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中國,一個春天的開始 第70章 法金漢的選擇

柏林,勃蘭登堡門,進入帝國時代古柏林的大門,德意誌民族的統一、分裂與團結的見證,歐洲東西部曆史的見證同樣也是世界曆史的見證,

由卡爾?朗漢斯設計的這座建築已經有兩個多世紀的曆史,他目者了拿破侖騎馬從其下麵走過,也目睹了威廉一世戰勝法國後的勝利閱兵,同樣也目睹了,1914年,國王的陸軍從這裏出發,進攻法國。!。

可以這裏見證著普魯士的興衰,而作為勃蘭登堡門象征的“勝利女神”更是其見證,從1791年勃蘭登堡門的完工,再到兩年後,祈求和平與勝利降臨的勝利女神馬車銅像落成,那時這裏似乎見證著普魯士的強大。

而在十幾年後,普魯士迅速衰落下去,法國的崛起,普魯士的慘敗,除去迫使普魯士割地,並支付巨額賠款之外,獲得勝利的拿破侖宣布“勝利女神”為其戰利品,折運回法國。從那時起,勃蘭登堡門的鐵支架孤零零的指向天空,時刻提醒著普魯士人牢記這一恥辱。從那時起,被掠走的勝利女神成了爭取自由的國家象征。直到年後,擊敗法國之後,在全國下的一片歡騰聲中,布呂歇爾元帥將勝利女神重新安放在勃蘭登堡門。

在此後的一個世紀中,勃蘭登堡門的故事或許沉寂了,但是勃蘭登堡門和他麵的勝利女神,卻一直默默的注視著普魯士。注視著其統一整個德意誌世界。實現了統一德國的夙願,而在兩年前,勝利女神默默的注視著在陷入一股民族主義和沙文主義的愛國狂熱中,在“為了帝和祖國”的號召下,在人們的歡呼聲中、在女人不斷揮舞的手帕海洋中沿著這裏,皇家禁衛軍、驃騎兵、槍騎兵、炮兵和步兵身穿華麗的軍服,在夾道歡迎的群眾發出的震耳欲聾歡呼聲中,開拔前線。

可是沒過幾個月,曾經一片狂熱的柏林和德國一樣,都陷入了“對戰爭昏昏欲睡”的狀態。從前線的傳來勝利捷報越來越少,市場的奢侈品和消費品越來來稀罕,新鮮水果、高級酒、咖啡、糖果、絲綢衣服和皮鞋首先從商店消失,隨後是雞蛋、白麵包、肉製品和豬油。甚至就連土豆、麵粉和煤炭都成了稀缺的緊俏商品。

這一場戰爭,隨著西線的僵持,似乎成了沒有止境的戰事,幾乎每一個德國人都在討論著一個話題,如何打破僵局。平民如此討論著,對於德國陸軍參謀部而言,這樣的問題,同樣困擾著總司令部的那些參謀們。

1916年的開場戲在德國陸軍參謀部會議廳裏演,其主角是法金漢將軍,中歐諸帝國事實的總司令。1914年9月14日夜間。當時任陸軍大臣的法金漢被德皇任命為德軍參謀長。因為馮?毛奇將軍在馬恩河之戰勝負已經分明時對國王說了“陛下,我們已經輸掉這場戰爭”之後,身心俱裂地從這一職位隱退下來。這位德國陸軍新指揮官還在一段時間內保留陸軍大臣一職;新年伊始他交出後一個職務,但後來繼任人仍是他自己。因此,法金漢集軍事大權於一身,在幾乎整整兩年的時期裏他繼續行使無可爭議的權力。他繼承了一份支離破碎的遺產,那是他的前任押下並輸掉了的大賭注。向巴黎的突然襲擊,對比利時的**,以及用一次打擊結束戰爭的所有希望均告失敗。這使德國在世界名聲掃地,迫使英帝國動用財富、海軍和不斷增長的陸軍力量與她兵戎相見。

在東方。奧地利軍在朗貝爾戰役的失敗抵銷了興登堡和魯登道夫的勝利,因而他們的軍隊停滯不前,他們的領土受到封鎖,海貿易受阻,德國統治者必須準備與人口和財富幾乎雙倍於己的諸國聯盟進行一場持久戰;這些國家借助於海軍力量。傳更新不但控製了全世界的資源,而且在關鍵時刻掌握了在何處進行下一次打擊的選擇權。這同樣為德國贏得勝利添加了太多的不必要因素,此時在德國陸軍參謀部內,法金汗將軍,正在向參謀部的將軍們講述他的計劃。

“……因為敵人的錯誤和德國本身采取了進攻弱者的方針,她及時地挽救了她在1914年底陷入的災難性局勢。機遇和主動性回到了德國一邊,下一步行動掌握在她手中。未來局勢將如何發展,”

對於西線的僵持,以及德國最弱盟保加利亞的消失,對德國產生的影響,對他們的士氣打擊,像他們在西線遭受的最沉重打擊一樣嚴重,對於整個局勢的演變,德軍參謀部的反應是渴望和焦慮。負有主要責任的法金漢自然需要在此時煞費苦心地解釋他發動這一戰役的原因。

“在薩洛尼卡,蘇伊士運河和美索不達米亞取得了勝利,隻有這些勝利才能加強已經在地中海沿岸各國和伊斯蘭世界出現的信心,使它們認為英國並不是無懈可擊的,這對我們是有幫助的。……我們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指望畢其功於一役,就像鼓吹作一次亞曆山大向印度或埃及的進軍,或者像鼓吹在薩洛尼卡發動一場壓倒性打擊的人士所希望的那樣。……”

因為興登堡和魯登道夫在東線的勝利,使得他們獲得各種各樣的榮譽,而且在參謀部中也有相當多的支持者,他們認為德國應該首先擊敗俄國,隨後才考慮在西線反攻,麵對這種言論,法金漢自然加以抵製,並且抵製繼續攻擊俄國的計劃,而此時,他則向這些將軍們解釋著抵製繼續進攻俄國的理由。

“根據各方麵的報告,‘巨人帝國’的國內困難正在迅猛增多。即使我們或許無法預見一場大規模的革命。我們也有理由相信。俄國的內部麻煩將迫使它在較短的時期內屈服。……除非我們再次準備將不相稱的重擔加於我們的部隊,而這是我們儲備狀況所不允許的。鑒於天氣和地麵狀況,我們想在4月份以前在東方進行一次旨在取得決定性勝利的攻勢是不可能的。烏克蘭的富饒國土是可以考慮的唯一目標,通往該地區的交通工具肯定不足。可以假定,我們應該要末得到羅馬尼亞的忠誠,要末下決心將它打敗;不過兩者暫時都不切實際。直搗彼得堡,如果這一行動獲得成功,那裏有百萬居民,我們還不得不用自己捉襟見肘的儲備養活他們,所以此舉也不是最後勝利。向莫斯科進軍將把我們不知帶往何方。我們沒有足夠的兵力完成任何述任務。由於所有這些理由。作為我們反攻的目標,俄國必須排除在考慮範圍之外。……”

在分析了一番進入俄國的利弊之後,法金漢將視線投向丹維少校,他是興登保。那位“東普魯士的救星”派至參謀部的軍官,在這裏個,於某種程度,作為興登保的代言人,他是參謀部中,東線派事實的領袖。

“將軍閣下……”

不待丹維少校表達自己的意見,法金漢卻是極為粗魯的打斷他的話,繼而進一步分析起了他於去年用數月時間,親自考察過的西線戰場。

“我們來看一下現在的西線在佛蘭德,遠至洛雷特山脊。由於地麵狀況任何縱深軍事行動在仲春以前都不可能施展。在該山以南,當地指揮官認為大約需要30個師的兵力,而北部的進攻也需要相同數量的部隊。但是我們不可能將如此數量的兵力集結於我們戰線的一個點。……此外,從我們的敵人大規模進攻的失敗中應該得出的教訓是,絕不可模仿他們的戰爭方法。大規模突破的進攻,即使擁有高度集中的兵力和物資裝備,麵對裝備精良、士氣旺盛,且人數並不處於嚴重劣勢的敵人,也絕不能認為已有了成功的指望。防禦者通常都能成功地彌合缺口;如果他決定主動撤退,就能輕而易舉地辦到。想阻止其撤退幾乎不可能。企圖阻止而形成的突出部,大量暴露在側麵火力的射程之內,有成為屠場的危險。指揮與供應受敵包圍的我軍大量部隊,在技術困難極大,實際達到不可克服的地步。”

因為在這間會議廳中的眾人皆是軍事的行家。所以,已經說服德皇威廉二世的法金漢知道他不能有一絲隱瞞。

“我們必須同樣反對以較不充分的手段進攻英軍戰區的任何企圖。隻有在進攻可達到合理程度的目標時,我們才讚成采取這種行動。但當前沒有這種目標;我們必須至少把英軍完全趕出大陸並迫使法軍退到索姆河後麵,如果達不到這一起碼目標,則進攻將是無意義的。……”

在議論完所有述選擇之後,法金漢將軍推出了他那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得出的結論:

“那麽也就隻隻剩下法國了,……現在法國的緊張局麵幾乎到了爆炸點。……法國進行沒有把握的大規模突破是不必要的,無論如何不在我們考慮之列。我們進攻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是在西線,法軍防線的後方有幾處法軍總參謀部不得不投入所有兵力死守的目標。如果法軍死守,他們將浴血奮戰,因為不存在自願撤退的問題,不管我們是否能達到目標。如果他們不進行死守,我們達到了目標,將對法國士氣產生巨大影響。而就一次狹小戰線的軍事行動而言,德國不會被迫如此集中去耗精力,因為所有其他戰線實際都已逐漸收縮。德國能夠滿懷信心地麵對可能出現在那些戰線的敵方為解救自己的進攻,而且的確可以希望有充足的現成兵力,用反擊回答這些進攻,因為她有充分自由,可隨時根據自己的目的加速或延長進攻,加強或者突然停止進攻。”

聲音一落,不待他人插口,法金漢便說道。

“現在我要講的目標就是貝爾福和凡爾登。述考慮適用於這兩個目標,不過必須將凡爾登置於優先地位。法國在那裏的戰線距德國的鐵路交通線不到12英裏。因此。凡爾登是法國人企圖用相對小的軍事代價。造成德國在法國和比利時的整個防線無法防守的最強有力的支撐點。在聖誕節,我決定實施由這一推理過程形成的觀點。”

此時參謀部中的絕大多數將軍們,都被法金漢這一大膽的決策為驚呆了,他們清楚的知道,執行法金漢的新政策需要差不多完全放鬆對俄國的壓力。

“那麽東線呢?”

丹維少將反問道。

“我要說的要是,在1916年不再進行任何針對俄國的大規模軍事行動,而且東線不能指望得到任何增援。全部德軍從加利西亞戰線撤到南方,同時兼有威脅和優勢的這個戰場完全托付給奧地利軍……”

法金漢的話音一落,眾人卻明白此舉的確是一個重大決策,它引出的是法金漢將軍完全轉變1915年用以恢複德國局勢的政策。法金漢放棄對較弱對手的優勢。選擇最強敵人的最強點作為1916年德國大規模軍事行動的目標。事態發展證明這是一個災難性的決策。但是也可能有人早已認識到這是一個錯誤的決定。

“參謀長閣下,現在對於德國而言當務之急是必須打破封鎖。除非她能得到遠比在四國聯盟邊境內所能找到的多得多的資源,否則全世界陷入的這場長期戰爭,必然以德國的財盡力竭和失敗告終!”

“沒錯。現在最重要的是打破封鎖,但是,我需要提醒注意到的是,現在德國並沒有打破海封鎖的實力。英國艦隊的巨大力量巍然聳立,因而沒有人真正懷疑海一決雌雄之戰的結果將會怎樣。

“將軍,海軍強國與陸軍強國相互嚴陣以待,如果德國不能在海打敗英國,她將轉向何方?那麽,也就隻有陸地了,固然中立國的花招有可能損害封鎖的效果;但是。糧食匱乏和現代軍隊必需物資的匱乏在無情而持久地發揮作用。隻有一個方向才能得救,即如果她不能從海打破封鎖,它就必須從陸打破封鎖。如果說海洋是封閉的,那末亞洲則是開放的。如果說西線被三國軍隊對峙阻塞,東方沒有任何障礙。隻有在東方和東南方以及亞洲,德國才能找到提供給養之地和呼吸的空間——不,還有人力——沒有這些,其軍事力量無論怎樣令人畏懼,也不過是一支不斷衰竭的防衛力量。”

麵對法金漢的堅持,丹維少校立即爭辯道。

“也隻有如此。才能成為功能齊全的自給自足的有機體!隻有成為這樣一個有機體,它們才能剝奪敵人的最終致命武器——時間。現在,我們唯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徹底擊敗俄羅斯,隻要擊敗了俄羅斯。那麽……”

“是的,參謀長閣下。現在最緊要的事情,就是在俄國被嚴重削弱時,徹底的擊敗俄國,將更多的軍隊投入到俄國,而不是投入到法國……”

“皇帝陛下,已經同意了我的方案!”

麵對群情洶湧的一片質疑聲,法金漢卻是抬出了他的王牌,果然,當他提到皇帝陛下之後,反對的聲音盡管仍然存在,但是卻弱了許多。

“至於東線,在所謂的烏克蘭的富饒土地,卻有著有嚴重缺陷的交通的困難……”

或許是為了強調自己的正確,法金漢開始擺起了“工式”,實際就是分析著東西兩線的利弊,最終,在他的一個個“工式”之中,俄國的最終毀滅,羅馬尼亞的懾服與轉變,一座又一座糧倉和一片又一片油田被征服,英帝國亞洲殖民地受無限期威脅,以及由此將使英軍注意力的轉移與分散,等等,凡此一切都被法金漢幾句枯燥貧乏的話放棄了。

終於,以法金漢這些職業參謀軍官中的公式派戰勝了事實派,職業軍人的思想傾向壓倒了務實傾向,對理論的順從取代了對現實的探究。進攻最強者的最強點,而不進攻最弱者的最弱點,再次被宣稱為德國軍事方針的指導準則。

“將軍,假如你炸開了麵前的缺口,怎麽辦?你打算穿過缺口向巴黎進軍嗎?如果你攻破了防線而別處軍隊並未被擊敗,那末下一步會出現什麽情況?你真的會將腦袋伸進洞口嗎?”

丹維少校在事成事實之後,突然反問道。

“不!”

麵對少校的問題,法金漢回答說,

“我們沒有這麽愚蠢。我們追求的不是凡爾登,我們追求的也不是炸開一個洞,我們更不想穿過這樣一個洞口進軍。我們的目標與此大相徑庭。我們力求耗竭敵人,不是打一個缺口;我們要打碎一個民族的心,不是要在防線打穿一個洞。我們選擇了凡爾登,是因為我們認為法國人必定要不惜一切代價保衛它,是因為我們能夠將大炮部署在他們戰線的最高點的周圍,我們可以用有利射程和優勢火力對敵人最重要陣地狠狠打擊,迫使我們的敵人將一師又一師的部隊暴露在這塊砧鐵,任我們敲打。”未完待續。。