵公司技術上的突破,這種技術上的突破拿再多錢也買不來,而且現在,自己所製定的產業發展道路,在某種程度上,正是借鑒了後世的日本。

心下沉思著,突然身後卻是傳來沈鴻烈的咳嗽聲,這時,李子誠才注意到,現在不是自己浮想聯翩的時候,今天是個大日子,是“平海號”戰列巡洋艦下水的日子,望著那漂亮的“大西洋艦艏”,先清了一下嗓子,隨後李子誠走到揚聲話筒前。

“懿維平海,光耀晨曦,五牙製偉,重瀛飆馳。鷹揚展績,龍躍肇基,威宣樓檣,色壯旌旗。

飛雲宏略,翔鳳盛儀,無遠弗屆,履險如夷。橫庚卜,洗甲相期,鯨波恬靜,瑞兆吉時。中華民國國務院國務總理李子誠,民國四年九月二十八日。”

在這個時代的中國,軍艦下水需要作詩一首,讀罷此詩後,滿麵歡色的李子誠便拿起係於艦艏的紅綢下的香檳酒,猛的一下將大瓶香檳酒向艦艏砸去,伴著玻璃瓶的碎響,一時間酒花四濺。

掌聲、歡呼聲、軍樂聲、鞭炮聲隨之時響起,沿著船塢兩沿排列的鞭炮響起時,“平海”號戰列巡洋艦在拖船的拖曳下徐徐下水。

此時,站於高台上,聽著耳邊傳來的軍樂聲,李子誠的唇角輕揚,現在這隻是開始,在未來,會有更多的中**艦乘風破浪進入大海,在大海上悍衛這個國家的利益,而中國的國勢勢必也將如同這戰艦一般不斷前往,任何人、任何國家也別想阻止他的腳步。

明天,想到明天那幾個英國人就會到達連雲港,回過頭來,望著沈鴻烈,李子誠認真的說道。

“成鈞,明天,明天可就看你們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